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337、皇家家宴

快婿 337、皇家家宴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20 04:59:34 来源:源1

西北的胜利,对于普通百姓是定心丸,茶余饭后的谈资,让无数人欢欣鼓舞,心潮澎湃,引以为傲。

在朝堂上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大周上下两万余官员,利益盘根错结,各怀心腹事,并非所有人都为取得的胜利而高兴。

至少之前站在卫王一党的所有官员都是不高兴的。

只不过如今朝堂上的风向已太过明显,前线的节节胜利也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所有人都不敢跳出来说话。

当然,仍有古板冥顽的老御史继续弹劾赵立宽,说什么伤天害理,杀伤太重,不合圣人之道等等。

考虑到其年事已高,陛下懒得理会,不予计较。

而得利的人则众多,坚定支持赵立宽的人自不必说,多数人并没有胆子和见识早早站队。

但有一批官员落马,必然有人补缺,特别是高层官员,这种平时数年不遇的大好机会如今碰上了。

所以他们无论心里支持不支持赵立宽,此时也都纷纷口头上支持。

在这其中获利最大的不少聪明人早想到了。

那便是与此时基本功无关的郑亲王。

当今陛下只有两位皇子在世,年长的卫王此时被拘禁宗正寺,还查出身上背负不少大案,基本前途尽毁。

朝中已放出风声,连之前西南叛乱也卫亲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朝堂上的人精都明白,陛下极其顾及皇家体面,这种消息能放出来,卫王等于翻身无望了。

那余下的就只有郑亲王有资格继承大统!

所以从四月初开始,虽然是赵立打了胜仗,但赵府门前的人不多,因为多数都被拒之门外。

反而是郑亲王府外,车水马龙,踏破门槛。

郑王为此也试探性的询问过父皇,说他家门外不知怎么,群臣蜂拥而至,登门拜访,令他十分惶恐不安,不知该如何应对。

当时父皇只对他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你平时也没少与大臣们打交道吧。”

他听后欣喜若狂,这是父皇默认他与大臣们来往接触。

父皇肯定已认定他是唯一的继承人!

无论认不认,总不可能是卫王的儿子赵安国吧。

他全军现在都在宗正寺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

郑王越发激动得意,他怎么都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发展,三年前他无意资助的一个小小赵立宽,竟掀起这么大波澜!

这滚滚巨浪,竟也卷走他最大的对头卫王,把自己送上皇位宝座。

郑王拉着身着华服的王妃,在东院的亭子里对赵府的宅邸指点江山。

“这东院布置不错,但与王府相比终究小气了点。”

“我们这陋室哪能与王府相比。”小亭对面坐着的是王府现在的主事人高夫人及其姐姐。

周围还有许多丫鬟,下人伺候,石桌上准备了茶汤瓜果点心。

王妃笑道:“确实有点小,不过在京城也算不得了,赵殿帅武功赫赫,配得上这样的宅院。”

“都是皇家的赏赐,夫君有幸受用,都是天子的福泽。”高夫人回答得很官方。

郑王点头,心里越发舒坦,心想着赵立宽不得了,现在又擒获了代国的国主。

父皇为支持他连卫王都收拾了,最近不少卫王那边的人转投到他麾下,许多人明里暗里示好。

赵立宽这个人他可不能松懈了:“赵将军出征在外,为国操劳,本王十分敬佩,这回是专门来看望的。

府里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尽可以到我府上说,大小事我都能帮衬一二。

另外我们夫妻也备了些薄礼,专程送来,都是些日用的物件,还有些调养的补品,是我们的心意。”

“多谢殿下!”高夫人谢过,随后说了他最想听的话:“等夫君回来,我定会转告他。

殿下的恩情府上感激不尽。”

心里忍不住感慨,这赵立宽真是有福,他一个无名无分的小子,竟能娶到高郡王的女儿。

美若天仙就罢了,还这么通情达理,聪明过人,说一遍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处处维护他的体面、

他忍不住有些嫉妒。

在赵府上用过晚膳,天还亮,他便与妻子一块告辞。

才出门上了绫罗车帘,红木宝盖的华丽马车后,王妃就冷声质问:“你眼睛在人间高夫人姐妹身上挪不开?”

郑王脊背一凉,连道:“你说的什么话?那么多人在场,我岂是无礼之人,不过寻常关切罢了。”

王妃哼了一声:“你最好是。”

郑王赶紧岔开话题:“赵立宽差不多应该回来了,父皇如此赏识,等他回来肯定要高升。

到时候我们应该准备点拿得出手的贵重礼物给他庆贺。”

王妃有些犹豫:“之前才资助他两万两打仗,王府年俸不过一万两,哪有那么多钱。”

郑王连安慰:“现在卫王和他儿子都在宗正寺关着,父皇只有我一个儿子。

将来整个天下都是我的,这点钱算得了什么?

赵立宽功劳大,又是父皇宠臣。

他之前已经是殿前司都指挥,这回回来说不定要掌管兵部,这样的人必须拉拢。

那王济海不是被?到关中华州去作同知了吗,父皇说不定会把神京府尹的位置交给我。

到时候我更需要他的支持。

等坐稳江山,全天下都是我们的,还缺什么钱吗?”

王妃思索一会儿,咬牙道:“好吧,我再问父亲借点,咱们也别小气,让赵家看不起了。”

两人说着回到王府。

在府里刚休息一会儿,还没喝口茶,宫来来了人。

来的宦官说宫里皇后准备了家宴,请他们夫妇去赴宴。

夫妻两已经疲惫,而且在赵府上已经吃过,但还是令人打赏宦官,答应下来,随后笑脸送走了宦官。

“等我登基,先杀了这传旨的阉人!”郑王撒气道。

王妃则道:“生什么气,这不正好,连衣冠都不必换了,车马也是现成的。

父皇母后此时召见,说明重视我们。”

两人只能等车夫换了匹马,拖着疲惫的身体向皇城而去。

一路车马颠簸,很快到了皇城之内。

又走了一大段青石砖路,在宦官引导下到了皇宫最北面的坤宁宫天池畔。

又一年绿柳成荫,皇后与皇帝早已在等候。

出乎意料的是,说是家宴,可两位公主及其驸马都没来。

只有帝后二人。

郑王夫妇越发激动,他们以前从没赴过单独与帝后同席的宴,之前的家宴都是两位皇子,两位公主全在席。

只有卫王协理户部时,父皇询问政事,才单独宴请过他们夫妇。

郑王瞬间明白了父皇的意思,顿时情难自己,激动得难以控制脸上的情绪。

嘴角抽搐,激动道:“父皇母后,儿臣给你们请安了。”

父皇只点点头,母后笑道:“坐吧。”

等王妃行礼毕坐下后,宫女开始上菜。

除一些时蔬瓜果,还有羊舌签、南炒鳝、奶房玉蕊羹等御菜。

一家人边吃边说,慢慢也让他放松下来。

席间母后问起他们白天去了哪,他如实回答去赵府探望。

母后听了却皱起眉头道:“宁英有孕在身,你们没事不要去打扰她。

赵立宽不在家,谁去她都得招呼,万一操劳多了对孩子不好。”

郑王有些惊讶,他觉得母后对赵立宽夫人的关心有些异乎寻常,但也没多想,赶紧道:“儿臣记住了。”

父皇则放下筷子,接着赵立宽的事道:“赵立宽擒获代国国主、太后、国相的事你知道了吧。

郑王点头。

“他其实还有另外的奏疏,请求继续进军,趁机一举进攻代国。”

父皇说完看向他:“你觉得如何?”

郑王心头一紧,顿时明白这是父皇对他的考验。

腰杆绷紧,整个人顿坐直,心里乱成一团麻,他根本不懂军事,连前线的战报也没怎么仔细看过。

更别说军队布置,前线地理,敌军情况等等。

这些他都觉得事不关己,从来没做过功课,可在父皇面前,他一点不想显露,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所以然。

父皇目光锐利看了他一眼,随后叹了口气:“罢了,我来问你。

赵立宽率大军过黄河进攻代国,若事成就是灭国除庙,开疆拓土的功绩。

但七八万大军也可能有去无回,全军覆没。”

“啊………………”七八万大军全军覆没,郑王忍不住惊呼出声。

父皇看着他:“你支持他打下去吗?”

“这………………”郑王顿时手心冒汗,六神无主,一抬头,父皇严厉的目光还在逼迫,似乎提醒他赶快给出答复。

人在最紧张,最六神无主的时候,往往便会做出下意识的举动。

郑王脑子如同宕机,只下意识觉得不能牵扯进这种危险的大事里,七八万大军生死,他根本负责不了。

如果赵立宽打输了呢?岂不是要牵连到他。

自己好不容易撞上天大好运,卫王自己把自己玩死,千万不能出什么差错!

不能和这种危险的大事牵扯上干系。

于是本能推脱道:“父皇,儿臣只懂朝堂的事,这种军事实在不知。

还是由交给兵部......或者赵立宽,他不是最会打仗吗,他来决断也好。”

父皇看着他,目光中的锐利逐渐褪去,让他喘了口气。

“赵立宽已经决断了,他说要打。

朕问的是你,身在后方,安逸朝堂之上,不必直面刀光剑影的你。”父皇语气忽然平和下来,不似方才咄咄逼人。

郑王松了口气,脑子飞速转动,想着如何说才显聪明,才能得体:“儿臣也是担心误了国家大事,此等军国大事还是由兵部及相公们商议吧。”

父皇定定看了他许久,又拿起筷子夹菜吃起来。

随后点点头道:“坐下吃饭吧,别站着。今天只是家人间的聚会,不谈国事。”

郑王完全放心下来,心想终于过了这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