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369、催明生

快婿 369、催明生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0 05:31:12 来源:源1

五月酷暑中,洛阳城越发火热。

大量的冰饮茶水格外畅销,南方沿长江转运河向西的茶商们赚得盆满钵满。

北方辽国贵族每年会购买不少锦缎丝绸瓷器。

但最主要的货物还是茶叶,茶对他们来说就跟盐一样,也是不可或缺的。

锦缎丝绸还算好,只是上层贵族买的,但是所有人都需要的。

每年与辽国的贸易量都非常巨大。

许多人还以为西北开战,朝廷陈重兵在边境,今年的生意要全部泡汤。

结果五月下旬,北面来了消息,边境上的辽军后撤三十里,两国间的商贸往来没有受任何影响。

不少人弹冠相庆,庆幸今年的生意能够顺利进行。

但这消息在陛下及诸相公那里又是另外的意味,辽国上当了!

五月底,朝廷先派出群牧司官员北上,去接管静塞军司的马匹。

随后户部尚书江长生举荐户部主事黄翠接任自王不被查处后一直空缺的户部侍郎之职。

天子与诸相公商议后一开始就觉得黄翠资历不够,提拔过快。

但又考虑到如今大军在外,补给线超过两千里,兵部、户部压力很大。

兵部尚书、转运使者孔负责的也只是前线的补给调度,后方筹集粮草,转运到前方全靠户部。

此时人手短缺,户部责任重大,事务繁多,江长生确实需要个助手,于是便同意,破格提拔黄翠为户部侍郎。

另一件大事则是天下下诏,令关中保安军,肃远军,定边军,镇军等十一镇兵马、驻军,共计四万余出兵北上,侧应北面赵立宽大军的进攻。

此诏令一下,顿时整个朝堂震动。

无他,现在全国调动起来的兵马已经太多。

赵立宽率七万余禁军,加关中厢军,地方军等,动员已有十万众。

河北李存勇总率十万兵马监视防御辽国。

河东大梁山以东宣州方向高思德总帅五万兵马防御辽国。

如今又要调动关中北部四万余人。

这场仗的规模自西起兰州,东到大海的漫长三千里战线上,已经投入近三十万大军。

原本只是抵御代国入寇的战争,如今不断扩大,打成了举国之战。

这件事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洛水北段,酒旗飘荡,酒馆临水而建,用木桩吊脚,一半建在水面上。

酒曲是国家专营的。

负责的部门是光禄寺下的官监酒务。

光禄寺负责宫中饮食,宫廷采买,宫廷宴会筹备等。

光禄寺会在京城中挑选一级的八家酒楼售卖给他们酒曲,随后其余酒家想要买酒曲再向他们卖。

当然这八家也会固定外围城外,乃至全国各地的下家,再销售给他们。

这种层层转卖,自然越往下越贵,而上几级都需要向更上家行贿,这是墨守成规的。

这家酒楼能与光禄寺搭上线与催明生脱不开关系。

催明生乃六年前的状元,如今位列侍御史,这麦秀楼是他一位发小的产业。

他舅舅就在光禄寺任少卿。

因皇后是蜀地人,习惯蜀地口味,不习惯关中菜系。

而他舅舅正是蜀地人,在光禄寺任职颇得皇后赞赏,不断提拔。

他帮着居中说话,才让展柜吃上了朝廷的饭。

展柜也十分上道,他到这来吃酒吃菜从不取分毫不说,逢年过节还有贵重礼品。

崔明生今天也是邀一位好友来这相聚。

看着栏杆外洛水荡漾,波光粼粼,对岸河边孩子嬉戏打闹,老人在后面担心的招呼。

不一会儿,他邀的殿中御史杨宝到了。

他亲自出迎行礼,邀请坐下。

随后酒水菜肴很快上来。

发小专门介绍:“这一尾十斤金鲤,今早才从渔夫手中收的,专门为两位官人准备着。

也只有两位才配享用此等稀奇之物。”

这话把崔明生和杨宝都说得很高兴。

两人互相行礼落座,恭维几句。

杨宝才道:“催兄好雅致,这地方临水而建,在洛阳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不可多得啊,多谢催款待。”

“哪里哪里。”崔明生拱手。

随后放下酒杯缓缓道:“杨兄听说陛下欲调关中十一军镇堡寨兵马北上策应赵立宽之事吗。”

“听说了,这件事也没在朝上议论,我看陛下是乾纲独断,不想别人掺和啊。”杨宝也缓缓放下筷子,目光中别有意味,郑重看着他。

崔明生给自己倒了杯酒,又给杨宝斟满,随后一饮而尽。

“关中之前已经有百姓不堪重负而奋起,陛下怒杀数百人,血流成河,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这样下去岂是长久之计,如今又要增兵四万,需再调多少民夫?”

崔明生越说越气:“河北十万,河东十五万,关中五万,三十万大军调动,百万百姓不事生产,不得安宁。

再这样下去岂不是要激起大规模民变?”

杨宝左右张望,连摆手:“催兄,可不敢乱说,小心隔墙有耳啊......”

随后压低声音:“此等大事,皆在陛下与诸位相公,哪轮得到你我商议。”

“话不能这么说,我们都是御史,在下是侍御史,杨兄是殿中御史,御史就应监察百官,直言谏上,岂能畏首畏尾。”崔明生义正辞严道。

杨宝笑了笑,微抬眼帘:“话虽如此,岂不见御史中丞吕辙的下场?

忤逆陛下便是咱们顶头上司不过一话的事,你我还是要有自知之明的。”

没等催明生继续说话,杨宝接着道:“我记得催兄高中六年吧?”

崔明生点头。

“你不过三十出头,如此年纪便从地方到了京城,又到了大理寺任职兼侍御史。

如此大好前程,何必去趟这趟浑水。

听为兄一句真心实意的话,此事乃陛下,两位最得势的相公,吴相公,司马相公都同意的事。

赵立宽如日中天,威名赫赫,朝堂之上陛下为支持他连亲卫亲王都处理了。

现在街头巷尾,小儿的儿歌里唱的都是他。

别在这时候去触霉头,你的十年寒窗不可白费啊,不为自己,也为家人想想。”

良久,崔明生叹口气:“唉.....

难怪外人说我们蜀人重利轻义,做生意赚得腰缠万贯,朝堂上没有建树!

杨兄,我只言相告,今日请你来就是想邀你一道上疏谏言此事,请求陛下不要调动关中兵力,劳民伤财。

肯与不肯请一句准话。”

杨宝面色为难,把手中的酒放下,正色说:“催兄,在下佩服你的气节,也明白你所作所为乃为百姓民生。

可在下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养活,众多亲友需要顾及。”

崔明生看着面前的好友和同僚,缓缓点头:“我明白了,吃酒吃菜,不言国事,来来来。”

他故作轻松道。

但那条金鲤,两人都没动几筷子。

回到住处,崔明生毫不犹豫暗下决心,将自己已经写好的奏疏送了上去。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天池边,夕阳映水,火光闪动。

夏日的暑气刚刚散去,空气中清凉下来,晚风吹得人陶醉,桌面上刚刚点起明灯。

皇后为天子捏着肩膀。

旁边的宫女远远侍奉着,不是她们偷懒,而是皇后不让。

陛下把手中奏疏?在桌面上:“这个御史崔明生好大胆子,上疏再三说朕不该派关中北部兵马策应赵立宽。

引经据典,还以秦皇汉武穷兵黩武作比,好像只有他读过史书似的。”

皇后立即怒从中起:“好个无知书生!

立宽在前线出生入死,建功立业,轮得到他指手画脚。

如今他深入代国,处境危险,酒啊没有策应岂能成大事。

他一个连弓马都没见过,战场上也没上过的读书人,轮得到他说三道四!

陛下,此人必须严惩,不把这一个按下去,后面还会有更多人冒出来。

立宽本就身挑千钧重担,是中流砥柱,轮得到他们褒贬,他们做过什么?”

陛下微微点头,随后缓缓说:“这个崔明生还是个状元,朕器重他,才让他担任侍御史。

没想到他如此令朕失望。

他也别做御史了,正好,神京府那边因王济海牵连空缺不少官员,让他去补缺吧,别在朝廷待着了。’

朝堂上风云剧变,西北的局势却顺风顺水。

五月底,史超前锋继续沿黄河向西突进。

赵立宽亲率中军兵围拒绝投降的兀海城。

从城下北望,北面东西纵横的棕黑色山峰横亘,在蓝天下格外显眼。

向导告诉他,过了那座山就是辽国的地盘,那里就是阴山所在。

随行的朱定国不可思议。

感叹道:“老夫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会打到这来。”

“咱们还要打到贺兰山下呢。”赵立宽笑道:“还有一千里路,老将军腿脚要受罪了。”

“哈哈哈,老夫这把老骨头不怕折腾,不然早被代国人折腾散架了。”

这些天下来,朱定国是一点比较的心思也没了,也不再把持他边军老将的骄傲,对赵立宽及其麾下王师心服口服。

“此本朝开国来第一壮举!”

赵立宽先派人劝降无果,随后令造简易攻城器械,工兵营两日造成,随后开始攻城。

兀海城并不是防御南面周国威胁的,其防守的是北面的辽国。

所以南面准备松弛,而且城墙只有一丈半左右高,周军用强弩掩护,直接强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