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快婿 > 86、东边不亮西边亮(八)

快婿 86、东边不亮西边亮(八)

簡繁轉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9 23:56:3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五月中旬,赵立宽亲率大军顺利进入梅州城。

城内外周军将士相见,爆发热烈欢呼,大家相拥而庆。

赵立宽第一次仔细打量这座曾作为南方政权首都的坚固要塞城池。

高超过四丈,城头跑马的坚固城墙,两丈多宽的护城河,狭窄复杂的瓮城,连他自己也感慨,要不是奇袭,这种城池别说冷兵器,就是火药武器也毫不办法。

入城前赵立宽再三强调军纪,入城后遵守约定,将曾雄安排回其家中,与其家人团聚,并为他送去粮食、木炭、柴火、油盐、酒肉等生活用品。

随后布置好城防,并派出斥候继续往南探查。

拿出郑王赠送的一万八千两白银中的部分,论功行赏。

将三千多近四千战俘,进行筛选收编。

作为西路招讨使,总领一路军权,他有权如此。

而他的八千人经过四个月作战,可用之兵只有六千多,急需补充,不少伤兵也需要安置。

先是为消除战俘们的心理顾虑,他让人在城外设一道木制“开恩门”,他亲自在上面题字,并告诉他们穿过这道门就洗心革面,之前的罪既往不咎,以后都是周国百姓。

随后告诉他们,要走的可以走,每人送八斗粮,留下的可以有机会加入周军。

梅州有存粮五万多石,发这点粮食毫无压力。

他也想多给,这些人不少打出生入死不容易,但理智没让他如此宽容大度,大发善心。

因为己方将士会不满的。

别说他这种将领,就是皇帝都不能作这种主次不分,乱发善心的事。

比如历史上的后唐皇帝李存勖,很多人说他戏子误国最终为自己人所杀。

但更多的原因还在于人事安排,他大量启用后梁的投降将领官员,在那些人毫无功绩的情况下一味大度心善委以重任,提为心腹。

导致原本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将领官员极度不满,最终众叛亲离。

皇帝尚且不能违众恣意妄为,否则只有身死国灭。他更是不能,做事前要时刻考虑麾下将士们的利益和感受,可以让他们妥协,但要有度。

饶去这些沾染他们战友血的敌人性命再将他们收纳就已是将士们做出的妥协了,如果再过度善待,必会激起不满。

收编的决定他仔细思量过,不只他的部队需要补员,还因这些人多数打了三年仗,是经验丰富的老兵。

随后又去除一些伤病的,老弱的,重新将部队补充到八千人左右。

大军也就地在梅州开始休整。

自正月十六出兵以来,他们已经连续行军作战超过四个月,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是时候休整了。

在这燥热难耐的天气里,他越发思念家里的仙女老婆了。

......

江阳城南,街头巷尾灯火稀疏,夜色中莫名的不安气氛在弥漫。

吴言君骑马与一队五十多人士兵穿过青石阶小巷,周围纸糊的窗户寂静无声,前头士兵不断高声报时,并提醒“关门关窗,小心防盗!”

为防止骚动,全城如今已军管,并重新开始自太宗皇帝时起被废除五十多年的宵禁,已有八十多人因违反宵禁而被抓。

因为东路军大败,人心惶惶,损兵折将七千,丢城失地已退到安州据守!

得到消息后所有泸州上层官员都震惊得说不出话。

原本司马相公正在江阳南城南组织粮食补给转运,也以此向众人示其大公无畏,与军民站在一起,在听到这消息后立即退回江北城中,把南面的事全交给他和王丕温。

在泸州的知县及以上官员几乎立即开堂议事,决定要把这消息隐瞒不告诉百姓。

可这种大事不是随便就能瞒住的,安州往返回来的民夫每天数千,百姓很快得到前线兵败的消息,人人口耳相传,恐慌气氛逐渐蔓延。

大米很快涨到八十文一斗,悄悄买通船夫偷渡到北岸去更是五千文一人!

原本在三月到五月,他和司马相公一道上疏朝廷,泸州附近因前线战争聚集四五万灾民,需要赈济。

朝廷准许,除大军粮食外,又从江南、淮南等地调集大量粮食送到泸州救急。

把粮食价格一度压到每石三百文,每斗三十文。

没想到到如今前线战败的消息散播,百姓惶恐,生怕还要接着逃亡,争相抢夺采买囤积,瞬间让粮价几乎翻了三倍。

他没办法,只能调集厢军实行军管,执行宵禁,并严格巡江,不许除官方外的船只随意往返两岸。

百姓怨声载道,与官兵冲突时有发生。

吴言君心中悚惧,又回想起前两次官军战败的恐怖,彻夜难以入眠。

手下士兵关切:“吴知州,这种宣街看人的小事就不劳大驾了,军粮草料那些都够累的了,我们保证不会出事。”

吴言君摇头:“这不是寻常时候,越是这时我越要处处露面,好安定人心。”

有去年前年的教训,他也算身经百战,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前线兵败的消息。

夜风习习,众人的脚步在青砖石路上清晰可闻,时不时能感受到窗户后偷瞄的目光。

正巡到一半,后面有人匆匆赶上来,是值守渡口的士兵:“吴知州,前线来了战报,是招讨使赵立宽派来的,说要过江送战报,请求繁放行。”

自江面封锁防止难民渡江使江阳北城混乱影响粮食转运时起,他就下令:所有要渡江的船只,除每天公务船外都要向他汇报,准许后才能渡江。

“赵立宽......”吴言君皱眉,脸色不好看。

一来西线战事不可能有什么进展,只要不出事就行。

二来他现在听到这个名字就不高兴!

四月分他的宝贝女儿吴仙衣给他写了封信嘘寒问暖,关心父母,问兄长近况,还说她得皇后看重,做了身边拟写懿旨的女官。

原本他看了十分高兴,为女儿的前程高兴,在艰苦的前线收到女儿家书关心本令他暖心。

没想到书信最后女儿居然问了他几句关于赵立宽的事,用词严谨。

可她一个少女家平白无故过问一个男人的事,还是一个年纪和他差不多的!

吴言君心里哪会不明白怎么回事,当时脸都气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