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068章 平绒策(加更)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068章 平绒策(加更)

簡繁轉換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8 12:08:4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紧接着,苏泽又写出什么叫做“以退求安”。

看到这里,张居正都舒展开眉头,脸上露出笑容,这苏一疏果然非同凡响,上来就将当下两种观点都喷了一遍!

张居正只觉得莫名的解气!

接着,苏泽又引用典籍道:

“《说苑》曰,‘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

“廷议或欲市恩封贡以弭兵,或倡迁界禁边以避祸,此皆剜肉补疮之术,非长治久安之道也。”

“夫封贡之策,貌似怀柔,实则示弱于虏。庚戌之耻,俺答受敕书而益横。今若重施故伎,是使豺狼知我府库空虚,边备弛废,必生觊觎之心。”

“迁界之议,徒损边民生计,断互市之利源,犹抱薪救火,终致边墙内外皆成焦土。”

张居正很满意苏泽的两段论述。

他没有表态赞同封贡,就是觉得时机不成熟,如果大明朝廷因为把汉那吉入寇就同意开边,那九边重镇的威慑力何在?

而且这些草原胡虏是反复无常,今日同意开贡,明日又会得寸进尺索要更多。

但是迁界禁边之策,张居正就更反对了。

大明朝廷如果有这个钱粮去执行迁界禁边,还真不如就听苏泽的,和草原打上一场,说不定所耗的银钱还少些呢!

哪有为了伤敌八百自损一万的道理?

引经据典,苏泽又讲祖宗之法。

“伏望陛下效太祖北逐蒙元之雄略,法成祖五征漠北之遗烈,敕令边臣严兵固守,选将练兵,待秋高马肥之时,以堂堂之阵破虏于野。如此则九边震慑,俺答丧胆,可保十年太平矣。”

看到这里,张居正已经要快要被苏泽说服了。

但是紧接着,苏泽又开始说理。

看完这一段,张居正的表情更欣赏了。

苏泽这一段,说的是俺答部屡次犯边,反复无常的原因。

别的官员上疏,基本上都是说这些草原胡虏都是夷狄禽兽,都是反复无常之辈,不懂圣人教化,所以才这样。

但是苏泽却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苏泽在奏疏中说,草原百姓也是人,都是天生父母养的,其实和中原百姓也没有区别。

但一方水土一方人,草原的生存方式和中原不同。

草原百姓逐草而居,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牲口,一旦遇到雪灾旱灾,牲口就会死光,和农耕民族不同,草原百姓失去了牲口就是灭顶之灾。

所以每一次草原上发生大灾,活不下去的游牧民都会南下入侵,比如嘉靖朝的庚戌之变,就是当年草原上发生了白灾(雪灾)。

草原的不稳定性,是游牧民族经常南下的原因,紧接着苏泽又开始论述,为什么俺答部总是反复无常,背信弃义。

苏泽的论述也很简单,俺答部和中原不一样,草原的统治是松散的。

俺答部虽然名义上草原共主,但不像是中原皇帝一样,对手下部族拥有绝对的控制力。

当灾祸发生的时候,俺答汗能救济本部落就不错了,其他外围的中小部落根本没办法管。

所以就算是朝廷和俺达汗封贡互市,如果他手下的一些部族活不下去,依然会违背俺达汗的意愿攻击大明。

嘉靖年间开的马市,就是因为俺答部的一个小部族不满互市价格,纵兵劫掠了百姓,最后让那一次互市毁于一旦。

所以苏泽论断,即使封贡俺答,依然无法完全阻止边境冲突,甚至一些边缘部落,会觉得自己遭受了大明和俺答汗部的双重盘剥,从而更加激烈的挑起边境冲突。

看到这里,张居正已经完全赞同了苏泽的看法,这篇分析没有之乎者也,完全是从人性出发,又结合了俺答部的制度,解释了北方边防不宁的原因,可以是说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苏泽紧接着继续写道:

“臣进以‘以战止战’之策,俺答部掠我边民一社,我军则出塞攻伐其部族一部;俺答部劫掠我百姓米粮一斗,我军则出塞夺其牲畜一头!”

“且每次进军前,都要列数其罪,师出有名!”

“长此以往,边境俺答部或归附,或远遁,边境则安。”

“此时再行宋代河湟生番熟番之辩,对其恭顺者互市之。”

看到这里,张居正已经要击节叫好了!

苏泽这里用的典故,是宋代河湟开边的时候,对西夏地区贸易的方策。

当时西夏的主要产品是青白盐,一开始宋代采取禁盐法,禁止西夏的青白盐流入中原,想要用贸易战的方式拖垮西夏。

但这样做却将西北地区那些原本站在宋朝这边的熟番,也就是归化的羌人部族都推到了西夏一边,反而加剧了边关的动乱。

后来宋朝改变了盐法,对恭顺的熟番允许互市,禁止西夏的商队交易,虽然转口贸易这种无法避免,但是安定了边境的局势,后来又在这些熟番的帮助下,实现了对河湟开边的成果。

苏泽这一套方法,可以说是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好了,萝卜大棒都有,名义上是要对俺答部用兵,实际上是要分化瓦解草原。

但是张居正又皱眉,这一套需要相当精细的手法,以目前九边的兵力,似乎无法完成这样的重任。

很快,苏泽已经在奏疏中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昔年东南抗倭,文有谭纶,武有俞大猷戚继光,皆是一时之属,如今边关告急,朝堂可调派南兵北上,九边可定!”

看到这里,张居正拿出揭纸,写下了自己的赞同意见,递给了身边的赵贞吉。

赵贞吉反复看了三遍,也对苏泽的策略越发的欣赏,再又看看高拱,脸上浮现出嫉妒的表情。

赵贞吉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冒出这样一个念头:“明明是自己的下属,怎么就投了高拱?”

赵贞吉连忙摇头,对这样的奏疏,赵贞吉也只能写下赞同的票拟意见。

-----------------

苏泽看向【手提式朝廷】中的模拟,和自己的想的一样:

??【模拟开始】??

一天后,《平戎疏》送到内阁,内阁三辅臣均票拟赞同。

《平戎疏》紧急入宫,隆庆皇帝犹豫不定,又将《平戎疏》交群臣公议,在科道的反对下奏疏被驳回。

??【模拟结束】??

这帮言官,果然就是拖后腿的。

不过好在自己有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