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078章 公私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078章 公私

簡繁轉換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23 00:27: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雷尚书?”

叫住苏泽的,正是工部尚书雷礼。

雷礼身材矮小,如果不是一身朱红色的官袍,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老头。

但是身为执掌工部的一部之长,没人会等闲看待雷礼,苏泽恭敬行礼。

雷礼用一口浓重的江西口音说道:

“子霖在《乐府新报》上刊登的那个实验,老夫命人在工部做了,木球铁球确实同时落地,老夫思考了良久,均不得法,何解?”

包括赵贞吉在内,几个步伐慢的阁部重臣也竖起耳朵,想要听苏泽怎么解释。

苏泽也没想到,自己在《乐府新报》上刊登的实验,这么快就有人去验证了,而且还是雷礼这位工部尚书。

咱们大明工部的工作不饱和啊!

但这也正是苏泽在《乐府新报》上连续刊登这些科学实验的目的。

他说道:

“回雷尚书的话,《墨经》有云,‘力,行之所以奋也’。木球铁球下坠,皆因有力而驱之。”

雷礼连连点头,他是营造过三大殿的工部尚书,本身也精通于营造之术,对于力是太了解了!

苏泽指着地面说道:

“而人能脚踏实地,盖因大地有力吸之,万物皆受重力牵引,如同稚子扑向娘怀,木球铁球盖因此力而坠也。”

听到这里,赵贞吉也跟着点头,显然苏泽这一套重力说,和他信奉的泰州王学思辨有些类似了。

苏泽接着说道:

“万物皆有重力,但是物重则力沉。”

雷礼也点头,这个道理也很容易理解。

苏泽又说道:

“铁球力沉,但铁球质重。木球力轻,但是木球质轻,力均则速同也。”

雷礼捻须的手忽然顿住,他想起工部营造时运料车马常因载重不同而速度各异。

苏泽这个例子,等于是铁球重但是重力大,木球轻但是重力小,所以两者的加速相当,最后就能同时落地。

他浑浊的眸子蓦然清亮:“子霖是说,无论铁木轻重,所承之力与自身质料相称,故坠落之速竟能一致?“

果然是有过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大佬,苏泽一点就透。

就在这个时候,赵贞吉又问道:

“那日老夫在家中习字,纸笔同时打翻跌落,按照你的说法,应该是同时坠地,为何是笔先落地呢?”

苏泽看向赵贞吉,原来赵阁老你也偷偷在家做了实验啊!

苏泽立刻说道:

“因为风阻。”

“风阻?”

“天地有气而生,万物置于气中,如在水中,自有托举之力。”

“铁球木球质重,则风阻甚微而无碍,但对于纸而言,风阻就如同舟行水中,故要比笔更缓落地。”

苏泽一呼袖子,就看到官袍的袖子随着空阻而动,赵贞吉立刻明白了苏泽的意思。

在场的大佬们满意的点头,虽然苏泽只是从概念上做了解释,但是其中包含的道理还是很有意思的。

对于雷礼来说,重力之说也让他很有兴趣,后世土木工程最重要的就是受力分析,显然他也从苏泽这里得到了灵感。

但是让苏泽失望的是,高拱张居正似乎对苏泽这一套学问并不感兴趣,他们在阁部会议散会后匆忙离去了。

苏泽稍稍有些遗憾,又少了一次在阁老面前刷存在感的机会。

苏泽虽然拥有出入高拱家的权限,但是苏泽却不想和舔狗一样日日上门。

这一方面是,苏泽在前世就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本能的对这种走关系有些抵触。

另一方面是,大明朝其实对这种阴结党羽的事情,其实还是很忌讳的。

普通官员可以无底线的投靠阁老,但是苏泽是翰林官,是被视作未来宰辅的人,如果无底线的靠拢高拱,会被群臣所轻视,甚至高拱也会看不起他。

在公事上迎合高拱,可以说是“公党”,是因为政见和高拱相合所以才一起。

但没事上门献殷情,那就是私党了,一旦高拱倒台,那就是清算的对象。

既然这次刷不到好感,苏泽也着急不得,反正这两位只要你好好做事,他们总会赏识你的。

-----------------

阁部会议结束后,吏部和兵部迅速拟定了推举的官员名单。

谭纶调任蓟辽总督,加兵部侍郎,这样级别的大臣经过吏部推举后,又通过了内阁廷推,送到了隆庆皇帝面前。

隆庆皇帝朱笔一挥,就标志了差点被清算的胡宗宪旧部谭纶,重新得到了朝廷重用。

两广总督虽然也是总督,明代总督职衔,素来都是以九边为重的。

而且加兵部侍郎衔,就是很明显的升迁信号,如果谭纶在蓟辽总督任上做得好,那就是有机会稳定兵部尚书这个位置的。

戚继光这个宣大总兵的任命就要简单多了,兵部武选司推举,经过内阁票拟送到皇帝御案上,司礼监用印就算是完成了任命,正式调遣福建总兵戚继光北上。

-----------------

“姐姐!姐夫!”

京师城外的漕运码头上,一个年轻人正对着申时行招手。

申时行身穿便装,携着妻子吴氏,带着一帮家丁站在码头岸上。

漕船上的老船夫一把将绳子抛到了岸上,岸边的纤夫则拉着船绳将这艘漕船拉到了岸边,一个身穿锦袍的年轻读书人跳上了岸。

这个年轻人,正是申时行的小舅子,太仓吴氏的公子吴佑宁。

申时行的妻子吴氏一向疼爱这个幼弟,见到他经历风霜的样子,有些心疼弟弟的说道:

“都怪你姐夫,非要让你在京师科考,这一路上辛苦了吧?”

申时行一脸苦笑,苏州府的乡试是个什么地狱难度,他这个状元自然是知道的。

自家小舅子是什么水平,想要在地狱难度的苏州府乡试中个举人都难。

要不是自己疏通关系,吴佑宁哪有机会入监国子监,参加顺天府的乡试。

不过吴佑宁还是明白事理的,他连忙对姐姐说道:

“这次可是姐夫帮了大忙,弟弟才能入京备考,多谢姐夫了!”

吴佑宁恭恭敬敬行礼,自己出门前爹千叮万嘱,自己这位姐丈前途远大,日后吴家的前途大概是靠着他了,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申时行倒是对这个小舅子甚是满意,吴县吴氏虽然不是巨富,但也是苏州府内有名的豪绅,出身这样的家族不染上恶习,还能用心备考科举,这说明吴家的家风还是正的。

这时候,一个明眸皓齿的书童也从船上跳下来,申时行和吴氏见到这个书童,脸色立刻难看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