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276章 回到地球

科技入侵现代 第276章 回到地球

簡繁轉換
作者:鸦的碎碎念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0:44 来源:源1

第276章回到地球

格局这玩意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得看对象。

很多区域强国从来不讲格局,也活的好好的。

但对旨在问鼎的国家来说,格局那就相当重要了。

如果不是马歇尔计划和柏林空投,欧洲也不至于对阿美莉卡忠心耿耿这麽多年,后人都是在挥霍前人留下的政治遗产。

但这政治遗产就是如此丰厚。

如果不是苏俄经互会对中亚丶东欧的扶持,俄国压根混不到上三常的名号,一直要到2022年外界才对他们祛魅。

对于这极少数国家,格局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次华国登月虽然是民间行为,但对于外界来说,这压根就不是什麽民间行为。

哪怕对华国民众来说,大家也不认为这是单纯的民间行为。

最开始要带上去的是b站的小电视丶申海交大的校旗和以及国旗。

后来随着华国航天的深度参与,大家商量之下,把前两者都给换了,最后定下来,我们这次除了是我们在航天史上的一次突破外,我们还得致敬。

当然,华国航天提出的是,我们得把NASA旗帜带上去,既然都打脸了,那就打的更直接一点。

你自己上不来,没办法把自己的旗帜插在月球上,我们来帮你。

作为冷战活化石,全球能比林燃更了解冷战来龙去脉丶细枝末节的一个都没有,哪怕是白宫里坐着的那位,60年代的时候也只是不知名的小卡拉米,而林燃已经是横跨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大佬,连总统都没办法动摇他的地位。

林燃提出要把苏俄航天局的旗帜也给带上去,致敬60年代双方为人类航天做出的贡献。

林燃内心想的还包括了,60时空的时候是国旗,在这个时空,我帮你们把NASA和苏俄航天局的旗帜给插上去。

至于b站和交大,能说半个不字吗?

这一幕随着视频,传到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应。

历史和现在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共振效应,让整个登月的意义再上了一个台阶。

「我没有经历过冷战,更没有观看过阿波罗登月的直播,但我年轻时候对那个黄金时代一直都心生向往,两个不同阵营的超级大国之间比拼的是谁先走出地球,放在今天来看,这是多麽的美好。

长大后,生活的重担让我逐渐忘记了人类还存在过那样美好的黄金时代,让阿美莉卡重新伟大起来的口号,说的是60年代,但没人会提起苏俄,会提起这个我们曾经最大竞争对手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

这样的巨大压力让政客们不敢在国会预算中肆意妄为,因为他们一旦肆意妄为,比如越战,苏俄的压力就会直接而又迅速体现在各个方面。

我们忘记黄金时代太久太久,忘记人类本来早在52年前就已经踏上过月球的土壤,忘记我们已经被困在地球上,关于月球和火星,只是美好的愿望。

在看这家名为阿波罗科技的华国公司进行登月的过程中,我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看到NASA和苏俄航天的旗帜在月球上伫立的时候,我泪流满面,从来没有如此怀念过那个黄金时代。

非常感谢华国成为我们的对手,阿美莉卡人和阿美莉卡政府都应该觉醒!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去月球的路不能只有华国人的身影。」

阿美莉卡的推特热搜,排名第三的就是#阿美莉卡应该觉醒。

第二的是#奥尔德林登月。

「看到奥尔德林登月,一名已经年过九十的老人,还能有如此雄心壮志,还有完成登月的体魄和精神,真的很难想像,他已经超越了时代本身,成为了登月的象徵。」

第一则是#奥尔德林演讲。

关于奥尔德林演讲全文和视频在推特上被传播的到处都是,马斯克带头转发。

马斯克作为南非移民,一直属于打心眼里看不起红脖子,觉得这帮人费拉不堪。

「good」

「奥尔德林博士说的太精彩了!」

「我将以个人名义给奥尔德林博士1000万美元作为奖励!」

其实到这里,就已经充分表明了马斯克的态度,他的观点和奥尔德林一致。

他觉得还不够,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之后,马斯克又来了个长篇大论:

「奥尔德林博士说的非常好,他是一名真正的爱国者,他不但指出了华盛顿政客们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指出了阿美莉卡民众存在的问题,我为阿美莉卡还存在这样的爱国者感到由衷的高兴。

政客们存在的问题已经有太多人在说,从传统媒体到各类KOL都在讨论,我也没有更多更好的观点,关于阿美莉卡民众这一点,我有很多想说的。

同样的岗位,制造业招人远比服务行业招人要更加困难。明明我们的劳动力参与率在高位运行,但所有州的制造业都显示缺人,奥尔德林博士的话揭开了阿美莉卡残酷现状的面纱。

我很赞同他的观点,民众们也应该要进入制造业。」

(进厂打螺丝的阿美莉卡人)

奥尔德林迭加马斯克的激烈发言,让整个舆论在社交媒体上迅速扩散。

「马斯克说得太对了,阿美莉卡需要停止抱怨,重振60年代的奋斗精神!」

「马斯克靠政府补贴发财,却叫我们懒惰?亿万富翁的虚伪嘴脸。」

「马斯克赞扬阿美莉卡,却贬低美国,他到底站在哪一边?为了特斯拉的生意吗?」

「他关于政客**的说法有道理,但把所有民众都叫『废物』太离谱了,制造业回流是个复杂问题,不是简单地让人们去工厂就能解决的。」

「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正在推进,他这话有点夸张,SpaceX的成功不就是因为NASA的合同吗?他怎麽好意思批评?」

但以反对声为主,没人喜欢被指责,尤其是被亿万富翁指责,你这麽富了,指责我们不肯吃苦,我们吃苦为了你的企业和利益?

双方之间的矛盾天然就不可调和。

此时反而奥尔德林说了什麽变得不重要了,因为马斯克亲自跳进舆论场和民众厮杀起来。

而在华国,登月只完成了一半。

还有剩下一半就是回到地球,还没有完成。

大家仍然在观看直播,哪怕直播画面里只有模拟动画。

但大家希望能够听到登月舱和指令舱顺利完成对接的消息。

任务进行到第112小时10分钟,林燃和奥尔德林在「登月舱」内完成EVA后,整理装备,确保20公斤月球样本安全存放在密封容器中。

另外则需要检查上升引擎丶导航计算机和反应控制系统。

林燃逐项核对:「APS燃料压力正常,推力3300磅,导航系统在线。

氧气充足,压力5psi,舱内温度22摄氏度。」

检查完之后,林燃说道:「巴兹,接下来是关键时刻,我们准备回地球了!」

「准备起飞。」他通过通讯器报告:「文昌控制中心,登月舱准备上升,请求许可。」

控制中心回应:「登月舱,同意上升。」

韦旭航在指令舱内监控轨道:「登月舱,C**轨道稳定,随时支持交会。」

林燃回应:「收到。」

GET112:32:40,林燃启动分离序列,引爆爆破螺栓,伴随「砰」的一声,上升级与下降级分离。

下降级留在月球表面,成为这次登月的永久纪念碑。

林燃说:「分离成功,准备点火。」

GET112:33:00,上升引擎点火,推力3300磅,登月舱震动,缓缓升离月球表面。

舷窗外,静海的灰白色地形迅速远去。

「高度100米,上升速率10米/秒。」

「姿态稳定,Roll0°,Pitch90°。」

二人感到轻微推力,身体被压向座椅。

燃烧持续约7分钟,引擎将登月舱送入约17x85公里的椭圆轨道。

林燃报告:「引擎关闭,轨道参数17.1x84.9公里,误差0.1海里。」

文昌控制中心的指挥官内心松了一口气:「完美燃烧,指令舱,登月舱已进入轨道。」

直播间里:「登月舱成功起飞!太空人从月球表面升空,进入轨道,准备与指令舱交会!」

GET112:40:00,登月舱进入轨道后,准备与指令舱进行交会。

韦旭航在指令舱内操作导航系统,调整轨道,确保与登月舱同步。

他通过雷达锁定登月舱:「距离5公里,接近速度2米/秒。」

林燃启动程序P32,也就是同椭圆序列启动,调整「登月舱轨道至与「指令舱接近的同椭圆轨道。他报告:「P32执行,轨道调整中。」

奥尔德林则在监控雷达:「距离3公里,Delta-V10fps。」

在完成登月后,奥尔德林身体状态很好,压根就不需要死在月球上。

在痛骂一通之后,心情就更好了。

韦旭航在指令舱内微调姿态:「教授,我看到你们了,姿态对准。」

他操作RCS推进器,使指令舱的对接锥形座面向登月舱。

交会阶段的主要难点在于,上升阶段燃料有限,小的速度误差就有可能导致轨道偏差,进而需要太空人自己做额外机动。

其实很难想像,阿波罗登月居然每次都能成功,整个技术方案从技术角度来看,是很复杂的。

中间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同椭圆交会方法需约3.5小时,几乎两个轨道,涉及持续更新和监控,增加了太空人工作量。

根据阿波罗飞行日志记录,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上升阶段心率分别达90和120,反映了心理压力,而对接时的紧张操作进一步加剧了压力。

GET113:30:00,进入终端阶段,林燃控制登月舱接近指令舱。舷窗外,指令舱外壳在月光下闪耀,逐渐放大。

奥尔德林报告:「距离200米,接近速度1米/秒。」

林燃注视对接窗的十字线,微调RCS推进器:「100米,速度稳定。」

他小心操作控制杆,确保探头对准锥形座。

韦旭航协助:「指令舱姿态锁定,准备对接。」

GET113:33:00,「接触!」林燃喊道。

对接探头进入锥形座,三个捕获锁扣卡入,发出「咔嗒」声。

奥尔德林确认:「软对接成功,三锁扣锁定。」

林燃启动探头收回,12个锁扣逐一咬合,完成硬对接。

奥尔德林兴奋地说:「对接成功!教授,干得漂亮!」

林燃回应:「团队的功劳,旭航,你的轨道调整同样关键了。」

直播间里:「交会对接成功!登月舱与指令舱完美连接,我们的太空人即将返回指令舱!」

在看直播的华国民众内心松了一口气。

GET113:40:00,林燃加压对接隧道,空气嘶嘶流入,压力平衡至5psi。他们打开舱门,带着样本箱和装备飘入指令舱。

韦旭航迎接:「欢迎回来,月球样本看着真棒。」

林燃递过样本箱:「20公斤月球宝藏,交给地球科学家了。」

奥尔德林笑着说:「韦,月球风景不错,下次就轮到你了。」

韦旭航内心激动难以自已,笑容压根就掩饰不住。

GET113:50:00,他们密封舱门,抛弃登月舱。

林燃按下分离按钮,登月舱缓缓漂离,最终将坠回月球表面。

林燃心想,自己在月球上又多了一个门。

奥尔德林通过舷窗观察:「登月舱,谢谢你。」

GET135:23:42,指令舱在月球轨道上,准备进行跨地球注入(TEI)燃烧。

也就是从月球轨道进入到回地球的轨道上来。

文昌控制中心发送数据:「TIG135:23:42,Delta-V3281fps,姿态Roll0°,Pitch180°,燃烧时间150秒。」

林燃输入数据:「数据已录入,SPS引擎就绪。」

韦旭航检查指令舱主引擎:「燃料压力正常,推力20500磅。」

随后林燃确认导航:「星象仪校准完成,姿态锁定。」

控制中心确认:「指令舱,进行跨地球注入。」

林燃回应:「收到,准备点火。」

GET135:23:42,飞船进入月球背面,通信中断。

SPS引擎点火,持续2分30秒,推力20500磅,加速飞船至约1.1公里/秒,脱离月球引力。

林燃注视计时器:「Delta-V2000fps…3000fps…」

「温度正常,推力稳定。」

「电池支持正常,无异常。」

GET135:26:12,引擎关闭,飞船轻轻一震。

林燃报告:「TEI燃烧完成,速度1.12公里/秒。」

奥尔德林感叹:「地球,我们回来了!」

舷窗外,月球迅速缩小,地球开始浮现。

韦旭航说道:「这地球真美,像回家的灯塔。」

「TEI成功!指令舱脱离月球轨道,踏上返回地球的旅程!」B站官方直播间。

GET136:00:00至188:00:00,三天返程中,太空人执行两次中途校正。

GET150:00:00,第一次MCC使用RCS推进器,燃烧10秒,调整速度0.5米/秒。

林燃操作星象仪,确认姿态:「校正完成,轨迹误差0.01海里。」

奥尔德林通过舷窗观察地球:「越来越大了,像在召唤我们。」

韦旭航则在记录数据:「再入走廊已锁定,预计溅落东海。」

如果溅落地在太平洋,真不一定能回去。

林燃生怕被老美全球追捕。

他们分别通过视频连线与家人通话,除了奥尔德林。

GET194:49:12,接近地球,距离约4000公里,速度11公里/秒。

林燃启动分离序列,抛弃服务舱,露出指令舱热盾。

林燃报告道:「服务舱分离,热盾暴露。」

直播间里:「指令舱准备再入!服务舱已分离,太空人即将面对大气层的考验!」

GET195:03:05,指令舱以11公里/秒进入大气层,热盾承受约2800摄氏度高温,舱外被炽热等离子体包围。

太空人经历6.5G加速度,被压在座椅上。

奥尔德林咬牙:「这G力比发射还猛!」

林燃笑着:「巴兹,坚持住,马上到家了!」

GET195:07:00,等离子体消散,舷窗外出现蓝天。

GET195:12:00,主降落伞展开,速度减至10米/秒。

指令舱在东海溅落,距离华国的回收船仅2公里。

GET195:18:00,直升机抵达,太空人被吊至回收船甲板。

华国这边迎接并颁发荣誉勋章。

林燃咧嘴笑道:「看,我就说小意思,顺利完成任务!」然后敬礼。

对方回敬之后:「欢迎回来,你小子还是太冒险了,虽说我还是觉得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哪怕你成功了,我们都不希望你再去月球。」

林燃了然:「放心,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任务,我肯定不去好吧。」

奥尔德林从对方手里接过勋章,想起当年他是从尼克森总统手里接过勋章。

一晃已经半个世纪过去,此刻他内心真的感慨万千,潸然泪下,他很清楚,在月球上是无尽的开心,而回到地球之后,自己已经没有希望回到阿美莉卡了。

或者说,阿美莉卡让他回去,他都不敢回去。

心在卡纳拉维尔角,身在文昌。

在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奥尔德林分外感伤。

韦旭航接过勋章后敬礼,寒暄两句之后向甲板上的亲人们挥手:「我们回来了!」

央视里,新闻主播激动道::「华国太空人成功溅落太平洋!他们完成了历史性登月任务,为华国赢得荣誉,也为人类探索太空开辟新篇章!」

(这里的时间戳都是根据NASA官网阿波罗11号登月日志进行的微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