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 第一百零二章 风浪翻滚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第一百零二章 风浪翻滚

簡繁轉換
作者:洒家要吃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20 16:37:22 来源:源1

古风铃在省城锒铛入狱,作为这起风流韵事的另一位当事人,杜丽丽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

省城公安局的行动迅捷如风,当天就向黄原地区公安处发出了协查通报。几乎没有任何拖延,黄原市局的民警便在杜丽里工作的市文联办公室内,众目睽睽之下将她带走。

两地公安机关随即联合办案,就在黄原对杜丽丽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审讯。

这件事情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学圈和机关单位,迅速成为了社会性新闻。

当天晚上,无论是省电视台还是黄原地区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都播报了“著名诗人古某因liumang罪被依法逮捕,涉案人员杜某一并落网”的消息。

紧接着,隔天的省报和黄原地区晚报,也在显著位置刊登了类似报道,虽然遵循惯例隐去了全名,以古某某,杜某某代称,但是依托“著名诗人”之类的关键词,已经足够让嗅觉灵敏的人们拼凑出视觉的大致轮廓。

一时之间,这桩丑闻成了街头巷尾,家家户户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谈资,人们在唏嘘,谴责之余,也不免对细节充满了猎奇般的探究。

田润叶还没来得及返回黄原,就住在省城招待所里,从当天的报纸上看到了这则让她心惊肉跳的新闻。白纸黑字,像针一样扎着她的眼睛。

田润叶拿着报纸的手微微颤抖,脑子里一片混乱。这就是叶老师所说的处理方式吗?这处理方式......未免太过酷烈。

直接将二人送进了监狱,以眼下全国上下对刑事犯罪雷霆万钧、从重从快的处罚形式来看,古风陵和杜丽丽的下场恐怕......田润叶甚至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这手段,是不是太狠了些?

然而,更让田润叶感到坐立不安的,是一阵强烈的心虚和负罪感。那天晚上,武惠良在自己家中倾诉时是那般痛苦和无助,将自己视为唯一可以信任的倾诉对象,甚至就连丈夫李向前都体贴的选择了回避。

可自己呢,却在家庭聚餐后,带着酒意,将朋友的伤痛和**毫无保留的告诉了叶晨......武惠良如果知道了事情的源头,竟是在自己这里,他会怎么想?他一定会怨恨自己吧?这种背叛信任的感觉,让田润叶如芒在背。

内心的煎熬促使田润叶在当天下午,就赶到了叶晨的住处。他需要当面进行确认,同时也需要一个答案。

叶晨似乎早就料到田润叶会来,神色平静地给她开了门。面对田润叶急切而带着责难的询问,他没有任何遮掩,非常坦率的承认:

“没错,润叶,这件事情是我做的。”

紧接着,叶晨将自己如何去找黑老,如何表明态度,以及黑老随后在作协内部开会,决定清理门户,并移交公安机关的经过简明扼要的复述了一遍。

田润叶一边听着,脸色愈加苍白,她忍不住将自己的担忧和盘托出:

“叶老师,可是......惠良他只告诉了我一个人,我这......我这不等于出卖了他吗?他要是知道了,我......”

看着田润叶愧疚不安的样子,叶晨反而轻轻地笑了,只是那笑容里带着一种看透事情的淡然,与一丝不易觉察的冷峭。

他给田润叶倒了杯水,语气平和却字字清晰的说道:

“润叶啊,你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你觉得,一个被不止一个人知道的秘密,还能称之为秘密吗?”

叶晨的语气顿了顿,看着田润叶的眼睛,继续说道:

“武惠良既然选择把心中的苦闷告诉你,他自己就应该预见到,这件事有可能无法完全局限在你们两人之间。痛苦需要宣泄这不假,而秘密,则往往具有扩散的属性。

至于你担心被武惠良知道这件事是从你这里泄露的,其实大可不必。上次省作协在黄原地区搞座谈会,古风铃和杜丽丽之间那种过从甚密,毫不避讳的样子,看到的人绝不在少数,早就引起了议论。

我这边已经和黑老通过气了,做鞋那边会统一口径,所有对古风铃铛品行的质疑,都源于座谈会期间,都源于他本人的不检点表现,和同志们雪亮的眼睛,绝不会把你牵扯进来。

叶晨的声音似乎带着一种引导性的力量,他继续为田润叶规划好了应对之策:

“所以,如果武惠良将来某一天问起你,你只需要坚持说不知道,不清楚具体情况就行了。让他自己去调查,去听到那些早已存在的风言风语。这样既能保全你们之间的情分,也能够让他认清现实。”

最后的末尾,叶晨的语气带上了一丝意味深长的评价:

“润叶,你记住。如果事已至此,证据确凿,舆论哗然,而武惠良还沉浸在个人的感情创伤里,纠结于消息来源,甚至对杜丽丽那样彻底背叛他的人,还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优柔寡断……………

呵呵,那这样的人,格局也就到此为止了。过于沉溺于儿女私情,缺乏决断力和大局观,他未来的道路,肉眼可见的不会走的太远,你也不必为此过于自责。”

叶晨的一番话,像一阵冷风,吹散了田润叶心中部分的迷雾,却也让她感受到了一种现实的残酷和人际交往的复杂。

她默默喝着水,心情复杂难言,既有一种卸下负担的轻松,又有一丝对武惠良处境的怜悯,以及对叶晨这种近乎冷酷的理智感到的一丝寒意……………

田润叶带着满腹的复杂心绪离开了,书房里重新恢复了安静。叶晨走到窗边,点燃了一支烟,目光淡然地望着楼下街道里熙攘的人流车马。

他不会在意田润叶,或者武惠良,乃至其他任何人会怎么看待他在这件事情中所扮演的角色和采取的激烈手段。

要说叶晨对武惠良抱有多深的同情,或者对杜丽丽怀有多大的恶感,那纯属扯淡。他与这两人并无深交,他们的悲欢离合,本质上也与他叶晨无关。

叶晨之所以会出手,其实更多的是基于理性判断的“从心”之举,或者说,是一种冷酷的“及时止损”。

在叶晨的认知里,像古风铃,杜丽丽这种沉溺于所谓“精神共鸣”,感性远远压倒理性的人,行事往往缺乏底线,极易走向极端。

这绝非是危言耸听,而是有血淋淋的前车之鉴。那个才华横溢,却最终陷入疯狂的诗人顾成,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个能写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样诗句的人,谁能想到他最终会举起利斧,残忍的劈向曾经同甘共苦的发妻?这种极度炸裂、颠覆常人认知的新闻,就真切地发生在不远的将来。

顾成能做得出,谁能保证被背叛、被羞辱、痛苦到极致的武惠良就做不出?

当一个人钻进情感的牛角尖,被愤怒、绝望和不甘彻底吞噬理智时,热血冲昏头脑,做出任何过激的、毁灭性的行为都是有可能的。

到了那个时候被波及到的,恐怕就不只是当事人自己了。叶晨不希望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出现这种不可控的,血淋淋的惨剧,哪怕只有一丝苗头,也要提前将其扼杀。

叶晨将古风铃和窦丽丽的事情捅出去,借着法律这柄利剑快刀斩乱麻,从根本上铲除这个危险的隐患。在他看来,这才是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解决方式。

叶辰从不会标榜自己是为了谁谁谁好,是为了维护社会风气,或者是任何其他冠冕堂皇的理由,他自己本身就是个海王,真的那么去做了,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他也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和感激,他的行为动机,根植于他内心那套自成体系的道德标准和风险厌恶逻辑。

叶晨厌恶这种混乱不堪,始乱终弃的关系,更预见到了其中潜藏的巨大风险。出手干预,对他而言,如同清除掉身边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不稳定炸弹,就只是为了让自己所处的环境更安全,更清静一些罢了。

也许有人会说他偏激,处事过于狠辣,不留余地;也或许会有人在背后议论他冷血阴毒,多管闲事。叶春从未将这种闲言碎语放在心上,更不会因此而动摇自己分毫的行为准则。

人活于世,但求问心无愧,按照自己认定的准则行事便好。外界的毁誉,如同窗外的浮云,风吹散,根本无法触及他内心坚固的堡垒。

他掐灭了手中的烟蒂,转身回到了书桌前,重新摊开稿纸,拿起了钢笔,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于他而言,这件事已经翻篇,他的世界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规则在运转。

叶辰把这件事当成过眼云烟了,然而,古风玲和杜丽丽事件掀起的风浪,远未随着当事人的被捕而平息。

杜丽丽的父亲杜正贤,在得知女儿被公安机关带走的消息时,正是个阴沉的黄昏。

窗外天色晦暗,乌云低垂,仿佛随时都要压垮这座小城的屋顶。他握着电话听筒的手微微颤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只觉得整个天穹都塌陷了下来,重重压在他已不再年轻的心上。

办公室里尚未开灯,昏暗的光线将他脸上的皱纹勾勒的愈发深重。但多年机关生涯锤炼出的理智,让杜正贤强行压下立刻冲去公安局的冲动。

他心里很清楚,这个案件目前正处于侦查阶段,自己若以涉案人员家属兼领导的身份贸然介入,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授人以柄,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被动,甚至影响最终的定性。他深吸了几口带着尘埃味儿的沉闷空气,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最终,杜正贤只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最后一丝天光,摸索着拨通了传递为武惠良办公室的电话。电话里他的声音听起来异常疲惫和沙哑,如同被砂纸磨过,没有多余的话,只简单约女婿,晚上来家里一趟,想了解一下具体情

况。

接到岳父的电话,武惠良心中已然明了。其实他自己的内心也充满了震惊和困惑,像是被一团乱麻堵着。

这件事情如同被密封的潘多拉魔盒,为何会突然之间被打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引来如此巨大的风波?

武惠良并非没有怀疑过田润叶,那一晚,他将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痛苦只对田润叶一个人倾诉了。

可田润叶是他最信任的朋友和得力的下属,在没有丝毫证据的情况下,仅凭猜测就去质疑对方,这种小人行径,武惠良做不出来。

更何况,田润叶这两天请假去了省城探望妹妹田晓霞,这让他连当面试探的机会都没有。种种疑团,像暮色一样愈来愈浓的缠绕在他心头。

下班后,武惠良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了岳父杜正贤的住所。往日里整洁温馨的家,此刻被一种悲戚压抑的气氛笼罩。

客厅里只开了一盏光线昏暗的壁灯,将人影拉的长长的,扭曲地投在墙壁上。

岳母蜷缩在沙发角落,眼睛红肿,不住的用手帕抹着眼泪,看到女婿武惠良进来,那压抑的哭声更是变成了断续的呜咽,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心。

武惠良自己也是满脸憔悴,胡茬凌乱,眼窝深陷,窗外渐浓的月色仿佛也侵入了他的眼底。毕竟在这件事情里,他所承受的痛苦和屈辱,丝毫不比杜家人少。

杜正贤没有起身,开大灯也没有客套,他坐在主位沙发上,身影在昏暗中显得格外孤寂。

他没有安慰哭泣的老伴,只是示意武慧良坐在对面的木椅上,直接开门见山,声音干涩的如同枯叶在摩擦:

“惠良,这里没外人,你跟我说实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丽丽她......她和那个古风铃,究竟到了哪一步?”

杜正贤的问题像一块石头,投入了死寂的水潭。

武惠良看着瞬间苍老了许多的岳父,心中五味杂陈。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默默地从自己穿的夹克衫内袋里,掏出了一卷小巧的磁带。

他站起身,脚步有些虚浮地走向客厅角落那台略显陈旧的双卡录音机前,昏黄的光线照着它,微微颤抖的手指。

他熟练地打开舱门,将磁带放了进去,然后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按下了播放键。

“??你......你怎么了?”

“??你自己知道怎了!你说!你和那个该死的家伙到底干了些什么?!”

“??我不准备隐瞒你,我是和古风铃好了………………”

“??这不是真的!”

“??是真的。”

“??你撒谎!你在气我!”

“??没有......”

录音机里,先是武惠良痛苦而暴怒的质问,如同困兽的咆哮,接着是杜丽丽起初的沉默,而后是那种令人心寒的、带着破罐破摔意味的“坦诚”。

争吵、哭泣、清脆的耳光声,以及杜丽丽那套关于“两个都爱”的惊世骇俗的言论......那天晚上卧室里发生的一切伴随着电流的细微杂音,无比清晰的在这寂静,昏暗的客厅里重现,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针,扎在在场每一个人

的心上。

杜正贤听着录音里女儿那熟悉却又陌生的可怕的声音,脸色从最初的期盼,到震惊、再到铁青,最后化成一片死灰。

他原本挺直的,作为领导惯有的腰板,随着录音的播放,一点点下去,仿佛被人抽走了脊梁骨。

他无力地深深陷在沙发里,闭上眼睛,胸口剧烈地起伏着,像是无法承受着锥心之痛,只有壁灯在他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

录音播放完了,房间里只剩下岳母,更加压抑却更显绝望的唾泣声,和磁带空转的“沙沙”声,那声音在寂静中无限放大,折磨着人的神经。

窗外,夜色已浓,偶尔传来几声遥远的狗吠,更添凄清。沉默了不知多久,仿佛一个世纪般漫长,杜正贤才缓缓睁开眼,那双曾经锐利的眼睛此刻布满了血丝和浑浊的痛苦。

他看向对面同样面色惨然,整个人如同被抽空了的武惠良,嘴唇哆嗦了几下,用一种近乎卑微的、带着最后一丝侥幸的试探语气问道:

“惠良......所以,这件事......是你......是你报的案?”武惠良简直要被这句话气笑了,那是一种混合着巨大屈辱和荒谬感的悲愤,像岩浆一样在他胸中翻涌。

他猛地抬手指着那台还在空转的录音机,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慨,在昏暗的灯光下几乎要进出火星:

“爸!我最后再叫您一声爸!您听听!您仔细听听这录音!如果真是我武惠良存心要报案,要把事情做绝,这卷磁带现在就不该是在您家里播放,而是应该早就作为证据,出现在黄原市局或者省公安厅的预审室里了!我武惠

良再不是个东西,也还没下作到那种地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