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大明第一首辅 > 分卷阅读134

大明第一首辅 分卷阅读134

簡繁轉換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12 00:07:57 来源:源1

刻跑也跑不了,就把人拉过来干活了。

“人的污秽物可以肥田我知道,但为什么要特意挖这个坑啊?我们自己从粪坑里挑出来不就好了。”有人问道。

江芸芸连连摆手:“你看这个坑,小口但身深,下面压着缸,上面铺着石头或者砖,这样可以发酵,发酵就是把营养慢慢累计起来,而且这样冬天不会结块,夏天也不会挥发,你到时候再挖上来,就肥力更大了。”

“那不是更臭了。”有人讪笑着。

江芸芸就只是笑了笑:“这个肯定是有些味道的,我还有其他办法,就是比如你要十斤肥料,那你先用一斤的大粪水加上蒿杆碎,杂草,加上粪先搅拌均匀,然后再加五斤的土混在一起,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最后堆成一堆,夏天无事,要是冬天就可以盖上草帘子,温度要热一点,可以烘烤到大概五十度左右,这个温度就是石头放在夏日太阳底下晒,会烫手的温度。”

那些人煞有其事点了点头:“这个瞧着有点道理,夏天的肥料就是好一点,原来是天气热的缘故。”

“冬天的太干了,估计要多加水才能化开,是不是也要沤一下。”

徐经脸上格外难看,越听越恶心,最后忍不住干呕起来。

江芸芸吓了一跳,拉着人钻出来,连连道歉。

“你还好吧?要不我换个人来?”江芸芸看着他难看的脸色,担忧问道。

徐经闷闷摇头:“你怎么会知道这些东西的?”

“看了很多书,然后自己琢磨出了一点。”江芸芸说道。

“哎,状元郎好了没?”有心急的农人着急把人叫回来。

他们好不容易逮到人,自然想要多问点。

“回去吧。”江芸芸带人重新回去了。

“你说的蛋是什么啊?”有人问道,“我们可没有多余的鸡蛋撒土地上,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吃。”

“不不,我是说氮,也是一种肥,它在豆的品种里可以得到,就是你们平时水稻收割了,也可以种一些豆类植物,你们可以等他们成熟后直接把他们翻到土里,也可以摘了给家畜吃,然后把他们的粪尿拿出来施肥,效果也很好。”

“毛苕子也可以?”

“黑豆呢?”

“芝麻可以吗?”

江芸芸沉默了片刻:“反正豆类就可以了,要根系很发达的,长了一个瘤的那种作物。”

那些农人也只好跟着记在心里。

“其实海鲜也可以,切碎后加水混土沤肥,但扬州不靠海。”江芸芸对着徐经说道,“但这类效果有快有缓,具体如何还要他们自己试验。”

她皱了皱脸。

她这些内容都是根据那些农时书里的内容,整合外加自己的一些知识整理的。

一般肥料都是含氮磷钾。

?如?您?访?问?的???????発???????不?是?ǐ??????w?ē?n???????????????o???则?为??????????点

譬如说用骨头粉浇灌同样可以肥力,就是因为骨灰中含有大量的磷元素。

种豆是因为豆根里含氮。

至于沤肥的办法则是以前暑假时间课外实践的时候,意外听老师说的,也就记住了。

都是知道原理后一步步反向推出来,具体如何她没有实践过,但原理在这里,总不会错,只是那个度如何把握就是一个需要反复实践的问题。

“这个水稻瘟了的办法是对的,原来还可以用在小麦叶子生锈上啊。”

有稍微认得一些字的人自己看着之前的几张纸,惊讶说道。

“什么办法啊?”有人问道。

“就是拿三到五斤的葱或者蒜,捣碎后兑一百斤水,然后喷上去,一日一次,效果很好的。”

“怪不得前年大家的水稻都病了,就你一个人的还活了不少,你这人还偷偷藏私啊。”

那人被人骂了也不生气,只是嘻嘻笑着:“这也是我花钱听人说的,哪里能跟你们说,果然都是书里的,还是要多读书啊。”

“读书有什么用啊,都是说些我们听不懂的之乎者也,干活的事是一点也不会。”有人抱怨着,“要是人人都能跟江小童一样就好了。”

“田地要垦深,不能在阴雨天,须要老晴天气,二、三层起深,每工只垦半亩,倒六、七分,春间倒两次,尤要晴节,头番不必细,只要棱层通晒,彻底翻身,若有草则压在底下,合论倒好。”一侧,徐经翻看着她之前做的笔记,这些话其实涂涂写写,修改过好几遍,一脸惊讶,“这个你怎么知道的。”

“书里的。”江芸芸说。

“那这个结穗短小,叶片黄绿色是缺……这个字我不认识。”

“氮,这样的水稻就是缺氮的,其实不止水稻,大部分叶子枯黄,稀疏都是缺氮了。”

“那这个根系小,发育不良,叶片上有斑点是缺什么?”

“缺磷,可以撒一下动物骨头粉什么的,补一下。”

“那矮小软弱,叶片干枯下垂呢?”

“缺钾,这个豆类植物和粪尿里都有。”

徐经难得沉默了:“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己想的?”

“当然不是,我看书的。”江芸芸理直气壮说道。

“看什么书?”徐经最喜欢看书,他家中甚至有在应天都出名的藏书阁,藏书万卷,可这里却还有连字都不认识的。

江小童哪里找的书。

“科学书。”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

“科学书是什么书,我能看看吗?”徐经问道。

江芸芸摸了摸下巴,开始推脱:“很久以前看的,我不记得了。”

徐经诡异地看着她,怪不得唐伯虎说这人有趣,这人真的好有意思。

江芸芸机灵转移话题:“很多书店都没有专门的农事书,我还是找了林徽才找到几本,他们都说你家有很多书,有农时书吗?”

徐经跟着挠了挠脑袋:“没有。”

江芸芸大人模样叹气:“明明主要财政来源都是靠种地,竟然对此事如此不重视。”

“科举又不考。”徐经随口说道。

江芸芸抬眸,看了他一眼。

徐经被看得不好意思:“我说错了。”

“不,你说的太对了。”她意味深长说道。

这里的考试读书都是四书五经,都是空泛的东西,没有真正可以落实到百姓生活上的学问,这样的官最好的情况就是在形式上做一个爱民如子,不苛待百姓的官,但要是指望他们真的可以去为百姓的生活提出改善意见却是难之有难。

又或者,这个朝代的知识是断层的,上层的人不懂农事,下层的人不懂文字,所以一切的发展都是缓慢,且需要运气的。

“哎,小状元,你这本书打算什么时候给我们人手一本啊。”有人凑过来打断她的想法。

江芸芸笑说着:“马上,年前一定给你们,你们年后多照着书弄弄,哪里不对就和我讲,要是有新的办法也好一起分享出来,不要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