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第四百七十四章:大风

犁汉 第四百七十四章:大风

簡繁轉換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2 12:01:4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荀彧献的囚中对中,客兵平原的刘虞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一个是在政治上的。

既然你曹操要匡扶汉室,再造共和,而不是什么革故鼎新,那你就需要一个刘氏宗室作为旗帜,这样才说得过去。

青州之地,刘姓王很多,比如曹操旁边就是一个济南王。

但这些都不能让曹操满意,而刘虞则不同,其人是宗室有名的长者,还做过宗正,本就德高望重。

而更重要的是,刘虞手下还有一支万人的精兵,其步骑之精锐,是曹操比不上的。

在这个时候,团结更有实力的盟友,无疑是现阶段最正确的选择。

所以曹操就请陈群去出使平原,传达他想和刘虞结盟,并推刘虞为盟主的意思。

陈群是荀彧举荐的,他两的关系是总角之好。在两人都是幼年的时候,双方的长辈就抱着他们一起认识了。

两个月前,陈群收到荀彧请他去济南出仕的书信。

彼时陈群正随其父陈纪组织宗族回迁许昌。这也是颍川大乱之后,大部分世家豪族正在做的。

毕竟战争已经结束,他们要重新回到原先的家园,祖宗坟茔和基业都在那里呢。

当时陈群曾劝过其父,让他带着宗族迁移到徐州。陈群认为颍川为四战之地,安平之世自然交通四方,但乱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宗族还留在许昌,必然要遭兵灾。

而在当时的士大夫群体中,普遍认为徐州是避乱之地。

当时的徐州,百姓殷盛,谷实差丰,流民多归之。其周边郡县的名士大族纷纷迁移到了徐州,比如青州名士郑玄就带着宗族南下徐州,并被陶谦分拨田土重新安置。

所以陈群在分析了局势后,就建议其父东去徐州,以避战乱。

但其父陈纪却摇了摇头,他反问了一句:

”如天下大乱,又有何地能幸免呢?东去徐州,人离乡贱不说,难道徐州就能在乱世中独存?而且,此地有祖宗坟茔,家族郡望,姻亲旧故。在这里,咱们才叫陈氏。至于战乱保身之道非是避,而是迎雄主。你可知道这里面的道理?“

陈群恭敬受教。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陈群收到了荀彧的书信。

对于这个离开了三年多的好友,陈群还是分外想念的。这些年,二人的书信一直没有断过。

他知道荀彧身陷牢狱,虽然荀彧告诉他,这是他自己选择的。但陈群心里还是不太放心。

总觉得好友宁愿居于囚牢,不愿意脱身,是想为其父的死赎罪。

但等陈群看了这一次信里的内容,他才终于确定,监寺的生涯并没有摧残好友的意志,反让他更加审视如今的天下。

好友在信中说,他已经找到了能平定乱世的雄主,希望陈群能来济南助他一臂之力。

收到信的陈群没有任何犹豫就开始收拾行囊,他对其父辞别时说:

“大人,儿要去济南出仕,文若说找到了能平此乱世的雄主。”

陈纪沉默了,他开口的第一句:

“你知道济南相曹操是何人吗?”

陈群颔首,他解释道:

“曹孟德阉竖之后,我辈不耻。但儿信文若。如果文若都认为曹孟德有平此乱世之能,那就一定是。”

最后,陈纪到底还是让陈群走了。

如陈群这样的,还有其他五人。他们当中每一个人在收到荀彧的书信后,都没有任何的犹豫,决定去济南出仕。

要知道,如他们这些名家子弟,为了保障家族安危都普遍是在本地出仕的。

比如陈群要出仕,要不就在颍川,要不就去王允那边。如果看不上这两边,也可以选择继续在家养望。

几乎很少会选择离家到外州出仕的,因为这非常容易为家族带来祸端。

但陈群等六人还是去了,原因没多复杂,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荀彧。

而当陈群、戏志才等人跋山涉水来到东平陵后,曹操立马对这些人委以重任。

比如陈群一来就被曹操委托出使刘虞的任务,当时曹操不过就见过陈群两面。

一面是迎接颍川众的酒宴上,一次就是曹操委命的时候。

你说曹操是知道陈群能力不凡吗?不是,是因为曹操信任荀彧。

无论是陈群、戏志才等人,还是曹操对于他们,双方的信任都因一个人,那就是荀彧。

因为不了解陈群的能力,所以在听到这次事办得不顺利,曹操皱着眉:

“这是怎么回事,刘虞为人我知道的,他不应该会拒绝和我同盟啊。”

荀彧解释道:

“据陈群送回来的消息说,一开始大家谈得还是挺顺利的。但当刘虞看到檄书上的‘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这八个字后,当即就问了一句:‘这是要兴谁家之汉室。’”

曹操的关注点并不在这里,他反问了荀彧一句:

“陈长文没回来?”

荀彧张了下嘴,不动声色道:

“长文说联盟一事并未落定,他还有机会。”

这个时候曹操才点了点头,算是对陈群的态度有了认可。

老曹并不是急功急利的人,交代任务后非要手下立马给结果。事情办不办得好,有种因素在里面,但你办事的态度却要有。

如果遇到问题你陈群就回来,那是实心办事吗?

但还在,陈群没有让他失望。

于是,曹操就让荀彧继续说。

荀彧用他的口才将这件事的始末讲得很明白。

刘虞也是想和曹操结盟的,但他对于曹操的政治意图充满了怀疑。你曹操说什么匡扶汉室,成就霸业,你曹操什么意思呢?

是说你曹操要如韩信那样辅助高祖一样匡扶汉室,还是说你曹操要做霸主?还是你曹操压根就野心勃勃,要自己做那汉室主?

又或者是两者皆是,先以匡扶汉室为号召,壮大力量,成就霸业。然后等到条件成熟,你曹操再来个禅让?成就你的帝业?

所以,这就是刘虞当场问的那句:“成就谁的汉室。”的原因。

问出此话的刘虞当即就对曹操充满了警惕。

因为如果你要成就的是齐桓一般的霸业,那你不需要来找我刘虞。因为无论是西京还是东京,皆有皇帝在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