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第四百九十章:新貌

犁汉 第四百九十章:新貌

簡繁轉換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2 12:01:4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泰武二年,六月,似火流年。

清河,甘陵西北。

在川流不息的直道上,有三人正随着人流向前攒动。只是和其他人不同,这三人并不是去甘陵而是打算过大河去往青州济南的历城一带。

虽然泰山军目前只占了平原在大河以北的县域,并没有和青州一方的诸侯们发生进一步的战争。但在这种紧张氛围中,还敢交通到青州,显然并不是一般人。

而确实也是如此,这三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结束守孝的卢毓、郑益以及刘德然三人。

本来按照父亲的遗命,卢毓是打算将亡父卢植安葬在军都山的,但代地的换乱到底还是影响到了这一切。

原先代地胡人的局势本就诡谲,又在卢植的一番操作下,直接被点爆了。在卢毓守孝的三个月,整个代地乱作一团。

鲜卑人杀乌桓人,匈奴人杀鲜卑人,然后所有人都一起杀匈奴人。所以,很快军都山的小安定就在这个换乱的时局下被打破了。

在几次拒绝胡人酋帅使者的招纳后,卢毓三人终于还是决定提前结束孝期,迁移到他地。

本来卢毓他们还能回涿郡老家,但很快就传来老家的田亩、宅邸、族人都被切割了,三人回去也没有地方容身。

就在这个时候,从徐州来了一封书信,寄信者是郑益的父亲,大名鼎鼎的关东名儒郑玄。

郑玄从徐州让人带信给三人,称他已在徐州站稳脚跟,让三人可择机南下徐州与他汇合。

郑益自然是要回去的,而卢毓和刘德然又都没有其他地方可去,于是也决定一并去徐州寻找机会。

从幽州到徐州最近的道路是从济北国一带穿过大河,然后沿着泰山西麓的道路,穿过尼蒙通道就行了。

但可惜,这一段道路都是要经过泰山军的地界,三人都不愿意冒这个险。

而不走这条路,那就只能从平原郡过大河,然后穿行青州下徐州了。这条道路也不好,那就是诸侯四起,盗贼蜂拥,一不小心就被人劫掠杀了。

所以三人决定先去历城,然后和济南相曹操借一队兵,护送三人南下。

无论是卢毓还是郑益,其父辈皆与曹操为友,甚至连刘德然的族弟刘备,之前也与曹操有过一段情谊。

所以三人打算后就决定走青州去徐州。

从本年底的春四月开始,三人收拾妥当开始从幽北出发,然后一直到现在,三人竟然还留在冀州一带,这个速度简直是慢到不可思议。

其实,这是卢毓的意思。他们三人很清楚,以后就要面对泰山军的威胁了,为了多了解这个敌人,三人决定在冀州一带多走访走访,看看如今的河北的真实情况。

而现在,三人终于走到了甘陵一带,准备过河了。这趟走访也将要告一段路了。

但很显然,无论是卢毓还是郑益,又或是刘德然,三人皆非常沉默,他们完全没有那种逃出升天的喜悦。

为何?

因为这段时间,从幽州到冀州,三人走访过数十里社,都从这些里社的变化中看到了泰山军在基层权力的渗透和扩张。

而这一权力的渗透,又使得整个地方里社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用卢毓自己的话来说:

“沿路所见,各里社编户齐民,分田生产,仿若昔日秦法。”

卢毓三人当然没见过昔日的秦法,但在看到如今河北的情况后,皆感叹昔日六国纷争时,关中的秦国也就是如此了吧。

在此世,纯粹的秦法时间并没有多长,大概在前汉之后就已经“不合时宜”了。等到了本朝,历代都是和豪强共治天下。

这表现地方上是,州郡举豪右为重职,在乡社则放权给地方三老。

换言之,汉室的权力从未在地方基层上扎根。

而卢毓三人看到的是什么?

他们在地方的乡社上看到各种形形色色的组织,如代表行政的乡公所,有军事组织的护田队。还有各种不知道名目的组织,如农会、青会、妇会、少年会等。

而乡社里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参加多个组织,融入到这个权力体系里。

卢毓三人只是单纯以局外人的身份就能感受到这份权力大网,更别说那些黔首们了。这些人都在无形中被这大网所包裹着,不自觉的就成了泰山军体系的一份子。

三人中,卢毓受到的教育最为全面,不仅是文化修养高深,还在地方上具体行政过,所以他是三人中感触最深者。

当郑益还在感叹泰山军对地方的掌控之深的时候,卢毓却对这种掌控感到恐惧。

因为他很明白,本朝不想学秦汉之体制吗?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卢毓会很负责的讲,非常想,但他们做不到。

只要是统治者,都希望能和秦皇汉武一样,动念间就能调动全国资源办大事。但可惜,国家权力每下沉到一级,其背后所付出的钱粮和吏员都是一种恐怖的数字。

而且这种数字还会随着时间持续的增加,因为广大乡社里民会对这种调动越来越趋于消极对抗。

所以,秦不过二世而亡,前汉也是户口减半,天下逃亡。

所以本朝也吸取前代教训,努力使地方趋于自理。

所以对于基层的状态,普遍就是一抓就死,一放就散。这两个就是一个悖论,不可兼得。

但卢毓看到了什么呢?却在泰山军的身上看到另外一种基层治理手段。

这种手段既可以将治下黎庶置于体系之内,又不会惹来基层强烈的反弹,以至于基层逃亡。

卢毓不知道泰山军内部有没有专门的词来形容,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经、教、刑。

所谓耕、教、刑,就是泰山军的乡公所除了会有传统的税、役、征的事务外,还增加了耕产互助、道德宣教以及刑名调解。

而这些事务统统都是乡公所在分田过程中,利用分田活动而顺利展开的。

卢毓三人在路过中山国卢奴的一个里社时,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就是他们看到不少农夫会轮流使用耕牛、犁耙,还会有人专门教导他们使用新的农具。

那些农具都是卢毓他们从没有见过的,但只要见过一次这些农具的使用,谁都知道这些是好东西。

后面卢毓三人就在里社内寄宿,从中了解了这些行为背后的政策。

原来这些都是泰山军下来给农户们组织的互助组,基本都是四五户为一组,组内共同用耕牛和农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