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第六百三十章:大胜

犁汉 第六百三十章:大胜

簡繁轉換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2 12:01:4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斜阳穿过云层,照耀在这片平原上,幽州突骑的前部开始做试探性进攻。

庞大的幽州突骑军阵,各色旗帜飘摇,有个人的,有家族的,有代表在汉室职位的,整个就是一片旗帜的海洋。

在对面轰鸣的号角声中,最前面的一部突骑在一面“心月狐”的旗帜下缓缓排出大阵,也不冲锋,就这么不急不缓的压过来。

但越是慢,那气势就越盛大,仿佛他们的马蹄每一步都踩在了黄巾军的心上,让人难受压抑。

这面高大的旗帜也非常有意思,不仅整面都是青色的,旗帜上还有个狐狸的面孔,然后一边还有个云台。让人摸不清头脑,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这部幽州突骑人最多,齐齐排开,仿佛就是从地平线上涌出的赤潮,让人总联想到鲜血和死亡。

而在对面的汝颍黄巾中,压抑和恐惧加速弥漫。

最后三阵的黄巾军站的最高,自然也看得最清楚。看着汹涌而至的千骑压平岗,他们当中的一个道使忍不住祈祷:

“黄天啊,请保佑我们驱散面前的敌人,因为我们在为你而战!”

说完,他就在恐惧和战栗中看向了天空,祈盼看到黄天的启示。然后他就真的看到了。

那是一个由云层组成的巨大面孔,云层在黄昏的晕染下仿佛一个漆着金漆的神将,怒目而视着人间。

道使看到这天启,不由惊呼:

“看,黄天在看着我们!”

说着,不禁激动得哭了出来。

越来越多的人也看到了,他们抬头看着那边的云霞,仿佛在瞻仰圣迹,人人热泪盈眶。

越来越多的人不禁朝着那片云层跪倒,他们热烈的亲吻着脚下的土地,甚至还有些捧着泥土嚼进了嘴里。

三阵黄巾军里的道使们趁机鼓舞道: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生死间的恐惧激发强烈的虔诚,众信徒们或用汝南话,或用颍川话,振臂高呼: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而这些煊沸肃穆的场景全落在了对面汉军主将的眼里。

率领幽州突骑前部的司马是寇淮,出自上谷寇氏。之前那面怪异的青面鬼狐旗,正是他们家的族旗。

寇氏是当年辅助光武定天下的二十八云台功勋之一,所以旗帜上有一方云台高楼,而他们寇氏正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心月狐。所以这面青面鬼狐旗正代表着他们寇氏的荣光。

只可惜现在这荣光早已暗澹寂灭了。寇氏因为属于河北系,开朝以后一直被打压,本就日渐凋零。等到了桓帝时期,他们又被宦官构陷,整个宗族都被撵出了京都,丧失了公卿之族的身份,沦落为地方的豪族。

好在经过他寇淮的努力,那面青面鬼狐旗,终于再次飘扬起来了。

为了恢复家族的荣耀,那年十一的寇淮就应募从军,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之后的六年他都在边疆的烽燧中值守,十八岁那年,他杀了一个来互市的鲜卑小酋,终于入到了幽州突骑的序列,成了夏育的一名扈兵。之后的十四年,他一直都在北疆征战,去过草原,打过胜战,也在熹平六年那次数万人的大溃退中活得性命,历军二十年,战事无数,也是宗员现在的将吏中经验最丰富者。

宗员选其做试探,就是用其老练,让其发现战机。

而战机果然就来了,本在最后三阵的汝颍黄巾,在“黄天”的注目下,勇气倍增。最外围的一圈黄巾军直接呼啸的冲了下来,他们早就忘记了阵前各小帅的军令。甚至一些道吏也上了头,跟着乌央乌央的往下冲。

谁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人离开了阵地,向着幽州突骑的前部发起反冲锋。实际上,就是汝颍黄巾总共的兵力有多少,恐怕张冲都没底。

一般来说,想要精准估算麾下兵力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不是说将手下各军吏的数字简单加起来就行的,因为你不确定这些数字是否可靠。非得有大量的文吏和桉牍统计工作才可行,而且还要经常统计。因为军队里每时每刻都会有人伤病、开逃、战死,这些数字不更新,那手里的兵册就是样子货。

张冲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和制度化,也只能说对自己的主力营头有比较准确的人力掌握,对外围的汝颍黄巾根本不清楚。当然,那些汝颍小帅们也不希望张冲弄清楚,手里的兵力虚实怎么能让别人知道呢?

那张冲是如何掌握汝颍黄巾的大概战损和人力情况呢?

张冲之前就用了一个办法。在攻打管县时,他让每一个黄巾军都拿一块石头从中军阵前走过,然后将手里的石头放到阵前的一个个筐里。等全部放完后,这些筐就被封存了。之后管城之战结束后,从战场下来的汝颍黄巾再从中军走过,每人走的时候再从筐里拿一个石头,最后筐里剩下的就是此战的战损人数。

可能有很多只是受伤了没来,但连走都走不了,也说明已经丧失了战斗力,是以在实际上也是战损了。这种方式虽然原始粗糙,却是最具性价比的方式了。

之后泰山军继续北上,并在荥阳岳岗大营与汉军决战。当时张冲对汝颍黄巾的兵力掌握是管城之战后的数据,兵力九千。但此时在战场上的,到底有没有九千,张冲也不确定了。

所以当后三阵的汝颍黄巾乌泱泱冲下来的时候,于禁脑子直接懵了下,因为视野的问题,他看到冲下来一片,只当是后三阵的汝颍黄巾全冲下了。

所以于禁当时的心就往下直坠。因为那里至少有六千兵力,本来依靠坚阵与工事,于禁还是有信心抵挡住汉军骑军的冲锋的,但谁知道!

“竖子不足与谋!”

于禁恨恨说了句,然后就开始稳定被摇动的军心,大声呼斥让各屯队稳住阵脚。

而那边幽州突骑的前军部司马寇淮看到眼前这幕人海冲锋,大喜,他不禁对边上的小将阎柔道:

“此战之机已到!”

阎柔皱着眉,问道:

“这番下来的蛾贼太多,是不是等跑散了再冲。”

寇淮豪迈道:

“你不懂,草越厚,越好割!”

说完,寇淮就吹响了号角,麾下四百骑士放下马矟,缓慢的马速再次加起,在很短的时间就到了全速冲刺。

前阵内的于禁就这么看着那些友军们在这些铁骑的冲撞中七零八落,他们根本不知道,面对冲锋的骑军,不结阵的话,便是有勇气也毫无意义。

但于禁已经顾不上悲悯了,因为在汉军铁骑下重挫的汝颍黄巾直接倒卷了回来,开始冲击着自家的军阵。

于禁大声下令:

“敢冲阵者,杀无赦!”

随后各派的曲将都大声应喏。

五列的千人长戈甲士就开始在阵前捅刺着乱卒,一排捅累了,就是后一排。这就是军阵的作用,可以前后轮替,保持整个军阵的抗击能力。

连绵的刺击打垮了汝颍溃兵的最后疯狂,理智终于回到他们的头上。在意识到不能冲击自家友军后,他们开始从阵前两侧撤退,一路奔到了后阵。那里,依然有一半多的汝颍黄巾在有经验的军吏的维持下保持阵型。

同样保持阵型的还有中部的颍川魁何大力,汝南魁曹大用。他们亲自弹压着军阵,让各队都留在阵线上。

两阵内,望着越来越多的溃兵越过自家阵型回到后阵,曹大用担忧的说了句:

“这下麻烦了!”

是啊,刚刚那场混乱,少说一两千的汝颍黄巾被击溃,死是没死多少人,但整个阵型都被打乱,原先后阵是总预备,现在反而成了最先失去战斗力的。士气可谓跌落到了谷底。

边上的小陈一咬牙,就建议曹大用:

“二兄,现在这种情况,前阵的于校尉根本不可能顶住对面冲击的。我们要让中军两个方阵上前,遮护住前阵的两翼。”

曹大用脸上阴晴不定,最后一咬牙点头同意,于是他就要率领所部下来。

但就在这时,前阵奔来两骑送来了于禁的军令。

“各部依旧按照原定阵地维持阵线,没有任何军令,不许擅动。”

幸亏于禁的军令来的及时,不然刚刚小陈的建议直接就能让此战以失败结束。不是小陈的策略不好,而是执行不了。

开玩笑,现在这情况能站住阵脚就已经不错了,有拒马,有堑壕,大家都会安稳。但你一旦移阵,那阵线不就散乱了?到时候被汉军抓住机会一冲,大事皆休。

至于,于禁这边没有友军遮护两翼该怎么办?于禁说,谢谢,真不需要为他担心。

先前幽州突骑简单击溃了汝颍黄巾后,就驱赶他们反冲于禁阵线,但都被于禁部刺了回去。甚至,他们还以汝颍黄巾这些友军的尸体在阵前布置了一道胸墙,没准一会扛撞击的时候,这些尸墙就能救他们一命呢。

很快冲击就过来了,幽州突骑的前部四百冲击骑士并三百乌桓骑射开始趁胜突击。

他们并没有打算从正面冲,而是从一个斜处削了过来。幽州突骑打惯了战的,几个会傻的冲坚阵的正面?没看到那树的豪猪一样的前阵吗?

幽州突骑的幽州健儿都标配着马矟,环首刀,大部分还有铁甲,在各自突将的率领下,他们一下就撞在了于禁的阵角上。然后直接从撞塌的那一角灌入。

这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于禁根本都来不及下令变阵,就已经被幽州突骑凿了进来。但这时候,也显示出重装长戈大戟在结阵时是多么能扛骑军的冲击了。汉骑在冲到第二排时,就有长戈陆续砍断了这些战马的马蹄,然后将栽落的汉骑用环首刀给捅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