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第五百一十三章:伏击

犁汉 第五百一十三章:伏击

簡繁轉換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2 12:01:4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七月十四日,申时,晡时。

又到了一日中第二次进食的时间了,但陈登的三千淮上子弟却在行军。

此时,江上水寇出身的蒋钦正坐在一个散架着的大车上看着大军绵延向北。

这会走在军道上的除了陈登从家乡带来的三千淮上子弟,还有一些入青州后投奔陈登的豪杰部曲,如王修等人。

所以到目前为止,陈登军的兵力大概有四千左右的战兵,还有两千左右的余丁,皆是从各乡送来的。

和青州曹操不同,陈登不仅提供这些余丁口粮还会发一些杂粮给他们,用以做报酬。

徐州多年未经战火,所以储蓄丰厚,陈登军自然无缺粮之虞。

就蒋钦现在所看见的,道路上遍地都是堆积好的各种军资、粮秣,全营皆是牛马成群,委实阔绰。

看到这里,蒋钦越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继续在九江一带混个江匪有什么前途?现在谁都知道世道变了,江上走船的商旅越来越少,即便有几个,也是什么诸侯的,抢不得。

于是,蒋钦就带着弟兄们上岸换个活法。

而之后他就选择了此前有过一面之缘的陈登。以前他也只是听说这是一个公族子弟,但只有等蒋钦真正的加入到陈登的势力后,才知道这个身份的含量。

蒋钦自觉也在江面上见过世面的,但像现在看到的这五六千人行军也是从来没看过的。

更不用说,之前蒋钦他们随着徐州主力北上的时候的煊赫之景。

两万徐州精锐无边无沿浩浩荡荡,车骑扫起的尘埃都能将天空遮蔽。

但就这么庞大的武力,蒋钦却听说北面的诸侯们比这个还强。

直到这个时候,一直江上观天的蒋钦才对天下的局势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如北面的曹操,据说已经占有了青州大半,手下兵力也差不多有三四万众。而更北面那是泰山军,据说已经据有了大河北岸的大部分州郡,甚至在中原、泰山都有这些人的军队。

这么想一想,自家主公陈登好像还是这里面最弱的。

但蒋钦也有自己的考虑,首个就是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就是个江山的水寇,去哪里都要被人另眼小看的,还不如在陈登这里做个心腹。

再且说,蒋钦也不觉得陈登就真的弱,就他自己在临浦一带所看到的,就知道这地方几乎就是陈氏的封邑一般,势力极深。

而临浦的陈氏在早年就因为陈珪的书信提醒乱世已至,随后就开始广田畜谷于淮上。

经过三四年的屯田积累,开河渠、增溉灌,通漕运。陈氏已积三十万斛于淮上,足万人大军食五年。

现在这世道谁都知道,有粮就有一切,所以陈登未来可期。

所以,蒋钦看着眼前的这些军车穿梭,浑身都有劲。

这个时候一个军吏纵马在军道奔来,高呼:

“各部部将以上,皆去前军议事情。”

蒋钦的水寇们在加入陈登的军队后也被整编为一部,蒋钦为部将,所以在听到了讯兵的军令后,他也带着两个扈兵骑马到了前军。

在那里,陈登在召开战前军议。

……

陈登的部曲结构非常简单,全军四千战兵分属八个部,其中陈氏的部曲将有四个,另外蒋钦、高承、董和各一个,最后一个是北海的氏仪,是随王修一起投靠的。

等着八个部将一到,陈登就和众人说了一个惊人消息:

“鹿丘防线已空,泰山贼已跑。”

这会风有点大,陈登说的这句话第一遍众人还没听清,等陈登跳下战车又说了一遍后,众人才接受了这个好消息。

其中陈登的族人陈端、陈式、陈勋、陈东四人听了大喜,忙恭贺道:

“郎君,这泰山军必是闻我军北上,仓皇而逃呀。我军正该乘胜追击,也让后面的那些坐看之辈,知道我陈氏的厉害。”

但除了四人主动请战,另外无论是蒋钦还是高承、董和,亦或是读过经的氏仪皆皱着眉,沉默不语。

陈登看了一眼蒋钦,遂问:

“公奕,你有何顾忌,说来听听。”

蒋钦看了在场的大伙,认真道:

“我以前在江上的时候,也常常遇到商船见我就跑。咱那时候自觉他们是畏我,所以非常享受追杀他们的快感,直到有一次我这样追入了人家的伏击,差点死在了那。”

说完,蒋钦就将胸膛露出,只见一条长长的刀疤从肩横贯而下。

蒋钦说完,陈登不置可否,而是问了边上的氏仪。

氏仪是营陵的土豪,家里出过最大的官就是县吏,还就是他自己。氏仪也不同意追击,他对陈登很坦率道:

“主公,这泰山贼实不能小觑的。彼时黄巾四起,我等坚守营陵时已为管亥贼军所困。是实,一汉兵可当三黄巾,但一泰山军却可抵十名黄巾,由此可知泰山军战力之强。”

随后氏仪又看了看立在陈登边上的王修,劝谏道:

“我军虽然军纪严明,也自觉是天下强军,但到底没有什么赫赫武功,如何能让关羽这样的豪杰惊退?事出反常必有妖,请主公务必三思啊。”

陈登听完这些后,哈哈大笑。

他对众人道:

“你们说的好,但我要说曹操大军已经回转,就在左近,各位以为如何?”

这个时候,众将哪还不明白,皆抱拳:

“愿随主公乘胜追击。”

于是,陈登意气风发,高举军配,大声下令:

“追,勿使关贼匹马回泰山。”

……

在距离陈登部五里外的一处丘陵地内,时为泰山军左军元帅部前军校尉部的什将徐庶正和自己的九名小弟兄伏在一处草地内。

时值七月,草长莺飞,这处丘陵地的杂草早就已经长得小人般高,任谁都想不到这里会埋伏了数千泰山军。

徐庶自听了石韬的话,转道一起去投奔泰山军后,就知道自己的选择对了。

这个时候,他分外觉得自己改名叫徐庶,正合天意。

因为这泰山军真的就是一群为了庶人翻身做主的部队,在其中人人平等,就是那最高的关羽都是和下面的弟兄们吃一样的食,睡一样的席。

置身在这样的氛围里,徐庶内心充斥着某种高尚道德感,一种为天下公的精神振奋着他和石韬。

最后,徐庶毫不犹豫的选择加入泰山军,而石韬选择做了一名乡吏驻派乡公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