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犁汉 > 第六百一十章:王允

犁汉 第六百一十章:王允

簡繁轉換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2 12:01:4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太武二年,十月二十二日,阳曲,临汾驿。

此时临汾驿的接待亭外,各色旗帜、盖伞、仪仗将直道拥得水泄不通,数百披甲兵也顶着烈日,高举着这些牌面肃然站立在亭驿的桑林下。

十月的太阳照着暖人,但依旧晒得众人后衣襟都湿透了,尤其是那些披甲士,有几个被晒晕了,然后被人拖到了亭驿内休息。

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没有动。

因为他们的将主郭琳就在他们的面前,和他们一样戎装顶着烈日。

郭琳要等的人是王允。

这个并州卿士到底还是来了太原。此既是丁原所请,也是他眷念乡梓。

而王允在到了太原后,和丁原都未寒暄多久,就听说郭琳这边打了胜仗,然后自告奋勇来酬军。

现在郭琳就是在等王允的车舆。

说来郭琳也是被意外的功劳砸在头上的,谁能想到一个本不看好的关防守长竟然异军突起,是能杀侄子稳定军心的狠人。

荀成杀侄子一事早就传遍了后方,郭琳听到了也是心里咋舌。

要知道此世豪门大家的基础是宗族血亲,可以说是先有家再有国,所以也自然是先为家再为国,未闻为国而毁家者。

而现在呢?荀成为了守关隘,竟然能自己的亲侄子都能杀,这就是决弃自己的家族啊。

郭琳自觉是做不到荀成这么狠的,要不是他和对面的泰山军有血仇,家族也不为泰山军所容,他是不会这么死战的。

但现在荀成为何要如此?这就好像为了一个不起眼的东西,你直接就和人家玩命,不理解。

不过郭琳也不打算去深究这人有什么样的动机,他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接待好王允。

王允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太原豪势、并州军、关西朝廷三方势力共同信任的人。

有他在,丁原就知道太原豪势们会继续支持自己,关西朝廷的援军也会抵达。所以丁原早就去书给郭琳,让他务必保护好王允。

于是,郭琳将自己的铁甲扈兵都带了过来。

但时间一点点过去,却仍然不见王允车架的影子,这个时候郭琳已经有点焦躁了。

他边上的侄子郭淮看出了叔叔的不安,主动请令:

“叔父,我带几骑先去探探。”

郭琳扭过头,看了一眼衣甲比身量还大的侄子,内心的柔软被碰触到了。

他温言道:

“不用,既然王尚书不让咱们配,那我们就听着。至于王尚书的安全却也不用多担心,你可能不知道,咱们这个王尚书骑射功夫不比你叔父差呢。”

郭淮惊奇,但还是遵行军礼,没再多问。

看到自己侄子这么懂事,郭琳既是欣慰也是伤感。

之前他回族内要兵,当时还未及冠的郭淮也要从军,郭琳觉得自己这个侄子太小了,又是亡兄留下的唯一骨血,自是不肯。

但郭淮却说出这样一番话:

“我郭家儿郎生不能报父仇,死不能捐国家,纵苟活于世又能如何?”

一番话尽道武家子弟的铮铮烈气,于是郭琳再不劝,让族长给郭淮提前及冠后,就带着他从军了。

而郭淮在军中的表现,更让郭琳坚信,能兴我郭家者,必此人。

就在郭氏叔侄说话的空,南面的直道上卷起一阵尘土,一面天子特赐的节度正迎风飘扬,十余架车马乘舆正向着驿站这边驶来。

郭琳赶紧带着阳曲一县的诸曹长和麾下的重将迎了上去。

远远的,郭琳就看见王允那高大健硕的身影正立在头车上,连忙就要伏拜。

却在这个时候,王允那并州人特有的大嗓门就传来:

“俊卿,你我之间何来这些虚礼。”

郭琳并没有因为这句话而迟缓,依旧带着一众人完成了对天子特使的朝遏。这不仅是因为王允代表着汉家仅剩的权威,更因为郭琳太了解这个人了。

就像王允那句话说的一样,两人的关系非常亲近,他们二人都是当年郭泰的门生。郭泰是郭蕴、郭琳两人的同宗叔父,两人自小就求学在郭泰身边,而王允也是如此。

所以郭琳和王允实有同门之谊。

而且郭琳还对王允有过恩,当时他所在的边军随丁原一道南下,之后被滞留在河东。

王允当时在刘宏面前豪言他和丁原莫逆实为假话,他真正有莫逆关系的是郭琳,而他相信郭琳会助他。

之后果然如此,当王允单车入丁原大营的时候,丁原惊疑的。他对王允全然不了解,自然不敢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于此人头上。

这个时候郭琳力陈,他对丁原道:

“能安邦定国者,唯此人。”

丁原很怀疑:

“俊卿这话不对吧,我即便在并州也听闻此人刚愎自用,意气使然,这是能安邦定国的吗?”

郭琳却说:

“王子师此人为人方正、大公无私,是对汉室真正忠心者。也正为此人刚正,所以才有如此诽谤。将军起兵南下是为汉室,而日后能于乱世保国者,我看朝廷兖兖诸公皆是保家者,能为汉室不顾他者,为此人。将军且信之,任之。”

郭琳作为丁原的肱骨,对于他的决策影响是决定性的。有郭琳作保,丁原才决定见此人一面。

而一见之后,果为王允的气度和能力折服,最后心甘情愿带着并州边兵南下过河。

可以说,王允、丁原二人的命运就因郭琳这一言而决。

既然两人少时相熟,在事业上又互相成就,为何郭琳还要对王允这么拘谨呢?

无他,因为他太知道王允刚强的背后是什么骄傲了。

王允非常不凡,他的家世在当时郭泰门下的一众门生中并不起眼。当时世家中也只有晋阳王氏,而没人在乎什么祁县王氏。

而如王柔、王泽二人就是出自晋阳王氏,为豪门。

但当时郭泰给这些人的评价中呢,没有一个比得上王允的,王允得的是“王佐之才”的美誉。

王佐之才是什么?那是三公之名。这是什么评价?

公族之家的子弟要想做三公,即便能力、道德、威信非常突出也要看时运。而家族中从来没有出过三公的家族要想位居三公,其难度可想而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