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 14、第 14 章

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 14、第 14 章

簡繁轉換
作者:袖里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3 12:03:5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竹影斜斜,浮光在红墙上晃动,少男少女衣襟鲜亮,恰如三月春桃,凑在一处说悄悄话,怎么看怎么赏心悦目。

皇帝的目光只稍稍在两人身上停留片刻,便移开视线。

荷回这厢正为自己能如此利索说出这样酸牙的话而感慨,冷不丁察觉到身后不对劲,下意识回头。

只见眼前花影闪动,竹叶苍翠欲滴,远处长廊幽深,如彩带一般蜿蜒盘旋,里头空无一人,只有竹帘在清风里微微晃动。

荷回眨了眨眼睛,只觉得有些奇怪,疑心自己是不是病还未好透,竟开始疑神疑鬼起来。

那一瞬间,她竟恍惚有种错觉。

方才有人在那廊庑上,盯着自己。

或者说,盯着自己,和宁王。

这念头太突然,好似真的一般。

看来回去需得叫姚朱找医婆来,再开一副安神药才成。

正怔愣间,荷回蓦地想起宁王还在,急忙回头,不好意思地对宁王笑了笑,仍旧是方才那副娇怯模样,望着他。

李元净倒是全然未曾发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只是被她方才那一番话语给惊着了。

这柴头是哪里学的这一招,怎么跟变了个人似的?

他记得她刚入宫之时,胆子比耗子还小,对着他,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后来好些了,也是木呆呆的,无趣的很。

没成想不过几日的功夫便开窍了。

不过即便如此,依旧改不了一身的乡气,同他的司司有云泥之别。

还是要把她赶出去才成。

李元净思忖片刻,告诫自己不能心软,顿了顿,努力弯起唇角,笑道。

“是吗,如此说起来,姑娘好起来,倒是我的功劳了。”

这句话被他说极其轻缓和煦,倒有几分皇帝同荷回私会时的影子。

荷回睁大眼睛。

姚朱说的没错,宁王果然比较喜欢娇媚的女子。

往常她在他跟前,守礼少话,他对他不假辞色,如今,还有之前几次夜间相遇,她言语讨好,乔模乔样,与平日不同,他反倒待她温言细语,和善亲近。

她在心中暗自叹气。

原来宁王白天黑夜性情不一的原因,竟是这个。

亏得自己之前还以为是她不小心认错了人,亦或是宁王有什么不能为外人道的疾病。

找到缘由,往后讨好宁王便有了方向,荷回不由松口气。

垂下眼帘做害羞状,歪着头,轻声道:“小爷莫要打趣妾。”

李元净却不耐烦再同她虚与委蛇下去,转身往前走。

司司还在等着他,她脚伤还没好,如今哪里都去不了,宫里人都排挤她,除了自己,竟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每日只能待在直房里等他过去瞧她。

这样可怜。

越想越觉得身后女子可恶,闭眼压下心中厌恶,这才缓了声音道:“哪里是打趣,我不过同姑娘说笑罢了,姑娘莫脑。”

停下脚步,忽然转过身来道:“对了,下个月就是万寿节,姑娘给父皇的寿礼可备好了?”

荷回脚步顿住,脸上的笑霎时僵在那里。

她眨了眨眼。

这件事,好似确实被她忘得一干二净。

原本上个月司礼监命令下来后,她已经开始准备了,可谁知很快就得了一场风寒,躺在床上小半个月,之后好容易好些,又在雨花阁面圣后晕倒,风寒复发,又躺了不少时日,直到今日才出来。

若不是宁王提醒,她怕是不知何时才能想起。

索性早前已经想好要送绣品,如今还有大半个月,来得及。

荷回对宁王感激不尽:“多谢小爷提醒,还没呢,不过也快了。”

李元净‘哦’了一声,点头道:“那就好,这是爹爹回京后的首个大典礼,宫中上下都很重视,马虎不得。”

荷回称是。

宁王又同荷回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便急不可耐地去宫正司见姚司司,将荷回独自撇下。

荷回倒是不伤心,只是望着他急切的背影,暗自叹了口气。

看来自己讨好人的功夫还是不到家,往后还要继续努力才成。

姚朱从远处走过来,望着远处,轻声道:“小爷今日好像怪怪的。”

荷回没听清,问她怎么了,姚朱摇头说没什么,问荷回:“姑娘方才同小爷都说了什么?”

荷回便将两人的话一五一十说了,谁知姚朱听罢,竟沉默起来。

“姐姐?”荷回拉她的手。

姚朱握着她的手道:“我是瞧姑娘身子才好,才没提醒姑娘,而且......”

她顿了顿,道:“而且这本就是往年的旧例,就算不准备,咱们屋里的凤仙花,姑娘的簪子、络子,随意拿一样送上去,司礼监也不会说什么。”

宫人给皇帝送寿礼,本就是为了替天子向上天讨个好彩头,至于具体的东西,并不要求多金贵。

真正金贵的,是各国送上来的贡礼,还有各省、洲、府、县送上来的百姓缴纳的税银。

女官秀女的所谓寿礼,跟这些东西相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倒是各宫娘娘们,为了取悦皇爷,得到盛宠,倒是会真送些拿得出手的东西,但大多也是一些别出心裁的小玩意儿,鲜少有贵重的。

先帝在时,有一年万寿节,一位新进宫的选侍来不及准备,直接将自己所住宫里的枣子打下来,送了上去,竟也得到先帝赞赏,说‘果子甚甜,宫中可多种。’

就因这句话,顺贞门廊下家到西二长街那块,如今还遍地都是枣树。

这样的事情,宁王从小在宫中长大,不可能不清楚。

可他却煞有其事地劝告沈姑娘,提早准备寿礼,马虎不得。

烈日炎炎,快晌午了,就算是在树下,热气也还是止不住地往身上扑。

姚朱摇了摇头。

或许是她多想了,宁王当真只是重视此事,所以好心提醒罢了。

-

临近万寿节,朝务也比往常多起来,为了方便上朝,皇帝住回了紫禁城,偶尔才回西苑居住。

这日好容易同阁老见完面,处理完甘肃巡抚贪墨一案,便被一道嘹亮的声音吵得抬起了头。

“皇爷做什么呢,臣上了多少道折子了,连个回信儿都没有。”

话音刚落,帘子下便钻进来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头戴乌纱帽,一身青色圆领孔雀补子,腰围革带,笑盈盈地看着皇帝。

王植要过去阻止,被他礼貌请开:“大伴,您这就是不对了,怎么能碍着我给陛下请安呢。”

随即笑嘻嘻走到皇帝身边,撩袍子下跪:“皇爷圣躬金安。”

皇帝重新低下头去,并不搭理他。

王卿也不害怕,自顾自起身,坐到皇帝对面的炕上,脱掉乌纱帽,说:“我娘说皇爷最近心里不痛快,叫我来同您说说话。”

王卿是诚益夫人的幼子,从小跟在皇帝屁股后边长大,同他感情深厚,如今在朝里任一个司经局先马的虚职,除了上朝,便是每日里在外头吃喝玩乐,好不快活。

自从那日听诚益夫人说起宫里的事,他便想着进宫来,谁知连上了几道折子,都没有回复,于是他干脆自己过来了。

都知道他与皇帝的关系,谁也不敢拦他。

皇帝批折子的手不停,“朕好得很。”叫他回去。

王卿却道不成,“臣好容易进宫来一趟,却什么都不干,回去会被我娘打死的。”

于是死皮赖脸地拉着皇帝去了内校场。

两人都换了一身贴里,头戴圆帽,背着箭囊射柳。

只见皇帝弯弓搭箭,身子微侧,显露出强健的腰身,纤细却充满力量。

一双眼睛目不斜视,手一松,射中柳树上挂着的一只葫芦,葫芦掉落,里头鸽子飞出。

然而或许是皇帝手劲太大,那箭在射落葫芦之后,竟直接扎进树干之中。

王卿不甘示弱,却总比不过他,到最后开始耍赖:“臣不比了,皇爷是骑在马上能一次猎百头野兽的人,臣怎么比得过。”

皇帝淡淡看他一眼:“是你把朕拉来的。”

自己起的头,苦果只能自己咽。

王卿挠了挠头,顶着大太阳,满头是汗地再次拿起弓箭,直到最后,差点累到虚脱,才终于向皇帝求得一次休息的恩典。

他抢过宫人拿来的水壶拼命往自己口中灌水,等缓过劲儿来,才终于拿眼觑向皇帝。

只见他仍站在烈日下,手中弯弓上搭着三支利箭,正瞄准最远最粗的那颗树。

还说没有心里不痛快,他一个人都快把这些树扎成筛子了。

“皇爷。”王卿清了清嗓子,小心询问:“您究竟怎么了?”

皇帝没搭理他。

王卿挠头:“是宁王又惹您生气了?”

不对,若因为宁王,不会是这种反应。

“那......是朝政上遇着难题了?”

也不对,从皇帝登基,就算朝堂上遇见再大的问题,皇帝也坦然自若,从不会像如今这般窝在心里。

那会是什么......

王卿灵光一闪,忽然一拍脑袋道:“臣知道了,是女人!”

“皇爷您被女人耍了!”

皇帝手中的箭‘嗖’的一下脱离弯弓,直接齐刷刷贯穿最粗的一根树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