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犬 > 第二百五十二章 重铸坚城

明犬 第二百五十二章 重铸坚城

簡繁轉換
作者:小九儿许云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5 00:06: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七月二十七到十一月初九日,由后金皇太极率领的五万军队,进攻明军辽西大凌河城的战争,就是明末非常有名的大凌河之战。

在这场战争之中,后金将围城、和谈、攻坚、打援相结合,获得战略性的胜利,大明则遭到战略性的失败,战后明军在关外的精锐已不复存在,加速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围城打援、亦战亦款的成功战例。

这就是宋庆对于大凌河之战的了解,他只知道这一仗打的非常惨烈,关宁军损失惨重,赶去赴援的川军更是全军覆没,哪怕是打赢了的后金损失同样不小,算是个名副其实的绞肉机战役。

虽说这仗还没有真正开打,吴三桂信中也只是提到说孙承宗要重铸大凌河城,现在还都在筹备阶段,可宋庆却很敏锐的想到了这事,因为大凌河之战就是从孙承宗筑城开始的,跟着就是一连串的大动作。

孙承宗其人,宋庆自然是熟悉的,毕竟入京勤王最后俩月基本上就跟着人家混,对这位老督师也非常尊重,同样知道他在之后不久就回了辽东,再任蓟辽督师,基本上把袁崇焕留下的烂摊子重新捡了起来。

再任蓟辽督师后,孙承宗被迫重筑大凌河城,毕竟这地方太过要命,既是桥头堡。又是防御重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几乎就是辽东。北直隶和蒙古交汇之处,离着沈阳八百多里,离着京城七百多里,可以说对两边都有极大作用和极大危害,这种地方皇太极根本不可能任凭明军筑起城池来,明军同样也是不会轻易放弃,袁崇焕时代其实就试过几次。但最终都没能成行,此时孙承宗重新把差事捡起来,其本意无非是想巩固一下。估计自己最初时候都没想到会出那么大事。

到了七月份的时候,各项准备工作完全,明军开始动工,没多久后金便杀了过来。此时大凌河城墙刚刚修完。雉堞仅修完一半,后金突然兵归城下,并于当天开始围城,明军仓促闭门拒战。

孙承宗得到消息,立刻跑去锦州,让吴襄和宗伟前往营救,偏偏宁远巡抚邱禾嘉不知是个什么意思,屡次拖延出证日期。吴襄跟宗伟俩人关系还特别差,几乎到了当面争执。就差拔刀子动手的地步,在长山被人家打得大败。

围城三月之后,祖大寿诈降逃回锦州,大凌河失守,御史言官们带足了茶水狂喷一通,孙承宗也只好托病辞职。

这些仗具体怎么打的,宋庆印象不太深刻,毕竟他当时只是当故事看,大概其知道这么回事,因此也只能将自己知道的,再加上些想象凑到一起,连夜奋笔疾书,给吴三桂回信,第二天便又让那人送了出去。

可宋庆写回信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多了,等他这封信寄回去,估计已经开始筑城,他信上交代的这些东西很有可能因为时间关系起不到作用,可他还是想要做些什么,他不知道自己这次会不会依然被征调,如果没这个机会的话,他好歹应该做些什么,毕竟那些关宁军也都是同袍,况且他如今势力还不算强,哪怕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大事,如今也应该多保住一些。

只不过这种事从来都是尽人事听天命,回信寄出去后,他也只能暗自祈祷,盼着吴三桂真能收到信,也真的当回事,同样还能有点建议权什么的,尽量少受些损失,这也就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同样很苦恼,或者说从打接到筑城命令之后,他的情绪就没有好过,因为他觉得这事没那么容易,他虽说不像宋庆那样后知五百年,可凭着自己对危险的敏锐嗅觉,还是觉得这事很不靠谱。

大凌河的重要性他当然知道,整个关宁军,或者对辽事稍有研究的人都很清楚,可他们这边清楚,难道人家皇太极那边就不清楚吗?他在关宁军服役时间也不短了,跟后金更是多次交战,可越是打越是觉得皇太极这人厉害,按照曾经听宋庆所说的名词,那就是具备战略眼光,平时看着可能没什么,可一旦动起来就不好对付,你之前想好那些东西,几乎都被人家算计在内了,加上明军战斗力实在是比不过后金,若是这次真有什么动作,恐怕讨不到好去。

可心中打鼓归打鼓,上头的命令下来了,该做的还要去做,原本他是该和父亲吴襄在一起的,可这次却阴错阳差跟了祖大寿,专门负责督造筑城事宜,设身处地的做起这件事,心里头不踏实倒也正常。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当然也兼职当姑父,因为祖大寿娶了吴三桂的姑姑,吴襄娶了祖大寿的妹妹,那么祖大寿就是吴三桂的舅舅兼职姑父,吴襄则是祖大寿的大舅子,同样祖大寿也是吴襄的大舅子,吴三桂将来有了儿子,要管祖大寿叫舅姥爷和姑姥爷,祖大寿的孙子要管吴三桂叫舅舅和堂叔,过年磕头压岁钱都是两份……

这么亲密到令人崩溃的关系,吴三桂自然很得重用,他与父亲吴襄不同,吴襄与其说是个军人,不如说是个商人,从来都讲究和气生财,在军功上头进取心不强,大半心思全都放在如何发财上面。

可吴三桂却是不同,他更像是个纯粹的军人,对于军功上面的野心极强,从前还不太觉得,自打在京城见过宋庆之后,这份功名利禄的情绪就更加热烈,加上他自己本身也有本事,回到辽东之后很快又升了官。

祖大寿确实非常喜欢他,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儿子,甚至马上就要想办法给吴三桂升宁远总兵,比起偏爱商业的父亲,吴三桂自然喜欢跟舅父姑父混在一起,只不过这一趟的差事实在是太难为人,他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甚至觉得如果再这么下去,自己很可能会死的稀里糊涂,若非祖大寿也在这里,他几乎都想找个借口先离开,等局势明朗之后再回来。

给宋庆写信,其实也只是出于一种莫名无聊而已,他现在其实挺羡慕这个兄弟,徐州地处江北,离着九边都很遥远,虽说没仗可打,升官估计不会太快,可宋庆的本事他见到过,没事都能整出事来,想必就算没得升官,也会混的非常滋润。

当初结拜的时候,他其实对田英和魏勇并不如何看重,但对宋庆却是另眼看待,只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自己生平从未见过,尤其是宋庆许多奇思妙想,更是让他大开眼界,因此这一次筑城,他第一时间就给宋庆写了信,也是想听听对方的意见如何,只是这也只是种自我慰藉的心理,宋庆远在徐州,连大凌河在哪里都未必知道,又能给他什么建议?

没奈何,白马银枪再如何英勇,也只能老老实实筑城,好在这活计不用他亲自动手,每日只是领着亲兵护卫,骑着高头大马,在工地附近溜达就行,虽然没什么意思,但也说不上辛苦,只是随着修筑日子逐渐增加,他内心之中那种惶恐也是与日俱增,虽然依旧没有任何迹象证明后金会来攻打,但他却就是有种预感,大战似乎已经迫在眉睫。

二十天之后,吴三桂依然骑着自己的白马绕工地,没来由忽然想到宋庆,随即想到了自己的那封信,也不知宋庆究竟看到了没有,更不知看到之后会作何反应,是否真的会给自己写些什么,如果写了的话,究竟又会是什么观点。

想着想着,他忽然觉得有些犯困,最近这些日子他仿佛得了焦虑症似的,晚上总是睡不踏实,白天犯困倒是正常,正寻思再转悠几圈,便带人回去休息,却见远处跑来一匹快马,马上那骑士正是自己派去的信使,顿时便来了精神,正要催马上前时,却突然感到地面有些颤动,他下意识觉得是对面的信使跑得太快,可马上发现这几乎是扯淡,能有这么大动静的,好歹也该是上千匹马在疯狂奔驰,大凌河这边倒是有两三万人,马军却凑不出这许多,能有这么多骑兵的只能是后金。

“不好!”吴三桂顿时失声大叫,却见那信使也是满脸惶急,朝这边大声喊道:“大人快走,建奴攻过来了!”

果然来了!

吴三桂瞬间陷入恍惚,麾下亲兵却容不得主将如此,赶忙冲了上来,拉缰绳的拉缰绳,踢马腹的踢马腹,好歹先将人给拽走,不过眨眼的工夫,黑压压的后金兵便已经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城内城外都慌了神,祖大寿总算有几分急智,立刻下令叫所有人都退入城中,自己却带着亲兵冲到城外,正好见到吴三桂被亲卫带回来,一把将人拽住,厉声道:“你还回来作甚,还不快逃!”(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