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犬 > 第一百八十八章 离京之前

明犬 第一百八十八章 离京之前

簡繁轉換
作者:小九儿许云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5 00:06: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虎尔哈最终还是被收留下来了,因为丁大官人忽然发现自己变得善良了不少,哪怕明知道对方是个彻头彻尾的女真人,而且看那眼神怎么也称不上良善之辈,可他最终还是硬不起心肠把人赶走,哪怕没有宋庆的命令也是一样。

其实大多数汉人都是这样,后来则演变成为大多数中国人,抗战时候被小鬼子杀的血流成河,抗战结束民间却自发的善待日本留下来的一些女人和孩子,一直到八十年代那些人离开为止,说白了就是心善,别人对自己做出什么禽兽手段可以,该抵抗的时候也抵抗,可真要是让自己做点禽兽手段,尤其是对女人孩子之类的,往往还就是下不了手。

这种民族性,丁魁也不知道究竟好还是不好,不过他总归还是清楚,这总算不是坏事,就像宋庆经常说的狗咬人和人咬狗一样,能够这么做,证明你是个人,不是个畜生,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将这个毛头小子收下吧。

只不过这二十多个女真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都要交给他来管理了,丁魁压力顿时增大不少,有心想去找宋庆请教些方略,却发现似乎没什么用处,那就不是个具体管事的人,宋大爷最近这段时间已经越来越像是甩手掌柜了,尤其是有了赵满熊这个管家之后,他亲自参与的事情非常少,大都交给底下人去做,这次显然也不例外。

与其去找宋庆。还不如去找赵满熊,这才是正经负责狗营各项事务的人。

事实上。宋庆此时也真没有时间去管这些东西,遵化城收复之后。徐州卫迅速开始打点行装,其实就是将搜刮而来的东西全部转运出去,这一趟大家收获不少,不过还需要做最后一步,也就是把东西都给运出去,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别的事情,比如说遭遇友军打劫什么的,这里毕竟不是自家徐州地盘,天知道会有什么变数。还是尽早把物资都运走为妙。

孙伯平非常在意这些事情,毕竟这次来遵化赚了不少,他身家正在成倍往上增长,因此这批财物绝对不能出事,好在宋庆自己也很在意这件事情,倒是不用他多说,直接领着狗营的精锐安排装运,又让赵满熊在京城找熟人联系仓库,先把东西在那边放上一段时间。等到徐州卫回去的时候全部带走,倒也算是个比较稳妥的方法。

宋庆当然更在乎这件事情,因为这次的总收入他可比孙伯平更多,虽然送出去了一半左右。可那都是分别给各位大人们的,均摊到每个人头上,肯定比不了他自己留下的那一半。这些财货都是回到徐州之后的立身之本,无论是私自扩军。还是铸造火器,打制兵甲。都离不开这笔银子,因此他也不假手他人,直接自己顶了上去,安排各处人手进行收拢。

在遵化住了两天,朝廷那边派来接任的官员到了,这里的屯驻的大军们也终于结束了好日子,开始跟随孙承宗撤回京城,不少人甚至已经开始琢磨,是不是该返回家乡了,毕竟出来已经大半年,该做的事情全都做了,拿到朝廷供给的粮饷之后,也该回到那个阔别多日的家乡,去看看自己的妻儿老小了,整个大营都弥漫着这种温馨的思想味道。

这个时候不会有人知道,己巳之变后从京城返回家乡的明军中,很大一部分后来要么投奔了后金,要么投奔了李闯,这些如今还在一起为大明而战的同袍们,下一次再见面的时候,早已经物是人非。

陕军无疑是最惨的,那地方原本就在闹饥荒,从驻地出来勤王的时候粮饷就不足,到了京城之后,因为要用到他们打仗,所以虽然粮饷数量也是支应不全,但好歹还有的用,可等到打完仗之后,陕军回陕的过程当中,却发生了重大的粮荒,沿途各地州县根本就不供应他们钱粮,走到一半便支撑不住,最后惹急了干脆一哄而散,只有少部分回到了陕西,很多人都当了土匪,到最后还有很大一部分被高闯收编,成为闯军的骨干力量,这就是那支入京陕军的命运。

山东兵此时倒还不算太惨,尽管那地方也是连年闹灾,但终究还靠着海,又是孔孟之乡,谁也不敢太过轻忽,可随着孔有德那次吴桥兵变,山东的日子也开始不好过了,宋庆很想知道,那个跟他交情不错的田英,最后会落到什么结局。

此时孙元化应该已经就任登莱巡抚,孔有德,耿忠明,李九成和李应元等人也已经归顺了他,祸害们算是聚齐了,宋庆知道自己没办法阻止这件事情发生,他也没打算阻止,不过如果在这里面能够占些便宜,他倒是不会拒绝。

当然,如今说这些还太早了些,他现在最需要操心的依然是那笔财货,好在这次大军回京,徐州卫依然是单独一营的,倒也没有外人过来打搅,即便这样宋庆还是不放心,又派出探马四处巡查,不为寻找后金兵的残余力量,只为了防着各路友军的黑吃黑,九十九拜都磕过了头,就差如今这一哆嗦,他可不想在这种时候功亏一篑。

队伍到达平谷的时候,宋庆再次见到了那位县令,县太爷也是满面堆笑,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徐州卫在周围剿灭后金的时候,他钱粮供应的好,朝廷已经有嘉奖下来了,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升官,这倒是真让宋庆有些意外,县令也是才知道宋庆在京城时候的名声,双方互相恭喜了一下之后,徐州卫再次进入平谷。休息一晚之后在县令和士绅们的护送下离开。

花了五天时间,大军总算是回转京城。这趟照例也是没有进城,按照各自之前的方位驻扎。大家去遵化都赚了不少,因此倒是也都相安无事,不过宋庆依旧不太放心,这种怀璧其罪的感觉实在是太刺激了,哪怕是他这种大心脏的人,都要时时刻刻担心有旁人觊觎,尤其是那些宣府兵们,他们的驻地可离着京城不远,天知道会搞出什么花样来。

因此。返回京城之后的徐州卫非但没有放松,反倒是更加谨慎起来,尤其是狗营的人,在赵满熊把财货装车运进京城之后,几乎是一天三班倒的盯着那几个很隐秘的仓库,薛五更是亲自在那里把守,洛小北和李三郎则带了些骑兵在各处游弋,专门盯着宣府的人,只要那边稍微有点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就回报到宋庆那边,随时准备对这伙儿友军开片儿。

不知是因为狗营防范严密,还是说到了京城之后,宣府的人不敢有什么大动作。总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倒是也一直相安无事,宋庆现在一点都不想在京城多呆。哪怕皇帝想要再接见他一次都不行,他只想赶紧启程回徐州。这一趟出来的目的已经全部达成,继续留在京城只会是浪费时间。加上整天这样提心吊胆的,再住下去的话,早晚要得神经衰弱。

跟他相比,吴三桂在这方面就洒脱的多,关宁军终归是家大业大,别说跟宣府没矛盾,哪怕就是有矛盾,也只有他们去找茬儿的时候,宣府兵显然是不敢招惹他们的,因此这次也赚了不少,但却根本不担心有人觊觎,到达驻地休整半日之后,吴三桂约了田英、魏勇一起,来找宋庆进城喝酒,宋庆心中如今也烦闷得很,看看似乎没什么事情,也便随他们去了。

吴三桂在京城算是熟客了,毕竟他从前就在这里混过,又是年少多金的主儿,因此找地方之类的活儿全都交给了他,宋庆他们只是跟着而已,没多久就在城东找到一处不错的酒楼,四人进去要了一桌子酒菜,尽情吃喝起来。

这四个年岁差不太多,宋庆最为年幼,如今十九岁多,但最年长的魏勇也只有二十五岁,又都是各处卫所军镇年轻有为,被上面格外栽培的人物,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太多,因此聊起来倒是分外投机,吴三桂心思最为活络,先前跟宋庆就已经称兄道弟,如今聚了四个人,看看也都是豪气之辈,顿时提议道:“我等四人既然志气相投,不如结拜为兄弟如何?”

宋庆立刻接口道:“好啊,吴兄这主意好,反正大家都是行伍里面厮混的,就看如今这局势,将来保不齐还有这种入京勤王的事情,多几个兄弟肯定是好事,宋某附议!”

田英和魏勇也不是什么矫情人,立刻也点头应了,分别报了年庚,也懒得再去找什么关帝庙,就在这酒楼的雅间内对着磕了头,喝了酒,结拜为异性兄弟,魏勇做了大哥,田英则是二哥,吴三桂行三,宋庆是老四。

结拜为兄弟之后,几人言语更加投机,说的东西自然也隐秘了几分,不再像最初那么藏着掖着,老大魏勇皱着眉头道:“老四这话说的是正理,这次的仗打下来,我算是看明白了,咱大明这兵是真不经打,我们其实都还算好的,关宁军原本就在辽东扛着建奴,陕军和山东兵也是能打的,徐州卫原本觉得没什么,可几仗打下来,倒是真让我们有点刮目相看,不过咱们这些最能打的,对上那些建奴照样吃亏,也就打打他们那些包衣还行,真夷一个打我们两三个都有富余。”

这话题吴三桂最有发言权,毕竟关宁军一直都在辽东和后金打仗,比这里所有人都要熟悉,当即接口道:“大哥这话说的是,前宋时候之所以打不过辽兵和金兵,甚至打不过西夏,还能说是大宋没有骑兵可用,可如今关宁军那边骑兵也不少,但野战浪战就是打不赢,有时候我自己心里头也琢磨,咱是不是比人家差点啥,可归根结底也想不出个根由来,早几年的时候还能出去打一打,从袁督师来了之后,大多只是踞城而守,再不敢轻易出战了,这次满桂将军阵亡,怕是往后更没几个人敢出城迎战,小弟回去之后也有的操心了,天知道这辽东将来会怎么样,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要来一次入卫京师。”

话说到这个份上,各人也只有感叹的份,哪怕是宋庆对将来战胜后金有信心,可现在也都是在琢磨着火器的事情,想依靠着高科技点的东西对付后金,对于冷兵器决胜,他自己同样不抱希望的,其实双方人种并没什么差别,绝不是日后黄种人和黑人差距那么大,归根结底是武风不彰,徐州这种地方算是个特殊例子,其他地方还是以读书人为尊。

不是说读书人不好,可读书人真没法子上阵杀敌,这风气一旦遍布大明,人人皆以文弱为美,面对游牧或是游猎民族的时候,打不过那是正常的,打赢了反倒应该检讨一下,是不是把后半辈子人品都给搭进去了。

四人越聊越是投机,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几个时辰,看看天色擦黑,当即也不停留,吴三桂这大财主主动去会了账,一起出了京城,临别时候也知道这一走估计短时间内不会见面,又是互相嘱咐了几句,各种不要钱的仗义话说了一箩筐,这才各自散去。田英和魏勇并做一路,吴三桂却和宋庆一起,两人又聊了聊距离他们很远,但确实很吸引人的朝局,到达关宁军的防区之后才分开,聊了这大半天后,宋庆对这人的印象倒还真好了起来,不得不说如今这位白马银枪的小将,确实还是个终于国家民族的少年将军,跟后来那个大汉奸不可同日而语,看来这环境改变人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夜空之下,宋庆酒意略微有些上涌,想想快要离开京城,回到家乡徐州,未来日子可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顿时生出几分豪气来,狠狠在马臀上抽了一鞭子,战马撒开四蹄,在扩阔官道上肆意狂奔,时不时还伴着几声大叫,说不尽的潇洒倜傥,道不完的精神失常……(未完待续。。)

PS:感谢煮不熟熟的蛋打赏,感谢sdbzhlf投出第一章月票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