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明犬 > 第一百九十章 家乡(上)

明犬 第一百九十章 家乡(上)

簡繁轉換
作者:小九儿许云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15 00:06:2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九十章家乡(上)3000

当时间进入六月初,徐州卫的人马已经过了兖州府,快要走到南阳了,只要经过南阳再往南走上两天,越过山东和徐州交界的湖陵城,就算是到达徐州地界,随后就能到达沛县,那里有等待迎接他们的官民,还有狗营的老朋友周二老爷,宋庆正在琢磨要不要派人打个前站,瞧瞧情况如何,如果方便的话,干脆趁着大兵过境时候把姓周的洗了……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哪怕他非常想这么做,甚至想直接把徐州城里的周大老爷一起洗了,可终归还是不能够的,对方好歹也是乡土士绅,除了是月黑风高摸进去,否则还真是不能动人家。

原本宋庆都快把这俩人忘了,毕竟他在京城又是受到皇帝嘉奖,又是跟吴三桂拜把子,早已经忘记徐州乡土的两个士绅财主,可如今马上要回乡了,这心思却又动了起来,因为他很敏感的发现,这两个人的存在,对他来说还是有威胁的,那个周二老爷还好,城里面的周进可确实是个麻烦,毕竟是世代书香人家,虽然目前没有做官的,可关系还是有的。

己巳之变通常被看做明末总兵割据的开端,只不过那要到几年后才会真正成型,目前来说依然是文人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早先宋庆初来乍到傻大胆,而且运气着实不错,一番拳打脚踢之后。居然生生被他打出局面来,可进了京城涨了见识。才知道自己当初很多时候都是在走钢丝,一个没玩好就可能把自己玩死。能够打开局面还真是老天爷的眷顾了。

要知道当初最早和周家进行对抗的时候,他可只是个总旗,二老爷周丰姑且不说,最多是个乡间土财主,手下有些帮佣佃户之类,大老爷周进可是正经的书香门第,州衙那边显然也是有人脉的,估计也是对方没太拿他当回事,否则真是认真对付起来。他一个总旗绝对扛不住,哪怕加上宋虎和王昌也没用,最多增加点抵抗力,但很有可能被人家一勺烩了。

这一点都不夸张,卫所的百户官对上这种书香人家,连老百姓都觉得你没道理,毕竟这时代话语权全部都在读书人手上,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杀了你给你栽赃成兵痞无赖之类。不但是死了白死,而且名声还不好听,本地文人甚至周老爷本人不定给你写成什么样子,估计若干年后还会有周老爷智斗恶贼宋庆的戏文传扬。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都会榜上留名。

一个国家如果全是武夫当道,那自然是不行的,唐末节度使割据。最后导致天下大乱,灭亡掉了一个梦幻般的王朝。可从赵匡胤开始,对武人极度限制。导致整个民族尚武精神缺失,一直都在被异族压着打,这同样也不是一条可取的道路,到了如今的大明朝,在土木堡之后,文人再次成为了主宰,可武人的春天也马上将要来临,还真是说不出谁对谁错来。

想要文武张弛,又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宋庆现在却不愿去想这么复杂的问题,如今这个时代,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强硬武力的,否则几十年后别说什么文武之道,大家全变奴才,想要改变这一切的话,如今他就必须要为自己尽可能多的争取些东西。

这一次回去之后,他和周家双方的力量对比就不同了,尽管周家依然很强势,可他却不再是当初离开时候的小小代百户,而是正儿八经的千户,还单独统带狗营,手上兵马快顶上个参将了,加上他自己有不少生意能赚钱,也不指望着卫所和州衙,钱袋子不捏在别人手上,说话做事自然就硬气,周家若是想要对付他,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将周家定位为自己下一阶段的对头,并非是他心血来潮,而是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的事情,徐州如今主要分为三股势力,第一股自然是州衙,有知州老爷和一些官员,另外一股就是徐州卫,以及徐州左卫、邳州卫等卫所势力,宋庆出身这个势力,却不想在这个势力下辖做事,除非他自己能够做到指挥使,在之前的时间里,还是要发展第三方势力的。

所谓的第三方势力,说白了就是民间市井,如今在这个圈子里面,宋庆已经能算是一方霸主了,只是在之前还有城北孙满祥,城东廖洪,以及城西的周老爷在跟他争,如今挟大胜之威回转徐州,也该是将这些势力统一起来的时候了。

城外三家之中,孙满祥和廖洪都不足为惧,哪怕没离开徐州之前,宋庆也能收拾他们,唯一可虑的就是周家。

毕竟他离开徐州这么久,那位周二老爷只要还有几分骨气,保证把当初的事跟周大老爷说了,说白了他跟周家已经是对立关系,现在家里头那些买卖还不知道如何,周家若是沉不住气,或者觉得他死在北边,说不定都开始对买卖下手了,指望苏小乙一个泼皮头子,恐怕还真扛不住,况且苏小乙也只是被他打服气了而已,忠诚度能有多高,宋庆自己也不敢保证。

好在他自己也今非昔比,手上有兵有钱,再不是那个要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人物,这一次回了徐州之后,马上就可以独自成军,虽然人数只有一千五百,可加上卫所的人,那就是两千五了,若是算点花花帐,说不定三千人都能有。

有了三千军马,他绝不会再害怕什么周老爷,反倒是可以谋算一下对方,争取用最快速度将周家抹掉,随后开始向城内四县进发。争取把乡野间的势力全都收拢到自己麾下来,这样才能算是在徐州鼎足而三。

两日之后。大军过了湖陵城,当地士绅出来劳军。猪羊鸡鸭不计其数,这种深情厚谊,孙伯平自然不会放过,全部收了进来,因为一路上拿的太多,他已经专门拨出一部分人负责赶牲口,就走在大军最前方,让沿途州县也都看看,省的还要多费口舌。徐州卫威武固然威武,不过这一举动也确实说明他们接地气,真正和百姓生活结合到了一起,任凭谁家行军也没有猪羊鸡鸭头前开路的,宋庆对此分外佩服,恨不能拜指挥使大人为师,好生学习一下这军民一心的手段。

对于这种行为,徐州卫上下还是很满意的,毕竟伙食提高了不少。甚至比在京城打仗最狠那几天都要好,要知道那时候吃的可是断头饭,吃完了一抹嘴,骂骂咧咧的拿起刀枪上城。潇洒固然潇洒,可保不齐下一顿就没你什么事了。

可如今却不同,他们已经打完了仗。只要路上别自己作死,阎王爷也不收你。那可是一路吃喝回家乡,抱着媳妇叩爹娘。京城那噩梦一般的生活再不用去经历了,他们又可以回复之前安逸的小日子。

正因为如此,部队士气一直都很高涨,哪怕宋庆依旧在练着兵,没有一天闲着,可依然没人叫苦叫累,甚至在行军途中时不时就有悦耳动听的歌声传来,让人听着就浑身舒畅,恨不能找个地方痛痛快快打个滚。

宋庆对这时空的民歌很有兴趣,当初入京途中就挺爱听,不过打仗给忘了,如今情绪松懈下来,自然又关注起这些歌声,这方面丁大官人是行家里手,没事便领着狗营的人喊两嗓子,不多久就会变成全军的大合唱,比如说一绣一只船,船在江心里航,绣了个姜太公,手持钓鱼竿。二绣张果老,骑驴过州桥,张果老骑驴过的是赵州桥。

又比如说俺说个一,你给俺对个一,什么开花在水里?你说那个一,俺给你对个一,莲蓬开花在水里。

不过传唱率最高的却依然是:哎嘿,细皮嫩肉的妹子呦……

这个年代的军人素质啊!你们是徐州军人,为毛不唱大风起兮云飞扬?

宋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表示自己很合群,也只能跟着唱起妹子……

过了湖陵城,便是庙道口,为了表示自己是凯旋大军,孙伯平特意领着所有人马专程去了泗水亭和歌风台,宋庆也是头一次正经见到这个传说中的地方,歌风台前楼后殿,布局匀称,雄浑壮观,台上有大风歌碑、刘邦塑像,算是徐州人心目中第一等的骄傲了,隆重祭祀汉高祖之后,军中不知谁起了个头,再次唱起歌来,这一次总算是没有跟妹子挂上,很正式的唱起了徐州几乎人人会唱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虽然只有三句歌词,全军上下却反反复复的在唱,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宋庆原本还只是跟着唱,可唱着唱着却觉得鼻头略有些酸,他想起了当日城头大战时战死的那些弟兄,还有跟随他出城却在没有回来的同袍,想必当年刘邦唱这首歌的时候,也是这样一番心境吧,自己打拼多年做了皇帝,昔日老兄弟却越来越少,全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这歌,还真是很讨厌啊,难怪大家都喜欢唱妹子,至少那个只是痛快,不必走心。

歌声依旧嘹亮,宋庆没有向周围看,可心里却很清楚,这时候无论官职大小,位置尊卑,每个人的眼中都有泪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影子,迈开大步,挥舞刀枪,在敌阵中肆意冲杀,最终化作流光,聚成这民族的坚硬脊梁。(未完待续。。)

PS:三更一万字到,求订阅和月票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