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玄幻 > 玄浑道章 > 第八十八章 风云四方来

玄浑道章 第八十八章 风云四方来

簡繁轉換
作者:误道者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3-10-08 08:26:1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玄浑道章 !

到了三百八十二年的十一月月中,清穹云海之上磬钟悠悠敲响,诸廷执一个个在光气长河上现身出来。

前次参加廷议的廷执,此回一个不落,俱是到来。

首座道人先是令道童把玉京朝府递上来的呈书送去各廷执座上观看,随后便询问各人意见。

在商量了一阵之后,最后诸人定下,当是在一十三洲四面方向之上各是增扩一座都护府为府洲,余下容后再定。

其中北、西、南这三处,因为这三个方向上都护府彼此相差不大,而且残存下来的都护府也是相对稀少,所以经过一番小议,很快就有了定论,可是轮到东海之外的都护府时,却是起了争议。

在呈书之上,玉京朝府一共送呈了上来五家都护府以作参详,并在书中各是罗列了各自短长,可谁都知道,这其中三家不过用来衬托点缀的,其中最为主要的,还是在于龙牙都护府及东庭都护府这两家。

东庭都护府远在天夏疆域的最东端,扼守一处地陆,这里的重要程度自不必赘言。

而龙牙都护府则镇守岛关,其所在的岛陆之下有一处水眼,据探查得知,内中似乎别有一番广阔之地,并有各种土著异神生存,看去也十分紧要。

钟道人这时从座上站起,稽首言道:“首执,诸位廷执,且听钟某一言,钟某以为,龙牙都护府方才是适合立洲之地。

在浊潮过后,龙牙都护府第一个点燃烽火,也是第一个自东面归来的都护府,可见都护府上下赤诚之心。且都府之中人口众多,约有四百余万,其中八成以上都是天夏纯血,土著混血只占少数,而东庭都护府三百万众,却只有百万是为纯血,这般极是不妥。”

韦廷执听到这里,立时出言反驳道:“纵然是混血,可近百年下来,这些子民受我天夏礼乐教化,识礼仪懂文字,与天夏纯血子民早已是一般无二,钟廷执此言,请恕韦某不能认同。”

钟道人却是道:“韦廷执,钟某并不看轻这些混血子民,世人无论血脉,在我辈眼中也并无不同,钟某又哪里会如世人一般偏狭?

可韦廷执且莫忘了一点,现如今这些混血子民更容易为异神所蛊惑,此为不争之事实。我辈既是为加强内层守御而立都洲,那么自然不能忽略此中的不妥之处。”

韦廷执摇头道:“钟廷执也说是那些子民都是世间之人了,以往都护府的玄首不过中位,一生变故,自然难以守御,可一旦化府为洲,便当由玄尊亦或玄尊化身下界镇守,只要稍加用心,便不会有碍。

再则,自定洲之后,我当是会从本土迁徙人口填充不足,得倍数于原先,当不致再有此虑。”

钟道人道:“既有瑕疵,为何不早抹去?反还留存,岂非自寻烦恼?钟某以为,该当将那些混血子民迁入本土,如此可保无虞,而龙牙都护府距离本土尤近,混血子民更少,更易为此事。”

韦廷执摇头道:“钟廷执此举,未免戒备太过了。”

而就在两人争论之时,听得一声磬音响起,诸人转目过去,却见这声音是从竺易生座上传来的。

竺易生这时站了起来,对座上打一个稽首,道:“首执,诸位廷执,且容竺某来说两句吧。”

首座道人一点头,道:“竺廷执请言。”

竺易生看向众人道:“竺某坐镇青阳七十载,此前东海之上各路都护府归来皆为我所亲见,但以我之见,东庭都护府比之龙牙都护府更合升立洲府。”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道:“这其中大半缘由,实则早已在玉京和各都护府呈报上来的述书之中写明,这里不多做重述,我只言其上不曾言之事。

那龙牙都护府地形独特,乃两峡对峙之格局,中间有海陆水眼,看去危险,但只需此设布阵法,则便可阻遏变数,然则东庭不同,此间面对辽阔地陆,内陆深处更有无数异神及神怪蛰伏。

而我与此陆不过隔一外洋,于我辈而言,此与敞开腹肚又有何区别?面对如此局面,却无任何天险可守,此事极为不妥,若有外层修道人落于此间,并与土著异神相勾连,此为大患!故此处必当重看顾!

诸位若要提那龙牙都护府为上洲,竺某不反对,但竺某以为,增扩东庭之洲,当在龙牙之前!”

他这一番说完后,便一拂袖,重新落座了下来。

而光气长河之上,却有不少廷执陷入了思量之中。

首执道人这时似也是想到了什么,微微点头。

韦廷执抚须思索片刻,出声道:“韦某赞同竺廷执之见,当首扩东庭都护府为府洲。”

陈廷执沉声道:“东庭当初之立,就是为能在东海之外立一府庭镇守,如今当是全此愿。”

说话之间,他拿起玉槌,在玉磬上面重重一敲,磬音顿时飘散开来。

韦廷执自是毫不犹豫跟着敲响玉磬。

诸位廷执在思索过后,也是陆续敲响身前磬钟,出乎意料的,钟道人却是并未坚持,他也是拿起玉槌敲了一下。

可这个时候,晁焕却是眉毛一扬,自座上站了起来,道:“诸位,我有话要说。”

首执道人看了看他,道:“不知晁廷执又有何异议?”

晁焕道:“我方才观玉京朝府送递上来的文书,这里面有朝府附书,有都护府附书,有玄府附书,可都护府子民的附书在哪里?这里似未有见到。”

钟道人这时看了他一眼。

晁焕立刻盯过来,道:“钟廷执是不是在想,此等事都护府子民自然不会反对,可你不问过,又怎知都府之民愿不愿意呢?”

钟道人顿生不悦,他说什么了?他什么都没说!

陈廷执这时沉声道:“向来诸般大事,都是自上而决,边鄙之民,囿于一地,思量偏狭,多数只顾私利,不谋大局,而我辈此策,为的是天夏万民,一地之利,又岂比得上天下之大利,这又何须再问?”

晁焕立刻把目光从钟道人身上移开,转头看了过去,大声道:“不然!浊潮断绝之后,诸多都护府仍在那里支撑不倒,浊潮一消,便即点燃烽火,归回天夏,可见都护府子民并不如陈廷执所言那般偏狭。

当日建立都护府,有都护府子民,抵御外敌,亦有都护府之民,那么为何今日升洲为府一事,偏偏将都护府子民舍去不提呢?”

韦廷执缓缓点头道:“晁廷执此言有理,都护府子民既为天夏之民,我也自当一观民意,并在此事之上增补民书。”

其实他知道,这件事都护府子民大部分应该都是同意的,因为这对他们也有好处,不过忽略了民书附呈,那的确不妥当。

只从功利上来说,一旦扩府,多半是上层食利多,下层食利少,而有了玄廷承认的民书为凭,不管分多分少,至少就有了同而分食的依凭。

而从实际上说,要是留下这么一个漏洞,未来可能会有异神或外敌拿此做文章,尤其是都护府远在海外,更是容易出问题,故是这里理应补上。

首座道人稍作思量,便对韦廷执道:“那便责令玉京朝府,令他们补上民书,并着都护府玄府监察,不得敷衍轻忽。”

韦廷执当即打一个稽首。

首座道人看向众人,又言道:“这四洲若得定下,便乃是我一十三洲之外护,而镇此四洲,当得妥善人选,诸位廷执可有合适举荐么?”

陈廷执站了起来,打一个稽首,道:“陈某这里有两位人选,皆是久镇外宿的同道,此番当可调任内层担任玄首。”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符,往光气长河之中投去,此物被浪头送至上端后,首执身边一名道童走下来,将此接去,并递呈了上去。

首执道人拿来看了一下,不出意料,这里面举荐的两人都是浑章修士。不过这两人也的确颇有功劳,放至内州为玄首,并不为过。

钟道人这时与长孙道人对视一眼,他也是取出玉符,往光气长河之中投去。

玉素道人略作思索,一挥袖,一枚玉符化光落去。

坐在末座的风道人犹豫了一下,也是拿出一枚玉符,先意念往里一注,随后同样往下一掷。

而其余廷执也是陆陆续续投下了玉符。

首座道人把这些玉符收了上来,待俱是看过后,道:“我已知诸位廷执之意,待得四洲民书补全之后,便定议此事。”说话之间,他案上玉磬一声响动,悠悠传开。

诸廷执站了起来,揖礼送其离开,而后便各自回转道宫。

钟道人离了光气长河,行步走回了自己道宫之内,见岑道人已是等在了那里,并对言道:“钟道兄,岑某等你多时了,不知此次廷议如何?”

钟道人道:“道兄放心,钟某已是把道友的举荐送呈上去了。”

岑道人点了点头,道:“钟道兄上次曾与岑某言说,有两处地界为那上好去处,不知岑某可能去得那里么?

钟道人缓缓道:“这两处地界,如今道友只剩下一处可去了。”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