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附中宣布分班结果的时间很早,这跟中原中也了解的不一样。
横滨那边的学校也会每学年重新分班,不过都是在开学当天才会知道结果。中也觉得像附中这样安排挺不错,能让学生有个心理缓冲期。
但很快他就拿到了自愿补课申请书,明白了这种安排其实是为了假期补课方便。
…………也行吧。
中原中也已经被弄得没脾气了,说自愿那就自愿好了。
趁着还有时间,他抓紧往下看名单,但一直读到最后也没有杜争玄的名字。
......?
中原中也有刹那的困惑,他来回把物化地重点班名单看了好几遍,又去确认杜争玄的期末成绩确实还是年级第一。
那为什么没有?
尽管觉得不太可能,中原中也又去翻了其他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名单,杜争玄都不在。
难道是编排的时候把她给落下了吗?
中原中也从看分班结果的人群中挤出来,想找杜争玄问问她究竟分去哪里了,但回去就发现杜争玄的座位是空的,人也不在教室。
杜争玄正在办公室里。
在正式分科前,高一年级就事先进行了好几次意愿调查。这几次事先调查、包括最终填表定科,杜争玄都是写的物化地。
按她的成绩,本来会毫无悬念地进入物化地重点班,现在之所以没出现在分班名单上,是因为她的名字被截下来了。
班主任不太赞同她的选择,希望她改选大理(物化生)。从第一次选科调查后,就把她叫到办公室来谈心了好几次。
这回也是一样。
班主任把桌上的申请表重看一遍,叹口气,还是很郑重地说:“争玄啊,老师再三考虑,觉得这件事还是要跟你父母仔细商量一下。’
杜争玄乖乖站着,眼睛看着地板:“老师,我已经跟父母商量过了,他们说尊重我的个人意愿。”
她的语气很平静,班主任看她这样,忍不住再次叹气,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点着桌子,苦口婆心道:
“争玄啊,这个事老师是为了你好。你各科成绩都很棒,咱们没必要非死磕物化地啊?你现在高一不觉得,等以后学深了就知道,地理分不是那么好拿的。”
大理和物化地的区别在于,用生物代替了偏文科的地理。
地理出题灵活,得分的不确定性非常高,就算擅长地理的学生也没把握次次90以上。
但生物就不一样了,题目大多都有标准答案,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杜争玄如果选生物,那她理科三门的得分就能稳住。
本来一些选择物化地的学生,是考虑到有太多成绩好的学生选大理组合,强中更有强中手,如果不是非常擅长这三科的话,赋分上就不占优。权衡之下舍弃生物选择地理,拿高分的可能还大点。
可是对杜争玄来说,这个问题完全不存在啊?
她的成绩就算拆去大理,也仍然能保持很大的优势。
而且分班是只参考所选六门科目的成绩,有些人为了尽可能分去重点班,期末考试时已经针对性地放弃了三科。
而杜争玄的九门还维持着差不多的高分,这回期末考比年级第二高了不少分。
班主任完全能想象到,等分完科之后,杜争玄的总成绩还会升。
她不想放弃这个好苗子。
当然,这跟她就是教生物的确实也有关系。如果杜争玄改选大理,她就还能当杜争玄的班主任。
但她也有信心,只要接下来两年里不出什么意外,稍微使劲培养一下,杜争玄很有希望考进国内顶尖大学。
可是不管怎么劝,杜争玄都没有松口的意思。
班主任很久前就联系过她父母,希望家长能到学校来面谈一下。
结果头一天还说的好好的,第二天杜争玄的父母再打电话回来就换了口吻,说支持女儿的选择,尽量不多加干涉,相信她心里有数云云……………
班主任就没见过这样的。
不是,那可是国内顶尖大学啊?哪个学生家长一听不是两眼放光。家长也别太相信了,还是抓紧干预一下比较好吧?
而且打电话的时候她才知道,杜争玄原来还是留守儿童,自己一个人住。
怎么能这样呢?
怎么可以这样呢?!
班主任真是干着急。她只见过家长为了照顾学生辞职的,高中走读还留守的真没见过多少。
这要是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家长再回来照顾照顾,时间上抓紧一下,那分科后杜争玄能考多少她都不敢想。
大胆点的话......那考个省第一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啊!
这个念头一出来就彻底刹不住了,班主任甚至都想到了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七月夏日蝉鸣,她穿着短袖在树荫底下,记者让她讲讲自己的教学经验,她胸有成竹的场面。
哎呀,太美了。
光幻想一下那场景,班主任脸上就收不住笑。弄的办公室对面的人老问她呲个大白牙干嘛,是不是学校发补贴了。
补贴当然是没有的,但是有未来的省状元可以和她互相成就。
班主任给自己加完油,然后就开始使劲。
杜争玄的父母远在外地回不来,她就先联络着对方,同时做杜争玄的思想工作,顺便排查一下周围有没有什么干扰因素。
比如说个人情感方面,她看这学期转来的中原中也就很可疑。
杜争玄的性格有些孤僻。
她一直是自己坐靠门的最后一排,大部分时间没同桌。
虽然她学习好,但位置实在太靠后了。对想上进的学生来说,最后一排离讲台最远,听课效果上要打折扣,看黑板还费劲。
所以即使杜争玄次次班里第一,也几乎没人特地把座位选在她旁边。
一半以上的时间她自己坐,偶尔有排名在后面,没得选的学生会跟她坐一起。
但就算她跟成绩不好的同学同桌,也没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双方成绩都很稳定,没人退步也没人进步,无事发生。
这种不为外界所动的品质是很让老师放心的,但这也意味着,外部环境很难对她造成影响。
这一现象在中原中也转来后被打破了,中原转来近五个月,就跟她坐了四个月同桌。
中原的成绩差不多在中游偏上,进步之后偶尔能考进十几名,每回都把座位选在杜争玄旁边。
班主任有时候课间过去,还能看见他们在聊天。中日英混杂着说,连说带比划的,俩人聊得还挺起劲儿。
班主任心里觉得有点好笑,要不是都是她的学生,她说不准也觉得这画面挺可爱的。
她也听过学校里传的风言风语,说两个人谈上了之类的,听到的老师,包括她在内都没怎么当回事。
经验之谈,那种真在早恋的,双方基本都很有做偷事的自觉,知道避嫌。传出来的小道消息也完全是另一个画风。
再说两个人成绩都没受影响,中原中也甚至还能进步,更让人意想不到了。
只要不影响到成绩,班主任对这件事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现在涉及到省状元,那就另当别论了。
中原中也的物化地在后半学期起势特别明显,知道杜争玄决定也选这科时,班主任有段时间怀疑过她是不是受了同桌的影响。
班主任真的很担心学生头脑发热拎不清,影响了学生自己的前途。毕竟那种分数本来能上本科,偏偏为爱上大专的例子虽然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啊。
某次班主任还借机会把中原中也叫到办公室,旁敲侧击想问问究竟是什么情况。
结果一问之下发现,的确有人头脑发热拎不清、追着别人选的科。
??那个人就是选了地理(均分惨不忍睹)的中原中也。
班主任沉默半晌,最后尴尬一笑,说,“没事,老师就是随口一问,你回教室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