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国日化1981 > 37、第 37 章

大国日化1981 37、第 37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大江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12:03:3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周渔告别了小王,直接下了楼,到了楼下的时候,她扭头往楼上看,夜色下,三楼的一间办公室还亮着灯,显然仍旧在掰扯中。

周渔就那么看了一眼,扭头去了门口,拖拉机就停在外面,这会儿正是数九寒天,是最冷的日子,平日里,即便每天的营业额都高的让人兴奋,晚上回去这一道,大家也是不爱说话的。

太累了也太冷了。

周渔让村里的奶奶们帮忙做了大被子和铺垫,还从卫生院要来了不要的吊水瓶子,没人发了两个,下班之前烧好水灌上,这样手上一个,腿上一个,盖着大被子,才不容易感冒。

但今天,周渔一上来,手里先被塞进来一个热水瓶子,大家的问候也一起来了:“小渔,啥事啊!”经理,没事吧!”

纵然已经进城当售货员了,其实大家见识还是少的,刚刚周渔进去,他们议论了半天,也摸不到头脑??他们好好经营,一心为顾客服务,没多收钱,没缺斤短两,反倒是经常帮忙,到底有啥事,能让周渔半夜跑一趟商务局。

周渔也不想吓唬他们:“没事,就是有人眼红了。”

这一说,大家就明白了,红眼病,嫉妒人。农村里这样的人才多呢,他们村大部分是姓周的,村长兼任族长,管的严格,穷的很平均,所以这种事少。

可外村那真是三天三夜说不完,多收了一斗麦子,多挣了十块钱都有可能。

大家七嘴八舌地安慰周渔:“让他说去,这种人你就不搭理他,他得气死自己!”“是谁啊,我给你出头,骂死他!让他知道咱们村的厉害!”

说话的是张小翠,她那张嘴是厉害。大家都点头:“咱不怕他!天天听?蛄叫,还不种地了!”

这可是省里来了干部,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不过周渔也没告诉他们,他们帮不上忙,平白让人家担心。

更何况,他们说的也没错,不能因为对方是干部自己这边就像个面团任人揉捏!她周渔就不是这样的人,她要是这样的人,当初就不会跟那家外资日化闹成那样,最终让人下了黑手。

不过,吃一垫长一智,上辈子她太靠自己,这辈子她得学会因势导利!

一路上抱着暖水瓶,盖着被子,听着村里人替他说话,周渔眯了一会儿,严浩现在直接将拖拉机开到了村里,停在了村委前的空地上。

她今天回来晚,林巧慧和周朵等急了,干脆跑到这里等她,瞧见周渔就说:“怎么样?马老师是什么事啊!”

周渔有点恍然,这一天事情太多了,“说是让我上个函授班。”她把马有信的话重复了一下,林巧慧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真的啊,那可太好了!这样连研究生都能读了!可太好了!回去我就给你爸说,让他也高兴高兴!”

“那你回去,我去打几个电话!”电话装在村委,周渔一方面是要等伍月华的消息,另一方面她也想联系几个人。

这是常有的事儿,村里因为种了大棚,青壮都有巡逻的,很高兴。林巧慧这会儿正高兴呢,也没多想:“那你早点回来,我给你留了饭!”

然后就喜滋滋地回去了,周渔听她嘀嘀咕咕,声音很是雀跃,显然,虽然周渔退学这事儿她事后再没提过,可终究是放在心上的,如今能再读书,是了了一桩心事。

周渔进去先等了等,伍月华的电话就打了回来,她声音有些疲惫:“周渔吗?”

周渔就问:“伍总,现在怎么说?”

一提这个,伍月华也生气,“来的是省厅业务处副处长,叫王家民。来了就问你们种蘑菇和门市部的事儿,说是接到了举报,你们是典型的投机倒把,我们是典型的不作为,要求我们进行彻底调查和惩处。”

“彻底调查就代表着你们要闭店,蘑菇种植这边还面临着技术走漏的风险。你们好不容易起步,张局和我都不同意,这影响太大了!”

的确是这样的,这年头风言风语会吃人的。一旦他们跟投机倒把联系上,就算再便宜,大家为了安全,也不敢来了。而养蘑菇的技术一旦走路,他们村投入这些就等于付之东流。

至于南州市商务局的彻底不作为一旦一锤定音,他们就白干了。

要知道,周渔从吴县那里回来后,专门将所见所闻写了文章给了伍月华,最近一段日子,蔬菜公司和商务局,农林渔业局一直在商讨的主题就是:南州市是否要发展温室大棚,变成夏国在北方地区的蔬菜集散地。

要知道,南州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温度适中,这是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

过年周渔给伍月华拜年的时候,伍月华跟她说,这事儿差不多定了。

这事儿可是从周渔开始,从种冬季蘑菇开始,一旦周渔成了投机倒把,他们的工作就被全盘否定了,怎么可能愿意?

张局拍桌子也是正常。

周渔皱眉:“对方怎么说?”

“很强硬。我们说你这是合法合规,他根本就不听,说已经查了,说你雇佣梅树村的农民种植蘑菇,个体户最多只能雇佣20名工人,这是不合法的。还要求公安直接将你关起来,彻查此事!”

周渔都无语了。

但这会儿投机倒把的确是要进看守所的,如果认定罪责,是要罚没所有盈利。

但既然伍月华还能给她打电话,说明这位王家民处长的要求并没有得到认同,果不其然,伍月华说,“张局根本不认同,说你们梅树村的大棚都是属于村民的,你只是卖自己繁殖的菌种,和帮大家销售而已。你的门市部一共就五家店面,一个店

面三个雇员,只有15人,是没有超过要求的。”

“我们就僵在这里,目前谁也没有说服谁。但他毕竟是上级单位的主管部门领导,即便我们这边再不愿意,也势弱。所以张局明天要去一趟省里,探探口风,但你也得做好最坏的打算,一切都未定。”

周渔就问:“这个王全民和香喷喷什么关系?”

“没关系,但他是肃南出身的干部,而且他这个人本身就比较保守,对改革很谨慎,并且认为很多个体户的出现,导致了国企利润下降,对投机倒把现象深恶痛绝!”

周渔心里就有了数,她就说:“我想要写一封信,不知道能不能到时候传真给张局。”

伍月华沉默了一下,她当然知道周渔的本事,她问:“你想干什么?”

“我觉得这未必不是一个机会。反正我都是要扩大经营的,趁机趟趟路。”

这真是胆大妄为,但伍月华想了想后,还是说:“传真是可以实现的,我会转告张局。”

这已经足够了,等着挂了电话,周渔又拿着自己的电话本打了几个电话出去,等着挂了电话,她才伸了个懒腰,准备去老村长家走一走。

哪里想到,一开门,就瞧见老村长正蹲在门口的空地里抽烟呢,瞧见周渔出来,他就敲了敲烟杆,站了起来:“我听月书说了,这是哪里找麻烦?”

秦月书不知道这里面的厉害,但老村长显然是知道的。

周渔瞒着他们,却不能瞒老村长,把事情说了,顺便将自己刚刚想找他说的事儿也说了:“村里八十岁以上的爷爷奶奶,明天我带着他们进城吧。咱们会会这个王处长去。”

王全民、干事小赵就住在南州市商务局的招待所,昨天晚上他们在办公室里锵锵了一晚上,无论怎么说,南州市商务局的人都坚决认定,周渔的行为不是投机倒把。

从中午到晚上,饭没吃,茶水倒是倒得很勤快,但人受不了啊,最终谁也没说服谁。

他说收到举报,张翰今就敢跟他拍桌子:“这是嫉妒!”

他要彻底调查,张翰今就质问:“冬季蘑菇是我们南州市的特产,门市部如今蒸蒸日上,已经成为南州市的招牌,调查的话,万一技术走漏,门市部受到影响,谁来赔我们损失!?”

这简直是鸡跟鸭讲,乱糟糟一团,即便是睡了一晚上,他头都疼。

小赵一大早就敲了门,问他:“处长,南州这边没人过来。”

按理说,他是上级领导,怎么也得派个人安排行程,哪里想到,一个人都没有,小赵说:“招待所服务员跟我说,他们这里没食堂,得去不远处的商务局食堂吃饭!还给了这个。”

他手里拿着几张饭票和粮票,这意思太明显了:你们说的事儿我们不认,你来我们按着正规出差招待,你自己愿意干啥就干啥!

王全民气得头更疼了。

赵干事也气得不得了,王全民可是上级领导,还是直管部门的,哪里有这样的。就算张翰今在厅里颇有颜面,也不能这么对待他们。

“要不,我们先回去?总不能让他们干晾在这里吧!”

晾着实在是太难看了,想想吧,他俩连个陪的人都没有,自己去吃饭,自己回来住,他们是缺饭吃还是缺住的地方?!

回去就不一样了,把被冷落的事儿一说,加上原本对周渔的举报,这群人都得挨调查。

小赵这样想,王全民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这是故意的,让咱们知难而退呢。这个南州市商务局,拿着投机倒把当宝贝,我看他们坚持到什么时候?走,吃饭去,吃了饭接着跟他们锵锵去!”

赵干事连忙应了,洗漱一番后,两人就拎下了楼,直奔商务局。

哪里想到,一出门就听见有人说:“请问是王全民副处长吗?”

王全民抬头看,发现来的是两个女孩,年轻的一个穿着肤色高领毛衣,一件方格大衣,明明这在省城也有不少女孩穿,却不知道为什么,显得格外的干练。

另一位则穿着件黑色的大衣,脖子上挂着个照相机。

他的眉头皱起来:“请问你们是谁?”

方格大衣自然就是周渔,她笑着说:“我是梅树村村民周渔,也就是您认为是投机倒把需要调查的人。”

“这位是南州晚报的记者黎雪,南州晚报最近正在策划市场经济是什么专题,我是他们的采访对象,听闻这件事,一起过来了!您不介意吧!”

王全民的眉头都拧成了个疙瘩:“你找我干什么?还带着记者?你有什么目的?”

周渔坦然:“是这样,我想您从省里来,所听都是他人之言,并没有跟我真正接触过,也没有实地探访我们的梅树村和门市部,我想您对我们是有误会的,所以过来想邀请您来我们的门市部看一看,去我们梅树村坐一坐。”

王全民皱着眉,看着周渔,周渔也平静的看着他。

周渔这是先礼后兵,你来调查,我虽然不能按着你的想法,直接被关到看守所里再调查,但我给你机会,让你亲眼看看。

王全民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他的答案中就能看出来了。

他要是一心为公,那他必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一定会去看,那周渔就知道他是被人利用了蒙蔽了。

他要是就是不喜欢投机倒把,无论理由,一棒子打死,他就不可能同意。

周渔就看着他,等着他。

王全民直接哼了一声:“南州这边真是奇了怪了,我来办你,你反到知道了,还跑到我跟前来,我就没见过你们这样的。我这就去问问,他们南州商务局和你有什么关联,怎么什么消息都能往外漏!”

他说着就扭头往商务局的方向走去,结果就被一群脸上的皱纹都可以夹死苍蝇的老头老太太围住了。

老头老太太也不吭声,就是站在那儿,一人手里一个马扎,他往左边走,人家就哗啦啦往左边走,到了位置怕累,直接原地坐下。他往右边走,人家就站起来,慢腾腾呼啦啦往右边,堵上再坐下。

人是速度慢,问题是多啊,路都堵着,根本没法走。

王全民他们三试了两遍就知道,今天就是走不过去了,他冲着老头老太太问:“你们这是干什么?”结果老头老太太都在晒太阳,不跟他说话也不搭理他更不让开。

这招是真让人恼火??要是有个说话的,他还能反驳,要是有个倚老卖老的,他还能斥责梅树村不择手段。

但人家就坐这儿,一句话不说,你能说什么,大马路不让人坐?

王全民怒了,赵干事自然要出头,扭头冲着周渔说:“周经理,你到底要干什么?你请我们去,不是逼我们去吧,还不能走了?你这样,不是妨碍公务吗?”

周渔这才说:“我要干什么刚才已经说了,您说我投机倒把,可我手续齐全,我就是想让您亲眼看看,亲眼判定我是不是?哪里有人空口白牙给人定罪呢。就算是定罪,也得给我辩驳的机会吧!”

周渔态度很诚恳,但一看就不好说服,赵干事只能硬着头皮上:“那我们不去,你就把我们堵在这儿?让大家看热闹?你这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这么大动静,商务局又不是在荒郊野岭,这会儿早有人围上来了。

周渔直接说:“您不去,我也没办法,您可以随时走,大路又不是我的,我总不能拦着您。不过您要走,我也要自辩一下。”

“乡亲们都知道,我们梅树村可是有名的穷困村,十里八乡的姑娘不嫁梅树村,小伙子也不愿意娶梅树村的女孩,为啥,都怕攀上个穷亲家!”

“我们是过不下去了,才听从政府的指挥,想办法跟着改革的春风动起来,勤劳致富!”

“经过半年时间,我们算是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财富,成为了南州市致富路上的领头羊。也成为了南州市无数想要靠着勤劳致富的农民待业青年的榜样。

“可我们干的好好的,突然就说我们投机倒把,要收我们财产,连辩驳都不给机会,没有这个道理!这样下去,谁还敢动起来,谁还敢勤劳致富,谁还敢先富带动后富?”

“所以,我这辩驳,是为我自己,也是为了南州市想要响应政策动起来的人们!总得让大家知道,我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吧!”

这话一落,路边立时响起了一声叫好声!“说得对,我瞧着门市部挺好的,别的地方买不到,他们这里都有,别的地方卖得贵,他们还卖的便宜,他们方便了我们生活,怎么就不行了?!“

“对啊,待业青年这么多,一边鼓励大家自谋生路,一边又扣帽子,哪里有这样的?”

王全民和张桐是听说过这个周渔挺厉害,短短半年,就把生意折腾的这么大。可他们没想到,周渔的口才会这么好,还这么会煽风点火?

明明就是她的事儿,这么一说,他好像跟全南州市人民做对了!

王全民直接说:“你不要扩大矛盾!”

周渔根本不和他纠缠,这事儿只要说出去就行了,他无论如何辩解,门市部发展势头良好的时候他们突然找事儿,这是事实。

她一击即退,随即就说:“那就说我自己,您说我是投机倒把,我专门找来了81年1月7号中央下发的文件,这上面对投机倒把进行了界定,一共有十一条,我其实来这里,就是想问一下,我是哪一条没做对。”

“第一条个人包括私营合伙,未经批准不准贩卖工业品!我们梅树村是种蘑菇的,门市部是经营食品,没有工业品,这条不符合!“

“第二条抬价抢购国家计划物资,破坏国家收购计划。第三条第四条从国营和零售商店批发转手,坐地起价。第五条,买空卖空,转包渔利。我们的蘑菇是自己种植,不存在这个情况,我们的门市部所有货品都是从各大工厂按着出厂价进货,并

没有抬价抢购行为,自然也不存在转手行为。

“第六条欺行霸市,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欺行霸市是欺压同行,据我所知,目前冬季蘑菇只有我们一家,不存在这个问题。南州市蘑菇批发门市部也就我们一家,没有同行,都是首创,不存在欺行霸市。

囤积居奇的意思是储存稀缺货源,等待时机售卖高价。门市部的物品比其他地方定价要便宜,自然不符合,唯一卖的贵点的,就是我们的蘑菇。

可我们的蘑菇从11月就开始卖,贵是本身就贵,韭菜平时卖六毛,过年卖两块六,平菇我们平时卖一块六,过年卖两块二,我们非但没有加高价,反而价格是压低的,至于储存,根本存不下,多少人等着我供货呢。所以,也不符合。

我知道,您肯定会说,蘑菇是一类农产品,不允许私自售卖,但是,南河省在80年10月出台了相关政策,反季农产品不在此列。蘑菇从来都是夏天生长,冬季蘑菇是百分百的反季产品,我们进行种植和买卖是符合规定的。”

“第七条,倒卖证券,第八条倒卖金银珠宝,这肯定不符合。”

“第九条偷工减料以假充真,我们的口碑在这里,随时可以验证,请问您有人证物证吗?”

“第十条巧立名目招摇撞骗,第十一条,私开发票,这些跟我们都没关系。”

“十一条都在这里,请问王副处长,我哪里投机倒把了?听说是有人举报我,请问他举报的内容是什么?您依据什么来判定我投机倒把?”

周渔将政策拿出来,王全民根本没当回事,她那蘑菇一斤敢卖两块二,她那门市部不但雇佣人,利润这么高,连彩电都配得起,她不可能干净!

哪里想到,周渔这条条说下了,他竟然找不到她有问题的地方。

这让他觉得有些不对。他倒是想甩袖子,一走了之,只要走了,就可以理解为周渔办事不按规矩来,他走是情有可原。

但......周渔弄了一群八十岁以上的老头老太太,他想走都走不了,愣是让周渔把这十一条都念出来了。

投机倒把其实就是个大类,想说你是,就能塞进去。没念之前,大家不知道评判标准是什么,而现在,一一对比即可,想塞都塞不了。

周渔的问题,他根本无法回答。

他只能站在那里,旁边还有个记者啪啪啪的在拍照片,更有围观的人再疑惑:“就是啊,这哪条也不符合啊。”“人家梅树村门市部称都是高高的,我专门称过的,一点都不少,还多点。”“这不是胡咧咧吗!”

别的事情,可以有一万种办法解决,但现在在周渔营造的氛围里,却是无法解决的,他被陷在这个困境里了。

而周渔就那么无比期望地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回答。

这就是一种煎熬。

而即便是他不回答,就没有答案吗?不是的,这种无言以对的沉默就是答案。

围观的群众会说他被问的哑口无言,而那个拿着照相机的记者即便没有任何倾向,只是将今天的事情原封不动地描述一遍,读者们也会说他被问的张口无言。

他唯一能做的,只能忍着用良好的态度圆场:“你说的这些非常关键,我们会认真调查,请你放心,我们一定查清事实的。”

黎雪适时说了一句:“王处长,您放心,我们报社也会跟进采访,一定会报道最终结果,让南州市的市场经济蓬勃健康发展。”

赵干事立刻说:“现在可以让开了吧!”

周渔一脸奇怪:“什么让开?”

“就他们......”他扭头一看,就瞧见那群老头老太太们,居然站了起来,提溜着马扎,慢悠悠地散开了。

赵干事都愣了,这......“你们.....你们怎么走了?”

人家根本不理他,就这么消失在人群中,周渔笑着说:“既然您也没说我投机倒把,那我就继续工作了,再见。”

等着周渔他们走了,王全民也蠕动了几下嘴唇,赵干事瞧着,大概是国骂之类的,只是没骂出来。赵干事想了想才问:“处长,我们怎么办?”

王全民哼了一声:“这离着南州商务局不到三百米,刚才这么热闹,你说他们知道不知道?他们知道却不来,还不够表明态度,就是故意让周渔来闹事的,在这里留着也无用。走,回省城!”

从南州回省城要四个多小时,最重要的是,这会儿火车少,要等一段时间,去火车站要坐公交车,回省厅也要坐公交车。

所以等着到了省厅,已经是下午四点了。

王全民进门就想去找处长邱瑞汇报工作,没想到邱处长见了他就说:“你可回来了,刘厅长刚刚就找你,我给南州那边打了电话,说是你回来了,刘厅长说,你无论什么时候回来,立刻去他的办公室!”

王全民一头雾水,他酝酿了一路要告状,怎么厅长比他还着急?

他连忙去了刘厅长的办公室,一到走廊,就瞧见了等在外面的张翰今,他都不知道张翰今也来了省城,居然来的比他还早,这让他十分讶异且警觉:“张局你怎么在这儿?”

张翰今是真不愿意搭理他,没好气地说:“我说不过你,自然找能说得过你的人。”他毫不掩饰,声音洪亮,恨不得所有人都能听见一般,“我来告你状的!”

这会儿等着办事的人还有,张翰今这声告状可谓是石破天惊,大家都抬头看,一瞧是张翰今和王全民,还都挺讶异的。

这里面王全民脾气不好是有名的,不过张翰今一向是个憨厚的人,平日里根本话不多,今天居然要告状?

谁不敢兴趣。

这会儿屋子里有人,真有人问:“老张,这是怎么了?”

张翰今直接说:“有人不厚道,看我们发展快,成绩好,做领导的不说加以鼓励,没事找事,无中生有!”

昨天张翰今说话还是很客气,只是强调不同意,这才一天过去,居然就变了口风,说他找事!

王全民都怒了:“我是公事公办,不带任何情感目的。”

张翰今哼了一声:“不是不牟利就是没目的的。”

这话说的可真不客气,偏偏恰好击中了王全民的死,谁不知道他对市场经济的态度?王全民是真忍不了:“那咱们就找厅长评评理,正好我这里也对你有意见!”

正说着,秘书过来了,冲着两人说到:“张局王处,进来吧。”

两个人相互瞪了一眼,这才进了屋子。

一进门,王全民刚想告状,就听见刘厅长说:“张翰今给我了一封信和一篇文章,你看看属实吗?”

王全民连忙接了过来,他一看就皱起了眉头,上面的是文章,署名就是南州晚报社,这不就是今天他在大街上和周渔对峙的内容吗?他翻了翻,应该是那个记者写的,完全是场景描述,倒是很公正,他脸色就不好看起来,他的确显得没理。

他往下看,那封信居然是周渔写的,她是这么写的:“厅长您好,我是南州市梅树村的村民周渔,我在半年内,突破了冬季蘑菇养殖技术,以此为出发点,成为了蔬菜公司的个体户,并且开起了门市部。”

“我带领梅树村种植的蘑菇今年卖出了11万吨,让梅树村快速脱贫,打破了南州冬季菜只进不出的零的突破。我的门市部开的红红火火,如今已经成为南州人民熟知的门市部,并且帮助一所饼干厂成功脱困。

但在一切蒸蒸日上的时候,省厅王处长来到了南州,以投机倒把为名,要求我们停业彻查。而一旦停业,我们半年的心血必将遭到重创。

“我跑去问了王处长,虽然我将投机倒把十一条一一对应解释,依旧没有得到正面回复。我非常迷茫,我想问问您,我有了冬季种菇技术,我带着村民也不可以进行种植售卖吗?我依法开了门市部,一切都按着规定经营,难到是不行的吗?”

王全民还没来得及说点什么,刘厅长直接问他,“我看周渔一条条解释的很详细,你不是收到投诉了吗?你为什么没有正面答复?”

王全民的冷汗一下子冒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