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医疗系学霸 > 第712章 卖艺与唱戏

医疗系学霸 第712章 卖艺与唱戏

簡繁轉換
作者:小小鱼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12:06:2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12章卖艺与唱戏

不过段宏教授的心思重心并不在此处,因此没有回吴轩奇的话。

人工智能义肢的‘主要展示单位’是同济医院,因此没有任何的意外发生。

就这么说吧,不管是圈子里混的骨科人,还是圈子边缘的药企、器械商,一般都不会选择得罪同济医院。

方子业站在主持位上,也算是表层搭上了大船,一路平稳无事地下车,接受掌声。

创新展会可以展示不成熟、未上市的高端器械,所以别人也不会轻易打听具体怎么做到的,只会看看目前的器械能发展到什么地步。

如果再感兴趣的,可能会往自己的医院引进,而负责谈这一块的,则是有专人负责了。

那‘公司’的销售和业务员此刻稳坐钓鱼台,完全没有其他‘公司’那么热情,满脸几乎都写着你爱买不买四字……

背靠大树好乘凉,陈广白将自己的主体转出去后,现在就只剩下数钱就完事儿,基本上不用担心公司亏损的问题。

段宏、方子业等人只需要提供关键且核心的技术,收拾展台以及管理展示品的事情,也不用几人担心。

方子业在结束了自己的“讲解”后,便跟着段宏教授一行人暂离会场中心,把讲台让给了其他的器械公司。

“方子业,等会儿晚上,你想好要说些什么了么?”段宏教授声音低沉地说道。

此刻,本看起来平静儒雅的他,满脸也都写满了心思。

段宏作为同济医院创伤外科的行政主任,作为鄂省创伤外科的领头人,在全国的创伤外科,都有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

论及真正的专业实力,院士大佬们也未必比得过段宏,毕竟段宏才五十岁上一点点,正当年。院士们则是体力、精力不比巅峰。

但他们掌握的资源,接触的人脉,以及拥有的腕力,曾经对科研界做过的贡献,都必须予以敬重。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想享受规则带来的福利,大多数情况下,你必须尊重规则。

否则等你到这个位置时,你怎么对你前辈的,那么就很可能有晚辈们怎么对你。

“段老师,说实话,并没有深入想过。”

方子业摇头:“晚上的预约是临时定下的,我本来是打算私下里邀请华西医院的张岳教授单纯喝一顿小酒!”

“张老师和唐老师突然相邀,我又没办法拒绝!”

“时间仓促,根本谈不上任何准备。”

虽然方子业的工作重心不在于去舔院士们,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但真的要坐一起吃饭了,你也不能完全不当一回事。

方子业现在是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而且是中南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下到了地级市医院去时,别人的人情世故与接待往来,都是比较谨慎的。

段宏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倒也是,临时约的,时间仓促。”

“吴轩奇,你平时不是点子多吗?你有什么想法?”段宏看向自己的机灵鬼学生。

吴轩奇听完,马上无赖一般地蹲在了地上,显得弱小、无助、又可怜。

幽幽道:“师父,您别问我,这么高的段位我接触不到,更不会有什么点子。”

“我日常用的点子说出来我怕师父你把我的筋给抽了。”

如果是让吴轩奇安排怎么接待邓勇或者是张岳教授之类的,他咬咬牙,垫垫脚尖,还能找到合适的话题。

可如果是比段宏教授和张岳教授段位更高的,那就有点为难了,比如说接待张颖教授之类的。

身在同济医院,吴轩奇深知教授与教授的差距。

身为段宏教授的学生,吴轩奇应该更加立体的理解,“国手级”与‘国手级’之间的差距也蛮大。

数据层面统计,全国创伤外科的国手级也不过十一二位,除去年纪大了的,过了正鼎之年的,就那么七八位。

这七八个人就涵盖了整个华国创伤外科的战力天板。

但钻进了天板层面后,其实才会发现,天板与天板之间的差距会比普通人与段宏之间的差距更让人绝望。

就好比方子业,方子业现在也被认定为创伤外科的第十三/第十四位国手级。

但方子业也不属于正当年的“国手级”,方子业的未来还挺长。

段宏固然年纪大、资历更老,但段宏现在从来不敢说自己可以在专业、科研上稳压方子业一头,只是方子业依旧对段宏毕恭毕敬,这是对于段宏教授的尊重。

“这种大事,还是您和邓教授,和方子业,和齐巧文教授,和安陆明教授商量。”

“或者是去找李峰主任他们商定吧。”吴轩奇的声音很弱。

“站起来!”段宏破了表层的防御,踹了吴轩奇一脚。

吴轩奇应声而起,满脸为难:“师父,真不是我想逃避,而是我真的不知道这几位大佬喜欢什么?”

“我甚至都融入不了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我还能带他们去找十七八。”

吴轩奇的不靠谱发言直接被钟文渊副教授给捂住了。生生的把姑娘或者姊妹这些字给压了下去。

段宏看向方子业:“一些细节性的组局事务,不用我们帮忙吧?”

没有比较好的办法,那段宏就索性先把基础搞好。

段宏教授不是没有接待过院士们,张兴泽教授,唐福培教授,其实都有造访过同济医院,段宏教授与他们照面过很多次。

但以前有固定收束的话题和任务,是命题作文。

包括这一次,段宏其实也有邀约,但日程不是今天。

今天的张兴泽和唐福培两人,本来应该是去见老朋友的,是他们两个临时更改了行程。

段宏自然不可能把后面要聊的内容提前搬过来。

也就是说,今天的饭局,肯定不是单纯的吃饭局,而是谈事局。

“那不用,我师父从中午就开始安排了。”方子业点头。

中南医院如果连安排个饭局都安排不明白,那就别想着干事儿了。

“那就等会儿随机应变吧。”

“钟文渊,你去打电话给陶城教授,让他晚上也过来吧,齐泊亭教授和我师父薛宇辉教授就别喊了。”段宏想了一下,还是不打算邀太多的人。

方子业细思了一下,低声道:“段老师,我打算把我的老师袁威宏也叫上,您看合适不?”

“那就叫上吧。我觉得,你可以把你们组的那个小兰也叫上,他涉猎面比较广,说不定可以在途中找到另类话题,撑一撑场子也好。”

“省人医廖航空教授组下有一个主治,也挺有趣的,我让廖教授把他也带上。”

吴轩奇认识:“张文尚,我们创伤外科的搞笑担当!”

段宏教授算准着时间,当来到四点五十分时,就拿出了手机分别给唐福培教授和张兴泽教授二人发了信息,问清楚对方的参席人数与时间。

“子业,你去一下创伤外科分会场,唐福培教授在那边,我去脊柱分会场,张兴泽教授在那边作大会主持。”

“邓勇已经把位置发过来了,等会儿我们问清楚两位教授要不要一起过去,大概五点二十分,我们在酒店楼下见。”段宏安排道。

“好!”方子业点头。

吴轩奇以及钟文渊教授二人,此刻都投来羡慕的眼神。

这一次,张兴泽教授和唐福培教授的单独相约,独属于创伤外科,段宏甚至不需要去给所谓的李峰主任汇报情况,这只是创伤外科内部的聚会,和其他专科没关系。

也和鄂省医学会骨科分会没关系。

……

四点五十八分,方子业把兰天罗叫来了创伤外科分会场门口,兰天罗在门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问:“师兄,我刚刚照了镜子,是不是还是有点穿大人衣服的感觉?”

方子业看了看,继续整理了一下兰天罗的领带结:“天罗,你还是太年轻了!”

“这是硬伤,就这样吧。”

方子业这么算了一下兰天罗的年纪,忽然又意识到:“对了,天罗,你今年才二十五岁,那个童话比你才大了三岁,那她今年也才二十八?”

“协和医院药学系的主治?”

方子业之前只注意金砖师姐了,没意识到对方的年纪比自己小这么些。

而且童话看起来比较成熟,说她二十五岁到三十岁,都有人信。

兰天罗点头:“八年制啊,博士毕业后当年就可以考主治,过了规培就能聘任。”

“十八岁差五个月本科一年级,二十五岁多一点点博士毕业,没问题啊?”

这么算起来,童话应该是2月份的生日,在她八年制博士毕业的时候,才二十五岁多一点。

那时候的方子业,才硕士二年级。

“好吧,那我是真的老了。”方子业笑道。

算起来,童话与洛听竹同龄,履历也相似。只是洛听竹选择了节奏更慢的进博士后流动站。

“我们先等一会儿,和唐福培教授说话的那几位,你应该认识啊?”方子业指了指唐福培方向。

“我只认识郑海东教授。”

“那个耳垂比较宽大的是林辕教授,魔都六院创伤外科的主任,魔都六院创伤外科有三个病区,亚专科都有行政大主任。”

“平时非常自信。”

“看起来仙风道骨,身材高瘦的那位是孙江坤教授,与郑海东、林辕教授一样,都是创伤外科的分病区主任。”

“并不是看起来这么和蔼啊,非常强势的,之前听郑海东教授说,他发飙起来,林辕教授和老教授的面子都不给。”

“只认理,不认对方站着的是谁。”方子业也开始给兰天罗介绍创伤外科业界内的人物。

兰天罗慢慢点头,将其余两人都记下后,低声问道:“师兄,我们创伤外科,国内真正被认定为国手级的大师到底有哪些啊?”

“你应该知道小道消息吧?”

“嗯,类比国手级待遇的人不少,可真正有国手级实力的,并不多。”

“除去已经晋升为院士的唐福培教授、张兴泽教授,裘正华老教授外,还有同济医院已经临近退休的薛宇辉老教授。”

“这算是相对老一辈的人物。”

“当前,京都人民医院的张颖教授,同济医院的段宏教师,华西医院的张岳教授,魔都六院的郑海东教授,我们医院的宫家和教授,积水潭医院的黄烨教授和顾焦明教授,陆军军医大的周锦鸿教授,是被公认拥有绝对国手级能力的大师。”

“其余人,都是类比国手级待遇,代表他们非常有可能突破,随时都有可能进入到这一步来。”方子业当然听过小道消息。

“那华山医院和中山医院?”兰天罗的语气略迟疑。

“华山医院的手外科会相对好一些,国手级实力比较出众,创伤外科相对而言,最近没有顶级高手。”

“突破这个实力境界,需要一定的缘分。并不是综合底蕴不行。”

“其他医院,比如说军总医院,京都大学三医院,浙大附二等,其实都有各自的特色专科?但国手级?”

国手级技能真不是大白菜,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人手一份的。

“津市大学附属津市医院的创伤外科综合实力也非常强,综合排名可以进前六,还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齐鲁医院等,创伤外科的综合实力都非常非常强。”

“所以,也不是拥有了‘国手级’人物,就能够立刻原地起飞的,只是说,起飞的可能性会比其他医院相对更高。”

兰天罗笑着补充,语气笃定:“还有汉市大学附属中南医院的方子业教授。”

方子业微笑起来:“我们聊的是一个话题么?”

“你提我干嘛?”

“为什么不能提啊?本来就是。”

“算起来,除去老前辈们、故去的老教授们,你应该是国内公认的第九位实实在在拥有国手级水平操作能力的创伤外科教授。”

兰天罗对数字非常敏感。

方子业点头:“但也不能单纯这么算,比如说津市医院、男方医科大学附属男方医院、安市交大附属红会医院,也都没有国手级的教授,但综合实力依旧很强,比同济医院的底蕴还要牛一点。”

兰天罗懂了方子业的意思:“是啊,一个医院的综合实力底蕴,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顶起来的,甚至一辈人都顶不起来。”

“反而非常可能在一辈人身上衰败下去,只要你发展得不够快,就会被别人甩开。”

“但终究,有个高手和没有高手坐镇,底气也不一样。”

方子业道:“总体来说,如果一个医院里可以有两个大高手坐镇,提升的速度就慢不了,也降低不下去。”

“我两位师父都没戏了。”

“科室里的其他人都够呛……”

方子业拍了拍兰天罗的肩膀。

“揭翰师兄有机会么?”涉及到圈固一个人的上限时,话题是比较沉重的。

方子业继续摇头:“他有机会在另外的层面另有突破。”

“你也只是有机会,论潜力,也只是比吴轩奇、龙源还有宋毅高那么一点点……”

方子业比了比自己的拇指:“就这么一点点。”

兰天罗有些失落,可马上想到:“那如果有师兄你帮忙呢?”

方子业则把比划的拇指更加延长。

接着道:“个人的能力、声誉,并不会完全被单位的综合水平和声誉固化。”

“单位能托举起来的,只是一般平均水平。”

“我们也不用……”

“唐教授他们聊完了,我们过去吧。”方子业的目光时刻盯着唐福培教授,见到对方与郑海东教授等人结束聊天后,就赶紧停止了对话。

兰天罗则赶紧快步跟上——

两人接到了唐福培教授后,唐福培非常干脆地把自己身边的两个人给打发走了。

方子业见状,马上道:“天罗,你过去引一下那两位老师。”

唐福培也没有其他意见,跟着自己的两个教授,只是不方便掺和进他今天要进的饭局,倒也不是完全不够被接待的规格。

“方教授,精气神很好啊?”唐福培摸了摸方子业的肩膀,捏了捏方子业的三角肌,很满意方子业的肌肉和体格。

方子业知道唐福培有军医经历,所以喜欢个子壮的,便陪笑道:“一直都有锻炼,所以身体还算好。”

“还有唐老师你们的抬爱,精气神自然好了。”

“唐老师,您和张教授约过吗?我们要一起过去,还是我单独带您过去呢?”方子业赶紧问。

“坐不下吧,你带我过去就行了。”唐福培也不希望方子业太过于吸睛。

树大招风,过刚易折。

一路走过,与唐福培打招呼的人不少,也有与方子业熟悉的人会顺带叫一声方教授。

不过方子业在全国年会露面比较少,之前的学术报告,则是有一定的参与门槛,并非所有人都见过方子业,因此也有不认识的人。

唐福培如果予以引荐,方子业就规规矩矩、懂事地打个招呼,再加个微信,如果没有说话,那么方子业就假装是唐福培教授的小助理了。

到了停车场,唐福培上车后觉得有些好笑:“小方你刚刚拍马屁拍马腿上了啊?”

“湘雅医院的王华教授你不认识啊?亏得你们还有好友。”

方子业启动了车,表情略觉窘迫:“唐老师,让您见笑了,上几次加好友交换电话的老师们太多。”

“我会给王华教授打电话道歉的。”

方子业也尴了尬啊,他本来是本着多交朋友的目的交换联系方式的,可没想到,这位王华教授已经加了好友,是方子业把对方给忘记了。

全国有份量的教授实在太多了,方子业哪怕这么久,也不可能完全熟悉。

这群体可比一个医院所有的教授正高加起来都还要多。

“道歉也不至于,不过以后可以多多沟通一下!避免再发生这样的尴尬。”

“而且,相对别人而言,认识你一个新人,只需要记住你一个,你则需要记住很多人。”唐福培教授的体态端正。

方子业点头说好。

而后方子业就驱车带着唐福培教授来到了国际中心附近的一家别院内包厢中。

里面,段宏教授,张岳教授、陶城教授、齐巧文教授等人都到了。

张兴泽教授也站起了身,上前来与唐福培教授对握:“唐教授,晚上好。请上座。”

“张教授好。先来后到,不必太讲究了。”

“论起来,张教授可是我的前辈了。”唐福培客气地笑了笑后,开始与其他人打招呼!

张兴泽比唐福培大了十岁,只是早唐福培六年当选院士,资历的确挺老了,目前已经有七十岁。

“各位教授都坐吧,今天是个普通纯饭局。也不必特别拘谨了。”张兴泽也没有继续端着,而是吩咐大家就坐。

方子业进门后的第一时间就与袁威宏一起走向了开酒台。

这里面这么多人,兰天罗的资历最小,省人民医院的张文尚其次,方子业和袁威宏的副教授职称也不够看。

一群小辈只能先陪侍。

方子业几人正在给匀酒器里分酒,唐福培教授正好把话题引到了方子业身上,便问:“诶,小方呢?去哪里了?”

“上厕所去了吗?”

唐福培道:“我和小方来的路上,他把湘雅医院的王华教授给忘了,要加王华教授的电话。被拒了。”

张兴泽眯了眯眼睛:“这不对啊?应该不至于啊。”

“王华教授说一年前就加了小方,两人的电话和微信都有,那肯定不愿意加了啊。”唐福培说。

方子业被袁威宏从倒酒位置推了出来,而后走到了末座上,与唐福培等人遥遥相对。

“唐老师、张老师,各位老师。”方子业客气地微微躬身。

张兴泽和张岳都姓张,他也只能一并带过。

“哦,对了,小方,今天找你是先有一点事情要说。”张兴泽教授道。

方子业立刻竖起耳朵恭听。

邓勇则是轻轻地扫了方子业一眼,依旧紧张无比,不敢插话,也不敢如同张兴泽二人那般随意,格外拘谨。

“我们创伤外科近几年发展得不错,所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给我们创伤外科列出了一些独属的操作系。”

“这些操作系,都纳入了医保体系,也算是为我们专科内的患者和同事都挣到了一些福利了。”

“我们创伤外科对外出口,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税收,会有一部分涌入到我们专科内的专项研发资金。”

“因此啊,以后方教授你们在申报科研经费的时候,可以稍微大胆一点。”

“这个话可不能往外面说的。”张兴泽先警告了一番。

科研经费偏向,说起来总归是不够公平公正的,但交易过程中的税收,可能有一部分返流向创伤外科的专项经费,这就是一笔非常高额的经费了。

而且还是分配之后的额外经费。

唐福培闻言也点了点头,这种事情,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内部开会的时候,他们专门提出来的。

倒也不是秘密,可唐福培与张兴泽等人在私下里交流中,也会多考虑一些这种问题:“医学的本质是为患者服务的。”

“但患者终究还是分了地域性和国籍,有了国别,就有政策性的不同,也就有了贸易差。”

“目前,我们国内省级之间的医疗成本差异化并不大,可在国际间的医疗成本差异依旧很大,基本上都有本国和系统内的保护。”

“所以专利、高精尖的产品研发,是未来必须要加大投入的。”

“我们创伤外科,是整个骨科的基础,也是外科系统里相对比较大的分属支,所以我们也必须要面临一些挑战。”

“要作好面临竞争的准备,最好是可以占得一些先机。”

“当前,医疗系统里面的热门方向,主要有三大方向,一个是新诊断器械,一个就是ai大数据,还有就是个体化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再细化的话,就有3d打印假体,假体材料构造等诸多分支了。”

“同济医院的段宏教授在这方面带队带得非常不错啊?”唐福培把目光转移向段宏。

同济医院带队研发的人工智能义肢,目前虽然未形成产业化,但它的存在,对骨科业界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

而且,目前华国同济医院带队研发的人工智能义肢,在全世界的技术层面,都属于领衔级,可以说是比国外的人工智能义肢,要略智能一些。

这将会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医疗科技爆点。

段宏闻言,憨厚如故,点了点头:“谢谢唐教授的勉励,我们医院在薛宇辉老教授的带领下,再加上省内诸多教授的支扶下,也做了一点边缘化的东西。”

“这个课题,协和医院的齐巧文教授,省人民医院的安陆明教授和中南医院的邓勇教授,也是核心成员。”

“我们医院,主要就是占了一点提名优势。”

段宏并未直接说这个课题就是方子业一个人做的,这样说太过于妄自菲薄,却也没有说自己独占魁首。

纵观任何一种新兴的医疗产出,都不是一个小团队,一个人可以托举起来的,必然是需要一个超级团队,乃至一个地区,一国之力的托举,才能让其领航于全世界。

小课题可以竞争,但大方向一旦出来,就不能太过于自私,这点大局观都没有的话,段宏早就被人翻下去了。

“汉市自古多雄杰,也一直都是我们医学界不可忽略的高端战力,同济与协和医院,在全国也是大名鼎鼎。”

“能够看到诸位教授这么齐心协力地合作,也让我们羡慕不已。”张兴泽感慨道。

倒不是他所在的医院不够强,而是冀省没有这么多有实力的医院可与他们一起托举。

话题到了这里,其实已经算是引入正路了。

唐福培就很直接地问道:“方教授,你以你自己的角度来看,你对创伤外科的未来发展,有哪些看法?”

“抛开与医保、制度有关的其他因素。”

创伤外科固然隶属于骨科,是骨科的亚专科,但创伤外科也有自己的专业主骨架方向。

方子业没有提前准备,所以打算随机应变,也就是照实说:“唐老师,张老师,还有各位老师。”

“就从我们创伤外科而言,主要的框架就这么些。”

“论结构,一个与骨折相关,一个与软组织损伤有关。”

“论方向,一个与保肢相关,一个与重建相关。”

“论性质,一个与参与人体的材料有关,一个与辅助人体诊断的器械功能有关。”

“其余还有一些方向,我自己也没有思考过,也就不班门弄斧地将其提出来了。”

方子业这话一出,张岳以及段宏等人暗自心惊。

这方子业的总结和凝练不凡,必然是有过更高层面的见识,他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将眼界提升至这一步的?

方子业的思维层次,竟然再次攀升,超越了所谓的学科带头人层级,而是来到了业界最前端的框架层。

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考虑的事情。

邓勇与袁威宏二人一坐一站,听着方子业侃侃而谈,却有十分严谨的分类体系,也是脸色沉肃,他们在考虑,自己的思维到底跟不跟得上方子业的思维层级。

“你继续说。”张兴泽和唐福培两人都很愿意方子业可以出口有落点。

“骨折相关,一个是固定器械,一个是填充器械,其实都与材料息息相关。”

“材料是根本,而后就是个体化、智能设计等假体类型的获取。”

“比如说,当前比较热门的3d打印假体,比如说个体化3d打印假体,其实都是假体的形态设计。”

“至于材料的研发,除了要考虑材料的本类,还要考虑它与力学结构,与传统钢板流线之间的类比性,优越性,如何将新型耗材结合进传统耗材。”

“当下,比较热门的方向有这么些,一个是陶瓷和非陶瓷,一个是惰性金属,以及新兴的cc材料。”

“如何将这些材料,灵活地应用和架构于骨折的治疗体系中,只能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同济医院的段教授、薛教授等人,还有国内的很多教授在这方面都比我更有经验,我更不敢夜郎自大。”

“不过,在3d打印假体设计的更细节方面还是有可进一步研发的地方,这也是一条非常漫长的拉锯战。”

方子业说完,就暂时停下,等着其他人的消化。

不然方子业说出来就没有意义。

如果唐福培和张兴泽是在考自己的见识和认知,那么自己说得太快,更失去了考教的意义。

方子业所说的每一个内容,都与自己息息相关,自然可以言谈有物,有现实中的承载物,并非夸夸其谈。

这些东西,在业界并不是什么太大的秘密,只是张兴泽等人并不清楚段宏团队的研究进度,只是知道同济医院在做这样的事情。

“小方你继续。”唐福培道。

“在重建与保肢层面,保肢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避免截肢,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没有固定的方向!”

“毁损伤保肢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类,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保肢术需要研发,比如说大体积骨肿瘤,比如说缺血性坏死,比如说尿病的终末期等等多种。”

“至于重建,则分为解剖重建与功能重建,骨缺损、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也可以归类到解剖重建中!”

“功能重建术,神经功能重建术,肌腱损伤、软组织缺损的修补术,都是重建大类。”

“我们医院目前在做的,功能重建术,只是其中的局部,其实还有很多可以研发的方向。”

“比如说重症烧伤后的功能重建,比如说电灼伤、极度冰冻伤、毒素伤等,更比如,自体免疫性所致的功能障碍,比如说神经无固定原因的退变。”

“这些重建,则更需要结合基础科研,一步一步地前进。则就更加千丝万缕了。”

“各位老师,我也就不再多赘述了。”

方子业再次休息了半分钟,等到觉得大部分人都消化得差不多了之后,才继续道:“论及参与人体的材料,就是这么几个方向。”

“同种异体移植物,异种灭活移植物方向,比如说人工骨、人工血管、人工神经等。”

“这些材料与治疗相关。目前我们国家没有与这些相关的基础研究,不过好像同济医院的心血管外科,有一定的涉猎,但目前依旧达不到世界领先水平。”

“最后,就是辅助人体的器械了。”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个是辅助诊断,一个是辅助治疗,还有就是辅助预后的。”

“剖析根本,我们目前做不出来辅助诊断的器械,只能先模仿,比如说国产的核磁、ct、线机器等。”

“比如说神经肌电图、心电图等,目前都没有比较标准化的国产器械。”

“辅助治疗的器械,目前除了一些体内的耗材之外,也没有太多原创性的器械。”

“我们创伤外科和手外科参照ecmo研发的微型循环仪,勉强算是一个小分类,但想要再创新很难。”

“我们团队目前在做的,就是将这种器械的使用层面进一步扩大,短期内,并不会再有新的产出,先使得物尽其用。”

“辅助预后的器械,目前国内相应的研究产出也很少,比如说功能训练仪,比如说步行辅助器等,都依赖于从国外进口。”

“这些医疗成本,都是比较高昂的。”

“因此,即便是从我们创伤外科的综合层面来看,我们能处于相对前沿水平的自主研发占比,目前尚且不到百分之零点一。”

“而要解决这个局面,说简单也简单,要么就去模仿,模仿到超级高仿,将国际器械国产化。”

“要么就是去查漏补缺,在诊断、治疗,术后辅助的空白领域与世共争,现在空白领域占一个山头,比如说人工智能义肢。”

“要么就是对原有的器械进行改良。”

方子业说到这里,非常肯定地道:“我们人类终究是善于利用工具的生物,所以,我们华国人,也不能总是依赖于无限激发自己的潜能,单纯依靠双手去提升治疗水平的。”

“这对于我们这些从业者来说,其实太过于残忍了。”

方子业把视角转化到医者这里。

最开始的视野是患者的,医疗费大。

中间的视野是科研学者的,目前的局面比较严峻,如果不思进取,直接躺平则罢,如果要往前走,可以选择的方向非常多。

最后回归到临床医生。

目前所有临床医生主要追求的目标就是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操作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

可实际上,如果可以研发出,让人可以脱离最基本操作水平的一些器械,辅助临床治疗,便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放劳动力。

让更多的人,可以以普通的水平就可以参与一些前沿的病种治疗,比如说断肢栽植术。

方子业的话,好像没有一句话有用,但又好像没有一句废话。

这让唐福培教授和张兴泽教授二人非常满意。

张兴泽道:“思维不错,总结性也很强,眼界也有一些。”

“但视野归视野,总结归总结,想要落实,还是要基于我们目前的研发现实,将想法一步一步地落地。”

“这才是百舸争流的主场地。”

“所谓的贸易差,我们不用去管政策性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能够弥补这种差距。”

“如果可以让我们国家,多一些高精尖的出口产品,也能够一定程度帮我们摆脱‘基础产品代工厂’,‘假冒伪劣产品倾销产地’的名声了。”

“所以,还是要具体地落实一些东西。”

邓勇教授听到这,插了一句嘴:“张教授,要不要先上菜?等会儿我们边吃边聊?”

这个场景,他能做的就是问这个。

“邓教授,段教授,你们是地主,听你们的啊?”

“你们要是不给饭菜吃,我们就聊完之后自己解决。”张兴泽还挺调皮的,摸了摸自己衬衣下的肚皮。

到了张兴泽、唐福培这个层级,所谓的名利,所谓的争取,所谓的职称,都已经不重要了。

他们都已经登顶,他们所放眼的,就只是局势,也是自己随便说些话,就可能影响到很多人的东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