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医疗系学霸 > 第404章 元奇志与非说你能

医疗系学霸 第404章 元奇志与非说你能

簡繁轉換
作者:小小鱼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12:06:2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404章元奇志与非说你能求订阅

华国古来有一句老话: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当然,随着近些年来的生育率减少,下雨天打孩子这样的发生率会逐渐下降,因为孩子父亲的父亲或孩子父亲的母亲会出手。

袁威宏在家里没有过类似的体验,毕竟家庭“弟位”比狗稍微强一点,家里是不养狗的。

可在科室里,袁威宏却忽然有一种被闭环理论正中靶心的感觉。

酸溜溜的眼神,幽怨的目光,让邓勇看了都我见犹怜。

邓勇于是摸了摸下巴上的肉痣:“要不,就欺负一下?别欺负第二下?”

方子业闻言赶紧往沙发的角落缩了缩,师父,这还能商量和讲条件的么?什么叫就欺负一下,别欺负第二下啊。

袁威宏要的是欺负方子业么?当然不是。

袁威宏坐正起来:“邓老师,我觉得子业的规划是相对更加合理的,以毁损伤病种为基点,一方面是累积毁损伤治疗的手术量,往横向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以毁损伤为基本面,往更深层次的发展。”

“就是。”袁威宏说完看了看方子业,又看了看邓勇,非常谨慎地说:“就是这样的规划一旦立起来,可能邓老师您提的,我们临床组要合力发展截骨矫形术的课题就得耽搁甚至搁浅。”

截骨矫形,是当前最热门的临床科研方向,是邓勇想要更进一步,去随大流想要竞争的一种路线。

中南医院若能开发出几种其他医院没能开发出来的截骨矫形术,对患者而言,自是福音。

华国的人数众多,再稀少的病种,如渐冻症,在华国的病人数量都不少,因此,你完全不用担心开发了一种术式后,没有患者前来就诊。

医疗发展供需不平衡,仍然是当前华国绝大部分地方的主要矛盾。

要邓勇这样的大佬,更改自己的意志,转为方子业为“小核心”的临床课题,是非常困难的。

即便方子业也是邓勇的学生,袁威宏也猜不准邓勇的心思。

方子业轻轻地嘬一口茶,双手紧接着捧着茶杯正襟危坐,双耳竖起。

什么样的身份操心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地位,才能够挤进去什么样的圈子。

邓勇对临床课题的安排路径和方向,之前方子业是丝毫不知情的。

博士和硕士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积累基本功,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

甚至就连袁威宏、谢晋元这样的主治和副教授,主要任务依然是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就是做手术,给患者解决病痛的能力。

只有在邓勇这样,完成了前期积累,专业内大部分手术都能做,且能够做到标准质量线以上后,才会去考虑,自己的业务重心是什么。

我能够完成大部分术式后,才能考虑,改为汉市、鄂省或者华国的创伤外科的病人,多做点什么。

一个小诊所里的医生,是可以关心医疗的发展前景,但你能够付出的力量基本有限,也就只能关心一下。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并不仅仅是达与穷这两个字可以描述的。

“该变就变,威宏你也不用太过提起警惕性。”

“你邓老师我不是君,不用把伴君如伴虎五个字时刻挂在心上。”

“只是如果临床的业务要逐步转型的话,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会很多。”

邓勇说着,对方子业招手:“子业你拿一个塑料凳子,坐近边来,师父给你讲一堂更深刻的课。”

方子业闻言,马上就在角落把一叠塑料凳子重叠在一起,单手提着,另一只手举着茶杯,往桌子旁走。

袁威宏听了,也是打起了精神。

千万不要小看任何一個病区主任,特别是像中南医院这样的科室行政主任,他们了解的东西,经历过的东西,眼界、底蕴,不是一般的普通医生可以理解的。

想要通过歪门邪道到这样的位置,没有点实力,早就遭受到了社会的毒打了。

方子业把自己的水杯放下后,又看了看邓勇的茶杯:“师父,等会儿再给您添茶水吧……”

邓勇正在组织语言,他关心的并不是茶水够不够喝。

又过了足足三十秒,邓勇才道:“当一个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科室里的临床侧重点是什么病种,就学什么病种,这是基本功不太够的情况下,你们必须要走的路。”

“这一点,很好理解吧?”

袁威宏点头:“邓老师,我们倒是想接触新的病种,也要我们能拿得下啊。”

“病人收治进到科室里来,他们的需求就是要解决他们的问题。骨折的病人想要走路,患肢畸形的患者,想要恢复正常的下肢结构。骨缺损的病人,希望能够有一个正常的骨连接结构。”

“癌症病人也想终身不复发……”

袁威宏说完看向了子业,道:“我们临床医学以外科学为基础的枝丫末节太多了,病种也是繁不胜数,因此,用‘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来形容我们专业,太贴切不过了。”

“把自己处理不了的患者收进了科室里,怎么办?和病人家属干瞪眼?还是随便做了手术就把他们打发,也不管他们的病痛有没有被解决?”

“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袁威宏和邓勇你一句我一句地,开始给方子业铺垫。

方子业能做的,如今也就只有不断点头了。

住院总阶段,是住院医师的最后一程,跨过了这一步后,大部分人都是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要开始承担门诊的任务。

在门诊时,一定要仔细地审视好,什么病人可以收,什么病人不能收,不然把科室里不常做,或者是做得不够好的病种收治进来。

不仅是浪费病人的金钱,更是浪费他们的时间。

邓勇把话题接了过去,然后又道:“这个是求诊病人,与科室综合能力之间的平衡点,一定要掌握好。”

“当前,科室里比较成熟的术式,就是骨缺损、复杂骨折、软组织缺损、骨盆骨折等伱们经常看到的病种,只要患者的基本情况还可以,没有严重的高血压尿病等不适合手术的情况,你在门诊遇到后,可以直接收进来。”

“第二个问题,就是比较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团队的整体收入问题。”

“这个话题,听起来很现实,但我们都是普通人,而且参加工作的医学生,至少也是二三十岁,甚至三十多岁,基本都是拖家带口的,单纯只是讲情怀,自己和家人饿着肚子,也是不行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肯定是要保证一定的工作量。这个工作量,能够让团队维持在温饱线以上,这样他们才会有精力去考虑探索发展,提升我们的业务能力等事。”

“如果说,我们科室里的人,全部都饿着肚子,比如说整个组,一个月的手术还不到十台。下午要吃饭的钱,都还没有着落,你谈什么样的情怀?”

“子业,你一定要记住啊,不能把自己的经历,当作是所有人都可以走的路径,没有多少人可以依靠临床工作之外的路径挣钱的!!”

邓勇仔细叮嘱。

方子业如今自然有一些科研奖励的外快,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得到这个外快,如果方子业拧不清这一点,以后与人相处时,肯定是要吃亏的。

也难以服众。

“你如果足够细心的话,你应该就会发现,韩元晓在带组的前几年,是不谈任何情怀,一心只想让组里面的人吃饱的。什么手术都做,不管大小,只要在能力范围内,都拉进科室里做。”

“这是有这方面的原因的。”

“自然,如果你在带组之前,可以把所有的手术积累都做好,一旦带组,就可以直接开展高精尖的术式,那不在讨论之列。”

“但不管怎么样,你首先得保证手下的人,有饭可以吃,然后才要考虑如何带着团队去发展,这是最基本的问题。”

邓勇说到这里,都已经不算是暗示了,而是赤果果的明示。

方子业听明白后,便道:“师父,我和聂明贤虽然同龄,以后相处的时间也会不少,但聂明贤师兄他以后的工作归属问题,我们还是少干预为好。”

“工作落定首先要讲的就是自由嘛。”

邓勇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希望方子业可以把聂明贤留下来。但聂明贤留不留这种事,肯定是聂明贤的自由选择。

“是啊,他不留是自由,他留也是自由。”

“至于你所担心的问题,你不用管,师父自有决断。其实聂明贤会来刘煌龙这里,就说明了不少的问题。”

“你不用管那么多,就考虑好我给你讲的这些基本面,融会贯通。”

“第一个,先吃饱,第二个……”

……

邓勇和袁威宏,教给了方子业很多东西,今天的谈话内容,再次让方子业的视野上了一个台阶。

从带组,到教学,再到带团队……

带组、带团队,是两个范畴。

带团队的难度比带组还要更难!

另外就是,方子业马上即将面临的带教问题。

中南医院有规定,要升副高,必须要有带教经历,这样的带教经历,除了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的大课,还有硕士研究生的带教毕业数量的要求。

当然,方子业想要带学生,至少也是明年甚至后年的九月份的事情了,如今的方子业,没有课题,是评不了硕导的。

即便是明年拿到了国自然青年基金,也是明年的九月份才评硕导,再到后年的九月份,才能够正式地带第一个学生。

这么一段时间内,方子业没有自己的学生可以自由安排的话,就只能考虑着如何带小团队了。

让自己的师弟们帮忙自己做事。

很显然,之前方子业作为师兄,吩咐和安排师弟的那一套,已经不那么适用了。

当师兄的时候,师兄吩咐师弟,有一定的好处给,那师弟肯定屁颠屁颠地去做事,毕竟大家都是一个科研小组的,都是为师父做事。

可现在的方子业,身份略有改变,他需要自己去另谋一条出路,那么科研方向,自然不能与袁威宏雷同,需要另辟一路。

方向与袁威宏不同之后,再要兰天罗和揭翰两个人紧紧地跟着方子业的脚步,那袁威宏怎么办?原地踏步,完全给方子业做嫁衣?

以后的揭翰和兰天罗两个人,也就只是方子业的走狗,这一辈子都不走出来了?

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个问题如何去解决,袁威宏知道,但是没告诉方子业,让方子业自己去琢磨。

方子业回到了住院总办公室,看了看急会诊的老式住院总手机,电量还剩下两格,根本不用慌。

两格的待机时间,长达四十多个小时!

进门后,方子业把门一关,而后打开了冰箱的门,拿出了两瓶饮料后,方子业脱掉了白大褂坐在床上,低声喃喃:“两位老师,这是要把我赶出师门了呀……”

说起来,方子业还是觉得有点慌张的。

以前的方子业,大可不用迷茫。

科研方向,直接丢给袁威宏后,师父袁威宏会指出一条明路,给方子业配钱,想办法配人手去把课题完成,甚至连论文的书写,都不用方子业费太多的时间。

至于其他的问题,就更加简单了,万一哪里没处理好,直接给邓勇一个电话,自有老师出来背锅。

师父二字,如师如父。

但终究,没有人可以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一辈子,所有人都得成长,在你认识到父母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父母也会慢慢意识到你在长大,长到了超出他们的能力所及之外后,该做的就只剩下本分了。

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想要在京都魔都这样的地方买房,家里没有矿就只能靠自己!

师父袁威宏,自己都还才升副高,你要他给你指点怎么去升副高,这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么?

师父邓勇,如今连优青杰青的帽子都没有,你要他给你指点怎么去拿下这样的帽子,这不是为难老同志么?

另外,不管是毁损伤的治疗,还是断肢栽植,这两位师父都不会,你怎么咨询?

六只眼睛一起玩干瞪眼?

当然,两位老师也不是直接把方子业逐出了师门,所有的事情都不管了,该管的事情还是得管,只是放任了方子业自由。

以后,方子业不管想要做什么,都可以,两位师父不会再左右了,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

只是,被束缚久了,所自带的安全感,在失去束缚的那一刻,会完全消失掉,会有不习惯之处。

然则,很快,方子业就消化了这些莫名其妙的情绪,而后开始咕噜咕噜地吞咽下刚拿出来的冰饮料。

比起袁威宏而言,自己当前的局面,已经算是天胡。

袁威宏当初,师爷楚教授突然故去,师伯带着科研成果离开,留给袁威宏的就是稀巴烂的摊子。

袁威宏如今都闯了出来,自己这么多愁善感干嘛?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方子业的会诊电话并未响起,从住院总办公室走到医生办公室后,李源培和严志名两人在非手术日,把病房里的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子业,三个组今天的出院病历都已经审好了,你过一遍签个字,就放在归档篮子里,等会儿护士长要收了啊。”严志名说。

“好的,严师兄。辛苦了。”方子业笑了笑。

“应该的!”严志名随意地摆了摆手,又解释道:“那个,子业。你办公室的饮料,我们拿了几瓶,明天再补进去啊。”

“没事没事,我等会儿再去买,你们喜欢都哪种口味的……”方子业赶紧摆手。

作为住院总,请师兄和师弟们喝点小饮料,再正常不过了。

李源培建议道:“业哥,你可以在网上点,或者点外卖,有券的情况下,比外面的超市便宜。那种量贩式的仓库,东西都不是假的。”

“行,我下次看看!”方子业再点头,能省钱东西质量有保障,方子业也不会当大冤种。

“其实业哥,我都收藏好了,你看着要不要买一批就行。”李源培这跟班住院总,做得是十分到位。

听到这,兰天罗也转头说:“师兄,你今天有没有空啊,如果没有急会诊手术的话,来一趟练功房呗?你都多久没去练功房了呀?”

兰天罗等人的科研成就可以说比严志名都还牛逼,但是临床的操作,是水磨工夫,他们都还在积累当中。

而且兰天罗等人的胆子都不小,有上级有空,就随便多问一嘴,能多学点就多学点。

“今天晚上看看有没有空吧,我等会儿去一趟急诊创新中心,总得去和谢老师汇报一下!”方子业道。

谢老师就是谢晋元副教授,以前是跟着邓勇教授的,有一段时间周转去了急诊外科科室里当班,如今创伤中心急诊诊室建立起来后,自然是要在急诊中心诊室里坐班的。

严志名闻言就说:“子业,有空多来练功房啊,师兄弟们,都很想你的,子业你发达了,有空的话,也多带带兄弟们,其他的不敢承诺,饮料、咖啡这些管够。”

“然后如果子业你愿意的话,盒饭、便宜的外卖都是可以的。”

方子业听了,就道:“严师兄你别栽赃我啊,我平时吃得都很朴素的,你问问天罗,问问揭翰,我们平时吃的什么?”

“十几块钱的烤肉饭是一顿,十几块钱的盒饭和一起将就。”

李源培听了马上就说:“业哥,你也讲了,就只问天罗和揭翰,怎么不问问允炆呢?怎么不问问舒朗和刘海华呢?”

“这难道不是你的兄弟了啊?”

“我等下就去给师父告状!”

方子业不仅是袁威宏组的师兄,也是邓勇教授组的师兄或师弟,李源培这明显就是有意见了。

“论给人戴高帽子,源培你这能力是没人敢比的。”

“我先溜了。”方子业赶紧败退。

“别啊,签了字再走啊,十一点半护工把出院病历归档去病案室呢。”严志名又把方子业劝留了下来。

……

等方子业签完字,从科室里无事闲溜达到急诊科时,发现血管外科的住院总刘发明,正在匆匆忙忙地往急诊外科诊室跑。

路过了方子业后,拍了拍方子业肩膀问:“子业,你还不快点啊,十五分钟快超时了。”

“发明哥,你先去吧,我都没接到电话。”方子业下意识地就回。

刘发明步子略顿,恍然大悟:“哦,你们创伤中心急门诊开设了,你不用跑急会诊了?”

“那日子是真爽。”

不用跑急会诊的住院总多舒服啊?

方子业没戴口罩,龇牙道:“都是发明哥你们玩剩下的,我吃点剩饭。”

以前的刘发明,有米齐坐诊血管外科急诊诊室,刘发明就不用跑急会诊,日子相当舒坦。

刘发明闻言捏了捏拳头,终究又松掉了:“没办法啊,科室里的大哥们数量有限,齐哥现在还在康复科,短期内,是不要想再有血管外科急诊诊室了。”

“其实我都还好,辛苦点就辛苦点吧,但齐哥他?”刘发明没往下说下去。

说着,刘发明又觉得自己言辞不太妥当:“业哥,我真心地替齐哥谢谢你,他说他现在的手功能余留,目前就还有百分之七十,随着康复地进展,预计可以恢复百分之九十!”

刘发明怕自己的吐槽,惹恼了方子业,被方子业误解为是方子业耽误了米齐的治疗。

但其实,刘发明是有点恨那个把米齐给砍伤的。

如果可以众筹重罪的话,刘发明一个人愿意出资五万,把他给定到死刑!

有米齐在的时候,刘发明不仅任务轻松,还能多学很多东西,如今全部都需要一肩扛。

“应该的,齐哥也是我的大哥,遇到事情的时候,我自当尽力而为。只是能力之外的,就没办法了。”方子业笑着说。

米齐,对方子业多好啊。

虽然说没给钱,不给米,但在方子业急会诊的时候,他给了方子业诸多的便利,就是自己的人情和人脉了。

米齐遇到了事情,方子业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

当初的黄凯受伤时,方子业假装“视而不见”,一是有任务在身,二是,即便是去了,又能干嘛呢?

刘发明先走了,他的脚步如同之前的方子业一般匆匆,不敢耽误急会诊的时间。

而方子业,则是没有直接去急诊外科诊室,先去了创伤中心的诊室里。

创伤外科的诊室,目前就只有王元奇一个人。

方子业与王元奇仅仅两个月多一点时间没见面,就觉得他仿佛变了个人。

王元奇的身材板正,短寸大耳,肤色黢黑,以前也是一个稍显开朗飘逸的大男孩。

“子业,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坐。龚子明,去给你的方师兄泡一杯茶。”王元奇一边热情招待,一边吩咐龚子明。

龚子明是谢晋元副教授的硕士,今年已经硕士三年级毕业,但已经留院读博了,读的是急诊科专业的博士,现在还跟着谢晋元副教授。

嗯,谢晋元副教授,已经是升了博导。

“元奇师兄,你们不用这么客气呀!”方子业赶紧先坐。

王元奇则是整理收拾了一下桌面:“这里比较简陋,比不上创伤外科科室,连门诊都比不上,子业你将就一下啊。”

“谢老师去看急会诊了,但听说是腹部的损伤,下肢就只有小刮伤,谢老师说他要去给外科诊室的人上一课。”

“不要什么乱七八糟的四肢损伤都喊创伤中心会诊!”

方子业闻言,内心一凛。

其实啊,外科急诊诊室的人,喊创伤外科的会诊,是方子业带出来的风气,因为方子业一个可以顶很多个。

如今估计外科诊室的陈家艋和方松林等人都形成了习惯。

只是,方子业乐于去跑一跑混学识点,谢晋元一个副教授,可不会惯着一群主治,上任的第一课就是去立规矩。

方子业也不解释。

每个人上班都有每个人上班的风格,没有对错之分。

该是业务范畴内的事情就去做,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做也是理所应当。

“奇哥,你现在的合同,是签下来了吧?”方子业压低声问。

然后转头对龚子明说:“谢谢啊,子明。你先休息一下吧……”

王元奇点头,而后摇头:“现在勉强签下来,但是医院里不愿意给一点钱,相当于是裸签的。”

“唉!”

“和子业你比起来,我这卖身契是真的贱。”王元奇的脸上一瞬间爬满了疲惫。

王元奇啊,是近几年来,除了方子业之外,唯一一个闯硕士阶段的练功房读博的专业型博士,其实专业实力是同届,甚至近几届最好的。

可因为好得不够明显,且没有出众的科研成果,更没有出国的经历,如今在找工作的时候,还得邓勇教授费尽心机,才勉强谋得一个创伤中心的职位。

人才引进是肯定没有的,连象征性的十几万都不愿意给。

“一点都没有吗?那医院也有点太过分啦。”方子业也有点恼。

好歹也是一个博士,且是本院培养出来的博士,一分钱不给,就直接签合同,医院里也真的下这个手。

“有个屁,恨不得签一个劳务派遣或者是合同制的。”

“算了,师父为我现在这个职位就奔走了许久,没钱就没钱吧,反正就算是有,也不过就是十个月左右的工资。”

“你呢,子业,你现在的日子舒服了啦?”王元奇羡慕地看向了方子业,左手摸着耳垂,只差没滴口水。

方子业的事情,王元奇听了。

医院里顶级的人才引进是五十万,方子业拿了一百万,而且还把协和医院的刘煌龙教授都撬来了科室里,可谓是前途无量。

同龄不同命,王元奇再一次地完成了人生的闭环,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这不是多亏师兄您和谢老师照顾么?”

“我才勉强卸下了急会诊的任务,老师和师兄辛苦了,我也该来看看,拜访一二。”

“以后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吩咐。”方子业回道。

“子业,也算是各取所需吧。谢老师前几天就给我讲过,子业你如果和我们讲起这些事,完全不用愧疚。”

“我需要这份工作,谢老师需要这个平台进副高,子业你需要这个诊室减轻负担,大家都是共赢的。”

“以后如果回到了科室,仍然还是好兄弟,好朋友。兄弟之间互帮互助,太过往心里去,就太生分了!”王元奇变了很多,说起这种话来,是丝毫不停顿。

应该是跟着谢晋元副教授在急诊科混了几个月,把身上的所有棱角都磨平了,再也没有意气风发,只敢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与人相处,自然也会收敛锋芒。

“是吧,子明?”王元奇特意问龚子明。

龚子明点头,嘴巴咧开:“是的,师父一直都说,方师兄和王师兄都是我的直系师兄,和已经毕业了的叶师兄是一样的。”

龚子明有一个高他两届的师兄,姓叶,毕业了蛮久。

龚子明硕士一年级结束时,叶师兄就毕业了。那时候谢晋元与袁威宏交替一年带学生,所以方子业与揭翰也是隔了两届。

方子业紧接着又问:“奇哥,那你签的合同,有类似于‘对赌协议’之类的条款吗?”

“比如说多少年没能拿到面上课题,就自动解除合约,不再续约?”

这是很多顶级三甲医院会写进条款里的。

他不解约,但是合同签订后,医院单方面不再续约,相当于就是被提前通知地解雇了。

虽然有经济补偿,但那个补偿顶个屁用?

“有啊,八年之内。”

“第一次合同是两年嘛,然后是三年一签。正好八年。”

“八年结束后,如果还没有国自然面上或者青年基金的话,就难搞哦。”王元奇说着,眉头紧皱。

面上项目好拿吗?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可以说总有人,可能一辈子都拿不到!

王元奇本想问方子业的合同怎么签的,但马上改口:“子业你我就不问了,你拿这些东西,完全无压力。”

“我现在都有些后悔,博士期间和硕士期间没有发表足够多的论文了。”

方子业正要回话时,私人手机响了起来。

方子业赶紧拿手机一看,是许久未联系过的谢教授打来的。

“谢老师。”方子业直接开了扩音。

“你来下急诊外科诊室,这里的人说,你能解决这里的问题,我说你不能,你是创伤外科的,但他们非说你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