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48章进度喜人
拉吉很喜欢朱胡区,尤其是这里的海滩。
他不介意整个下午都坐在日沙酒店的泳池边消磨时间,何况伏特加和鸡肉三明治无需他自个儿掏钱。
他倒并非蹭吃蹭喝,拉吉靠贩卖他人的故事偿还酒资饭钱,还大大有馀。
正如他的好友希夫.库尔马形容的,拉吉是「打拼者的上帝」。
《银幕》杂志专栏作家的身份,给了他在宝莱坞通行无阻的权力。
他是两个世界之间的信差,是连通上流和下等孟买的导管。
光以外貌评判,拉吉非但算不上气宇轩昂,且显得粗鄙和猥琐。
他留着络腮胡,从不认真扣好衬衣纽扣,像个邋遢的走私犯不说,一副斗鸡眼也很不讨人喜欢。
他看着你时,你却不知他在看哪里。
但拉吉的文笔一流,所谓人不可貌相,他的专栏文章竟好似一篇篇讲道,充满神圣的使命感和高尚的道德观。
希夫.库尔马带着罗恩他们找到他时,拉吉正和服务生聊的热火朝天。
「拉吉,你又在骗别人的故事。」希夫坐过去,不客气的为自己倒了一杯酒。
「怎麽能说是骗呢?」拉吉指着刚刚离开的服务生,「那人有一肚子的故事,随时等着向人倾诉。」
「那你听到了什麽?」
「一个追梦者的失败宣言,但和他境遇相仿的人,在孟买又何止千百。」
「你话多的都快能写一篇报导了,给你介绍两个朋友。」
希夫想要介绍罗恩和玛丽,但拉吉却主动站起来打招呼。
「苏尔医生,久闻大名。玛丽小姐,宝莱坞第一家外国人经纪公司。」
「你好。」罗恩和玛丽分别与他握手。
几人坐下,在徵得罗恩的同意后,希夫把剧本递给拉吉。
「你看看这个。」
「噢,宗教片。」
拉吉对低成本电影以及拍摄电影的首陀罗和贱民阶层了如指掌,翻开他手边的《银幕》杂志,低成本电影的宣传彩页随处可见。
是的,通常拍成人电影的,都是贱民阶层。宗教片稍微好一点,但拉吉依旧吃惊罗恩会投身这门事业。
「剧本没问题,北印和中印地区的人会喜欢,在那里这种片子往往比大片更卖座。
不过苏尔先生,以您的身份,完全可以去投资那些大片。」
「我刚刚入行,」罗恩耸耸肩,「而且低成本电影控制起来更方便。」
拉吉了然,这一点确实。投资大片的话,罗恩只能算是个参股者,对电影拍摄没有任何决策权。
但真实的情况是罗恩没那麽多钱糟蹋,玛丽她们早就研究过了。
在宝莱坞拍摄一部大片,最低四千万卢比起步,超级大片甚至超过一亿卢比。
中等成本电影的投资规模也在三千万左右,低于一千万卢比,都算低成本电影。
罗恩哪来那麽多钱去投资大片,不掏个一两千万卢比,都上不了桌。
「你们有多少预算?」拉吉问。
「三百万卢比。」
「拍摄地点呢?」
「北方邦。」
「如果是这样的话,勉强够了。」拉吉经验丰富,他已经在脑子里计算了一遍开销。
「所以关于男主演,您有什麽推荐?」希夫语气带着尊敬。
他和拉吉的关系很复杂,后者是他的伯乐,称得上是亦师亦友。
希夫最开始也是一个来孟买的打拼者,是拉吉资助他上了大学。
毕业后希夫先是做制片助理,随即入了导演一行。
「宝莱坞最不缺的就是男主演,不管什麽价位,都有成百上千人在等着。」拉吉和无数宝莱坞的打拼者打过交道。
「我们的预算有限,所以.」罗恩故作为难。
「放心,片酬不会超过一拉克。」拉吉保证道。
就像希夫说的,他是打拼者的保护伞。
所谓打拼者,就是想在宝莱坞闯出名堂丶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之人。
尤其是女性打拼者,一百个来孟买闯荡的女演员中,真能走运的不超过十个。
试镜的地点就在他们身后的日沙酒店,阿里却更喜欢叫它「自杀酒店」。
因为不时有女演员禁不住又一次落选的打击,在酒店房间寻了短见。
如罗恩上次和昌德拉他们吃饭时,百般讨好近乎谄媚的莉塔和吉塔,已经是十足十的幸运儿。
在这些成千上百的宝莱坞打拼者中,有些人跑过龙套,有些人演过配角。
想找一个经验丶才貌尚可的男主角,并不难,拉吉随口就能报出五六个名字。
「我后面会让他们去你们那儿试镜,」拉吉示意几人不必担心,「重要的是电影完成后的发行。」
「我准备请拉尔导演介绍一些发行商。」罗恩答道。
「那当然最好,不过你对低成本电影别太乐观。」
「怎麽说?」他问。
「审查是一个问题,那些大戏院不能上映的话,发行商不会接手。」
「实在不行就分地区发行,那些审查严格的邦,直接卖一次性发行权。」
印度电影在国内共有五个发行区域,另有一个专门面向所有海外市场。
这五个发行区大致按照地理位置区分,东西南北中,每个市场各不相同。
北印和中印讲印度语,东印说孟加拉语和阿萨姆语,南印则是泰米尔语和泰卢固语,西印以马拉地语为主。
罗恩他们拍的当然是印地语电影,主要市场在北印和中印地区,其他地方大可以卖掉一次性发行权。
连语言都不一样,即使走票房分成路线,也没多少收入。
「这个方法不错,看来重点是在北印度那里。」拉吉赞同。
「我就是北方邦人。」罗恩摊手。
「那就更没问题了。」拉吉毫不怀疑他在当地的能力。
「电影制作后的宣传还要麻烦您。」罗恩看了眼他手边的《银幕》杂志。
拉吉笑了,「到时候我亲自主笔。」
「那真是太谢谢了。」罗恩和玛丽都很高兴。
来来回回只一个星期,他们就敲定了剧本丶导演丶女主演,还有后面的发行和宣传方向。
男主演似乎也有了眉目,整部电影的筹备进度,快的惊人。
回到经纪公司后,他们叫来编剧拉维,又开始商量剧本细节。
故事非常俗套,它发生在农村,村里的大户人家有两兄弟,弟弟的老婆刁蛮泼辣,哥哥的妻子贤良淑德,弟弟梦想着前往美国。
有一天,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人途经村庄,唱响了难近母礼赞,受到感染的村民都来敬拜女神,弟弟也在其中。
女神响应了他的祷告,立即有电报从美国总部发来,说职位正好有空缺。
品德高尚又心地善良的大嫂于是变卖了嫁妆,为这个兄弟和他的妻儿买好了赴美的机票。
多年后,一言一行早已变得西式的一家人从美国归来,托运了一皮箱钱欲挽救哥哥在家乡不景气的生意。
但就像托运贵重物品必然会发生的那样,他们的行李被航空公司弄丢了。晴天霹雳!
故事以此为开端,讲述了男女主角依靠难近母显灵,与邪恶势力斗争的种种场景。
如果硬要用一个词为剧本做概括,那就是扯淡。
什麽显灵,什麽虔诚祷告,简直荒唐。
把它放在其他国家,估计大家就当是神话奇谭,一笑了之。
但印度人就信这一套,他们真的相信难近母的存在。
因此故事既要拍的情节跌宕起伏,又要体现对神话人物的尊重和信仰。
不过嘛,拍电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赚钱。
「《礼赞难近母》这个名字太严肃了,不够娱乐化。」罗恩提出意见。
「但我们拍的就是宗教片。」玛丽有些疑虑。
「可以根据地区不同,也为电影定不同的名字。」希夫建议道。
「哇,不错的主意。」罗恩眼睛一亮。
他差点忘了这是印度电影的又一个常规操作,因为语言不同,各邦文化习俗不同,同一部电影的译名也不同。
几人商量了一番后,最后决定为这部电影定三个名字。
在农村,它叫《礼赞难近母》。在孟买这样的城市地区,它就变成了《外国婆婆本地妻》。
旁遮普邦这样的锡克教地区,乾脆改成《天降神迹》。
这样就接地气多了,不同地区的观众,都能get到自己的点。
电影筹备除了这些,还有另外一大核心。
那就是音乐,别看他们是一部低成本宗教片。
但歌舞什麽的,肯定要整上,不然谁看?
印度农村地区的人都是文盲,没有歌舞热热闹闹一番他们会觉得亏本。
复杂的剧情他们可能看不懂,但歌舞一定能。
初步估计,罗恩的电影也要准备5首歌曲,3个歌舞片段。
这还得找专业人士来,靠他们几个人的脑洞是万万行不通的。
罗恩准备再去叨扰老拉尔一番,玛丽和希夫也会去邀请宝莱坞的其他音乐导演。
他们分头行动,力争在两周内搞定这个问题。
时间已经进入六月,沉闷的雨季云正在孟买上空酝酿。
滂沱大雨随时会洒下,这座躁动的城市终于略微安静了下去。
不过对罗恩来说,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苏尔电器上一个月的回款,即将到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