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女县令 > 第175章 算账

女县令 第175章 算账

簡繁轉換
作者:佟富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00:07:15 来源:源1

雁回关失守之后,袁奎山和四皇子便据守淮州抵抗鞑靼。不过打了一年多,还没有能收回雁回关的趋势,这导致淮州的百姓除了战死的之外,能逃的都逃亡了。

尤其是这半年以来,可谓是尸横遍野。

陆晨阳其实很关注淮州的战情,但一来淮州离得太远,二来陆晨阳还有许多事要做,所以还顾不上那边。

高铭一直留意着那边的消息,也专门派人去打探那边的情况。因此他特意跟陈松原商量,留出一支商队走那边的的路线来打探消息。

陆晨阳神色凝重,“一群废物。”

淮州的百姓四处流亡,有的集结成了团伙便成了劫匪,还有的则成了流民,活不下去就跟了义林军。

陆晨阳拿出了地图,淮州旁边就是冀州,所以百姓们活不下去就去了冀州。义林军的百万大军名号还是很能哄人的,可是让义林军再壮大下去,大乾可就更危险了。

陆晨阳拧起眉头:“义林军是一伙乌合之众,但他们人数众多。以后朝廷与义林军必有一战,可这些都是无辜百姓。”

陆晨阳为官是想让百姓安居乐业,他不想跟这些百姓们短兵相见,他们只是想活下去,何其无辜?

一百多万的义林军啊,那都是大乾的百姓啊。

高铭看着陆晨阳脸上的痛苦之色,心中叹息一声,就知道他家大人又心生不忍了。

这就是招喜姑娘说的,她家大人是很好很好的人,心怀天下,所以会为了这个混乱的世道、普通百姓的遭遇而感到痛苦。

高铭说道:“大人,只有统一,只有选出明主,才能结束这乱世。”

陆晨阳知道他说得有道理,他问道:“义林军的统领是谁?能不能让朝廷去招安呢?”

高铭摇头:“义林军的统领换了好几个,他们也一直在内斗。现在的这个义林军的统领叫姚敏才,我们将义林军从宁州击退之后他才上位的。至于招安,不太可能,听说姚敏才已经有了自立之心。”

陆晨阳:“……”

陈松原嘲讽着说道:“自立?在哪自立?从冀州?”他冷哼了一声:“不过弹丸之地就想自立为君了?哪来的脸呢。”

他家大人都没想着自立呢,这个姚敏才怎么敢的啊?!

陈松原对着陆晨阳说道:“不过如此能看出来,这个姚敏才并无才干,无需多虑。”

这对手实在太弱,根本不是他们家大人,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陈松原想到这,不由得骄傲地挺起了胸膛,一脸慈爱地看着陆晨阳。

看看他的主公,才干、胸怀、文采、就连武功都不缺!这才是值得追随的主公啊!他要为他肝脑涂地!

陆晨阳被他的目光看得有些头皮发麻,说真的,他娘都没这么看过他。

陆晨阳说道:“他蠢不要紧,但就怕一个人蠢又勤奋。他这么努力的收拢难民,集结了这么多的百姓,只怕是怀着雄心壮志,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

这一点高铭和陈松原都赞成。

陆晨阳看着地图,然后将目光放在了安州。

安州这个地方一直很低调,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中庸。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他夹在冀州和淮安的左下角的位置,没有人会特意绕路去安州。

从经济方面来说,它比不上宁州。

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地方,但是它是现在整个大乾少有的没有发生战乱的地方,就连义林军都下意识地忽略了这个地方。

反正安州也穷,抢也没有好东西,还不如去宁州。

对,就这么嫌弃它。

陆晨阳眼睛一亮,说道:“如果我给安州支援一批粮草,让安州的刺史收拢流民,你说还会有人去投靠义林军吗?”

高铭和陈松原对视了一眼,高铭没说话,他觉得陈松原会主动喷他。

刚刚还在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的主公肝脑涂地的陈松原,此时就觉得他的主公太能花钱了。

陈松原说道:“这确实是个办法,不过大人,那我们要投入多少粮食?”他噼里啪啦地说出了一串数字:“现在蜀地和岭南的百姓确实都可以吃饱了,但大人爱民如子,一直在减少赋税,我们大部分的税收都来自于商税。我们靠着这些养着陆家军已经相形见绌了,去赈灾需要的粮食可不比养一支陆家军少。”

陈松原想了想,又说道:“我们现在花的银子,是这次打渠州所缴获的战利品。但我们过几天要送一批粮食去宁州,”他看了陆晨阳一眼,接了一句:“若是大人肯献身,娶了崔氏女,说不定崔氏看在大人是崔氏女婿的面子上,说不定会帮我们出了这份粮草。但,现在义林军已经被击退了,我们属于驻守,是为了大人驻守,我想崔氏肯定不会再出粮草供养了。”

陆晨阳:“……不是,好好说话,别提亲事。”

怎么感觉现在缺钱都是因为他不肯献身呢?

陈松原微微颔首,恭敬说道:“是,大人。现在大人还要建学堂,我们还要采购笔墨纸砚等。当然了,这些大部分都是从沈家和赵家采买,已经给的是成本价了。而且,我们一直以来都是靠着大人的脸面其中一部分在赊账,待到明年的收赋税的时候抵扣……但即使只是支付一部分也是不少的银子。”

陈松原诚恳地望着陆晨阳道:“大人,我们没有银子了。我们要预留出两万两银子以备不时之躯,剩下手里能动用的银子,”他伸出手指算了算,便给了出准确的数字:“不过八千七百六十五两。”有零有整的。

陆晨阳轻叹了一口气,他知道他说得是实话。

其实他也很心疼陈松原,陈松原出身富户,陈家在岭南都是排得上号的富贵。陈先生以前花银子都不眨眼,可是自从跟了他之后就锱铢必较了,每次采购物资的时候,为了一文钱跟着商户们来回扯皮。

陆晨阳有一次见到了,都觉得心酸。

在他家大人眼中,好像任何事都是必须要做的。必须要建立学堂,让孩子们受到教育、必须要尽快修建水渠,这是为了百姓们的生计。其实他知道他说得有道理,可是他还是会心疼他。

很多人都觉得陈松原在陆晨阳面前不如高铭得脸,因为高铭是帮陆晨阳出谋划策,很多重要的事情陆晨阳都会听从他的建议。

尤其是在官员任免上,都是由高铭出面负责,而陈松原则显得低调很多,哪怕他掌管着陆晨阳的钱袋子。但是世人皆知,管钱的不如管权的,尤其是在陆晨阳手下,该给的钱,是不可能克扣的,如此一来陈松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

但其实陆晨阳从来不这样认为,反而给了陈松原很大的尊重,尤其是外人在的时候,他毫不掩饰的表现出对陈松原的重视和恭敬。

因为陆晨阳知道,陈松原真的做了很多。陈家的家产他动不了,但是属于陈松原这一房的银子,几乎都被他补贴给陆晨阳了。

当然了,陆晨阳也许下诺言,到日后他们条件好了,定会连本带利的奉还。

每次陈松原都一本正经地点头,说相信大人。没当这个时候陆晨阳都有些脸红,因为两人都不知道,能还上钱都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陆晨阳说道:“我知道先生艰难,可是,有些事还是要去做的。”他说道:“能做多少做多少吧,我会给安州刺史写一封信,我愿出一批粮草,请他与我一起放粮赈灾。这件事是必须要做的,否则越来越多的百姓去了冀州,成了叛军,日后与我们陆家军必有一战!我们赈灾要救的,不止是流民,更是我们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