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穿越三国,貂蝉我先收了 > 第984章

穿越三国,貂蝉我先收了 第984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00:08:1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七月流火,炙烤着关中八百里沃土。

地面龟裂,田间枯黄。

这片曾经第一次被誉为“京”造就了强大的周朝的土地如今宛如一片被遗忘的废土。

一千多年之前,一个古老的部落从远方迁徙至此,发现了这片沃土。

随后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他们在这片土地开垦良田,兴建房屋,举行祭祀,将部族深深的扎根至此,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部落,他们称这里为‘京。’

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历代都城皆以“京”为命名。

后来,这个部族的一个名叫西伯昌首领带着部族开始扩大部落,迁徙,征战最终定局至此,将此地命名为镐京!

西伯昌父子以镐京为都城,东征西讨灭亡了商,开启了长达四百年的西周时期。

而在这四百年之间,镐京一直作为西周的国都。

直到东周开启之后,迁徙至洛邑,也就是如今的洛阳,这里才被当做陪京。

秦末汉初,高祖刘邦击败项羽之后,接受了张良的建议,定都于此。

所言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此地有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之势。

高祖刘邦采纳意见之后,在此建城,名为长安。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欲其子孙长安都于此。”

寓意长治久安,永固帝业,所以命名为长安。

这其中暗合当初周朝定都于此之时的寓意。

《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有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长安不光水系发达,浇灌着关中八百里沃土,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百姓。

同时也是一处易守难攻,竖立着数座天然屏障的万全之地。

北有桥山山脉,南有秦岭山脉,两山之间便是广阔的八百里平原。

东守函谷,西守大散,北守萧,南守武。

只要扼守住这四关,即便天下大乱,这八百里的广袤平原就无忧。

但这曾经孕养了四百年西周,五百年大秦,两百载西汉的广袤平原如今好像是生病了一般。

在被高耸的城墙包围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柱楼宇精美的长安城之外,杂草丛生饿殍遍地。

大地枯黄干裂,路边随处可见累累白骨。

灾年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即便是卖儿卖地也不足以活命。

没有种粮,大地荒芜,就算是有了种粮播种,也未必能长出粮食。

可悲的是,就算是长出了粮食,耕种之人也未必能挺到粮食成熟的那一天。

而就算是粮食成熟了,那金灿灿的麦田周围也环视着一双双贪婪的目光。

李儒乘坐在一辆牛车上,身上穿着普通的粗布麻衣,朝着长安城东的方向而去。

在其周围,还跟着十几名腰间有佩剑的侍卫。

若不是如此,此时的李斯早就已经被路边那些眼睛都泛着绿光的饥民给撕碎了。

至于牛可能都只剩下了一堆的骨头。

长安城虽然如今不是京都,但却也是陪京。

每当需要有大型祭祖活动的时候,还要用到长安。

长安城内的长乐宫,未央宫,明宫,北宫,明光宫,以及城外最大的建章宫虽然没有居住,但平日里负责维护的宫女还有太监却一个不少。

和洛阳基本相同,长安城内可供百姓居住的地方并不多,大多都已经被宫殿占据。

而剩余的绝大部分区域,除了曾经一些高官显贵皇亲国戚居住的位置之外,剩下可供百姓居住的位置就更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