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可汗回忆录 > 第419章 不要变得跟你最讨厌的人一样

天可汗回忆录 第419章 不要变得跟你最讨厌的人一样

簡繁轉換
作者:七星肥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4 04:15:08 来源:源1

第418章不要变得跟你最讨厌的人一样

幽州。

天微微亮,火被扑灭了,可高欢等人居住的宅子多半已成了废墟。

宅子周围,范阳的百姓正在看着热闹。

高欢以及一众怀朔部曲,如今看起来十分狼狈。

昨夜的刺杀和放火之后,对方并没有下一步的举动,便是放火的人也逃得一个不剩。

高欢瞥了一眼周围之人,其中不乏宇文泰麾下武川将领。

他们与高欢等人相识,不过此刻却装着很陌生,远远的看着,不发一语。

声音最大的反而是前些日子里被高欢等人抓了又放了的世家子弟,他们在奚落着高欢等人的狼狈。

尉景等人听了,怒意蓬勃,正欲动手,却被高欢拦住了。

「这里出手,吃亏的是我们。」

高欢用鲜卑语说了一声,尉景等人也只能按下了心中的怒意。

高欢心中,对于这场行动背后主使之人已然有了几分猜测。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对方却是主动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贺六浑,怎如此模样?」

刘灵助提溜着两瓶酒,出现在了高欢的面前,一脸诧异的模样。

高欢眯着眼,看着眼前这位鹤发童颜之人,脸上露出了笑意。

「昨夜仆从不小心走水了,让刘公见笑了。」

「怎能如此疏忽,朝廷的重犯不要紧吧?」

刘灵助向高欢身后看了看,却没有看到他想要看到的人影。

高欢除了有一个辽东征讨大使的名头之外,还有朝廷临时赋予的监察御史丶使持节,能处置郡守以下的官吏。郡守以上,亦可上奏朝廷而后处置。

宇文泰也是一样。

不过,强龙不压地头蛇,幽州毕竟是别人的地盘。

高欢吃了一个闷亏,但并没有就此发作。

「不妨事,都在这里了。」

刘灵助点了点头,若有深意道:

「那以后可要小心,别再走水了。」

高欢听了,脸上笑容更盛,道:

「刘公放心好了。」

说着,高欢问道:

「不知刘公提着两瓶酒,打算去哪?」

「前些日子带了这马奶酒给了贺六浑,这不想着给卢将军尝尝麽!」

「我怎麽听说卢老将军不好这一口?」

「卢老将军不好这一口,他家中之人总有人好这一口。」

刘灵助说完,便带着酒水离开了。

尉景看着刘灵助,听他说了一大堆,不明所以,问道:

「这老小子什麽意思?」

高欢摆了摆手,道:

「出城,去城外的营地再说。」

高欢这次北上,带了一千人,武备充足,就驻守在范阳城外。

到了营地之中,高欢与一众人才松了口气。

尉景心中的疑惑不解,问道:

「刘灵助那老小子是什麽意思?」

高欢坐在桌案之下,笑道:

「他自然是来示威的。」

司马子如在旁,听了这话,问道:

「火是他放的?」

高欢猜测道:

「不是他亲自放的,也是他在背后指使的。」

高欢说完,一众怀朔人当即不淡定了。

「老子这就去将他抓了,看这老小子招不招!」

尉景想到了昨晚的遭遇,怒不可遏,当即就要发作,却被高欢拦住了。

「他是燕州刺史,我们又没有证据,怎麽抓他?」

「那就这麽算了。」

「不要学得跟那些武川人一样,动不动就喊打喊杀。」

高欢这一句话,在场众人都冷静了下来。

司马子如见此,劝道:

「刘灵助从尔朱荣时就经营幽燕之地,根基深厚,加上他背后的范阳卢氏,得仔细谋划,不要冲动。」

司马子如出身怀朔镇省事,在一众怀朔人面前还是有威望的。他开口,刚才还怒火中烧的怀朔人都冷静了下来,齐齐看向了高欢,等待着他拿主意。

「刘灵助这老小子想要将幽州搅乱了,那就搅乱好了。」

高欢并不在意,反正这幽州也不是他的地盘。不过,有一件事情他还是很在意的。

「刘灵助这老小子狗急跳墙不奇怪,可他提到了卢文伟,似是想要将他也牵扯进去。」

司马子如有些疑惑,问道:

「他们本来不就是一夥的麽?」

高欢摇了摇头,面色变得严肃起来。

「范阳卢氏弃车保帅,照道理说刘灵助也到此为止就可以了,可他却冲着这麽前,八成是这老小子这些年乾的一屁股脏事洗不乾净,怕被我们翻出来。」

「那该如何?」

「帮他搅混水!」

众人不解,但见高欢冷笑了一声,道:

「他既然要扯,就让他扯好了,将这河北世族和武川人都扯了进去,那也无妨。」

司马子如有些忧虑,道:

「可要是真的被他扯进去了,我们这一千人在这幽燕之地待得住麽?」

高欢听了,有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道:

「宇文泰留下的镇守范阳的那个侄子宇文护不是善茬,不会这麽容易陷进去。他在旁边看了这麽久,也该出出力了。」

高欢说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杀意。

「若是他陷进去了,便更好了。」

……

清河郡。

崔凌的府宅前,宇文泰带人等候良久,想要见崔凌一面。

不过,等了半个时辰,崔府的大门始终没有动静。

宇文泰不急,可他身后的一众武川将领却是等的不耐烦了,火气都上来了。

「这老伧父太无礼了。」

刘亮怒声吼道,被宇文泰看了一眼,却又压下了心中的火气。

不久之后,府宅旁下人进出的角门打开了,从中走出了一名穿着布衣的老者,看起来像是管家一类的角色。

他走到了宇文泰面前,行了一礼。

「在下崔二,见过宇文将军!」

「不用多礼!」

宇文泰的官职爵位都要比眼前这座宅子的主人崔凌要高,宇文泰主动拜访,可崔凌却不愿意见他,甚至将他在府外晾了半个时辰,派个下人出来打发他。

「主公病了,不能见客。宇文将军所说,主公已然知晓。主公说清河崔氏乃是世家表率,若子弟有不法之事,该如何办就如何办,宇文将军不必特意来见他。」

宇文泰身后的那些武川将领目光都可以杀人了,崔二也看到了,可他却是袖手一挥,撇过了头,趾高气扬的。

「那我就告辞了。」

宇文泰压抑着怒气,回到了驿站之中。他没有说话,他身后的武川将领却是忍不住爆发了。

「什麽世家表率,那老伧父装什麽,好像什麽都和他无关一样。」

「主公,要我看就直接冲进他府中,将他抓来讯问,看他还能如此麽?」

……

宇文泰尽管心中怒火很大,可他清楚,愤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们找到的证据,的确牵扯不到崔凌。他如此做,自是有恃无恐。」

宇文泰出于北地,自小也从长辈那里听说过以前的六镇是如何辉煌,他们这些六镇子弟是如何荣耀。

可为什麽后来都没落了呢?

都怪那些阴邪狡诈的汉人蛊惑孝文皇帝,让孝文皇帝放弃了鲜卑人的传统,去学汉人那一套礼制。

宇文泰小时候也曾将父辈口中的阴邪狡诈的汉人当做大坏蛋。

可随着年纪渐长,加上亲身见证六镇祸乱河北,他对于父辈口中的阴邪狡诈的汉人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当年的杜洛周丶葛荣看似风头正劲,可没有河北世族的支持,都成了无根之木。

哪怕他们抓到了这些世族之人,也是多不敢杀,只能供着。

宇文泰那时年纪幼小,并不在六镇兵的高层,只是在旁看着,第一次察觉到了他们父辈的描述好像不对。

到了如今,宇文泰有了更深层的领悟。

他是使持节丶东北道大行台丶上将军,可却是连一个没有官职之人的宅门都进不去。甚至,这人的侍从对待他身后战功赫赫的将领,也是俯视着的。

「好一个清河崔氏!」

众人听着宇文泰着忽然的一句话,都有些不理解其中之意。

宇文泰却是暂且按下了心中的愤怒与不平,转而问道:

「范阳有信来了麽?」

「有一封!」

宇文泰接过了自己侄子宇文护送来的信,看完,笑了。

「萨保坐不住了,看来这幽州比这里更加热闹。」

众人听了,都有些担忧。刘亮问道:

「主公,那些怀朔人下黑手了麽?」

宇文泰摇了摇头,道:

「是刘灵助!」

「他?」

刘灵助与他们的关系不说多密切,也相当熟稔。

宇文泰见众人模样,提醒道:

「这些年,刘灵助送了多少女人给你们,你们都忘了麽?」

众人听了,面露讪讪之色。

「主公,我们……」

宇文泰摆了摆手,示意不想要追究,道:

「刘灵助这厮本事不小,野心更大,如今怕是被高欢戳中了痛处,想要搅乱局势。高欢这厮,也是推波助澜,想要搅乱局势。」

听了宇文泰的话,众人的怒火都上涌了。

如果说清河崔氏的所作所为只是让他们愤怒与生气,那高欢这帮怀朔人的作为就让他们激发起了与生俱来的敌意。

「这帮怀朔人,看着我们加官进爵眼红,就背后使阴招,有本事上战场上较量!」

「就是,他们要搅乱幽州,我们也搅乱相州。」

……

宇文泰安抚了众人,道:

「不要学得跟怀朔人一样,动不动就想要搅来搅去。」

这话一出口,众人马上就安静了。

宇文泰心中也有些意外,邺城之中的怀朔人比他想像的还要团结,密不透风。

要在怀朔人擅长的领域去击败他们,只是徒劳无功。

「那该如何?」

「告诉萨保,将那些与刘灵助有牵连的人都抓起来,送去给高欢。」

——

沧州。

永济渠附近的村庄已然建了十来个,新建的村庄周围开辟的田地并不多。

秦王府下百姓三百家为一团,居住在村庄之中。

李爽带来的粮食,为他们解决了建造村庄之初的粮荒问题。

正当幽州丶相州都风起云涌之时,沧州却很平静,甚至可以说到处都是田园牧歌之景。

沧州是均田制最初推行区之一。

均田制因为战乱被破坏,如今李爽要重新推行,沧州反而比其他几个州执行起来要简单。

相州丶冀州这些州人口密集,田地交错,情势复杂,盐业兴盛的沧州,世族的阻力小了许多。

李爽在沧州待得时间比其馀两州加起来都要长,将当地秦王府麾下的三万户百姓居住的村庄的一个个看了过去,同时,亦将沧州各郡县城的官吏都换了一遍,又在浮阳丶乐陵丶安德设置了三座军府。

六月,李爽一行到了章武。

此地有当年汉武帝留下的望海台!

李爽带着刘思夏登上了望海台,望着远方的渤海,李爽没有多大的感触,刘思夏却是触景生景。

她长这麽大,还没有见过海。

「据传当年秦皇汉武,巡望海疆,欲海外求仙,便在此处。」

李爽看着情绪激动的刘思夏,丝毫不能领会她此时的感性,叹道:

「要出海,不打下梁国,怕是不行!」

海的对面,有新罗丶百济丶高句丽,还有倭国。不过以北魏的造船技术,想要建造大规模的船队,横渡大海,前往对岸,怕是做不到。

有这样造船技术的工匠,在南梁,在建康。

如今往来在渤海两岸与朝鲜丶倭国的商船,载货载人可以,却难以承载数万大军的后勤补给。

刘思夏听了,却是完全听差了。

「你也想要长生麽?」

李爽听完,却是哈哈大笑。

刘思夏跟在李爽后面,像个跟屁虫一般,劝道:

「听我说,求长生完全是靡费。」

没有理会刘思夏的话,下了望海台之后,李爽见了百济丶新罗的使者。

百济和高句丽出于一脉,都是扶馀人建立的国度,而新罗则是当地土着三韩建立的国家。

他们都有着相同的处境,受到高句丽的威胁。

「参见大王!」

「不必如此!」

李爽将他们找来,也没有多话,直接道:

「当日朝堂之事,你们都看到了,高句丽仗着辽泽天险,三年进贡,五年反叛,猖狂不已。本王也听说高句丽这些年一直在南下,抢你们的土地。」

两位使者看了一眼,局促不安。

李爽却是笑道:

「本王不是要你们立刻反对高句丽,只要你们替本王带一句话给你们的王。」

「请大王指教。」

「高句丽的大军越不过辽泽,难道还越不过你们的郁里河丶泥河麽?」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