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 第1671章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第1671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00:12: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崇祯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九。

无数从南京来的囚车抵达北京。

提前获得消息的崇祯命早已抵达京师的李若琏在城外等候。

交接完犯人,李若琏把所有人涉案人员全部带到诏狱关押起来。

在进入诏狱前,一些犯人扯着嗓子喊冤枉。

当他们迈步进入诏狱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下意识地闭上了嘴。

第一感觉是阴冷,似乎比京师的冬天还要冷。

紧接着腐臭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让人不禁作呕。

昏暗的烛光中,暗红色墙面和地面宛如一只嗜血的猛兽,在等待着猎物到来。

牢房的角落里时不时传出老鼠的吱吱声和犯人痛苦的哀嚎声。

李若琏用温和的语气说道:“诸位大人请吧!”

朱国弼声音颤抖:“我要见陛下,我要向陛下申冤!”

李若琏安抚道:“朱大人别急,陛下会来的。”

由于犯人多,牢房少。

许多人被关到了一起。

徐文爵看着与他同处一间牢房的朱国弼,埋怨道:“哎,你手握七万大军,竟然被九千骑兵击溃!如果没败,局势肯定不会发展成这样,咱们也不会成为阶下囚。”

朱国弼扯着嗓子吼道:“这事能怪我吗?”

徐文爵也吼道:“那你说怪谁?总不能怪我吧?”

朱国弼一脸愤恨的说道:“要怪就怪南京兵部那帮废物,募兵不及时也就算了,训练出来的士兵也毫无战力,所以才被轻易击溃。”

话音刚落,左侧牢房里的南京兵部左侍郎任浚大声反驳:“你放屁!募兵不及时是兵部的原因吗?是户部原因!户部没钱没粮,兵部如何募兵?靠画饼吗?”

“训练不行也是钱粮的问题,钱粮充足时每天都能训练,钱粮不足可不就五天一练,十天一练!”

不等任浚推卸完责任,右边牢房里的户部官员破口大骂:“放你妈的屁!出兵前从未亏欠兵部的钱粮,出兵后虽然有所拖欠,但每次有钱了都会率先向兵部拨钱,你怎么好意思怪罪户部?”

“另外...出兵后允许大军自筹钱粮。朱国弼你个王八蛋筹不到钱粮是你自己的问题,别把屎盆子往户部头上扣。”

朱国弼大怒:“你才是王八蛋,你们全家都是王八蛋。”

“我们全家是王八蛋,你全家就是龟孙!”

这帮人被关进诏狱本就一肚子怨气。

随着你一言我一语,很快骂了起来。

外面的锦衣卫走进来威胁道:“都住口,再有大声喧哗者三天没饭吃。”

考虑到诏狱的伙食本就不好,三天不给饭吃恐怕会把他们饿死。

众人不得不闭上嘴,保持安静。

接下来,锦衣卫提审犯人。

倪元璐作为太子的老师,被第一个提审。

不等李若琏询问,倪元璐便主动说道:“李指挥使什么也别问,问了我也不能说,即便说也是假话废话。”

李若琏有些惊讶:“哦?为何不说真话?”

倪元璐笑着抬起头:“老夫怕说出来,在场的所有人都得死。”

李若琏有些不信:“这话是不是过于夸张了?”

“不信可以试试。”

李若琏当然不敢试,可是他又不能什么也不问。

就在他琢磨问些什么的时候,崇祯的旨意来了:命他把倪元璐带到乾清宫,崇祯要亲自提审。

李若琏不敢怠慢,亲自把倪元璐带入宫中。

此时崇祯的“病”已经好了。

给他“看病”的御医不仅升官发财,还被京师百姓誉为神医。

一时间名声大噪。

君臣相见,崇祯有些伤感。

倪元璐离开京师时头上还有些许黑发。

重返京师已是满头白发。

倪元璐也有些感慨。

他眼中的崇祯已经由一个三十而立的青年,变为四十不惑的中年。

崇祯率先打破了僵局,他指着提前准备好的凳子说道:“倪先生坐。”

倪元璐回答:“罪臣不敢。”

崇祯轻轻摇头:“有没有罪你说了不算。”

倪元璐深施一礼:“那臣恭敬不如从命。”

倪元璐落座的同时,王承恩快步走出大殿。

李若琏也想跟着离开,却被崇祯叫住:“李指挥使不必离开。”

李若琏浑身一震,不好的感觉涌上心头。

崇祯率先打破了僵局,他问:“倪先生这些年过的可好?”

倪元璐愣了一下。

他本以为崇祯会问他一些与太子有关的事,没想到崇祯会关心他。

愣神片刻后,倪元璐慌忙说道:“臣过的还好,能吃饱穿暖。”

“看来朱慈烺待你不错。”

“太子殿下确实仁义。”

崇祯话锋一转:“你觉得太子有罪否?”

“臣不知。”

“你觉得谢三宾有罪否?”

“臣也不知。”

“是不知,还是不说?”

倪元璐抬起头:“臣想说为君难,为臣不易。”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君王难,当臣子也不容易。

崇祯笑了笑:“为臣确实不易,但为君更难。朕想知道你对此事的看法,你不说就是在为难朕!”

话说到这个份上,倪元璐已经避无可避。

他只能开口说道:“臣以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出自王阳明之口。

他在晚年时将自己的思想总结为这四句话,后被人称为四句教。

倪元璐用这四句话告诉崇祯,不能简单的用否有罪来衡量太子起兵的行为。

换言之,不能轻易给太子和南京这帮人定罪。

包括倪元璐自己。

崇祯笑了:“你用圣人的话帮太子和南京大臣脱罪无可厚非,可这件事到底是勤王还是造反,终究要有个结论。如果是勤王,那该死的就是谢三宾和王承恩;如果是造反,那该死的就是太子和南京那帮人。”

倪元璐低下头开始思考。

这个问题非常严肃。

如果把这件事定义为勤王,那么就意味着谢三宾,王承恩以及前线的定王朱慈炯都有罪。

这能行吗?

显然不行。

如果把这件事定义为造反。

那么太子,南京的文臣武将以及他倪元璐本人不但有罪,而且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这显然也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