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树逢春

大魏芳华 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树逢春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朝会罢,王广、王明山兄弟离开皇宫,都就近去了挨着皇宫西南边的大将军府。今天前来走动的人,还有朝中的几个官员、以及大将军府的属官。

大将军府邸阁前厅的格局陈设,与别处邸阁略有不同。进深里面有一处空间、在稍高的木台上,前面挂了一道帷幔;此时虽然卷起了,却仍仿佛把偌大的厅堂、分成内外两室。

里间的摆设也不太一样,除了几筵,还有屏风坐床、香鼎等物件,看起来更有居家气息。

不过这里的窗户又高又小,不如外间采光好。外面秋冬之交的阳光依旧明亮刺眼,王凌忽然走到黯淡的里间,甚至觉得空气都更冷了。

大伙谈了一阵朝堂上的事,除了提到费祎、郭循,便是秦仲明的预料:姜维会大举北伐!

公渊狐疑地说道:“今年初大魏国内幽州叛乱,魏军又在与东吴作战,蜀人以为有机可乘,姜维今年才攻打过凉州,真的又会来?”

众人议论了一阵,语气都不太确定。确是因为判断的依据太少,雍凉那边相关的奏报、一点也没有。

但也没人直接否定秦仲明的推测,甚至讥笑。即便是大将军府的属官、以及与王家亲近的官员,如今也都比较认可秦仲明的能耐见识。

这也是身份、名望不同了。

王凌不禁想起多年前在淮南,芍陂之役前秦仲明就认为、吴兵要来;当时的情况就大不相同,许多人都想无视秦仲明的看法。当年吴兵没来,甚至有一些人讥讽秦仲明是胡思乱想。当然结果是第一年春夏之交、吴兵真的来了。

在场的一个尚书省官员道:“皇太后殿下下诏,准朝臣集议。集议之时,我们是否应该赞同卫将军的推测?”

中书监王明山道:“仲明已当廷提出了主张,我们也没理由认定姜维就不会北伐,仆以为不必反对仲明的看法。”

裴秀等人都点头以为然。

公渊开口道:“既是仲明的主张,若要提前调兵去西线,便应该同意让仲明领兵。”

他犹豫片刻,接着说道:“蜀军北伐了那么多次,都没能占据凉州,哪有那么容易?雍凉有姑父郭伯约、陈泰、邓艾的人马防备蜀兵,洛阳不用急着增援,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事罢?”

大伙听到这里,陆续向上位的王凌看了过来。

王凌的目光则从长子王公渊脸上拂过,公渊的神情在浓密胡子的衬托下、显得很严肃。

王凌心里明白,公渊还是想争取一番、要继承王家在朝中的最高地位。

有时候王凌琢磨,自己要是公渊那个年纪、恐怕也难以放弃这样的念头。不过看似快要登上了顶峰的时候,情况仍然是十分复杂的,也许比想象中更危险。

王凌回顾屋子里的人,除了王家自己人,还有大将军府的属官,甚至朝廷里的官员。有些话显然不能在这种场合中、说得太明白,刚才公渊的言语也很委婉;不过王凌毕竟还是了解自己的儿子,话不用说出来、他也能明白公渊的心思。

王凌不禁从筵席上站了起来,在木案后面背着手踱了几步。

公渊其实不是那种孤注一掷的人,根本没有司马懿那样押上全部身家的狠劲,甚至做不出来像秦仲明一样的决定、如同去年在扬州那样主张全力与司马家拼命。

当然现在的情况也不一样,大家不仅是姻亲有退路、且曾经同仇敌忾,表现得都很谨慎。

秦仲明要出京去领兵,想用军功提高名望、这都是正常途径,反而表明了秦仲明稳定的姿态。

王凌遂看向公渊道:“仲明若想去领兵去西线,便让他去罢。只要他有所斩获,便照例给他增加食邑。”

王凌的意思很明白,秦亮立了军功,也不可能因为这样的原因、取代大将军。

公渊正要点头,贾充忽然开口道:“以雍凉二地的中外军与兵屯,卫将军再从洛阳中军调几万精兵过去,能不能径直把汉中给拿下来?”

王凌顿时一怔。夺取汉中的军功确实非同一般,他也不得不认真思考。

但没过一会,王凌便毫不犹豫地摇头道:“武皇帝(魏太祖曹操)当初到汉中打过仗,回来后说起过那个地方。南郑(汉中郡治)是天狱,秦川道路只是五百里石穴。汉中不可能轻易能攻下来。”

大伙纷纷附和,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王凌稍晚多想了一些,更觉得贾充的说辞只是灵光一现的念头、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不仅是汉中易守难攻的原因,而且秦仲明也没说要去攻打汉中,他的诉求显然只是去反击姜维而已。

以仲明一直以来的行事方式看、以及他想表明的姿态,应该也不会干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如果他真要去打汉中,必定会先与王家商量。

何况这么大的目标,要调动部署的人非常多,不先在内部达成一致,前线的情况会变得很复杂。那样的局面根本不利于攻坚。

众人商量好了正事,便纷纷揖拜告辞,并不留在大将军府用膳。三个儿子又谈了一会家常,也离开了。

随即从后门进来的人不是柏氏,却是王凌多年的妾室白夫人。

白夫人端着一只大碗快步走过来,急忙放在木案上,收走垫手的布巾,她一脸笑容道:“妾自己下厨,给君炖了一只鸡,又软又香,君快尝尝。”

“好,好。”王凌也露出了笑容。

王凌不动声色地朝敞开的后门看了一眼,隐约发现外面有人影,兴许柏氏也来了、但白夫人不让她进来。

妇人之间的小心思,王凌心里明镜似的,不想说破而已。白夫人以为、柏氏受宠是因为会按照王凌的口味煮东西,她自己便也跟着学。

但白夫人显然没有搞清楚情况。

这时白夫人果然开始进谗言,小声道:“柏氏那种身份,进大将军府也没多久,哪里值得相信?妾跟了大将军二十余年,自然会为大将军着想。”

王凌哪能想不到那些事,当然观察过柏氏。大多妇人,其实总是愿意想办法活下去,现在王凌才是柏氏的依靠。

不过王凌没有多说,只是感叹道:“仿佛没有过去多久,却真的有二十多年了。那时我五十余岁、已年过半百,卿还很年轻呢。”

白夫人道:“妾跟着君时,比现在的柏氏年轻。”

王凌勉强地笑道:“当时我便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偶尔会怀念年轻意气风发的岁月,却不料现在又怀念五十余岁的时候。五十余岁……”

他沉吟时,回想彼时的情况,至少还能把白夫人的肚子槁大。确实是挺好的年纪。

所以白夫人以为、现在的王凌只是因为柏氏煮东西好吃,完全是想错了。她以为王凌这么大的年纪、不会再有那种想法,其实只是对白夫人没有想法而已。

相比太熟悉、也没什么感觉的白夫人,柏氏一开始吸引王凌的事,便是在这座前太傅府里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那时王凌似乎忽然有了一种神奇的自信。作为司马懿的妇人、哭泣哀求的柏氏,竟然让王凌觉得自己好像又行了。他还记得自己把柏氏带到一间厢房里,迫不及待地命令柏氏脱。可惜的是,终究还是没能成功,他确是太年迈了。

但蠢蠢欲动的心情,仍然让他有了老树逢春般的悸动。那般仿佛还有希望的心境,感觉非常好。

王凌接过白夫人盛的鸡肉鸡汤,问道:“柏夫人是不是在门外?”

白夫人愣了一下,没有吭声。

王凌道:“她来了,就让她进来罢。”

白夫人不能违抗王凌的意愿,只得道:“喏。”

果然柏夫人也在这个时辰煮好了粥饭,进屋时便顺带拿来了。王凌微笑道:“鸡肉煮得很好吃,不过光吃肉也不行,粥饭也要吃两碗。”

柏夫人立刻露出了很有意思的神情,隐约有点欢喜、又带着些许抗拒。对,就是这股子劲。

她的抗拒是因为身份,有时候王凌想触碰她的肢体时、她也是这样的神情。

王凌能感觉得出来,她不是在厌恶王凌的皱纹与皮肤上的斑,仅仅是因为侍奉二夫的羞耻感、且王凌还是她前夫的死敌。即便有这样的身份阻碍,柏氏仍然半推半就地想得到王凌的宠爱、想分享王凌的财富地位,这该是多么仰慕王凌的权势、声威、气度阿。

王凌当然清楚,柏氏的态度、完全是因为他的大将军身份,否则没人会喜欢七老八十的人。如果他这个年纪、只是个普通人,肯定会被年轻美貌的妇人弃之如敝履。

但他不在乎妇人的贪图、也没法在乎,毕竟權势才是他现在拥有的东西。

王凌隐约感觉,自己仍有机会找回丢失的能耐,可以让柏氏的肚子变大。到时候柏氏能名正言顺地分享王家的富贵,王凌的本事也能让老臣们羡慕,七十几的人又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