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四百一十六章 冬季薄冰

大魏芳华 第四百一十六章 冬季薄冰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雍州刺史陈泰早已到陈仓了,雍凉都督郭淮也在途中、正在带兵赶去陈仓。

大军沿着渭水北岸的陆路行军,河上白帆如云,水陆并进、阵仗非常大。渭水上的船只都比较小、数量很多,辎重走水路运送,仍比陆路要省力得多。

昨夜气温骤降,渭水河面上、竟结了一层薄薄的冰,船只撞破薄冰,不断从河上传来“喀喀喀”的破碎声音。

姿势四平八稳的郭淮,也被那声音吸引了注意力,不禁侧目观望。

不过十月的关中,并没有到河水封冻的时候。郭淮常年呆在西线,当然很清楚情况。此时的冰面,只是昨夜骤冷的偶发情况。他回头看了一眼东边升起的太阳,估计稍迟一会儿,河面的冰块就会自行消失了。

就在这时,西北边的田垄上飘起了一片黄尘,有一队人马反方向在朝这边移动,但没有走河岸的大道。因为大道上此时全是军队步骑。

好在渭水北岸、仍属于关中平原,周围一马平川,道路四通八达,无论怎么走几乎都不会堵住。

南岸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仅仅隔了一条河,对面的地形就能看到明显起伏。今天天气好,目力所及之处,远处隐隐约约的黑影、如同乌云一般立在天边,便是秦川的山势了。秦川北麓、真的像是平地起山一般,山势来得非常急,但也因此显得分外壮观。

没一会郭淮就看清了旗帜,原来是雍州刺史陈泰、估摸是前来迎接郭淮的。

雍凉地区最有实权的官,此时就三四人。郭淮与陈泰自然是最大的,另外还有凉州刺史邓艾。不过邓艾此时不在关中,正在凉州州治武威郡,离长安的路程、比洛阳到长安还要远得多;邓艾应该还在捣鼓夏侯霸留下的人事。

除此之外,五品破虏将军、安南郡守王经手里也有一部陇右军兵马,毕竟安南郡是前线。

果然陈泰见面之后,立刻就说道:“安南郡王彦纬(王经)禀报,贼军数万分三路进袭。”他一边说,一边把厚厚的一卷竹简呈递过来。

郭淮见状,把马缰绳丢给随从,在旁边找了一块空地。随从士卒立刻在地上铺上了草席,郭淮这才不慌不忙地跪坐在上面,展开竹卷来看。

陈泰也只好跟着郭淮坐下来,稍安勿躁。

陈泰的五官很端正,脸部棱角分明,不过皮肤过于好了、比雍凉这边的武将们都光滑。毕竟是名门望族之后,他前半生必定过的是锦衣玉食的好日子。

相比陈泰父亲陈群在朝廷里的名望、可谓士族领袖之一,陈泰确实是远远不如其父。人脉、名望这种东西,往下一代传承时确实会大打折扣;陈泰显然不如其父会经营人脉。

在郭淮眼里,陈泰反而是在做实事的时候、比较精明强干。就像刚才见面,陈泰几乎连一句寒暄的话也没有,径直就说起了正事,有一种雷厉风行的作风。这一点倒有些像郭淮年轻的时候。

这王经写的字太多了,郭淮还没看完,便头也不抬地、给王经的奏报评论道:“王彦纬被姜维的迷惑计策给骗了,姜维不可能兵分三路进攻。即便调动蜀国全部兵力、姜维在雍凉也占不到多大的兵力优势,他又不是傻的。”

陈泰赞同道:“都督言之有理。”

郭淮回头伸手,接过一张帛书图纸,照着王经的奏报,在帛图上找到了三个地方,“石营、为翅方向,祁山道,洮西地区,三路发现贼军,玄伯(陈泰)以为姜维要走哪条路?”

三条路都在陇右,属于雍州地盘。

祁山道就是当年诸葛孔明曾进军走过的地方,通天水郡;石营方向在其西侧,可前往安南郡、陇西郡。洮西便是洮水以西的地盘,离得远了,在更西面,通凉州方向,金城(兰州)就在那边。

陈泰道:“仆以为,姜维可能想图谋安南、天水二郡;洮西那条路,今年初蜀军就去过。那时姜维便似乎想进攻安南、天水,或因费祎阻止,姜维后来才去的西平,从时间先后看、很像是临时起意。”

郭淮却摇头道:“姜维还会去洮西。”

陈泰沉吟道:“洮西本就贫瘠,刚被劫掠。而南安郡、天水郡是陇右地区的粮仓,都有大量存粮,如果姜维能攻破这两郡,便能极大地缓解粮道的运力不足。”

郭淮微微笑了一下,说道:“如果姜维是夏秋季节来,我便会赞同玄伯的看法。”

郭淮却没有解释,让陈泰自己去琢磨。

不过原因并不复杂。天水安南境内确实有很多麦田、粟田,一到成熟的时节,金黄色的麦浪便连绵成片;蜀军若是在入境之后、没遇到进攻,光是自己动手割麦,也比从汉中运粮要省事得多。

但这次姜维是冬天来的,他在天水安南什么都捞不着,除非能攻破郡治重镇。

陈泰也是去年才到雍州做官,对当地的熟悉程度、显然不如郭淮,这也怪不得他。甚至于对蜀国诸将的了解,陈泰更比不上长期与蜀军打交道的郭淮。

郭淮觉得,姜维应该不是那种、愿意轻易去啃重镇的人,虽然只要能打下来就作用巨大。姜维大概还是比较急功近利的一个人,他多半是想要消灭魏军的兵力,而不是来攻城略地、占领什么地方。

陈泰琢磨了一阵,没有反驳。估计他也吃不准姜维究竟是什么企图、要走哪条路,加上郭淮是雍凉都督,在此地的權力最大,陈泰也就没有过多争辩。

无论如何,两人也算是有一些共识,便是都否定了王经的见解。什么贼军兵分三路、全面来袭,根本不可能!

王经来西线的时间最晚,大概更不熟悉情况。蜀军占据汉中地区,包括汉中、武都、阴平三郡之后,要北伐确实有很多条路,魏国只能分兵把守;王经面对这么长的战线,估摸着还有点迷糊。

王经提出的建议是,他从安南郡出发,率陇右军一部去石营防备蜀军;陈仓方向的关中军,则去天水郡上邽,在祁山对敌;然后下令驻扎在金城(兰州)的凉州军一部南下,去洮西抵挡蜀军西路。分兵把守,各路阻敌,把贼军拒之境外!

因为这个主张,王经的奏报才写得那么厚。

这时郭淮随手把竹卷丢在在地上,就好像是随手扔一件废弃物似的。

陈泰把郭淮的小动作看在眼里,目光从地上的竹卷上扫过,问道:“都督欲作何部署?”

郭淮指着布帛上的图,一指准确地按在了狄道的位置,“王彦纬离得最近,叫他率军先去狄道守城。再派快马传令,金城的凉州军一部南下增援。我们则率大军,沿渭水西进,到达狄道后与姜维决战!”

陈泰竟然说道:“王彦纬靠得住吗?”

这句话把郭淮给问住了,一下子郭淮还不知道陈泰是什么意思。

陈泰那好友傅嘏、可是做过卫将军长史的人,而且据说在卫将军朝堂遇刺时,傅嘏奋不顾身……而王经是卫将军的同乡,都是冀州人,他能被重新启用为郡守,便是卫将军从中帮了忙。

郭淮这样的老油条,当然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陈泰在试探自己?

郭淮遂道:“年初蜀军肆虐陇右,王彦纬守南安郡还算中规中矩,因此朝廷还给他加了破虏将军号。我看他守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以前他不是还做过江夏郡守?必不是第一次带兵打仗。”

陈泰又道:“我在洛阳与彦纬打过交道,此人自视清高,能耐却不太行。”

郭淮立刻巧妙地回应道:“总比陇西郡守胡奋靠得住。”

陈泰听到这里怔了一下,他的神情看起来……便好像此时才恍然大悟,郭淮讲得是立场上的可靠、而不是在谈军事!

弄得郭淮也有点迷糊了,难道刚才两人真的是在各说各的、鸡同鸭讲?

郭淮谈的胡奋,便是徐州刺史胡遵之子。司马懿败亡之后,胡奋本来已经回凉州老家赋闲了。

但后来他爹胡遵追随扬州都督王飞枭打东关,奋勇杀敌十分卖力。虽然东关没打赢,但朝廷的人觉得胡遵挺可靠,正好石苞跑路吴国之后、徐州刺史空缺,胡遵便因深厚的资历、功勋而补了徐州刺史的官位。

既然司马懿的势力已经树倒猢狲散,胡遵也重新做了刺史,他儿子胡奋便又被启用,去陇西郡当太守。

然而这个胡奋以前的立场是有问题的,司马懿在外带兵时、胡奋曾经以平民的身份服侍过司马懿,深得司马懿赞赏。所以郭淮才有那么一句话“总比胡奋靠得住”。

其实郭淮自己以前也与司马懿的关系不浅,但他不一样,他同时又是王家的姻亲;胡奋却与勤王之役中的扬州集团、没那么深的关系,所以他更有问题。

郭淮说的话题没得到回应,他便悻悻作罢。

不过此役总体部署,当然还是以郭淮的安排为准。

……

……

(推荐好兄弟烟斗老哥的作品《医路青云》!烟斗写的都市作品,女性角色一直很有特点,每一个都很有意思,形象、情节设计得很饱满。这本书一如既往地延续了这种风格,还加入了硬核的“外科医生”技术流元素。目前这本书已经近四十万字:《医路青云》地址:ht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