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四百三十五章 谅他不敢

大魏芳华 第四百三十五章 谅他不敢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道士张羽等人返回关中武功县时,秦亮耕种的那片土地、已经变成了绿油油的一片。

天气也日渐暖和了,春小麦生长的时间段、正是光热条件比较好的季节,长得确实快。难怪从播种到收获只需几个月,这在北方地区、算是长得挺快的粮食作物了。

道士们带回来了一个消息,说是成都官场的人在议论姜维的主张,姜维要敛兵聚谷、诱敌深入!

姜维的主张在蜀国官场并不是秘密,还在朝堂上争吵过几次,蜀国宦官、文武私下也在议论。所以只要接触到蜀国官场的人,想打听到此事很容易。

费文伟的长女费氏以为,两个道士都是费文伟的人,遂把他们留在费府招待了一段时间。他们因此听到了这个消息。

不过秦亮通过校事府的途径、也得知了一些迹象,即便没有那两个道士,他迟早也能确定此事。

前几天有一支运输蜀锦的商队走沔水(汉江)到荆州,里面就有校事府的细作。贩卖蜀锦是蜀汉国的国策,当年诸葛亮自己家也种了许多桑树、用来养蚕制作蜀锦的原料。所以不管三国之间怎么打仗,生意照做不误。

细作路过汉中时,发现蜀军正在新修南郑、乐城(城固)、赤阪(洋县)等地的城防,且在拆兴势的工事。校事府细作到了襄阳之后,绕了一大圈才把消息报到关中。

那姜维明知、秦亮此时正带着大批洛阳精兵在关中屯田,却在这个时候把兴势的工事给拆了,这简直是在挑衅!谅秦亮不敢去打汉中?

而且地方也很有象征性、颇具嘲讽意味,当初曹爽大败,便是因为被阻挡在了兴势!

陆凝在麦田间找到秦亮时,看起来竟有点纠结。她把消息告诉秦亮之后,便解释道:“先夫曾忠于费将军和汉国,妾本不该为秦将军做这种事。可是将军数次有大恩于妾、又为先夫报了大仇,妾实不忍见将军被姜伯约算计。”

稍作停顿,她又正色道:“姜伯约处心积虑、想要诱使将军中计,将军定要当心阿。”

秦亮听到这里,神色复杂地看向陆凝,忍不住说道:“仙姑不用担心,用计谋哪有那么神奇?并不是我中了姜维的计,我就一定会一败涂地。”

陆凝怔了一下,幽幽道:“妾确不懂军事。”

秦亮沉吟道:“姜维是想算计我,但并不一定想瞒着我。他想设计、我也愿中计,如此而已。”他又看了一眼陆凝,“有些事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常有的事阿。”

最后那句话、好像让陆凝多想了,她的眼神有点闪躲。那双细长的柳叶眼很有意思,有时候好似用余光在看秦亮、又好像没看,十分微妙。

她轻声道:“只是妾多虑了。”

秦亮听罢,说道:“卿的心意,我知道的,也很感激。”

但陆凝身边那两个道士打听到的消息、只有笼统的方略,确实作用不大。

要想通过奸谍影响大事,至少得弄到姜维的具体部署、具体战术才行。譬如姜维的各路兵力都放在哪里,人马多少、什么配置等等。

道士必定接触不到这种东西,估计费祎的长女费氏倒有可能。费祎虽然去世了、但他儿子还在做官,据说蜀国内臣也与费氏有来往。

然而要费氏帮忙搞到汉国的机密,基本不可能!她没有理由做这种事、给她父亲的气节抹黑。

这时陆凝伸手到袖袋里,拿出了一卷布帛,说道:“对了,费氏给将军回了信。”

“哦?”秦亮发出一个声音,意外之余,仍伸手接了过来,把布帛拉开。

字迹一看就像十余岁小女郎的手笔,字体秀气漂亮、笔法也不甚成熟,不过因为在布帛上写字会洇墨,所以影响了工整感。

内容中规中矩,无非就是回应秦亮的慰问,表达致谢,又写了一些她的父亲费祎对秦亮的评价、大体都是好话。

但秦亮毕竟是敌国大将,费氏愿意回信、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而且她的回信字数不少,写得也很认真。

信中有一些回应秦亮来信的内容,也表明她仔细读过秦亮的书信、说不定不止读了一遍。比如她专门提到了月亮,大意是说成都常有阴天,虽是同一个月亮,但她那里、只有夏秋最容易看到月光。

秦亮看了一遍书信,收起了布帛,不禁抬头观望天空,接着用随意的口气对陆凝道:“毕竟是大家闺秀,还挺有礼貌。”

陆凝轻声道:“那是因为她认为、秦将军与费将军有私交。”她顿了顿道,“汉国皇帝有意让费家女郎做太子妃,费将军离世了、汉国皇室对费家仍有恩宠。”

秦亮点了一下头,稍作寻思,也不觉得有什么办法、能让费氏为自己办事。

上次秦亮就知道,费氏怀疑莿杀事件与姜维有关;不过那是私仇,费氏考虑到她父亲的意愿、也不太可能背叛汉国。

两人一前一后,沿着田垄继续往前走。秦亮伸出手掌,稍微侧身弯腰、才让手心从麦尖上拂过。

秦亮偶然间转头时,看见陆凝在观察他的动作,便随口道:“看着亲手种下去的麦子,一天天长高,莫名觉得挺稀奇的。不过那些每天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附农,感受应该大不相同。”

陆凝的声音道:“先前听秦将军言下之意,将军明知姜伯约有备而来、也要去攻打汉中?”

秦亮在原地站了一会,但没有回答。

陆凝抬头看他的脸,又问:“将军用兵,是为了结束兵祸、造福百姓?”

秦亮终于开口道:“最直接的动机,还是为了征治利益。”

陆凝幽幽叹了一口气,只是伸出手指,轻轻捏着秦亮亲手种的麦株绿叶。

秦亮看了她一眼,想了想道:“但天下一统、结束内战是对的,长年累月地这么相互厮杀,没有多大的意义。魏国实力大得多,只能由魏国来兼并各国,否则死的人更多。魏军举国有五十万兵力以上,如果是吴国或蜀汉来一统,要打多少仗、死多少人才能成事?等打完仗,怕是人口都打没了阿。”

陆凝沉吟道:“秦将军所言,好像也有道理耶。”

秦亮站了一会,恍然道:“仙姑问我是否去攻打汉中,我现在无法回答。因为魏国的对外战争,很多时候都有内部问题。”

陆凝露出一丝笑容:“原来如此,妾还以为、将军只是不愿向我泄露军机。妾也是汉国人阿。”

秦亮随口道:“费文伟死了,你们要重新效忠姜维吗?那得先问他要不要你们。”

两人继续往麦田对面的路上走去,渐渐沉默了下来。秦亮也走了神,犹自琢磨起了事情。

刚才秦亮对陆凝说的是实话,魏国对外作战、问题往往却在内部。只要一想曹爽伐蜀的来龙去脉就明白了。

其实在曹爽时代,魏国的国力兵力、便已经具备了灭国的条件。

虽然魏国经历了曹爽伐蜀的失败、勤王战争、王凌王飞枭对吴的失败,以及毌丘俭起兵;但是内战的兵力损失都不大,失败的一方太容易投降了。死伤最多的一战、反而是王飞枭在东关的局部战役。

秦亮也几乎没杀降兵,魏军远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现在他的麾下,就有一些士卒曾是司马懿麾下的人,还有一些人是幽州军降兵。

不过兼并战争依旧拖到了现在,几乎毫无进展,魏军反而经常处于战略防御地位。

之前是司马懿与曹爽相互拖后腿;现在秦亮主要是打內战,王凌去打江陵,一遇到挫折、幽州马上反叛。

但眼下这次、确实又是个机会。秦亮手里四万余众中军精兵、正在关中屯田,这时姜维竟然故意把兴势给敞开了!

姜维击杀了雍凉都督郭淮之后,气焰似乎愈发嚣张、越来越狂,真的以为秦亮不敢去打他?

秦亮的仪仗里有一柄黄钺,只要给洛阳送一份奏书,他就可以调集雍凉地区的兵力、进而自己发動战争。不过为了得到大魏全国的支持、让战争动员不仅限于雍凉,譬如汉中的沔水就通往荆州;秦亮此时仍然打算、先与王家说到明面上。

这也是给王家施压的时机。

原先秦亮通过军功、与王家讨价还价的方式显然没用,几乎无法改变现状。

而在雍凉地区发起对外战争,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无论成不成功,秦亮都能借机对西线的人事进行调整,进而扩大自己的势力。

当然若能打下汉中,影响会更大,到那时、秦亮几乎就成了接任王凌的不二人选!那么大的功劳威望摆在世人面前,谁还有脸出来争、能不能争得赢?

而且秦亮已经感觉到、王家内部的规划并不统一,也不太坚定,尤其是丈人王广、一向就不是个性格坚毅的人。也许施加更大的压力,反而能改变王家人的立场,让形势尽早进入更稳定的平衡状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