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四百三十八章 局外人

大魏芳华 第四百三十八章 局外人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大将军王凌决定派出骁骑将军王金虎,率洛阳中军骁骑营西出增援。不过军队人数多,行动较慢;先出京去关中的人、是大将军府掾属王沈,王沈将出任秦亮的参军。

王沈出发之前,见到了宗正秦朗。秦朗是卫将军的族兄,托王沈给带一封书信,这点小事、王沈自然是义不容辞。

接着秘书郎钟会又来找王沈,主动想去西线做参军。王沈只得将此事禀报大将军王凌,帮钟会办妥此事。然后两人结伴而行,前往关中。

关中的天气,越来越热了。关中平原与洛阳一样,冬天的时候挺冷,但是炎炎夏日持续的时间照样很长。

秦亮早已不管自己亲手种的那块麦地,最近一直在布置出兵的准备工作,勘察地形、修缮骆谷段道路。骆谷中有部分路段缺乏水源,秦亮便派人去山上开挖水道、构筑水塘,趁夏天雨水多的时候收集积水。

王沈等人来到武功县时,外姑婆王氏也在这里。

秦亮引荐了王氏,王沈与钟会立刻提起郭淮,声称明天便去长安、祭奠郭都督的灵位。

王沈见王氏神情疲惫、有气无力的样子,又揖拜劝道:“请王夫人节哀保重。”

忽如其来的一句话,倒让王氏没回过神来,片刻后她才恍然做出悲伤的表情,以袖掩面、哽咽着道谢。妇人看起来柔弱、不如大丈夫坚强,但对生活苦难的忍耐力似乎更强,哪怕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仿佛在生死边缘挣扎悲鸣,她仍然能坚持下去。

王氏的声音道:“听说仲明要去攻打姜维,我便过来探望他。本想今天返回长安,仲明挽留,我才准备明天回去。”

王沈道:“明日一早,仆等要去长安谒郭都督灵位,正好护送夫人。”

几个人寒暄一阵,便离开台基、一起进邸阁厅堂。外姑婆王氏主动去准备午膳,遂不再参与正事。

秦亮等人来到前厅入席,王沈先转述大将军的话、然后又拿出了一卷竹简书信。

原来是族兄阿蘇的信,这倒让秦亮感到有些意外。族兄阿蘇是知兵事的人,写信劝诫也应该是出于好意,但正因如此、才让秦亮又仔细多想了一会。

而这个王沈,却可能是来监视秦亮的人。因为王沈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

扬州起兵的时候,王沈便受命于司马懿,跑到寿春来传诏、诏令晋升王凌为太尉,其实他就是来看扬州的迹象。

司马懿败亡之后,王沈显然又成了王凌的人;因为王凌已是毫无争议的并州士族领袖,王沈是太原郡人士、叔父王昶也投奔了王凌。后来马钧去荆州造投石机,王沈也跟着去了。

这次王沈到来,秦亮自然心里有数;而且听说三叔王金虎也要来,还要带着骁骑营。秦亮对此的理解,是王家想确保秦亮只打汉中!而不是直接干成灭国之战。

相比杜预、羊祜、秦朗等人的劝诫提醒,秦亮发现最看得起自己的、竟然是王家人。

不过三叔王金虎在许昌之役、伊阙关之役时曾与秦亮并肩作战,比起当年郭淮在伐蜀之役时的表现、王金虎必定可靠得多。王金虎和王沈、应该只是为了代表王家的态度。

秦亮观察了一眼王沈,又看向跪坐在一侧的钟会。

钟会转头迎着秦亮的目光,笑道:“仆是局外人,只想上战阵亲眼看看,秦将军如何运筹帷幄击败姜维。”

王沈发出“呃”的一个声音,张了一下嘴,欲言又止的样子。

钟会那句话是有点意思,他是局外人、言下之意王沈便是局内人?不过钟会一脸笑容,说得也是轻描谈写,王沈也不好说什么。

秦亮露出笑容,用玩笑的口气道:“士季既然做了我的参军,便不能尸位素餐,须得出谋划策才行。”

钟会在后世的名声不太好,秦亮却觉得、与他日常相处还可以。先前秦亮与王沈谈话,气氛比较严肃,这会在不经意间,语气便已轻松了不少。

而且钟会说他是局外人,应该没胡说。钟家是颍川大族,结交的人不少,但与王家确实没多大的关系。

钟会拱手道:“仆可以做一些查漏补缺之事,以辅佐秦将军。”

秦亮毫不犹豫地对王沈说道:“士季虽年轻,却对兵事很有见解,我相信他的才干。”

对于钟会的能耐,秦亮根本不需要仔细考察,史上攻灭蜀汉就有钟会带兵。

王沈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

秦亮下意识地拍了一下放在木案上的竹简,那是族兄的书信。他不禁又琢磨了一会,钟会带兵攻蜀的时代、与现在的形势应该是不一样的。

史上姜维已经北伐了十来次、连年用兵,越到后面,蜀汉的情况越差。而现在蜀汉内部的形势,还没有到难以维系的地步,此番姜维的准备、也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事情干到现在,秦亮当然不能再回头。有些东西,只是偶尔影响他的心情而已。

这时正事谈得差不多了,钟会便从旁边的布袋里拿出了一叠纸。他起身走过来,放到秦亮面前的木案上,说道:“仆知秦将军对先父的字帖感兴趣,离开洛阳前,又动笔临摹了一些带过来,将军看看如何?”

秦亮立刻翻看了一会,赞道:“好东西阿。”

钟会笑道:“比不上先父的真迹,可是先父的遗物、仆确实不能拿来赠友。”

秦亮道:“临帖已是不错了,尤其出自士季之手。”

书法泰斗钟繇的真传,并未传给长子,反而教给了钟会,似乎对这个暮年才生的儿子、相当宠爱。如今人们称呼的书法“大小钟”,小钟便不是钟毓、而是钟会。

所以钟会的临帖、水准自然相当高,秦亮并不是故意恭维。

钟会确是个挺会来事的人,明明有意结交、却做得并不明显,社交手法十分圆润自然。

当时钟会写了一篇文章《贺捷》送给秦亮,祝贺秦亮在幽州平叛中大胜。

秦亮见钟会的字写得非常好看,恰好马钧再次改良了纸张的制作工艺、送来一批竹浆纸到卫将军府;秦亮便还赠礼物,送了一大叠白纸给钟会。

钟会收了纸张,又亲自临帖,把先父留给他的真迹、临摹了多篇送给秦亮。来来往往之中,既不俗气,又增进了交情。

当然这种事也要双方配合才行,钟会就曾写过文章送给嵇康、想要结交,但嵇康不回应、钟会也没办法的,反而显得有点自作多情。

而秦亮只是个俗人,才不管钟会的人品好坏,只看他是不是敌人。

王沈的声音道:“原来秦将军不仅精通兵法、音律、诗赋,也对书法颇有深究。”

秦亮转头笑道:“就是为了字写得好看点。”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书法这种技艺,基础还得学宗师的东西,否则写得好看、依旧会被人称为江湖体,不上台面。”

钟会饶有兴致地说道:“江湖体,挺有趣的说法。”

秦亮这才发觉刚才的话不严谨,毕竟开创者没法学大师手法。譬如后来的宋徽宗,便自创了瘦金体。

秦亮遂道:“除非是开创流派的人物,毕竟凤毛麟角阿。大多人还得临古贴,才能有点造诣。”

他收起了钟会的礼物,说道:“那便多谢了。”

钟会道:“能得秦将军欣赏,仆甚感荣幸。”

秦亮随口道:“不过最近没工夫练字了,只等打完了仗、带回洛阳再练。”

就在这时,秦亮的属官杜预、辛敞、王康一起来到了邸阁厅堂。一番引荐寒暄之后,差不多到中午了,侍女们把菜肴摆上桌案,秦亮又叫人拿来了酒水。这便算是一场宴席,为初来乍到的王沈和钟会接风洗尘。

有钟会在场,大伙谈着洛阳的逸闻趣事、又能聊清商乐,席间谈笑风生,忙里偷闲倒多了几分乐趣。

及至晚上,秦亮回到县寺内宅沐浴更衣,正要关上卧房门睡觉,想了想还是没有闩门。不过王氏昨夜才来过,今天看起来精神不好,今夜应该不会再来了。

不料秦亮睡着没多久、就因细微的动静而惊醒,他察觉有人进了黯淡的卧房,借着依稀的月光认出了人。果然没一会,来人便默默地进了被褥。

秦亮好言问道:“身体无碍罢?”王氏紧緊搂住秦亮,长长地叹出一口气,过了一会、她的声音道:“我不能在县寺住太久,上午王处道不也说了,明日一早要送我回长安。”

处道当然想不到是怎么回事。而且王氏自己解释说明天要回去了,这事也怪不得别人。

王氏又用担忧的声音道:“汝外姑公便殂于姜维之手,仲明出发后定要当心阿。”

秦亮“嗯”地回应了一声:“没事,别想太多了。”

他说罢轻轻掀开了被褥,转头看了一眼,不禁又抬头看向墙上的窗户。里屋的开窗又高又窄,不过月光正好能从窗户进来,白椛花的光辉洒落塌上一片。至少在此时,屋里仍然很宁静。

……

……

(感谢书友“草知雨”的盟主。今天来不及码字了,明天加更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