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四百四十二章 再临太白

大魏芳华 第四百四十二章 再临太白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七月很快就到来了。秋季方临,洛阳的天气依旧很炎热,关中应该也差不多。

郭太后一早在太极殿东堂、接受了百官的朝见。每逢朔望都有这样的礼仪,一般不谈正事。郭太后没有立刻回后宫,却到了东边的那间署房逗留了一阵。中书省的人随即抱着一些奏书走了进来。

她见大长秋的谒者令张欢在身边,随口问了一句:“西线的兵马是七月初出发罢?”

张欢躬身道:“卫将军正是这几天进骆谷。”

郭太后当然记得时间,只是故意用了询问语气而已。

她随即转头看向房门对面的后窗,只见太阳刚刚升到一座宫殿的旁边、仿佛挂在重檐上一般。这里虽有宫阙阻挡,但地形平坦开阔,必定与秦川中的景象全然不同。

郭太后没有去过秦川、但听人说起过,她对那个地方至今还有一些心理阴影。

当初她真的以为,秦亮死在了那崇山峻岭之中、尸骨无存!

但是这次,郭太后依旧没有阻止秦亮带兵重入秦川。毕竟此事是秦亮自己的主张,她当然不能因担心危险、故意去拖后腿。

何况在当今天下,真正干大事的人,无一不参与军事。士族司马家的人如此,远宗曹爽也是这样。

在勤王之役刚结束时,郭太后便希望秦亮能够执政,不过当时的时机、确实远未成熟。

郭太后记得当时与秦亮密谈过此事,秦亮的看法是要有灭国之功;不过时至今日,只要能拿下汉中、威望便不小了。此役非常关键!必定能改变朝政格局。

郭太后跪坐到几案后面,翻开竹简,却仍觉得心慌,一个字也没看进去。她暗叹一口气,只能提醒自己、除了沉下心等待结果别无它法。

……西线的兵马,其实六月底就开始出动了。

提前出发的是邓艾部。作为先锋,邓艾军除了修缮部分道路,关键是要占据兴势山的有利地形。

而秦亮的人马,则是在最近这几天才分批开拔。主力走傥骆道,偏师走东侧的子午道。

在姜维没有拆围的地方,故道(褒斜道)、陈仓道很难有什么进展;秦亮只是用屯兵作为疑师佯攻,但估计骗不到姜维。

譬如褒斜道出口叫箕谷,山势十分陡峭、还得走栈道,只要附近的褒中城派出部分蜀军,便能把路堵死;基本不用指望。

但无论如何,此次用兵、至少魏军内部的情况要比曹爽伐蜀那次好。

前锋邓艾与郭淮的强弱不知道,因为是自己人没打过。但邓艾对于秦亮,相比郭淮对于曹爽、显然更加可靠。

即便军中有王金虎、王沈等王家的人,秦亮与王家也达成了一些共识。此时的朝廷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内部矛楯并未憿化到曹爽时代那样。

秦亮只要在汉中之役中获胜,便能打破这种平衡,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更妙的是,打破平衡之后、还能很快重建平衡!

因为此役的战果、能强化三家的辅政地位,对大家都有好处。

机会难得,成不成就看这一次!

否则这么等下去,在外祖王彦云老死之前,秦亮必须继续小心维持关系,谨防出现意外。待到七十多岁的王凌去世,因为秦亮的地位并非毫无争议,權力更替的时刻,可能还会出现风险。

所以无论是杜预羊祜的劝诫,还是族兄阿蘇提醒,都没有动摇秦亮的决定!

大军已经渡过渭水,无数人马沿着大路南行。秦亮等人正骑着马,沿着斜道爬坡。

虽然有坡道,但此时的地形总体还是很平坦,尤其是向西北边看,几乎是一望无际。渭水南岸的地势、有一种像阶梯一样的“原”,每上一个坡,地势就会高一截;因此人们回头看来路,视线比在平原上还要开阔。

没过多久,南边忽然出现了连绵的黑影,远远看去、便好像是天边的黑云似的!秦川北麓的地势确实显得突兀,骆谷口仿佛近在眼前了。

看到了秦岭之后,走过去却耗费了大半天时间,次日大军才进入骆谷。

刚进入山区,秦亮还有点不习惯,两侧是连绵的大山,压迫感很强。他确实很不喜欢钻山谷,尤其抵触在山沟里作战。因为一些非战斗力的不可控因素,与平原上那种拼实力的场面相比、更多了不确定性。

不过刚到骆谷这一段、其实是很好走的。道路沿着河谷,比较宽敞、高低落差小,水源也不缺。除了景色不同,与在平原上行军的区别不太大。

走完这段数十里的谷地,之后就要翻山了,道路也变得狭窄。

骆谷段的栈道、就在这一段路上,军队以蜿蜒的队形行进,前后都看不到头,宛若长蛇。

山路又走了两天,秦亮等人来到了太白山的南麓,抵达一个叫都督门的地方。太白山南侧,一条宽敞的大谷东西延伸,此时的地形便豁然开朗了!

但傥骆道并不沿这条大谷,而是要穿过去、向南继续进山沟。

秦亮下令安营扎寨,在宽敞的地方先修整一夜,明早再继续前进。

一行人出营,沿着大谷向西走了一段路。秦亮站在谷地里,看着熟悉的山谷,顿时勾起了回忆。

“当年我带兵阻击费文伟的地方,就在前面了。”秦亮牵着马停下时,回顾左右颇有些感慨地说了一句。

钟会的声音立刻赞道:“五百对五万,秦将军真用兵如神阿!”

秦亮转头道:“关键还是依靠了地形。士季有机会过去看看,便知怎么回事了。”

而且费祎军应该没有五万;不过因为秦亮只有五百兵,阻击五万、或是两万大军,其实区别不大。阻击待援,也有时间限制,实际上秦亮只抵抗了两天,差点没死在山沟里!

钟会叹道:“费文伟会不会来,走哪条路,要判断准确、并不容易阿。”

秦亮听到这里,不禁侧目道:“正是如此。”

钟会应该还没带过兵,不过对兵事确有见识。

这时秦亮从马背上的包袱里拿东西,取出了一张总体地图,他一边抬头看前面山谷,一边在图上找到了标注的位置,“从山脉走势来看,当年费祎必定是沿着西边的胥水、走小道北来。蜀军循着胥水河谷、向东迂回到傥骆道上,实际上一共有四条路。”

秦亮遥指前方,“这就是最北侧的一条路,也是最好走的。”

接着他看向南边的大山脉,其中重峦叠嶂、一山比一山高,顿时又想起了陆师母。当时遇到陆师母的地方,正在那片山脉之中。

时间确实是很神奇的东西。秦亮仔细回忆起来,刚遇到陆师母时、并没有多大的感受,心里就顾着怎么保命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回想起初偶然相遇的场面、便又多了一些令人怀念的意味。

就像两个人一起压马路,当时甚至觉得有点无聊。然而只要有时间的发酵,多年后重新来到那条路上,或许就会开始怀念、当初那些简单的事,当初在身边的人。

秦亮沉默了一会,终于收住了心神,继续说道:“南边那片大山脉的南麓,还有一条山沟能插到傥骆道一侧。不过以前我派人去看过,灌木丛生人迹罕至,需要先开路。”

众人点头附和,钟会、王沈二人探头过来看地图。但这张图是总体图,看不出来地形,只是有标注而已。

秦亮转了一下身体,指着南面的傥骆道山沟入口,“明日我们再次进山,大概走两三天时间、便能到达华阳集。华阳集又是一处比较宽敞的地方,剩下两条小路,都是通往华阳集的山沟。”

他说到这里,便回顾周围、目光从属官部将们脸上扫过。

钟会问道:“秦将军要在四条路上设军寨、防备敌军偷袭粮道?”

秦亮点头道:“主要就是两处,一处在此地,另一处华阳集。此地南边那条山谷,只需一两百人在最狭窄的地方修工事、便能完全堵死道路。”

钟会好奇地看着秦亮包袱里更多的地图,又道:“偌大秦川的地形。难道将军都看遍了,确定只有四条小路能偷袭粮道?”

秦亮毫不犹豫地点头道:“确实如此。有些山脉连绵,军队要翻越几乎不可能,耗费的时间也太长。只要看明白道路附近的山脉走势,便能总结出情况。”

他想了想又道:“东边的子午道南段、也有小路能穿插到傥骆道上。不过我们在子午道上有偏师,一旦进军到黄金谷,蜀军便绝无可能从子午道、穿插傥骆道了。”

钟会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将军用兵神速,但仆以为、将军的战策往往比较稳妥谨慎,此番亦是如此。”

秦亮微笑了一下回应,不置可否,随即大方地拿起包袱:“士季若有兴趣,拿去看看罢。”

钟会全笑道:“多谢。”

这时秦亮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个年轻大汉脸上,问道:“卿是马孝兴(马隆)?”

马隆拜道:“隆拜见卫将军。仆跟着骁骑将军到关中的。”

秦亮当即决定道:“我叫潘将军、调两千兵到卿麾下,负责防备北侧的两条路。”

马隆立刻应道:“仆定不会有丝毫闪失!”

秦亮接着说道:“等我军进军到褒中城附近之后,蜀军便无法再走胥水小道。那时孝兴可率军南下,加入大军作战。”

马隆抱拳道:“喏!”

秦亮再次回头,看了一眼南边那片山脉,在这里当然看不到那处茅屋静室;他随后又北望太白山,但此地地形太低、也看不到什么东西。他遂呼出一口气道:“回营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