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四百七十章 振聋发聩

大魏芳华 第四百七十章 振聋发聩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王广几乎可以确认,皇帝今日赶着来吊唁、就是为了与自己见面。否则在皇宫里召见,王广很可能找借口不去,那皇帝就尴尬了。

大将军王凌去世之后,王广作为嫡长子已是王家家主。

按理即使进了皇宫,王广也不用太担心人身安全,因为他还有两个兄弟在外手握重兵!然而皇帝年龄尚不到弱冠、做事相当不靠谱,王广自然不敢完全以常理度之。

王广遂开口道:“诏令须得皇太后殿下同意才行。”

曹芳立刻说道:“只要公渊赞成,我即刻与母后商议!”

王广道:“先父刚去世,臣满怀悲痛,无心它事,只怕耽误国事。”

曹芳更直白地说道:“公渊先以抚军大将军主持洛阳局面,以后理应接任大将军之位。”

王广趁挪动身体,轻轻抬头,观察了曹芳一眼,说道:“臣恐声望不足以胜任。”

曹芳道:“太原王氏累世为官,德高望重,公渊不必太过谦逊。”

过了一会,曹芳又道:“守卫太极殿的殿中校尉严英,乃中坚营校尉潘忠的部下,兵将也都是中坚营左校的人。公渊与诸将商议,把严英换了,以后我们君臣相见也更方便。”

王广却马上说道:“此事要经过护军将军才好。”

厅堂里屋里顿时安静下来,曹芳的提议、王广一件也没有痛快答应,估计此时曹芳已经有点生气了!

但曹芳没有发作,沉默稍许,他依旧好言道:“公渊再想想,考虑一下,想好了随时可以觐见。”

王广跪坐在地上稽首道:“臣领旨,请告退。”

他说罢起身,倒退了几步,然后转身向邸阁厅堂外面走去。

很快宾客们就陆续离开了大半,因为大将军府是不提供膳食的,王家近亲则是三日不食、只喝水。寻常宾客可不愿意挨饿,所以赶着在午膳之前离开。皇帝的车驾没一会也离开了,王广等自然恭送出大门方止。

下午来的人就少了一些,守在大将军府的人、多是王家眷属,以及一些亲戚。

公渊的小姑王氏也没走。她不久前才从长安回到洛阳居住,为先夫服丧的丧服还没脱,哥哥又去世,悲事可谓是一件接着一件。

郭淮虽镇守西线多年,但一去世,郭家人就没必要留在关中了。按照魏国的规矩,郭家子弟不仅不能世袭雍凉都督的官位、甚至还不能继续在雍凉做官;所以郭淮在关中呆了很多年,关中也不是郭家的家,只有太原才是他们的家乡。当然雍凉都督的子弟要在魏国做官相当容易,所以郭家人无须回家乡,主动搬到洛阳来才是对的。

公渊偶尔走出灵堂,稍微透个气、活动一下身体。他刚走到台基上,便遇到了姑姑王氏。

姑侄二人谈起王凌,又是一阵悲伤。

王氏是公渊的亲姑姑,长了一辈,但年龄差不多,而且公渊长着大胡子、面相显老,王氏看起来还年轻不少。

公渊偶然间留意到姑姑的气色,虽然身穿生麻粗衣、却是肌润有活力,直觉得姑姑的身体挺好。因为服丧期间是非常伤身体的,吃不好睡不好,心情也很低落,很多人经历了斩衰,都会明显地憔悴,而王氏倒是能扛得住。

这时王氏泪眼婆娑地说道:“王家在扬州起兵的时候,我真是担忧万分,简直有死之心;可想到王家三族的处境,却是死也不能瞑目阿!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不过如此。记得那段时间,我终日以泪洗面,膳食无味、夜不能寐,不知身在何处,都不知是怎么过来的。我一辈子也无法忘记那道坎!”

公渊“唉”地叹了一声。

王氏接着说道:“直到我听说,勤王军竟然大败司马师,数日攻下了许昌!过了一段时间,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勤王军又在伊阙关击败司马懿十万大军。卿等知道我那时是什么感受吗?而那两场生死存亡的大战,又是谁的功劳?”

公渊点头道:“仆知道的。”

王氏好言劝道:“仲明是卿的长婿,公渊定要念一家人的亲情、以及以前共患难的情分,维持好与仲明的关系阿。”

公渊道:“仆与仲明的关系最近,姑不用担心。”

王氏叹了一口气道:“那就好,我先去灵堂了。”

公渊遂离开台基,准备在廊芜中走动一会,手脚舒缓后再回灵堂守着。

不料身披麻衣的妻子诸葛淑接着过来了。诸葛淑也是先说了一些有关王凌的琐事,几天前才见阿翁身体硬朗之类的话,按照礼仪,提到死者、近亲就要马上表示悲伤,公渊在妻子面前也要如此。

没一会诸葛淑便道:“仲明是非常有才能的人,只要有仲明掌兵、别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君不必忧心忡忡的样子。”

公渊忽然问道:“这是外舅(诸葛诞)的意思?”

诸葛诞是王家姻亲,正在洛阳做尚书,当然会来奔丧。今天诸葛诞来大将军府时,便见过女儿诸葛淑。

诸葛淑却摇头道:“阿父没有提过此事。”

她停顿了一下,说道:“我自己的看法罢了。刚才我们说起阿翁,仲明的‘儒虎’之名、不就是阿翁取的吗?”

公渊遂道:“妇人不要管这些事。”

诸葛淑只好悻悻住口。

公渊不想再在外面多留,与诸葛淑道别之后,转身回了灵堂。灵堂上除了四弟夫妇,令君与玄姬也在。

令君与秦亮的夫妻关系很好,估计也会向着秦亮。公渊倒没想到,王家的妇人们竟然一个个都在帮秦亮劝自己……大概还是因为众人都知道,今日皇帝与王广见过面。

夜幕渐渐降临了,公渊对王明山道:“四弟先去歇一会,这里有我们守着。”

三天不吃饭、只喝水是能坚持过去的,但若三天三夜完全不睡觉,那是真的不容易熬住。公渊叫四弟先去休息,一会也能换自己歇一阵。

兄弟之间说话不用多少客套,王明山点了点头,便向公渊等揖拜离开。

一时间灵堂里只剩下王令君、玄姬、公渊三人了。公渊想起,与仲明来往不太多的妇人、也帮他说了话,令君与玄姬恐怕也会趁此机会言语。

公渊不动声色地跪坐在一侧,果见令君转头看了过来。

但令君没有出声,不慌不忙地拿着胡麻油瓶,动作平稳地往油灯里倒油。玄姬则拿着一个东西,轻轻挑灯芯,灵堂里的光线一阵阵地亮了几分。

令君为好几盏灯添了油,终于开口道:“我听人说起过,权臣便是架空了上位、下面全都是自己的人。”

公渊听到这里,立刻侧目,因为令君一开口说的话就挺刺耳。令君平素是个比较含蓄的人,此时却一改常态,果然她与仲明是夫妇、关系又与别人不同。

令君稍作停顿,眼睛看着油灯,手上倒油的姿态依旧十分稳当,她头也不回地接着说道:“阿父若去争那大将军的名义,有什么用?”

公渊伸手放在下巴的大胡子上,仿佛忽然打开了另一个思路,一边垂目苦思着,一边随口说了一句:“抚军大将军,不是大将军。”

公渊说完才想起,令君并不知道、之前皇帝与他的谈话内容,当然也没听到皇帝想要晋升他为抚军大将军的话。

他立刻抬头看向令君,见???????????????她也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回头与王广对视了一眼。

公渊转头看玄姬,玄姬也注视着他轻轻点头,不过玄姬是妾生女、兄妹俩的关系不太亲近,有令君在这里,玄姬便未多言。

但令君没有接父亲的话,只是说道:“大将军也是臣,不是皇帝。若只有个名义,要换人并不难。”

公渊听到这里,忽地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令君的声音冷清,说话声也不大;但刚才那两句话,竟然叫王广有一种振聋发聩之感,浑身都是一颤!

这时令君注视着他说道:“朝廷不止有王家人,阿父之后该如何控制局面,与仲明又要如何相处?”

“啪!”王广一掌拍在了自己的脑门上,不禁瞪眼盯着令君的脸。

他忽然醒悟了,之前完全想错了方向。此时的最关键、其实只有一个,便是自己能否抓住表态站位的机会!

王广暗自推论着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那是越想越后怕,差点在重要关头昏了头。但还是因为先父王凌去世太突然,他被太多情绪缠住了,而且没准备好、来不及调整心态。

先父王凌在时,王广确实有些不甘心。毕竟不管怎样,大家起事的本钱大半是王家的人,太原王氏也是名门望族;况且王凌已是大将军,王广则是王家嫡长子。

但现在的局面、已经完全变了,王广是一整天都没回过神来。竟要靠女儿提醒!

王广一脸诧异地凝视着长女王令君,好像有点不认识了一般。他是真没想到,令君一个女流之辈,以前不过是个内向沉默的女郎,还犯过大错、做过非常愚蠢的事,却竟有如此见识?

那些油灯在添油拨芯之后,火焰更亮了,从她身后照射过来,仿佛在令君的身体轮廓周围形成了一个光圈。

王广怔怔地看着令君,这时又发现了她身后的灵牌。王广终于想起了父亲曾经的暗示,大致是说,如果公渊接不住大将军的位置、最好是主动拥护秦仲明。

过了一会,王广缓缓松了一口气,这才察觉,里衬背心上、居然出了一身冷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