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四百七十九章 耗什么

大魏芳华 第四百七十九章 耗什么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太阳已经偏西,冬日的太阳靠南方、比其它季节的位置更低,看这光景一个多时辰后就会天黑。

宅院外面传来了“哒哒哒……”的马蹄声,数骑在一起奔跑、立刻有了些许轰鸣的感觉。秦亮在檐台上站了一会,目送传达军令的人马渐行渐远。

时间挺迟了,不过他们在天黑之前、应该能赶到黄沙集,可以在黄沙歇一晚上。

传令节制东部军队的人,依旧是邓艾。不过邓艾要从赤阪城、西迁搬到南郑城的西北边,在褒水和沔水交汇处筑营,然后统率南郑附近的兵马,以及北面褒中的驻军。当然也包括留守兴势山、赤阪剩下的少数兵力。

东面兵力的目标,主要是要保障粮道通畅,以及监视南郑城等地敌军。但是离中军较远、东面大将要临机决策,并调动兵马攻防;此时在汉中的诸将,也只有邓艾最适合。

参战将、帐下督马隆也颇有才干,但是官职太低。甚至讨寇将军、陇西郡守胡奋的官职也略显不足。还得是刺史级别的邓艾,统领诸部更能服众,而且???????????????在此之前、秦亮便曾当众确立过邓艾在东面的兵权。

听着马蹄声逐渐远去的声音,秦亮收回了目光,转头对中垒将军杨威道:“大军去汉城之后,伏德留在此地统领驻军。”

杨威立刻抱拳拜道:“仆定不负将军重托!”

秦亮点了点头,又观察了一眼日头,遂唤人备马。过了一会,秦亮带着一群随从和护卫,骑马出了中军军营。

他找到了之前上山的方位,依旧从原处骑马冲上了定军山东端的山丘。

“噗……”坐骑被勒停后,嘴里发出一个声音,摇了摇马首。秦亮依旧骑在马背上,观望四下的情形。

这地方在定军山脉里面算是最矮的,但又几乎是沔水南岸最高的地方,视线很不错。

此时秦亮与姜维、相距可能只有十里!秦亮回头循着定军山的走势看去,情知定军山西端主峰上就有蜀军;再往西就是米仓山,姜维军主力就在那米仓山的山谷里。

但周围几乎看不出来紧张的迹象,敌兵踪迹更是一个也看不到。

附近只有一些魏军的辎重兵还在干活,山坡东边是大片的军营和人马,不过全都是魏军将士。

观摩了一会山川形势,秦亮忽然又想到了邓艾。

因为他听说过一个关于邓艾的逸闻,大概是说邓艾还在做守稻草的小吏时,每到一处便指指点点、评论哪里适合行军扎营,众人都嘲笑他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不过如今再看这个传言,倒可见邓艾还没做将军时、就有了做将军的兴趣和见识。

天时地利与人和,地形在战场上确实也挺重要。所以秦亮在攻打褒中时,粮道不时被袭扰破坏,他也从来没怪罪过邓艾。当时的情况所限,没有办法。

从赤阪到褒中百余里粮道,侧翼完全是暴露的,邓艾的兵力又有限,根本无法保障粮道不被袭扰。关键是当时魏军在沔水南岸、几乎没有部署兵力。

蜀军沿着绵长的沔水南岸区域随意活动,并可建立营寨驻军,随时找一处地方渡河、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攻击到粮道。魏军实在是防不胜防,除非是在全局上重新部署。

秦亮回过头来,眺望着北边的沔水,不禁说道:“此番我军攻阳安关,粮道走水路,反而比上次稳当。”

羊祜道:“可能被袭的地方,还是北山段。”

秦亮向右转头观望,说道:“对。”

他看的方向是东边,正是北山所在的方位。北山位于沔水南岸,山脉连绵,东麓直到褒水沔水交汇处。

(沿着蜿蜒曲折的沔水,大致从西向东,地名分别是汉城、定军山(南岸)、北山(南岸)、南郑、乐城。另有褒中城,在南郑西北边的褒水上。)

粮船从褒中南下后,褒水这段水道比较短,因有褒中城与邓艾军大营夹峙,不太可能受到威胁。所以羊祜说得对,薄弱点仍然在北山附近的连绵数十里沔水水道。

钟会道:“建安年间汉中之战,蜀军威胁武皇帝(曹操)粮道,正是在北山营???????????????垒。”

秦亮做曹爽掾属期间,看的旧文书实在不少,他想了一会便道:“好像是赵云在北山营垒?后来黄忠也去了。”

钟会这种世家子弟,更是有着当世的信息优势,他似乎也想起来了,点头道:“正是此二蜀将。”

秦亮道:“但这回蜀军在北山立不住营了!我军在沔水南岸、有东西两处大营,怎会由他进军北山立营?蜀军来的人少了立不住,人多了我军便从此地出击,先断其补给北山的粮道。”

他接着说道:“南郑守军没法去北山。他们只能先渡过沔水,然后沿沔水南岸去北山;然而这段路至少有二三十里的开阔地,邓士载就在沔水交汇处,不会放任从东边来的敌军。

所以多半要由姜维军分兵,从西边的米仓山调兵,走定军山南路。那里也有数十里低山丘陵地区,杨威径直从此地南下,也能侧击敌军。”

钟会道:“同样的地方,可知魏蜀两国经过了三十年经营,军力强弱已经全然逆转了。”

秦亮马上认同了钟会的说法,随口道:“因此两次的攻守之势,也换了位置。”

当时魏军在定军山这边就没打赢,更是无力去北山拔除赵云的营垒。

有钟会与秦亮说话,羊祜的话就比较少。秦亮的目光从羊祜脸上扫过,但不想勉强,遂与钟会谈道:“此番北山的威胁,比建安中那次更小;亦不如上个月赤阪到褒中的沿路袭扰,那时蜀军几乎能控制沔水南岸的全部地区。”

秦亮稍作停顿,接着沉吟道:“假设蜀军一部摸到了北山,并到了北山北麓的沔水边;他们要对付河上的粮船,便也需要准备船只,在船上以水战破坏部分粮船。或者分兵渡河,控制南北两岸,以铁链锁江截断水路,但在我们东西两营威胁之下、能控制多久呢?”

羊祜开口道:“将军所言极是。蜀军多半会派兵去北山袭扰,但无法截断粮道,无法造成太大破坏,从而影响大局。”

钟会看向秦亮微笑道:“秦将军统领全军,却能洞察秋毫,仆佩服之至。”秦亮只得回应道:“再好的战略,也要通过具体而繁琐的战术才能实现阿。”

三人暂且停止了交谈,又在一起向沔水眺望。

此地离汉城(勉县)已经很近了,只要渡过沔水,就到了汉城的东南方向;大军再循着沔水西进,很快就能兵临城下!

冬季的沔水水面,水面明显有所收缩变窄,两岸都能看到大量沙土地、以及碎石鹅卵石,本来被水淹没的地方也躶露了出来。不过能走褒水南下的粮船,必定都是一些小船,在沔水上航行完全没有问题。

……不出数日,还在米仓山中的姜维便收到了消息,曹军一部沿着沔水北岸东进、南北两股人马正在定军山东麓架设浮桥。

本已觉得不太对劲的姜维,听到这个消息,心头顿时像是被泼了一瓢冷水!

汉中督张嶷道:“贼军这是要去攻汉城?”

姜维心道:恐怕是这样。

否则曹军没有必要重新搭建浮桥,更不用从???????????????北岸另外调来人马。曹军要退兵,原路返回、走黄沙集渡河最省事。

姜维没有回应张嶷的话,却皱眉说了一句:“秦亮不回洛阳,还在这里与我耗什么?”

诸将说不出一句话来,连司马师也无言以对。另一个曹魏降将夏侯霸没有在这里,因为他的先父夏侯渊就死在定军山下。当时夏侯渊亲自跑去前线修鹿角,被汉军黄忠部将士阵斩。

司马师不吭声,姜维却专门向他看了一眼,沉声道:“即便是以贼军攻下褒中的情况看,先后也耗费了一个多月。秦亮若去围攻汉城,必得耗费日久,这是顾头不顾尾、不打算走了?”

征西大将军张翼道:“汉城难破,但阳安门不赶快救的话,数日之内、便会落入贼军之手!”

此言一出,诸将纷纷附和。

阳安门是汉军所建,是防守汉中郡的关隘,所以朝向的是西边。如今曹军是走汉中腹地过来,只要来到阳安门下,城门在内侧、城墙里面还有方便上城的石阶通道,可不是一攻就破?

面临类似窘境的地方,还有西北边的武兴(略阳)、陈仓道上最重要的关隘之一。贼军到了汉城,若派偏师沿着马鸣阁道去武兴,武兴关隘立刻就会被拿下!

姜维已别无选择,当即下令道:“传令各部,渡沔水,去走马谷!”

诸将迅速就达成了共识,纷纷揖拜领命。

姜维军主力在米仓山山谷里,向西走出山谷,便能抵达沔水南岸。渡河到沔水北岸,北岸的山脉便属于秦川范围了;那地方靠近沔水的山脉,名曰走马岭。走马岭南的金牛道通路,便叫走马谷。

阳安门的位置,也在走马谷。

汉军几乎不能再有任何迟疑,必须到走马谷去,与曹军对峙!并防曹军从走马岭北麓的马鸣阁道、前去攻打武兴。

否则汉中的不利局面,便要向武都郡地区蔓延!那可是汉中郡的侧后翼,大汉多年经营武都郡所在陇右地区、比汉中平原用心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