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四百九十四章 论迹不论心

大魏芳华 第四百九十四章 论迹不论心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初时秦亮的情绪还没酝酿好,实在是哭不出来、干哭也差点感觉,不过悲痛的语气还是能控制的:“忽见外祖去世讣文,仆如闻晴天霹雳。虽归心急切,却身负重任,十几万将士在外,不敢轻动,未能成行。惟愿外祖在天之灵,宽恕孙婿没能及时赴丧……”

他渐渐地感受到了悲伤的气氛,终于哭出声来,哽咽道,“实在没有想到,上次见到外祖还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以为还有许多机会倾听外祖敦敦教诲,如今却已只剩一抔黄土,不能再相见阿!”

秦亮说到这里,便以袖掩面恸哭,进而俯拜,悲伤不能自已。

高柔蒋济等人急忙过来劝说,大将军的属官也来说好话了,贾充道:“大将军英雄一世,皆为带兵之人,定不会怪罪秦将军。秦将军终在汉中击败姜维,为国家立下大功,亦可告慰大将军了。”

秦亮毕竟只是孙婿,有人劝解,他也不用表现得太过。心下决定,再默哀一会便起身。

面对王凌的灵位????????????????,秦亮心里仍然忍不住想着,大将军确实死得不是时候。他的心情非常复杂,甚至压抑着一股火气,回想当时在汉中的情形、简直是进退两难要了半条命!此时不禁又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受。

好在危急总算是勉强过去了!又或是刚才的情绪有所发懈,秦亮很快暗自放松了口气。

他也听从同僚的话,拿袖子上的熟麻布揩了一把眼泪,从地上爬起来。随行而来的大臣们,这才陆续上香,先后拜谒王凌的灵牌。

秦亮让在一边等待的时候,又用余光留意跪坐在灵堂上的女眷,发现外姑婆王氏也在这里。她是王凌的亲妹,今日守在灵堂倒也不让人意外。

毕竟是在灵堂之中,又有王家男丁接待宾客,包括王令君在内的女眷们、暂且都没有与秦亮说话。

大伙都拜谒完毕,走出了灵堂。王广兄弟将大臣们引到楼阁厅堂歇息,没一会侍女们就端来了煮茶、干果等物。丧事时主人不会准备食物,不过现在王凌已经去世三个月了。

秦亮在厅堂里没呆多久,便出门来到了台基上,王广随后也走了出来。

丈婿二人并肩而行,沿着木栏杆在台基周围缓缓走了一段路。

从刚才见礼寒暄之后,两人有一会沉默不语。大将军忽然显得十分安静,没有了哭声,也没有了喧嚣,只剩料峭春寒的微风风声。

王广捋了一把下巴的大胡子,开口道:“家中发丧时,皇帝亲自来府上吊唁,便在刚才我们坐的厅堂里、召见过我。皇帝主动提出,要任命我为抚军大将军。我当时也很意外,婉言谢绝而不允,又只得上书殿中。”

此事秦亮早就知道了,宦官张欢来汉中时就谈论过。而且后来王广上书,消息便传得更宽,连陈泰都听说了。

秦亮遂不动声色道:“外舅接受诏命也是可以的。外祖去世,洛阳急须留守之人主持大局;外舅正好是自家人,抚军大将军的职位可担此任。”

王广的颜色微妙地变幻着。秦亮用不经意的目光转头看他时,隐约察觉王广似乎也有一种劫后余生、后怕的意味。

王广沉吟片刻,故作淡定道:“皇帝只是口头上一句诏命而已,之后还须皇太后点头。后来皇太后愿意出面召见众臣,安排诸事,如此更好。”

秦亮顺着他的意思道:“皇太后殿下自曹昭伯辅政时、便在听政,由殿下出面确实恰当。”

这时秦亮想起了一句话,君子论迹不论心,用在这次王广的作为上、似乎倒也恰当。毕竟要是论心,王广此前必定是不甘心。

秦亮都不用去猜王广那时的心路历程,只看以前他的所作所为就能知道,他一直都想继承大将军王凌的地位。不然当初秦亮打赢了毌丘俭、想安排个刺史的位置,便不用费劲讨价还价了。

不过王广终究还是权衡了利弊、风险,对外明确了态度。这便够了。

王广沉声道:“此前我们已商量过了,有令狐公治、汝三叔四叔,大家都觉得????????????????,应由仲明来接任大将军之位。”

秦亮没有马上回应。之前王凌刚去世的时候,他还比较心慌,但现在携巨大的军功声威回到洛阳,他已经不慌了。如果大家都遵守规矩,而不是搞一些邪门歪道,那么没有谁还有脸、此时要骑到秦亮头上!

若是在王康之类的亲信、或者秦胜等亲戚面前,秦亮不会说什么客套虚辞。这时秦亮在王广跟前却道:“我年纪尚轻,又是叔父们的晚辈,会不会显得资历不足?”

王广一脸诚恳中还有点急切的模样,劝道:“当年太祖在世,亦是唯才是举。仲明文武双全,有经纬之才,又收复了太祖都没守住的汉中三郡,如此大功,仲明自是当仁不让。”

秦亮道:“外舅过誉,不过只要是自己人来辅政,我们便都能放心了。”

王广点头道:“仲明所言极是。”

这时王令君不缓不急地走上石阶,秦亮二人都转头看了一眼。

没一会王令君走近,她用明亮的目光看向秦亮,肃穆的表情下、隐约掩藏着喜悦之情。不过她仍款款揖拜,说道:“妾拜见夫君、阿父。”

当着王广的面,秦亮也只能叠手弯腰还礼。

父女俩简单地问答了两句,王广便道:“汝三叔四叔还在陪宾客,我也要回厅中了。”

秦亮道:“外舅先行,我随后就来。”

王令君回头看了一下王广的背影,对着秦亮露出了浅笑,立刻叫秦亮好似看到了春季鲜花盛开,美好而温暖。但她的笑随即忽然收住,且有些许羞愧之色,脸颊微微一红。她缓缓叹出一口气,身体也放松了不少,轻声道:“夫君此次出京的时间最长,终于是好好地回来了。”

秦亮握住她的纤手,说道:“卿不用每回都担忧,战阵之上危险的是冲锋陷阵的将士,我从来不去前面拼杀。”

王令君没有抽手,只是看了他一眼,低声说道:“这里的位置那么高,妾尚在丧期呢。”

秦亮遂轻轻放开了她的手,感慨道:“我在汉中见了大长秋的谒者令张欢,听说他也来大将军府、与令君见过面。令君劝说外舅的事,张欢也说了。卿真是秀外慧中,又识大体阿。”

王令君瞪了他一眼。

秦亮笑了一下,马上也回过神来、收起了笑容。

王令君又轻轻地说道:“妾不劝阿父,阿父终究也会那样做。他分得清亲疏,相信夫君的为人、才能。”

秦亮不禁看着令君的脸。阳光正洒在她秀美的脸上,单眼皮眼睛略显憔悴,却明亮有神,温婉中带着傲气、内敛间似有思量。虽然出身士族大家的女子也不能涉足政务,但令君显然懂得不少事。

秦亮想了想,便点头道:“令君说得对。不过外祖刚去世的时候,估计外舅也没太多心思琢磨别事,家里人劝劝还是有用的。”

王令君道:“姑婆也劝过阿父。姑婆与君没见过几面,却也很信任夫君。????????????????”

秦亮移开目光,用随意的口气道:“是阿。”

他当即又道:“王家人在丧期,应该不会设宴待客。一会我便与宾客们一道辞行,先回卫将军府,卿也与我一并回去罢。”

出嫁了的孙女服丧,不用留在娘家,王令君回夫家继续服丧没什么问题。

王令君却犹豫了一下,好言道:“祖父去世后,王家人不便在大将军府久留,如今夫君也回到洛阳,要不了几天、祖父的灵位就会迁回王家宅邸。到那时妾再回来,从王家宅邸离开没那么显眼,君可同意?”

王凌之死,秦亮的悲伤十分有限,连谒灵时都需要用力酝酿情绪。但王凌是令君的亲祖父,祖孙之间多少都有些真挚的亲情。

于是秦亮立刻说道:“令君为祖父多守几天灵,何须我同意?那等几天,我再去宜寿里接卿回府。”

王令君抬眼看了一眼楼阁门口方向,小声道:“守孝期间,白夫人不准姑姑去卫将军府,姑不能与妾一起回来了。”

秦亮踱了两步,说道:“卿叫姑照顾好自己,除了原来她身边的侍女,我再叫吴心派两个亲信过来、服侍姑的起居。若有什么话,姑可以让她们转达。”

王令君道:“唯能如此。”

一时半会秦亮也没什么好办法。

玄姬与令君的处境不一样,玄姬是王凌之女,主要问题还是玄姬名分上没有出嫁。平时她在侄女府上、尚且勉强说得过去,但若在守孝期不在家里,便不太好找理由了。

白氏管这件事也没有错,她必定想要进一步坐实玄姬的王家人身份。服丧守孝不仅是道德义务,有时同样表示身份權力,死者有儿女的情况下、外人想守孝也没资格。便如同儿媳平时与公婆处得鸡飞狗跳,但丧事上哭得比谁都大声,大概便是在向亲戚宾客声明、她将成为一家女主。

可惜的是,秦亮恐怕将有一段时间无法与玄姬相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