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五百八十一章 长治久安

大魏芳华 第五百八十一章 长治久安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急风掠过皇宫阙楼之间的风口,发出了呼啸的声音。一阵风穿过成排房屋的巷子,又把那些没有关好的门窗吹得“噼啪”直响。

“啪!”冗从仆射李涛面前的木门、忽然开了,一下子撞在了墙上。有人推房门、借着风势一下子便失去了轻重。

大长秋的谒者令张欢拿着东西走了进来,而掀门的宦官依旧站在门外。

张欢把一只红布绳系着的瓷瓶、放在了木案上,还贴心地放上了一只杯子。

李涛看着面前的瓶子,脸色顿时一变。

张欢看了他一眼:“我出去等着?”

李涛顫声问道:“尔等有诏命吗?”

张欢冷笑了一声:“汝干的那些事,心里没数?谗言齐王殴打宫人、活生生烤死清商署伶人,哪一样罪状没有汝?”

李涛道:“我只是听命行事!若说谗言,邢贵人说得比我多,还曾说过齐王妃的坏话,她为何能去邺城?”

齐王曹芳离开洛阳之后,他宠幸过的张美人、邢贵人等一众妇人都被送走了,亲近的宦官也有几人同行。只等齐王宫营建好,那些人便能继续在曹芳身边服侍。唯独李涛只被罢免了冗从仆射一职,未能出宫。

当然留下来的,还有齐王妃甄瑶。之前有传言齐王妃将薨,不料她的身体竟又渐渐好转了,但仍在病中,郭太后便没有让她去邺城,只怕在路上一阵颠簸直接丧命。况且诏书里都直言不讳了,齐王殴打虐待齐王

妃,让她留在齐王身边不是遭罪吗?

张欢不言,转身便要出去。

李涛忽然似哭非笑地尖声道:“恐怕为陛下打听消息,在太学说的那些话,才是尔等不肯放过的原由!”

张欢回头看了李涛一眼,还是没有吭声,眼神却好像在说:原来汝明白阿?

李涛的皮肤有点黑,这会脸色看起来更黑。他盯着瓷瓶看了许久,终于拧开塞子,将里面的酒水倒进了杯中。

等了好一会,屋子里终于传来了“叮叮哐哐”的一阵响动,渐渐地没有了声息。

张欢再次返回,鞋子小心地避开砖地上的血污,伸出手指在李涛鼻子上一探,转头道:“进来罢。”

立刻便有几个宦官默默地进来了,两个人上去抬起李涛。另一个人拿起瓢,在木桶里舀了半瓢水倒在血迹上,然后拿起布巾在地上擦,当他清洗布巾时,木桶里的水立刻泛起了红色的水花。

砖地上残留的血迹,大概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泥垢一样的东西了,成为难以分辨的稍许痕迹。

皇宫里那些古朴宏伟的台基之间,角落砖缝里必定都有这些东西。洛阳宫虽然在明皇帝时才重建过,但短短一二十年已经死过很多人。集中大權的地方,不死人是不可能的,有名有姓的士族大臣都能遇害,况乎宫女宦官?比如当年毛皇后被杀的时候,她所属的近侍,包括明皇帝身边的宫人全部被殺光!直接换了一批人。

废黜皇帝连带的一些事、像是宦官李涛从人间硝失之类的,秦亮自然还不知情。他这两天顾不上旁枝末节,此时正在朝堂里主持集议。

推举新君,才是眼下最紧迫的事!

虽然太常羊耽已经出发两天了、前去迎接曹启,但皇帝人选还是要大家再商议一下。

羊耽走得急,他要去的地方、大多人并不知道。估计羊耽离开洛阳的事,也还有一些官员不知道。

于是朝堂上有一些人,仍在那里推举曹髦。司空蒋济说话都有点费劲了,却终于忍不住、好心说了一声:“还是选东海王嫡子罢。”

刚才表达了主张的尚书郎挪动身体,客气地向蒋济拱手作揖,却道:“公台明鉴,仆闻东海王庶长子神明爽俊、通晓文武,以为是更好的人选。”

蒋济只得微微点头,不再多言。

曹芳被废之后、人们确实更容易想到曹髦,很多事如果没有外力介入,大概真有一定的必然性。

秦亮也暂时没有表态,他听到蒋济的言论、不禁又想起了两天前的事。废黜皇帝的奏书,蒋济签名了,高柔没签。

不过这种三公级别、半退休状态的人,其实不签名才是正常选择,因为废黜皇帝又没事先与他们商议。尤其是高柔,勤王之役都后没事,这种事他更不担心。何况高柔与秦亮认识很久了,关系处得还可以。

而蒋济有个问题,在扬州起兵之后、王秦令狐三家与司马氏已经

公开敌对了,蒋济还听从司马懿的意思,给青徐都督胡质写过信。所以蒋济更加谨慎、不想在此时引起秦亮不满?

当然蒋济一向有老实人的名声。正如他坑完了曹爽、又坑王凌,十分无辜,只因相信司马懿会信守诺言……说不定这次、蒋济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曹芳的那些罪状属实,真的不适合做皇帝罢?

秦亮耐心听了许久大臣们的言论,终于当众说出了自己的主张:“皇帝乃国之根本,吾等应该看长远一些。我主张推举东海王嫡子、文皇帝孙,年纪虽比东海王庶长子髦稍小,但可以请太后先行摄政,只待皇帝亲政、国家便可长治久安了。”

虽然秦亮的声音不大,但他一开口,立刻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大伙纷纷瞩目,随之附和,赞同曹启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秦亮又道:“不过此事应该问问皇太后殿下的意思。诸位的主张、我先去上奏太后,然后再议。”

光禄勋郑冲等人做出了点头的动作,看起来挺真诚的,至少对秦亮这样的态度、好像十分认可。有时候走过场,就是在表达态度。

秦亮拱手执礼,从筵席上站起来,然后从朝堂北边的侧门出去。

朝堂的位置在太极殿庭院的东侧,有一道宫墙隔着。秦亮与宦官黄艳出得朝堂庭院,马上就看到了一栋形似门楼的建筑,后方则有阁楼、回廊。之前宦官已告知、今天郭太

后来了朝堂这边,她就在里面的阁楼里。

此处建筑有个名字叫“閤门”,不过名字不太正规,因为皇宫中不止一处地方称作閤门,还有多处东閤、西閤这样的地方。

门楼前的殿中侍卫、向秦亮抱拳拜称“大将军”,秦亮点头回应。

这些房屋都不太宽敞,黄艳带着秦亮、一会就走过了门楼。穿过门楼,狭小的天井出现在眼前,阁楼也在前方不远处。

以前秦亮来过这里,知道前屋的进深非常小;本不宽敞的阁楼下方,前后还分成了几间屋。因此他在门外稍等。

黄艳朝门里通报,里面立刻传来了郭太后庄重的声音:“大将军不宜在閤下,快请入内说话。”

秦亮应声走进房门,刚进门、面门几乎快贴到垂帘上了,离郭太后很近。垂帘后面,有一张床(坐具)、三面绸缎屏风围着,郭太后正跪坐于床。

秦亮坐到筵席上,向郭太后稽首。郭太后也俯身还礼。

垂帘内有两个宫女、帘外有宦官黄艳,秦亮便专门说了一句:“诸臣推举新君,恭问殿下之意。”

郭太后却径直说道:“上次议过了,那就东海王嫡子启罢。”

秦亮道:“臣当转述殿下之言。”

这时郭太后笑了一下,缓缓道:“我听说,宫外有人在猜测、大将军要请我去永宁宫居住?”

秦亮立刻用轻松随意的语气道:“殿下若去了永宁宫,谁来摄政阿?”

郭太后轻叹道:“若是曹

昭伯、或司马懿仍在,我早该搬到永宁宫了。不过我确实无心于此,如果没有仲明辅政,我也不可能有办法维持。”

两人说话的感觉有点稀奇,因为有近侍在场,彼此还是会稍微注意言行礼仪,但又不全是场面话、所说仍是实言。

秦亮道:“新君继位,年纪不大,殿下摄政名正言顺,且更能稳定朝局。”

郭太后点头道:“既然大将军与诸臣所请,便先这样办罢。不过永宁宫迟早都是我的归宿。”

秦亮抬眼往垂帘里看了一眼,“只要我还在执政,便不同意殿下去永宁宫。无非是住在中宫、或者后宫的区别,以后……”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等到皇帝亲政,殿下也可以居住后宫西游园,跟以前一样。如此也方便、皇帝在近前尽孝。”

郭太后也抬眼看向秦亮,一双艳美的杏眼十分明亮,“大将军言之有理。”

皇宫里有殿中、中宫、后宫的说法,大臣们能活动的地方,如太极殿庭院、朝堂、尚书省等地方,便叫殿中。

太极殿北侧,包括皇后的正殿昭阳殿、以及东边的式乾殿含章殿等地方,属于中宫。再往北隔着一条永巷,那边有许多宫殿、含西游园在内,则是后宫。

之前郭太后一直住在后宫,最近刚刚搬到了中宫的含章殿(甄瑶不再是皇后,也搬出昭阳殿了、与郭太后住一起),正是为了靠近殿中区域,以便暂代皇帝主持朝政

(/_)

1秒记住网:。

顶点地址:

移动端: 感谢您的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