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五百九十三章 礼乐之音

大魏芳华 第五百九十三章 礼乐之音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太阳已经下山了,夜幕渐渐拉开,大将军府前厅阁楼里的晚宴,却未结束。侍女们拿来了蜡烛、放在灯台上点燃,烛火立刻为古朴的大厅笼罩上了一层橙黄的光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歌舞姬们载歌载舞,齐声歌唱。伴随着金石的敲击乐、丝竹管弦的曲调,年轻女子合唱的声音,于娇美之中、又仿若有一种古朴悠扬的风雅之感。

清风伴随着舞步,把脂粉香气吹拂到四面、在席间飘荡。舞姬们长袖飘飘,裙袂宽袖依次起伏,看上去就像是江水的波浪,又叫人想到水边的佳人。在座诸公,皆一脸惬意,仿若陶醉在了美酒与歌舞之中。

夜色反倒让舞姬们更漂亮了一样。几乎毫无瑕疵的女郎并不多见,而朦胧的光线、恰好能掩盖住细处,人们只看年轻女子的大致线条,通过想象、总是会在脑海里补上美好的细节。

大魏几乎没有夜生活,一到晚上人们差不多就睡觉了,主要是有宵禁,晚上严禁人们在街道上乱走。但晚宴上的宾客,几乎都是大将军府的掾属,他们可以不回去、直接住在府邸上。

虽然属官们在洛阳都有宅邸,但不时住在大将军府也无妨。曹爽建造的这座府邸、可以驻扎三千兵马,房屋很多,住几个属官自然无甚局促。

席位上除了马茂,都是大将军府的属官。

辛敞、王濬都不在此间了,新任长史是陈廷尉的弟弟陈骞,旁边坐着从事中郎钟会。东侧还有司马王康,不久前才征辟的军谋掾王浑、文学掾荀勖、主簿吕巽。武将饶大山、祁大等也在席间。

开宴之前,秦亮亦已给马茂安排了官职,大将军从事中郎。因为马茂在洛阳毫无根基、人都不认识几个,先做属官熟悉一下环境;做过大将军府掾属,也是一种仕途身份。

马茂坐在筵席上,一副放松高兴的样子,有闲心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歌舞,显然对秦亮的任命十分满意。从大将军府出去的属官,很多都是三四品的大臣,至少五品郡守起。不仅如此,秦亮还在洛阳送了马茂一座府邸,礼聘的财物。

秦亮已喝得有点晕了,好在今晚的接风宴,作陪的都是大将军府的官员,敬酒的人没那么多。

不知过了多久,音乐声暂歇,厅堂里传来一阵谈笑与赞扬。钟会的声音道:“公曾闻之,刚才的音律何如?”

荀勖道:“古诗新编,舞姬姿态,行云流水,叫人赏心悦目。”

秦亮听到两人的话有点奇怪,荀勖可谓是答非所问。他这才想起,荀勖是真正精通音律之人,尤善雅乐正音、以及清商署的清商乐,可能比王公渊更有研究。

而刚才用诗经改编的舞乐,为了加入古风的元素,配乐有编钟敲击乐。估计音律有点问题,荀勖不愿意违心恭维,却又不好当众扫兴,故而左顾言它?

秦亮便坦然举杯,微笑道:“回头还请公曾重新调试一下乐器、韵律。”

荀勖恍然转头,随即露出笑容道:“仆分内之事。不过仆非妄言,大将军府的家伎,舞得确实不错,笑意嫣然、顾盼有神,轻快舞姿叫人如沐春风。必是大将军平素善待也。”

秦亮“哈哈”笑了一声,说道:“她们没有愁眉苦脸、能助酒兴就好。”

秦亮确实不在乎这些细节,不过大将军府常有士族官员来往,各方面都讲究一点、确实能提高宴宾的规格。

荀勖立刻拿起酒斛:“敬大将军,贺乐德荣归大魏。”

马茂道:“仆在东吴时,常心念大魏,神往洛都。今日得归,大将军、诸位同僚盛情款待,仆喜不胜收,请先干为敬。”

“乐德便当是回家一样,不必拘谨。”秦亮对马茂道,又向左右祝酒。众人纷纷一饮而尽。

片刻后,音乐再次响起,几个女子鱼贯而入,分别向席位上的人们屈膝,又跳起了清商舞。

大家喝着酒、欣赏歌舞,不时谈笑,晚宴直到夜深,才尽兴散席,着实比上次的家宴时间更长。秦亮走路摇摇晃晃的,众人把他送到内宅门楼,让侍女们扶着。

不过秦亮还没有完全喝醉,即便酒醉了、他也不会糊涂。

果然令君端来醒酒的甜汤时,便问起了马茂送的美女。秦亮说是吴王后,并不忘说了一句,吴王后是来避祸的、自己没有碰她。

令君大为惊讶!秦亮遂将吴国怎么内閗、潘后如何被马茂“请来”洛阳的事,大致说了一遍。

潘淑好不容易才熬到皇后的地位、至少在吴国受承认,以后还有皇太后的名分,此时她的心思明显不在魏国。因此潘淑虽然暂且被安顿在府上,她多半只把自己当客。

令君本就不反对秦亮纳妾,只是不想与看不惯的女子相处。对于潘淑那样的客、即便秦亮动了她,令君多半也不在意。秦亮起先说自己没碰过、似乎只是多此一言,不过他说的确实是实话。

潘淑貌美动人,似乎也不用负责,秦亮不慎窥见了绮丽风景、自然有亲近之心。然而潘淑稍微拒绝,秦亮便没再强求了。

她随身带着毒酒、随时准备要自尽?秦亮何苦相逼。况且他说起,对潘淑的处境感同身受,自然也非胡说。即便马茂说有神性,秦亮最近对一些玄虚之物已有点将信将疑、对此颇为好奇,但权衡之下仍未勉强。

但无论如何,潘淑的身份确实不一般。在吴国是皇后,在魏国也算是名正言顺的吴王后!

若非要为潘淑的身份保密,接待王后的礼仪规格,本不该如此简陋。礼乐这样的东西、应是维持统桎秩序的方式之一,因此荀勖看重雅乐乐器的韵律,也有一定的道理。

次日,秦亮去尚书省过问政务时、听说郭太后来閤门了,遂打算将此事也告诉郭太后。

尚书省庭院,在殿中东部区域,往北走就是朝堂,中间有几座建筑相隔、被称作閤门。

秦亮离开尚书省,从庭院西北侧的一道门出去,然后进了一座门楼。穿过门楼,便在天井里见到了宦官张欢。张欢通报之后,秦亮把鞋子脱在门口,遂走进阁楼觐见。

皇帝给了“如萧何故事”的殊荣,但他不一定要用,比如上朝时、通常仍不佩剑。

阁楼的门不大,开在东南角。秦亮走进去时,见到郭太后坐西朝东,独自跪坐在帘子后面、案上还放着文书。

张欢等宦官宫女站在门外,见礼罢、秦亮便没急着说潘后的事。

郭太后庄重好听的声音,先开口道:“听说王经快到洛阳赴任了,大将军是否知之、才德何如?”

秦亮听到这里,当即确定、郭太后做皇太后这么多年,虽然几乎都听权臣的意思,但她应该是懂朝政的。

几任权臣通常都更在意兵权,不过除此之外,尚书省自魏朝以来、权力也不小。所以郭太后才会专门问到,尚书仆射的人选。

郭太后言下之意,大概在问是不是自己人?

秦亮想了想,便答道:“王经是臣的冀州同乡,当初他被免官之后,因臣举荐,才重新入朝。他在洛阳时,也会到府上宴饮走动。不过臣觉王经之才,非在兵事,回洛阳做官、或更能发挥所长。”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彦纬任郡守时,曹爽曾给他几十匹绢、叫他去东吴贸易,他以为是一种羞辱,便弃官回乡,后因其母劝诫、才返回朝堂自领罪责。臣观之,彦纬看重气节、恩义,要他恪守本分,应无大碍。朝廷自有法度,如果大多人、都只做自己该做的事,自然政通人和。”

郭太后想了想,微微点头道:“大将军言之有理。”

秦亮又不动声色道:“尚书右仆射是辛敞(由大将军长史升任),与王经皆正直之士,分掌尚书省,殿下勿虑也。”

郭太后听到这里,便不多问。

一时间秦亮想起了后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的故事,有个守桥的小官、以没有有司印信为由,死活不放行。但赵匡胤后来还夸赞小官,因为守规矩法令的人,其实也是维系王朝秩序的基石。反之如果大家都表忠心、却只顾钻营不守规矩,他能卖别人,一旦有了机会就能卖自己!

在秦亮看来,王经与羊祜、荀勖、陈泰这几个人,有某种相似之处。大概是爱惜羽毛,做事比较有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人往往不太好用,但几乎不会乱来、或背后捅刀。

尤其是现在,皇帝年龄还小,根本无法绕开中书省、发出让人认可的诏令。而秦亮却是名正言顺的大都督大将军录尚书事,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从制度法令、道义上,王经等人都没有什么纠结的机会。

如果有人可能用得上他们,那只有郭太后!

但郭太后是可以信任的人,何况她对大多外臣并没有恩义、她拿那种人更不好用。

于是秦亮认为,没有必要除掉、或排挤所有不是自己私人的官员。何况那些表忠心的人,真的就完全靠得住吗?

当然做权臣总是危险的,真正要名正言顺,还得皇帝的名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