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六百二十二章 烽烟未消

大魏芳华 第六百二十二章 烽烟未消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魏军走米仓道与间道,攻入蜀汉境内,于汉昌、宣汉二地发生战斗。但战事没有持续太久,很快胡奋、马隆都撤军回了汉中,秋季攻势暂时也随之迅速消停。

十月初,各路军情已报入洛阳,先后送达的东西、还有裴秀等人的信件。

秦亮与属官们来到了阁楼西厅的里屋中,把一副益州地图、铺在了大案上。也只有这张如同门板一般的大桌案、才摆得下大图纸张,以前只能放在地上。

围坐在桌案周围的人,有陈骞、钟会、马茂、王康等,他们有的在看地图,有的在传阅信件。

屋子里黑泱泱的一片,几乎所有人都换上了黑色的袍服,唯独王康的衣裳是黄色。黄色尚未变成皇家的专属颜色,但穿在王康身上的袍服没有图案,着实不太好看。

马茂的声音道:「大将军攻陷汉中之后,蜀汉似乎还未在米仓道、间道上设围屯兵。」

钟会随即说道:「从此役看来,汉中之役后、蜀汉是采用了建安年间的方略,屯兵据点在阆中。当年张鲁投降,太祖进占汉中,遣张郃走米仓道进入巴西郡;蜀军张飞部便是走阆中往宕渠城,击退了张郃军。」

他说罢准确地在地图上指了一下,「就在宣汉县之南!这回马隆只到了宣汉县,还没能进军到宕渠城。」

颍川钟氏一直有人在朝中出任重要官职,钟会对兵事感兴趣,确实很容易看到旧档,说起来是如数家珍。

这时陈骞说道:「因为我军这两年修建的营垒仓库,全在金牛道沿途,所以蜀军的关注、还是防卫金牛道。而米仓道方向人口较少,蜀军若临时增兵设围,同样有运粮之难。」

几个人纷纷附和,「陈长史言之有理。」

秦亮的反应不大,因为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他起初就是为了袭扰,如果仅靠胡奋、马隆两路总共一两万人,就能长驱直入攻占蜀汉大片地盘;那反而是极大的意外,比历史上邓艾偷渡阴平、还要意外!

而之前秦亮担心邓艾抢功,倒是有点多虑。有时候知道得过早、反而容易多想。

此时确实没有条件偷渡,魏军在西路的前期准备,显然引起了蜀汉国的极大重视。蜀国在剑阁附近有重兵,邓艾既无法突破剑阁关、也不能攻破江油关,西路诸军在秋季袭扰其间、大部分时候都在对峙。

秦亮开口道:「汉昌城(巴中)是蜀汉重镇、又因在米仓道上,同时有阆中的蜀军增援,胡奋攻不破汉昌城很正常。不过马隆竟被完全阻挡在宣汉,有些出人预料。」

他回想起了马隆在傥骆道上的表现,又道,「马隆是善于在山区用兵的。蜀汉并不是没有人才,宣汉县的罗宪似乎颇有眼光见识。」

钟会道:「间道既远又险,因此宣汉县的罗宪部,必定没多少人,守住宣汉县、非良将不可为。不过寻常将领带兵,或许根本无法走到地方,马孝兴到了宣汉、已是不错了。」

秦亮估摸着宣汉县所在的不曹水、极可能就是米仓山和狭义大巴山的分界。间道纵穿大巴山、好几百里山路,行军实属不易。

马茂沉吟道:「此番我军走米仓道、间道攻入了蜀国。如果蜀军因此增兵设围,明年大将军若想派兵、再走此二路进攻,恐怕遭受的阻击更甚。」

钟会道:「蜀汉国力、兵力有数,若是在东面增兵,则西路的实力必会削弱,不见得是坏事。大将军在金牛道的准备时间长,还是最希望从西面突破罢?」.

大伙议论了一阵,便陆续告辞离开了里屋。秦亮仍继续留在此间,独自看着桌案上的地图若有所思。

大巴山中的那条间道,良将如马隆者、能成功进军至宣汉县,却也维持不了多久就得退兵;往日魏军不走间道、而走米仓道不是没

有原因。

万一明年魏军无法突破剑阁,走米仓道迂回、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但是米仓道不比秦川傥骆道好走多少,路还比傥骆道更远,粮道是个大问题!关键是巴蜀盆地的宽阔、不是汉中盆地可以相提并论,巴地还是山区,有别于汉中小平原那样的地形。

秦亮想起自己在汉中平原上、与姜维角逐周旋数月的经历,回想起来依旧头大。

若是换作在巴西郡的山区、要再次与姜维周旋,秦亮现在就想骂娘!况且秦川险峻,一旦打通了傥骆道,粮路反而不易被袭扰,只有少数小路需要防备;但是在巴西郡,蜀军有很多条路可以袭击米仓道。

因此最好的选择,还是尽早进入蜀西平原地区,直接威胁蜀汉政權中枢,蜀军根本不敢乱跑出去东搞西搞!蜀西平原又是蜀汉的人口聚集区域,就地征粮也有办法。

就在这时,司马王康回到了里屋,站在桌案对面揖拜道:「仆等已备好坐骑人马,大将军是否还要出城?」

秦亮埋头看了一眼身上的官袍,遂拿起放在墙边的佩剑,说道:「走罢。」

二人走出阁楼,一起来到府邸门楼后面,果然见一大队人马等在那里。祁大牵着一匹棕马过来,秦亮遂踩在铁马镫上翻身上马,在众人的簇拥下骑马而行。

大伙仍从广莫门出内城,走内城东北、不用绕行偌大的皇宫。秦亮先去各军营转悠了一圈,跟着他的将领越来越多,众人很快去了西北的金墉城。一群人便找了座院子,坐在一起说话。

诸将有什么具体的事情,见面就能说出来,秦亮当场询问建议、并口头决定。旁边坐着书佐,正把事情大致记录在卷。诸将请功以及举荐的中下级将领,秦亮也会叫过来见一面,大致询问交谈几句。

实际上大多事情,无须用这种方式处理。秦亮时常来军营,主要还是为了与诸将相处。

而大将军长史府、如今已不再负责具体兵事,只过问尚书省以及各州郡的政务,在兵事上可出谋划策;秦亮接受大都督的策命之后,便变动过其中的职权。其中大将军司马王康是个例外,他不管长史府的事,只管大将军府驻军、洛阳中军兵事。

不过秦亮有时候会指定某件事、派属官去办,就像上次,他便曾派钟会巡视军营。

离开金墉城,秦亮临时决定出洛阳外郭,带着随从骑马前往瀍水。今天的午饭,应该要在瀍平城吃了。

来到洛阳城外,北风似乎也变大了,干冷的风吹在脸上,仿佛提醒着人们,冬季已然来临。天上有灰蒙蒙的云层,但既未下雨、也没下雪,大群战马踏在夯土大路上,仍旧是尘土弥漫。

简朴的瀍平城映入眼帘,城中黑烟滚滚,秦亮估计有些炉子用的是煤炭,据说魏朝还未建立之时、人们就在用石炭了。

烟雾之中,传来了「叮叮哐哐」锻打的声音,忽然又有一阵「噼里啪啦」的火铳声从风中传来。随行的王康等人听到火铳声,拍马靠近,一时间秦亮周围都是人马。

但是秦亮不以为意,铜火铳稍微离得远一些,就算站着让它打、大概也打不中,除非一整排齐射。中垒、中坚营将士跟着秦亮多年,不乏论功晋升封侯者,中下层将领很多是庐江郡兵屯出身,不太可能会哗变、发生一整列人拿火铳对着秦亮的情况。

没一会,一行武将便从木城门中走了出来,上前迎接秦亮。

寒暄了几句,秦亮便入城中,但没看见有人在空地上放火铳。他弃马登上北面的夯土城墙时,才看到一大群人、正在城外的空地上练习。

只见将士们手里的东西,木杆间有隐约反光的铜管。铸铜的工艺有所改进,但依旧短粗,性能提高得有限。毕竟自东关羡溪之役过后、时间

才过去一年。

目前的火铳最大变化,应该是点火方式。之前仓促造出的火铳,用的是明火点火门,第一排瞄准,第二排拿火去点;现在一个人就能独自击发。

秦亮让作坊制作了一个简陋的机关,像是「Z」字的铁片安装在木杆上,上端夹着一根粗麻绳、用草木灰等溶液浸泡过。士卒们举铳后,右手一握机关的下端,那机关就会像杠杆一样落下、把点燃的绳端放到火门上点燃火药。

「砰砰砰……」又是两排一齐发射,朝着十几步外的木靶发射,确实没人站在后面专门去点火。铳声响过,刺鼻的硝烟夹杂的尘土,很快就被风吹到了夯土城墙上。

火器自有它的优点,不过城外那些靶子的距离,远远不如弩!军中还有用铸钟技术搞出来的铜炮,秦亮之前去看过东西,比在羡溪战场上的好一点了,但没有本质的变化。

只依仗这种火器、要取得战场优势,着实做不到;此物一时间不能尽如人意,没办法的事。不过战场之上,原始火器起到的作用本来就有限,终究还是要靠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