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六百二十九章 从容应对

大魏芳华 第六百二十九章 从容应对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陈旧的殿室之中,一大群人还在站着商议。

或因临时召见、来的人又多,所以殿室内没有铺设席位。不过这样也好,可能比跪坐着不动、感觉更凉快一些。今日的气温不算特别高,只因太多人聚集在一间屋子里、才会让人觉得愈发闷热。

主要是没有风,气息散不开。益州盆地内,经常都没有什么风,大风天气更少见。

黄门侍郎、费文伟的长子费承,也在队列之中,不过他一直没有说话。

这时又有人向上位揖拜道:“既然朝廷要聚兵御敌,如果只增援剑阁,那巴西郡各地、多半又要遭受劫掠。陛下明鉴,不如提前调兵到米仓道、间道设围,找准地形建造营垒。无须太多兵力,即可堵住曹兵南下道路!”

殿上不怎么安静,但只要有人向陛下奏请,诸臣便会瞩目、聆听他的言论。

大伙的语气都在向陛下说,实际上也是对同僚们说、公开表达主张的意思。

姜维深吸了一口气,又开口道:“正如去年秋的境况,无论曹兵从何处突入国境,只要剑阁还在、金牛道未遭贼军打通,我军都有机会重新调整部署,从容应对。因此在摸清贼军企图之前,我军先陈兵于剑阁关再说、至少不会出大错。”

姜维一发言,不管什么主张的人、仍都比较重视他的说辞。

哪怕姜维有过大错,并且卸任了大将军的职位,但他言及兵事、依旧有一种信心,而且也愿意为朝廷大事负责。这样的气质、以及心态,仿佛为他的言论增添了分量。

费承的父亲在世时,气度才能盖过姜维!而今只有张翼、廖化能比肩,但张翼这次并不反对姜维,而廖化的才能、比起姜维确实要差一些。

费承更没有言语的打算,父亲费文伟虽然做过大将军,但儿子又是另一回事了,他在朝堂上的言论分量、根本无法与父亲相提并论。

同样今天一直没公开言论的人,还有车骑将军夏侯霸。费承估计、夏侯霸赞成姜维的主张,但是夏侯霸与司马师不和;司马师却深得姜维信赖,所以夏侯霸干脆不言语。

就在这时,侍中陈祗出面道:“为稳妥起见,臣奏请陛下,仍可采纳姜伯约的建言。先让伯约赶往涪县,率领一半主力援剑阁,另一半则预备江油关、左儋道。成都和绵竹的人马,随后陆续向涪县分批进发。待到敌军的意图更加明朗,再行调整部署。”

姜维马上拱手道:“江油关、左儋道二地,最多各去五千人就够了,余下的人都随我去剑阁关罢。”

谯周道:“剑阁关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姜将军有那么担心吗?”

谯周这句话,终于是说出了大多人的心声,顿时大伙纷纷附议,“是阿,剑阁关十分险峻,极难攻破。”“谯中散之言,无不道理。”

连默默听着的费承,也赞成大多人的看法。从北面攻打剑阁关,哪有那么简单?除非敌军能插翅飞翔!费承听说剑阁关附近有小路,但也没那么容易过来,一般人连小路在哪里都找不到;而且姜维从诸葛丞相执政时期就一直在打仗,他能不不知道防守小路吗?

况且今年曹军是不是真要攻剑阁、还不好说。极有可能又像去年一般,剑阁关这边只是佯攻而已,真正的企图是劫掠袭扰巴西郡!

果然姜维也没再争辩。

就在这时,皇帝陛下终于说话了:“陈侍中国之肱骨,便依陈侍中之言下诏。待敌情清楚,诸卿再来商议,建言献策。”

于是众人纷纷向皇帝揖拜,“臣等谨遵诏令!”

接着大伙又谢恩告退,按照议定的法子、各自办事。

费承在宫门待到下午,等皇帝的诏令送出,他便回家去了。

费承进了大门,留下矮马与随从,自己走进了前厅门楼。刚刚走到檐台上,他便遇到了妹妹费氏。妹好似在专门等着他回来一样。

妹妹很快关心地问起了战事,听说曹军又聚兵到边境了。

说了没几句,妹便小心地提议道:“大敌当前,皇太子殿下要以国事为重,长兄可与太子府商议、迎亲往后推辞一阵子,等到战事结束罢。”她稍作停顿,又道,“再说这种时候迎亲,本来也不太好。”

费承道:“明日见到太子府的官员,我与他们谈谈。”

妹顿时好像长松了口气似的,费承不禁仔细看了她一眼。

她埋头沉吟片刻,又问:“这次曹军来攻,汉军将士亦能挡住他们罢?”

费承道:“巴西郡那边、不一定能挡得住,不过曹军想要从巴西郡打到成都来,根本就不可能!”

妹才十几岁,但她抬眼看向费承时,眼睛里的神色、竟然让人觉得有点幽深。

费承便又道:“三五年之内曹军都打不进成都。大军要进攻成都,目前看、应该只能走涪县这边。剑阁关易守难攻,姜伯约又率重兵去增援了,可谓是铜墙铁壁!而江油关所在的阴平道,以及江油关与剑阁关之间的左儋道,两条路都是山石夹峙的山谷,极遭阻击与伏击;我军有所准备,曹兵欲自此过来,亦是艰难。”

妹轻轻点头道:“长兄有见识,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费承却叹息道:“长远看却是大势不利,这么耗下去,只需数年,国家定会疲敝不堪。”

两人沉默了一会,这时费承忽然忍不住问道,“妹与秦仲明是不是有联络?”

“阿!”妹一脸惊诧,“长兄为何这么问?”

费承道:“家里的事,我哪能全无察觉?之前府上来客、有两个道士,从北方来的?阿父在世时,曾与那秦仲明保持着通信,阿父原本也是想拉拢劝降此人。”

妹埋头不言。费承小声道:“我们费家是大汉忠臣。陛下是出于好意,皇太子殿下为人不错。”

片刻之后,妹妹才低声喃喃道:“总比兴汉里那边远房表姐的遭遇好多了。我见过太子,起码算年轻,身份又尊贵,长兄也说他为人挺好。”

听她说得那么仔细,费承总觉得哪里不太对,仿佛妹是在自言自语、为了说服自己一般。

不过妹念的话、倒是很有道理,费承点头道:“那为兄便放心了。”

他继续往前厅走,这时又回头道:“妹是女子,不用担忧军国之事,成都城近年是不会有兵祸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