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六百三十三章 心魔

大魏芳华 第六百三十三章 心魔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将士们乘筏漂流南下,已进行了两天。武都军马隆部先行,中垒营杨威部、倵卫营左校王彧部,几乎都已出动。

其中王彧是并州祁县人,以前就是王凌亲信,王彧和那个劳精差不多,都是长期追随祁县王氏的人;武|卫营便是王广统领的中军一营。不过王彧之前便曾追随秦亮、打过仗了,上次东关羡溪之役,他便在秦亮麾下。

等到中军这些人马出动完毕,接下来就是邓艾部。

剩下的洛阳中军人马,还有王金虎的骁骑营,以及原属秦胜统领的中坚营一部。这些人暂不南下。

除了因为他们还在路上、尚未抵达葭萌县的缘故,另外用于漂流的大木筏也不太够,还要留下一部分、预备增援使用。大木筏是一次性的,漂下去就回不来了!

一早秦亮从草席上惊醒,有一会没有完全清醒。他猛地坐在草席上,黯淡的光线中,有少许时候、他竟有一种恐惧感!类似于偶尔半夜惊醒、发现房子里只有一个人,怕鬼的那种感受。

少????????????????倾,等头脑清醒过来,魂没附体般的感觉、才随之散去,他也完全镇定了下来。

秦亮回味了一下片刻之前的情况,其实他并非怕鬼,而是一种处境全面不利、众叛亲离,好像变成了独自一人的感官!比如失去收入,重病缠身,所有亲朋好友、甚至亲人都想远离,自身完全失去了被需要、被利用的价值。什么梦想、自尊、甚至愤怒的资格都碎了一地,只剩下无奈。

大概人都有心魔,秦亮也不例外。虽然现在大魏、处境早已与以前毫不相似,但他仍然无法完全摆脱心魔。他最不想面对的、不是一时的冒险,甚至性命危险;而是那种全面不利的处境,毫无办法的无奈!

就在这时,秦亮发现木案上还摆着地图,便又立刻坐到木案前看了一会。

“咚咚!”他再次用食指指节,在剑阁关的标注上敲击了两下。目标从未改变,只有金牛道、剑阁关!打通了这条线,人马粮草才能源源不断、畅通无阻地进入益州腹地!

敲击声之后,祁大立刻推开了木门。看见秦亮好生生地坐在草席上,祁大便抱拳道:“大将军。”

“嗯。”秦亮应了一声,从草席上爬起来,便走到了堂屋门口。

天刚亮,太阳尚未升起,也可能是阴天、上午根本看不到太阳。秦亮从对面的稻草夯土围墙看出去,只觉天空灰蒙蒙的。并没有起雾,如今这个时代、更没有什么污染雾霾,纯粹是因为早晨湿气大!

没一会,一众属官部将也来了。大伙先是揖拜见礼,城门校尉王濬随即请命道:“大量木筏乃仆督造,仆亦自当乘坐。请大将军准仆同行,与大将军同进退!”

一时间随军的大将军掾马茂、钟会、王浑,以及参军裴秀、贾充纷纷请命,愿追随大将军。

秦亮身为大都督、大将军,早已位高权重,对于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外。但或是先前的情绪影响,此情此景、竟让我颇感欣慰!

他环视众人,眼神里

竟露出了些许笑意,挺直的头,也放松地晃动了一下。

钟会作揖拜的姿态,此时也不禁抬眼,仔细看了秦亮一眼。

秦亮淡定地开口道:“士治(王濬)别去了,后方还有很多事要人主持。怎么安排剩下的木筏,或许还要临时赶制;清点、调运辎重等事,士治都可以管。卿须留在兴安亭。”

“大将军……”王濬开口道。

秦亮抬手打断了他的话,“士治的心情我是明白的,就这样安排。”

他接着看向王浑:“待骁骑将军抵达兴安亭,卿便向骁骑将军阐述最近的部署,并留下辅佐联络。”

王浑拱手道:“仆既受大将军征辟,却不能追随左右深入险地,实感惭愧!”

秦亮从容地说道:“卿等留在兴安亭,也是在为我分忧,要劝诫各部大将、遵照方略部署,不得乱动。前军南下之后,驻葭萌县的诸部人马、暂且都以雍凉都督陈泰的决策为主。”

王浑拜道:“仆遵令!”

秦????????????????亮看向剩下的人:“卿等若愿意留在兴安亭帮忙,也是可以的。”

马茂道:“仆在东吴时曾为外都督,今时亦能率军、为大将军冲锋陷阵!”几个人纷纷附和。

秦亮点了点头,遂干脆地说道:“准备一下,出发!”

于是大伙先吃了一顿饭,便聚集人马离开了中军行辕。秦亮骑马走出村子时,又回头看了一眼、此处居住了十来天的地 来天的地方。

驻地南侧便有一条小河,从东边过来、在兴安亭(广元)汇入西汉水,此时小河上已经搭建了浮桥。

众军先走浮桥、南渡支流,然后从一处山脉豁口进山。这条路,便是之前马隆部开辟的山路。大伙从山区过去,可以绕过横断山脉,抵达金箭亭。

山路不太好走,但道路经过了前锋将士修缮,午后秦亮等人便顺利到了金箭亭。

金箭亭位于谷口,靠近西汉水的岸边有一片比较平坦的地方。秦亮率部在此稍作休整,便走一道新建的小浮桥、渡过了山谷间的小溪,又沿着西汉水的东岸窄路走了不到一里地。

前方就是魏军的码头据点了。那边河面上、拦了几道铁索,作用是阻拦迟滞从上游飘下来的大木筏;然后用绳索将木筏拖到岸边,以便将士们在此登船。

岸边的临时码头上,已经收集修缮好了几十只巨大的木筏,众军立刻开始登船。前面的几只木筏,先上去的人、乃护卫将士们。那大木筏长达数十步,虽然十分简陋粗笨、但运载能力相当不错。而且从葭萌关飘过来,最险的河段已经过去了,人们从这里乘筏,并无多大危险。

秦亮在岸边等待时,观望了面前的西汉水一会。他估计此时的西汉水、大概就是嘉陵江。或许河道稍有不同,但大致差不多。

只见周围崇山峻岭,远处还能看到悬崖峭壁。魏蜀两国都处于人口匮乏的时期,根本没人跑到这山区来开发土地,四面除了魏军将士,完全不见人烟。

当初秦亮制定进攻

计划,把时间定在夏至之后,正因早有考虑!一来算好了西汉水的汛期,只有这段时间、才能把木筏从白水运下来。

二来益州这边的冬麦收成,大致在芒种气节附近。芒种之前,魏军还没有大规模调兵的动静,除非魏军高层有奸细、及时送出了情报,否则蜀国不可能在芒种之前、得知今年的大规模攻势!

蜀汉国极其缺乏人力,收获冬麦的季节,士卒不去忙活夏收,反而不正常!尤其是在没察觉、魏军有什么动静的情况下。

加上去年秋收时节的袭扰;今年夏季攻势开始后,秦亮调兵从阴平道、左儋道、剑阁关、米仓道,各路发起全线进攻……蜀国朝廷竟不分兵去增援?那只有一种可能,还是魏军高层有能参与决策、得到了秦亮信任的奸细,才能获取确定的情报,并且须有途径、及时送达蜀国!

当然此役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蜀军在剑阁这边有多少人、何时发觉魏军走西汉水?魏军前军仍在调运阶段,一时间不能完全做????????????????好战斗准备。不过此时再去想太多,已经没有必要。

等了一会,护卫将士们的木筏先飘走了,秦亮与马茂等人也登上了一只木筏。为了便于防护,属官部将们没有乘坐同一只木筏。

将士们大多没有穿戴铠甲,都拿着木盾木牌防护,在四面围了一圈,将秦亮等护在中间。秦亮所在的大木筏附近、还有几只比较灵活的油船,正在左右护卫。

木筏上有一些人拿着长竹竿,在漂流的时候控制木筏的方位。风帆船桨之类的动力设备、完全没有,只靠顺水的水流。

不过秦川、米仓山以南,应该属于微风区,很少有像样的大风。秦亮在河面感受了一下,河上有微风、东南风。

竹筏循着蜿蜒的西汉水,继续漂流南下。秦亮站在筏上,回望河流两岸,几乎全是陡峭的高山!

大山靠近河面的一侧,大多并非悬崖、但也区别不大,陡得难以攀援。或许在枯水季节,山脚下靠近河床的陆地、能够勉强通行;但在此汛期,河水淹没了河岸,只剩下了陡坡。山坡上灌木丛生,人迹罕至,看不到有任何道路的痕迹!

好在这一段河水并不湍急,除了大木筏时不时在水面上缓缓旋转,总体勉强还算平稳。

秦亮估摸着飘了近三十里,木筏便来到了一处弧度极大的河湾。河湾上有一处无山的半岛,地势看上去很平坦。不过半岛上没有人,魏军的据点并不在此。

大伙从河湾间继续往前飘,向西南方流向。又过了大约三五里地,远处一阵人声传来,无数人影出现在了视线之内;魏军的第一处据点终于到了!

据点在一处山谷里,位于西汉水的西岸。山谷的北面,那座大山、面向山沟的南麓,宽阔的坡度比较平缓;所以山坡上到处都是人。

随着大木筏渐渐靠近山谷,撑长竹竿的士卒也在控制方向、渐渐向岸边靠去。码头上旌旗飘荡,中军武将已经等候在岸上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