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七百四十五章 皇城的晨曦

大魏芳华 第七百四十五章 皇城的晨曦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04 20:41:3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阅门厅堂中,大伙都手捧执笏跪坐在席位上,并未抬头直视秦亮。

不过秦亮的位置不高、席位同样只是在地板上铺设的筵席,大臣们从余光里便能看清他的模样。只见他身材挺拔、坐姿端正,确有英武之气。

秦亮说话的语速稍快,却是口齿清楚、简单明了。很快他就安排好了朝政流程,随即说道:“今日诸卿不必去东堂朝见了,各回府寺罢。”

说罢秦亮从筵席上站了起来。因为君臣见面、才一小会工夫,如此干脆利索的言行,连太常羊耽等都有点意外。片刻后,大伙才回过神来,纷纷执礼道:“恭送陛下!”

秦亮颔首,遂从西侧的房门走了。阅门里很快恢复了嘈杂声,诸臣有的还在席位上交谈,有的陆续站了起来。

羊耽亦已起身,正准备去与高柔等同僚执礼道别。羊耽年愈六旬、两鬓已经斑白,但这里还有比他年纪大资历高的大臣。

就在这时,宦官黄艳又从西侧那道门出来了,说了一声“陛下诏命”,诸臣再次安静了一些,并行拜礼。接着黄艳念了一些官员的名字、召去西侧的屋子议事。

受召见的人主要是原相国府的属官、以及诸公卿,羊耽也在受召之列。于是一行人聚拢,跟着黄艳从西侧门去了隔壁。

隔壁西厅空荡荡的、还没来得及布置,只是在两侧铺设了一些筵席。北面正位也只有简单的几筵,皇帝已经跪坐在矮

几后面,正在翻看着什么纸张。

大伙站成两排,再次向上位揖礼。秦亮抬起袍袖,说道:“诸卿免礼,请入座。”

从皇帝冷静平稳的语气中,羊耽渐渐感受到了一种励精图治的气息,许多年没有过这样的气氛了!羊耽想起以前的荒诞、或混乱暗弱的气象,此刻竟隐约有点动容。

这时皇帝转头看向少府马钧:“附近作坊制作的纸张,暂停对外出售,增加产量,先供给各地府寺。另外挑选官吏工匠去各州、于当地建立造纸作坊。往后的奏书、批复、公文,都尽量用便宜的纸张,来往沟通、渐行书面形式。”

他随即对新任的度支尚书张华道:“少府今明两年所需钱粮,预算好报到台阁,计入太仓调拨。”

张华揖礼道:“臣遵诏。”

马钧拱手道:“陛下,臣等在州郡设置造纸作坊,是否仍由少府经营?”

秦亮想了一下,立刻答道:“派官吏与当地豪族联络,邀其出钱、出人力,以分其股。待到作坊建成、工匠教习娴熟,便把少府所持部分都卖给豪族,由其私营。”

他稍作停顿,解释了一句:“离洛阳越远,少府管起来耗费越大,反而增加国库开销,不如准许私营更有效率。可向作坊抽税、出售总金额的十分之一。”

马钧拜道:“臣领命!”

一件事很快就商量完了。羊耽听到这里,倒有一种身在中军大帐的错觉,军中议事、分派

武将,似乎就是这么利索。

秦亮的目光从马钧身上挪开,当即又道:“魏室禅让于朕,魏帝曹启可比尧舜,不失为明君,朕应善待之。卿等以为,当如何待遇曹启与魏宗室?”

厅中的席位随即传来了小声的议论,还有人交头接耳。秦亮刚才处事挺快,此时倒耐心下来,不急不躁地等着,甚至埋头继续翻看起了那堆纸张布帛。

过了一会,光禄勋郑冲开口道:“赐封魏室,乃陛下恩泽。陛下既问臣等,臣冲谨建言,封魏帝为陈留王,使其保留宗庙社稷。”

厅堂里又传来了一阵议论声。

羊耽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立刻也明白过来,郑冲这样的言论、对他的名声很好。大家毕竟做过魏臣,若有人建议厚封曹魏、正是有知恩图报之心,确实是一种美德。

况且从明面上看,禅让是曹家的事,只要曹家没有受強迫、大臣也没办法。因此郑冲、包括羊耽等人从魏臣变成了晋臣,按理不该太受世人苛责。继续顾及名声当然有用。

秦亮的声音道:“嗯……不无道理,诸卿还有建议吗?”

这时羊耽想到,自己照看长大的那侄子羊祜,为其兄长服完丧、接着又在家为母守丧,几年没有出仕效力,但皇帝即位后仍给封为县侯;还有妻子宪英的弟弟,因在受禅事件中的从龙之功,也成了县侯!

家族受君重恩,自然应该为君分忧!羊耽考虑一下,便抬

起手臂拱手,正待要进言。不料对面的钟会竟也有了动作,两人几乎同时想表态!

两人立刻面面相觑,钟会率先开口道:“太常请。”

羊耽推辞道:“大鸿胪先进言罢。”

钟会微笑改口道:“羊公请。”

羊耽这才向北面揖礼道:“昔有汉孝献皇帝,受封为魏山阳公,臣以为,今日可封魏帝、为晋陈留公,仍建国于陈留国。”

他从余光里瞥见,皇帝秦亮的反应、与刚才没什么不同,只是回应更快:“嗯,不无道理。”

这时钟会才揖礼道:“臣与羊公之见同。另请策封魏诸王以亭侯、都乡侯,禁锢入仕十年。”

秦亮再次回应道:“卿等所言,各有道理。”

四下再次安静了下来,虽然偶尔有人轻声说一两句话,但无人再当众进言。

对于这种事,大臣本来就不太好说什么。便只有郑冲那样,想稍微挽尊;或是羊耽钟会这般,想为皇帝分忧、才提出另外的选择。

等了一会,秦亮便合拢一张纸,转头看向中书监王明山、中书令陈安,“朕以为,太常与大鸿胪之言甚妥,因有汉孝献皇帝之事在前。诏令封曹启为陈留公,食邑万户,都陈留国之考城。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魏制。”

两人弯腰一拜。秦亮接着说道:“魏诸宗室,论亲疏封大晋亭侯、都乡侯等;沛王封乡侯,金乡公主为乡主。魏朝

时已禁锢曹氏宗室,诏书中不再提及,待几年天下安宁、下诏解禁锢可矣。”

陈安等揖道:“臣奉诏。”

大伙纷纷拜道:“陛下仁德!”其中司隶校尉秦朗的赞声比较大声,大概是对单独策封沛王、金乡公主挺高兴的。因为沛王兄妹虽然姓曹,生母却是杜夫人;恰好秦朗的生母也是杜夫人。

这时秦亮转头看了一眼南墙的窗户。羊耽等也才察觉,朝阳此时刚刚升起,一缕柔和的阳光已斜照进了西厅。清晨日出之前,君臣便已处理了几件大事,可谓神速。

秦亮的声音道:“朕的早膳简单、今日便不邀诸卿用膳了,尔等回府寺再吃罢。”他转头看向陈本,“以前廷尉的庖厨不错,尤其烤肉很香,却不知换厨子没有。”

陈本说道:“臣没太注意。”

司徒高柔笑道:“陛下幸廷尉府之时,臣还是廷尉。”

众人听罢跟着笑了几声,气氛随之变得轻松了不少。秦亮便从筵席上起身:“朕去用膳,诸卿先散了。”

羊耽等人伏拜告退,陆续退出了阅门西厅。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官员,回府寺办公很近;尤其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那些人,出阅门就能看到庭院门楼。但羊耽、郑冲、钟会等九卿的府邸都在宫城外面,便要走一会了。

除了大司农、宗正、少府三个人在东掖门附近,剩下的人要走西掖门和阊阖门出。但不管怎样,大伙都要先出

止车门,好去那里乘车。

或因很多官职暂时没变、几个公卿基本都是熟人,各自便与熟悉交好的人一起走,三五成群往止车门步行。其中只有一个人在后面,钟会与公卿们确实不太熟!

钟会比较年轻,而且他在秦府干了好几年的属官,与他熟悉的秦府掾属、大多都被暂时安排到了门下省尚书省,只有他被任命为了大鸿胪,所以回府不同路。钟会便独自吊在队伍后面,默默地跟着往南走。

羊耽其实不喜欢钟会这个人,妻子宪英更是对他很厌恶。但同朝为官、钟会又成了皇帝亲信之一,像羊耽这样做了多年官的人,不可能在小事上与钟会交恶。

于是羊耽主动放慢脚步,与钟会招呼了一声,说道:“先前在西厅,着实是凑巧了。”

钟会站在原地等了片刻,接着一起慢行,转头笑道:“羊公年长,先进言无妨。”

羊耽点了点头,说道:“士季不愧年少成名……”他本想称赞一声才德兼备,但想起叔子的评价、有才无德,羊耽也挺认可,便没说出口。

钟会摆手道:“仆这样的名,不过是虚名。而陛下只长几年,却是威服天下、真正的盛名。”

羊耽听到这里,附和道:“陛下以武开国,已有雄主之风。”

他倒不是因尊上位、而违心恭维。今上确实有过许多震动天下的大功业,无须名士之间相互抬举,却连目不识丁的小民、应该都知

道那些大事。

「感谢书友“孚若的米兰”,又一个大盟主!我阳了还没好利索,要推迟几天加更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