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宫之南

大魏芳华 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宫之南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04 20:41:3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里屋连通着阅门旁边的西厅,房门在屋子的东墙;秦亮等人坐的椅子,便正对着门。

这里的房梁、窗户、陈设多是简洁的直线条,也没有彩色的漆画雕琢;今日房间里不甚明亮,倒更显得环境更为古朴。颜色比较鲜艳的东西,大概就是背后的那道屏风,上面蒙着一层绫布,绣着仙鹤、云朵、莲花。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令君的容貌。她虽然只穿了一身青色的深衣,没有假发结和华丽的首饰,但那张秀美中带着清纯的脸、稍抹妆容修饰便颜色分明。乌黑的秀发、玉白的肌肤,明眸皓齿,朱唇娇艳,在这古朴的环境中尤为生动。

秦亮与陈安等人议事的时候,她已跪坐到北侧的几筵间了,秦亮在言谈之间、不时仍会侧目看一眼。阳光并不明媚的天气里,他此时的心境、依旧豁然舒畅。

令君确实太信任他了,才会劝他为郭太后封后;秦亮则提出、封郭太后为北宫皇后,仍在令君之下。因为照样有皇后礼制,郭太后到时候也必定很高兴。

郭太后应该早就明白此事难办,之前她主动建议封为夫人,大概也是反复考虑之后、认为最现实的期望罢。

等到真正诏命郭太后、正大光明用皇后之礼的那天,她在这种关键大事上得到了应验,其欢喜心情可以想象!古人还是在意死后的事,北宫皇后与夫人封号的主要区别,便是谥号。以郭太后有自

知之明、担惊受怕谨小慎微过来的人,到时候不知道会对秦亮多好。

最好的时机,就在灭吴之后!

灭吴武功之下的声势,三家归晋的谶言,神秘之说的加持,秦亮那时的威望必会达到一个巅峰!那时候他做点什么有悖常理的事,便根本不算什么了。宛若江面的浪头很高之时、扔进去一块大石头,激不起什么波澜。

“臣最近听到了消息,臣之弟起岑被追兵所杀,叔父(诸葛融)早前也在军中自裁了。”这时诸葛竦的声音道。

秦亮的心情本来很好,暗地里还在憧憬之中,闻声转头看去,却看到了一张哭丧着的脸!

人的悲喜着实不相通,秦亮也算很有共情力的人,但对诸葛家的噩耗仍然没多少感觉,甚至对诸葛竦每次都哭丧的样子、已然有点烦。毕竟这世上每天死掉的人那么多,诸葛融非亲非故、长什么样子都不清楚。

不过想到之前的事,秦亮利用诸葛恪全家的惨事、拿到朝堂上去恐吓百官;于是秦亮又叹息了一声,强作同情的样子:“我也刚听到消息,子敬节哀。”

秦亮也是从隐慈的密奏之中看到的,没太留意、只是有点印象。他对此事并不意外,诸葛家在建业已经失败了、诸葛融那点人马如何搞出太大动静?

果然公休也道:“叔长(诸葛融)在荆州大江南岸,四面皆敌,兵少将寡,准备不足、将士无反抗吴国朝堂之心,

实在是没办法。围攻叔长的东吴将领大多在荆州,诸葛融很快便被迫自裁,大晋要救来不及了。晋军尚未进入大江争夺水面,忽然要跨江援救,也不太可能办到。”

诸葛竦哀叹道:“只恨孙峻等人,小人得志。吴国朝廷,已尽豺狼奸佞!”

随后诸葛竦便说了一些孙峻干过的坏事。可能马茂在东吴、之前把孙权等气得够呛,诸葛竦认为这种炍徒最遭人恨,遂接着说起了石苞。大概是说石苞接待司马师的时候,只因一个侍女偶然疏忽,石苞认为她不够尊敬客人、便把侍女的手给砍了!

或是诸葛竦说得太具体,秦亮亦不禁有点上火。不过秦亮很快冷静下来,情知这种情绪没用,朝骂夕骂、也骂不死敌人!

他便主动问起了诸葛竦、东吴的一些情况。除了各个方向的将领,秦亮还询问了一番大江南岸、荆扬二州的大概地貌气候。诸葛竦的描述与马茂差不多,江南的水网密布、湖泊池塘众多,人口聚集的地方多稻田,山地则植被茂盛,总体不利于骑兵运动。

谈论了一会,陈安要去门下省议事。诸葛诞二人也跟着拜辞,又转身向北侧的令君揖礼,三人便离开了里屋。

大概诸葛竦所言、不是什么愉快之事,秦亮先前的好心情也受到了影响,竟莫名感觉有点沉闷。他翻看了一会奏书,干脆从椅子上站起来,对左侧筵席间的令君道:“我们

到阅门楼上透透气罢。”

令君“嗯”地轻轻应了一声,放下手里的竹卷,跟着秦亮走出里屋。

两人从阅门西厅中的木梯,走上了阁楼。刚晴了几天,天空便出现了大量云层,太阳时阴时出,压低的云层、完全失去了秋高气爽的气象,看样子可能又要下雨!

秦亮挂着装饰用的佩剑、以及印绶,在南侧的栏杆后面慢慢踱着步子,转头眺望远处的风景。但无论多宏伟典雅的宫阙,经常看也会失去感觉,除了天气变化的明暗不同、全无变化。

这时令君的声音轻叹道:“看这宫墙环绕、望楼矗立,又有众多甲兵守卫,仿若堡垒、坚不可摧。但真正可保长久者,实为陛下。”

秦亮闻声转身道:“当年董卓若有卿今日之见识,怎会去困守郿坞?”

令君明亮的眼睛看了他一眼:“妾哪有什么见识,不过刚才忽然想起来,那天与阿父闲谈之言。”

秦亮笑了一下,站在原地,继续眺望南边的止车门、阊阖门重檐。

令君又轻轻说了一句:“君虽身在宫城,却心怀四海之志,姑最喜看陛下这样的气度姿态。”

秦亮转过头时,果见令君正在看着自己,两人顿时对视了一眼。平日里、常是秦亮欣赏令君做琐事的姿态动作,今日二人在楼上,倒反过来了。他便随口回应了一声:“是吗?”

令君道:“姑应该是最了解陛下的,她提及陛下的一些话,妾也

觉得很有道理。”

秦亮想起之前,自己与郭太后私下里说了什么话、令君都能猜到,于是笑道:“我们三人之间,究竟谁最了解谁呢?”

二人便在此地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谈,有时候没有说话、秦亮便只是看着外面的宫阙楼台。不过他对这里的景象,早已熟悉不过。眺望远方,此地之南、应该是荆州江陵方向;而东吴建业是东南方,他要观望司马门那边。

伐吴之事、他已告诉了辛敞荀勖等人,很快一些勋贵大臣也会听说了,估计定会有人劝阻!

秦亮着实有点心急。晋朝以武立国,秦亮受禅之前便经常征伐,这会刚即位不久、大家应该还能习惯他亲自统兵;但若再过几年,大臣们对于天子亲征、恐会愈发难以接受。

吴国立国数十年、割据半壁,影响非常大,所以这段时期叫作三国。东吴的实力、更要超过蜀国,灭吴的功绩非同小可,足可以号称改变天下形势、名震天下!秦亮已经反复权衡过,灭吴的大功还是不能让给臣子!否则授予兵权的主帅、必定是他的亲信勋贵,本来是皇权的拱卫藩屏,却有了太大的征治资本,秦亮到时候更不好处理。

况且东吴迟早都必须灭掉。秦亮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起码应该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王朝!如果大江以南的半壁江山、仍是分裂状态,这王朝也不太像样。既然如此,迟干不如早干!

一旦

成功,秦亮想要稳固皇位的诉求、也能立马实现,便无须再继续熬时间、什么事都想维持现状以图稳定过渡。战争手段虽然总有风险,却仍是最直接有效的路径。

“呼……”秦亮长长吐出一口气,他转过身时,正在一起看风景的令君也转过头来。他便恍然道:“对了,我正想告诉卿,我最近有打算、想明年秋冬伐吴。”

令君轻轻点头,说道:“妾听说了。”

秦亮只对郭太后等人、羊徽瑜、辛敞荀勖提起过,估计令君是听羊徽瑜说的。羊徽瑜倒与令君相处得不错,大概还是因为徽瑜受封之前、便得到过令君的认可。

少倾,令君便又问道:“陛下仍要亲自出征?”

此时的东吴,如同蜀汉覆灭时的情况一样,内部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恶化,应该尚有战力。秦亮没法找个像贾充之类的人、过去挂名,起码要邓艾、陈泰等有过大规模战阵经验的大将挂帅,不然万一战败,情况更糟!

秦亮遂沉声道:“吴国主早已称帝,国力亦非周围那些羌胡、匈奴、鲜卑可比,谁灭吴都会声望暴增。何况王家、令狐家都没人能担当此任,只有王都督(王飞枭)有独当一面之才,可在东关之役时被诸葛恪丁奉所破,还是稍有不足。”

他稍作停顿,拉住令君的纤手接着道,“东吴不像蜀汉,主要的阻碍是连绵千里的大江,我并不急于过江,没什么好担忧

的。卿也要相信我的能耐,即便吴军能侥幸挡住晋军,我也不可能在主力会战之中、给他们太大的机会。”

令君握緊秦亮的手掌,抬头看着他应了一声。秦亮又好言道:“吴国已是我朝最后的心腹之患,这场大战过后,我们的处境必将豁然开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