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七百八十三章 凛冬未至

大魏芳华 第七百八十三章 凛冬未至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04 20:41:3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太极殿东堂赐宴,并非元旦活动的尾声。

秦亮早有经验,只要在洛阳过年、从除夕到元旦会挺累,即位称帝之后也不例外。大年初一便是元旦,早已有之、从汉武帝开始明确的节日;时间就是这天,称谓倒是不少,叫正旦、正日、元日都可以。

不过宫宴之后,朝廷里的活动便到此为止了,接下来的事是宗族名义。皇室也是一个家族,秦亮率领家眷、秦家宗室老小,又去了太庙祭祀。

目前宗室并不多,无非是长兄秦胜一家、族兄秦朗家,他们全家都来了。秦亮最大的孩子是阿余,实岁七岁多的女孩,年纪更小的阿朝、阿子也一起去了太庙,给祖宗上贡祭品。祭祀用过的肉食、则拿回去在家宴上食用,吃不完的分给家人和执事官吏。

兴许这些活动,在一些外国使者眼里、大概是在搞谜信。但晋朝人并不那么认为,大家都习惯于诸如此类的事,恐怕再过两千年、人们依旧会觉得很熟悉。

一大家子人祭祀完离开太庙,便又到华林园那边、景阳殿里聚会宴饮。家宴上喝椒柏酒,一种寓意长寿吉利的酒水,酿酒时用了香草和柏树叶。

住在西游园的潘淑也来了,唯独郭太后没有到。

秦亮派人邀请过郭太后、但也情知她会婉拒,乃因她没有名义参加秦家的家宴。她以前听政了好多年、名气很大,在宴会上必定特别受关注;况且魏朝之时,郭太后是名义上的皇帝母亲、实际的国家首领,人们对她都跪习惯了,这会要是见面、大家可能都不知用什么礼仪,会显得有点尴尬。

令君大概也想到了这一点,以前皇宫里热闹的宫宴、郭太后当然会参加,如今欢度佳节,她却只能冷清地呆在后宫。于是在家宴结束之后,令君遂带上一些椒柏酒,劝秦亮同去看望郭太后。

此时太阳西垂,快要到黄昏了。宗亲离开华林园,玄姬等人也带着两个孩子回了中宫,秦亮令君唯独带上阿余、又去了灵芝殿。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阿余是令君生的长女,不过只有阿余是女孩,跟着去灵芝殿也很正常。

果然郭太后看到秦亮等人来了,显得非常高兴!郭太后显然不是一个喜欢冷清的人,否则当初曹爽谋划、欲把她赶去永宁宫,她也不会那么生气;后来她的诉求,主要也是抗拒去永宁宫居住。

见到了阿余,郭太后的目光更是喜悦了几分,见礼寒暄罢、她便专门对阿余说了一句:“公主都长这么高了。”

阿余有模有样地揖礼,带着稚气的声音道:“(魏)太后,阿父说我只有这几年才长得快,往后就不会长个了!”

郭太后见状,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她的脸蛋,“那卿不要挑食阿。”

阿余仰起头说道:“我记住了。”

秦亮用不经意地眼神看着郭太后高挑的身材、蚕衣掩不住的大长腿,心道阿余长大了估计也会很高挑。

甄夫人也在旁边,毕竟是郭家养大的人、元旦仍陪在郭太后身边,她当即笑道:“皇后殿下把公主教养得真好。”

郭太后侧目看了甄夫人一眼,回头又道:“陛下、皇后请到正殿入座罢。”

秦亮道了一声“请”,遂与令君阿余一道走进正殿。他们没有入座,反倒带上椒柏酒、顺便去谒拜郭太后父母的灵牌。毕竟是节日里,不能忘记了与逝者同庆。

当阿余乖巧地向灵位弯腰揖拜之时,郭太后在旁边忍不住轻微地点头,欣慰的目光中反射着烛火的光彩、好像含着些许晶莹的泪珠。

据说郭太后与她母亲的感情很好,曹芳做皇帝的时候、因为祭祀她母亲的事还发生过矛盾。她此时的神色里好像有一种意味,继子还是比不上亲生的女儿!

不过大部分时候,名义的父母也很重要。比如魏明帝,便给夭折的女儿配婚了、还从郭家弄来一个孩子给亡女做继子;而继子郭德改姓之后,还一直祭祀甄家、曹家父母。

拜谒灵位之后,秦亮等人登上阁楼说话。阿余则被留在了正殿中,让甄夫人陪着玩。

三人到了楼上,令君便主动提起:“待太后受封为北宫皇后、有了名分,我们便把阿余过继给太后。”

郭太后的眼神微微一变,却完全没有要推辞的意思,只是说道:“皇后养了阿余那么多年,舍得吗?”

令君低声道:“我还有阿朝阿子,再说阿余也会继续叫我母后。太后当初生阿余颠沛流离,受了那么多罪,我怎忍夺走?”

郭太后轻轻叹息了一声,不置可否道:“阿余一出生,便由皇后抚养,我一直都挺放心的。”

大概因为在庐江郡时、她们有过同患难的经历,彼此间的谈话竟显得挺亲近!秦亮还是觉得场面有点奇怪、便不好插话,他犹自转头看向了窗外。

外面一片雪景,但天气放晴之后,夕阳的阳光、倒让人感受到了些许春季的气息;或许只是心理作用而已,毕竟昨天还是冬季腊月,一夜之间又有多大的区别?

此刻令君想起了什么,稍显异样的声音说道:“太后应该知道了,陛下今年便要亲征伐吴。只要伐吴成功,册封之时,定不会有多少人反对的。”

秦亮听到这里,转头看了一下令君,又想说北宫皇后是令君之意,而提议夫人封号、则是郭太后说的;但他稍作权衡,仍然没有明言。因为郭太后知道是什么情况,令君同样很清楚;若是秦亮当着两人的面说一遍,倒显得有些刻意。反而让她们感觉、对方只是默默地为自己着想,应该才最真诚!秦亮平时对后宫之事管不过来,这会的话也比较少,但他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

郭太后留意令君的神情,好言道:“陛下善于用兵,皇后不要太过担忧。”她接着转头对秦亮道,“我的这点事,君也不必太上心。我住在西游园挺好、多过几年也没关系,陛下定要以朝政为重,可等待最好的伐吴时机。”

秦亮故意没去看令君、只是从余光里留意了一下她秀美的脸,便简单地说道:“我明白这些道理,但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

他没再谈论吴国国内的形势,又转头看了一下窗外渐渐暗下去的光线。今日雪晴、还出了太阳,但是气温好像比昨日还低,尤其在太阳渐渐下山之后!好像是因为积雪蒸发会吸热,所以反而会让气温下降。

片刻后,秦亮又缓缓说道:“我从史籍中发现了一件事,每次物产丰富的盛世、其实都与总体气温上升相关。而近些年的冬天,却越来越冷、越来越长,汉末以来就是这样的趋势。”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但这还不是最冷的时候,一旦真正进入冰河期,还会伴随着旱灾、蝗灾、瘟疫等灾害,粮食大量减产,人民饥荒動乱。并有北方各族被迫南下,活不下去的人会拼命,军事压力只会愈来愈大!

最近这些年还算风调雨顺,我们不能浪费了仅剩的好年景,正因赶紧解决东吴割据问题、边患威胁,之后好大量建仓囤粮,为冰河期的凛冬、抓紧做好准备。待到频发的天灾来临,我们才有东西赈济灾民,与民同甘共苦,只要渡过此劫,天下亿兆、至少几代人的民心将属于我大晋!”

秦亮长身而立、迎着冷风说了一番话。他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不过小冰河期的说法来源、当然不局限于史册上的蛛丝马迹,而是凭借他的后世知识、通过观察这些年的气候,由此得到的判断。

这时他转过头,便忽然发现,郭太后与令君都正看着自己。

她们的表情管理得很好,并没有把仰慕之类的眼神、明显地表露出来,毕竟两人之间的关系有点特别,并非那么亲密熟悉。但是女子在人前、一般是不会这么轻易盯着别人看的,眼神还那么专注。

令君平素有点冷傲的样子,而且她对夫君是否有雄心之类的事、不怎么在意,但此时看着秦亮的目光仍然很细致。

而临朝听政多年、经常受到百官伏拜的郭太后,她虽然身材高挑,此时却也在抬头仰视着他,眼神里带着钦佩之色。所有的神情都很细微,不经意间、她好像还露出了一丝不是笑容的笑意,隐约有信赖、期待之色,并似乎松了口气。

郭太后发觉秦亮看过来,忙避开目光,“陛下执政,心怀天下,当得起天子德行。”

秦亮沉吟道:“我最在乎的诉求,其实还是坐稳皇位,因为没有退路。但在其位谋其政,有多大的權力、也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当时在受禅台上,面对上天、我也想过这个问题。”

他说罢又看向外面若有所思,郭太后和令君都循着他的目光、观望外面的雪景。

北侧的灵芝湖依旧封冻着、湖边有厚厚的积雪,湖面没有了波光粼粼的灵动;唯有远处的屋顶、树梢上,积雪被风吹起了,一副图画似的场景,才因此有些鲜活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