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七百九十三章 控弦百万

大魏芳华 第七百九十三章 控弦百万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04 20:41:30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诸宗亲大臣追随秦亮,先去太庙太社祭祀了祖宗、土神、谷神。然后沿着驼铃街南行,出宣阳门,到城南郊外祭天。

城外果然人头攒动,已经聚集了大片人群!无数官吏、百姓甚至妇孺家眷都出城来了,等着围观热闹的祭祀活动。

除此之外,还有如云的旌旗、林立刀枪,准备出发的中军将士、也陆续来到了城外,这还只是洛阳出动兵马的一部分。

此次出动的洛阳中军、加上马茂带领的城门校尉屯兵,近六万精锐步骑;不过如无必要,大军行军不会五六万人一起走,人越多走得越慢。先期出发的辎重营,还没等到祭天活动就走了,主力也要分成几拨出发。而跟着秦亮的中军大概两万人,这会儿聚集在城南,场面也是十分浩大!

“咚、咚、咚……”鼓声从嘈杂之中传来,更有一种鼓舞人心的气氛。六驾马车在仪仗骑兵的簇拥下,向着前方的祭坛行进过来了。

官吏百姓们,都在周围站着观望。王氏也在人群里,她的身边还有不少侍女奴仆。前几天仲明夫妇去过王家,不过王氏作为仲明的外姑婆、王家嫁出去了的人,没有住在宜寿里,也没见到仲明。今日王氏过来,便是为了给仲明送别。

这次宏大的征伐,王氏其实也算参与了,她的长子早已去了前方、正跟着陈骞负责粮草辎重事宜。

很快鼓吹音乐渐渐消停,祭坛下面的官员在揖拜。大多人离得远,看不清楚皇帝下车的情况,不过等到身穿冕服的秦亮、走上土石阶的时候,人们便能隐约看到他的身影。

在如此隆重的场面下、肃穆崇敬的气氛中,王氏看向台阶上的仲明,忽然莫名有些憿动,毕竟天子与她的关系很亲近。想来也奇怪,她明明做了失德之事,可因为仲明是皇帝,她竟一点也不觉得有受辱之类的感受,大概因为如今的仲明身上、好像有一种光环罢。

祭坛下还有个身材娇小、头冠上垂着白纱的女子,正是邪马台的女王台舆。她虽然是女子,却比别的妇人离得更近,因为她是国王和使者、可不是什么家眷。

台舆也被这场面惊到了。她从未见过、这么多人聚集在同一个地方,之前过元旦都没如许多人!原来晋朝人也会搞这样神神秘秘的事,不过台舆从难升米那里听说了,晋朝皇帝侍奉的倒不是什么具体的神鬼、而是在祭祀上天。

这时秦亮已经走上了祭坛,这座祭天坛的高度、修得不如远处的那座受禅台高。流程倒是差不多,先是焚烧篝火,接着献上家牲祭品。大概为了点火不出差错,执事官在柴薪上浇了桐油,点燃之后、简直是黑烟滚滚!

好在今日是晴天,一轮朝阳早已升了起来。大火炙热,黑烟弥漫于空中,仿佛让太阳前方、也笼罩上了些许阴云。

不知怎么回事,秦亮一时间想起了曹操的短歌行,大战之前那首诗的意象、好像不太吉利。

幸好秦亮一般情况下不写诗!今天也不例外,他手里只有祭文、钟会执笔写的,照着念就行了。

便是告诉上天,自己要干什么事、为什么要这么干,并希望得到上天的认可与庇佑。皇帝亲征,王师伐罪,具有正义理由、以及上天背书,这才是名正言顺的出兵流程!

大意就是说,往者汉祚衰微、率土分崩,之后的继任者魏室运终、王纲不立,皇帝臣亮因此应天顺民,受禅即位。大晋才是程序合法、得到上天认可的王朝。而吴国主既非宗室,也没有得到汉魏的禅让,所以是个来路不明的割据政權,更过分的是、吴国主的国王名分,竟是受魏朝策封而来!之后又反叛称帝,可谓乱臣贼子。

我听说虞舜舞干戚而服有苗,周武有散财、发廪、表闾之义,古之行军,以仁为本,以义治之,王者之师,有征无战。江东先国主孙仲谋薨,晋朝仍以王礼对待、未趁其国丧兴兵,已有先礼后兵之德。如果吴国君臣自此放弃抵抗,朕当以德行感化,重归一统,待之如赤子。然而吴国主昏暗,臣子孙峻等专权,不修德行、欲负隅顽抗,又残害百姓、以至天怒人怨。朕因此兴兵,吊民伐罪,解救吴国百姓于水火!

朗朗乾坤、青天白日之下,秦亮当着万众、公然宣扬了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吴国为非法失德!接着他仍在祭坛上呆了一会,尝试与上天沟通。

秦亮其实相信,存在一种类似造物主的上天,但是他又倾向于认为、上天与人间的这些道德礼法没有半点关系。要攻灭吴国,还得靠凡人自己真刀真枪打!

于是这次秦亮没有在祭坛上冥思,呆的世间不长,很快就下来了。

百官纷纷敬畏地揖礼,秦亮想了想还是回顾左右道:“统一天下、建立盛世,乃上天之意。”众官顿时呼“万寿”。

秦亮向诸臣还礼,又与王广等人挥手道别。这时他忽然看到了官员后面的外姑婆王氏,便向那边挥了一下手、颔首示意,外姑婆也看到了,也随即露出笑意、向秦亮屈膝行礼。

这么多大臣相送,秦亮临时不好专门去与王氏说话,随后便上了大马车、招呼一个吴心带的宫女上车。他挑开车帘一角,为宫女指了一下外姑婆的方向,吩咐道:“汝一会过去,向我外姑婆辞别,就说不必远送、回来后再宴饮叙旧。”

宫女顿首道:“妾记住了。”

没一会,马车便缓缓启动了。前面的马队先过了永桥,大臣们步行送天子车驾到桥头,秦亮在尾门与大伙再次拱手道别。仪仗便渐渐从永桥渡过了洛水。

除了刚才秦亮念的文章,钟会还写了一篇檄文。

内容稍有不同,除了简单表明一下自己是正义的一方,重点是吓唬吴国君臣,号称治水陆君百万之众、大举攻吴!然后再声称、自己是仁义之师,劝说大家都来投降,必待以富贵荣华,义同俯拾。如果不识时务,敢拒王师,则严惩不贷!

毕竟对于上天和大众,主要是强调大义和德行;而对于敌人、还是武力管用。

檄文走东边那条路,先送到扬州,从扬州开始传达;这样一来,皇帝去了扬州的迹象,会显得更加逼真!

当然也不一定瞒得住,就看吴国奸细的水平。秦亮率中军南下,数日之后还没到襄城,大军便离开了汝水、转向正南方向而去。这么大规模的军队,着实不容易掩藏行踪。

而那辆六驾大马车和伞盖仪仗,则用骑兵护卫、以及一些屯兵护送着,继续沿汝水、讨虏渠、颍水那条大路南下,尝试迷惑吴国一段时间。

秦亮与玄姬吴心,早已换乘了一辆普通的马车,随中军人马一路去荆州。

“叽咕”的木轮转动声音,混杂在巨大的嘈杂之中,马蹄声、人们的脚步声,还有说话声和马嘶,都糅杂在一起、形成了“嗡嗡嗡”的仿佛背景音似的噪音。

这时玄姬的声音忽然说道:“我们以前就曾这样一起乘车,陛下记得吗?”

秦亮从胡思乱想中回过神来,听到玄姬的提醒、终于回忆起了往事。

好几年前,他悄悄潜入洛阳、去接玄姬前往庐江郡,当时吴心也在。记得还有陆凝,不过陆凝有时候在前面赶车;因为现在是出征打仗,秦亮不好带太多后妃,若是叫上陆凝,这回倒是真的齐了。

他点了点头,随口回应道:“那时外面没这么多人,要安静一些。”

只有吴心没有吭声,秦亮不经意间看了她一眼,却发现她的脸颊明显地红了。吴心的皮肤不如玄姬等人那么细腻,显得比较苍白,脸红时更是有异样之感。秦亮这才恍然想起,吴心初经人事、便是在那次马车上。他居然差不多忘了,但女子对诸如此类的事、应该记得很清楚!难怪秦亮让费氏一起侍寝之时,玄姬还婉拒了一次、没有参与;但在皇宫昭阳殿、叫上吴心那次,玄姬虽然也不好意思,但要稍微好一些,原来是因为她实际上已经见过、吴心在马车上的样子。

秦亮稍微感慨了一下,便顺手挑开车帘,观望外面的光景。

无数人马在行进、把大路上的尘土践踏起来,让辽阔的平原上变得雾沉沉的。长龙一样的队伍运动,因此见不到首尾,一眼望去,场面真是蔚为壮观!

笼罩着尘土烟雾的前方,朦胧间一些船帆已然映入了眼帘。秦亮马上断定,中军已经到达南阳郡宛城的北部地区!

那些船帆所在的位置、正是淯水(白河),只有到了淯水,他们才会遇到荆州地区的船只、前来帮忙运输诸军携带的辎重。

敌军还在很远的地方,毕竟襄阳以南还有几百里的无人区。但是大军一到南阳,距离晋军在前线的大本营襄阳、也就不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