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让随行

大魏芳华 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让随行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28 11:23:06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皇帝刚入座,好像比较注意陆抗。不过皇帝依旧先对吕据道:“汝可有话要说?”

吴国先帝亲自任命的辅政大臣,现在只剩下吕据和滕胤。吴国亡国前夕的朝廷格局,太常滕胤没有掌兵、别的有资历的将军又不是辅政,吕据确实是除孙峻之外、最有地位的重臣。

吕据暗叹了一口气,拜道:“皇帝陛下神机妙算,用兵如神;罪臣技不如人,敢为吴军主将与陛下交战,致使国家军民大祸临头。败军之将,已无话能说,请就汤镬!只求陛下,宽恕臣之家眷,罪臣感激不尽!”

言及于此,吕据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许多将士掉进冰冷江水的场面。厅堂里十分安静,他却像听到了绝望的呼喊、喧嚣的人声;犹如一回头、就能看见陷入重围的战船,自己的位置却渐行渐远。

虽说慈不掌兵,但战败的原因、正是吕据决策错误的责任,感受就大不一样了。吴国朝廷多年积攒的战船、水军精兵毁于一旦,大江江面丧失、吴国门户大开……现在吴国人的下场,与铜官集水面会战有直接关系!

如此严重的责任,甚至能影响人的本能求生欲,因此吕据觉得、被杀也没那么可怕了,至少可以一了百了。有的大将在战败的时刻不想逃走,部下力劝或强迫脱离战场,应该不都在作戏;身在其中,确实可能有求死心态。

吕据的情绪至今无法自拔。桅杆上的火焰好似还在燃烧,长桨传来了“咔嚓”的声音,他想看到战舰乘风破浪、冲破阻截,但根本不可能,无数战船都迟滞下来、不断陷入混战!唯一能取胜的办法,只有得到更多的战船兵力投入战斗,然而越来越多的却是敌军、王濬部的追兵!

建业的冬季、天气依旧寒冷,而且屋子里一般不取暖。吕据回过神来,竟忍不住拿宽袖擦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

秦亮仔细观察着吕据。他作为战胜者,竟也能隐约体会到吕据此刻的心情!乃因不是所有战役都胜券在握,秦亮亦曾无数次地、联想过战败的结果。

但铜官集之战,其实不是最残酷的战役。双方水军的人数总共不到十万,吴军大败、大部分人并没有死;吴军大多时候都在突围,那些被丢在战场上的吴军将士、败局已定无处可逃,几乎都投降了,许多落水的吴兵也被晋军战船救了起来。古往今来,不乏一些伤亡巨大的消耗战,比之铜官集会战、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着吕据心如死灰般的眼神,秦亮已不想杀他。吴国立国已数十年,要求这帮吴国大臣直接不战而降、本身就不合理;战败的罪责,按理应该由吴国朝廷追究才对。

这时吕据的声音道:“胜负已分,罪臣自当请降,但不敢奢求活命。”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道:“降臣沈莹请言,吕将军率军、与陛下在铜官集大战,臣当时为朝廷使者、居吕将军左右出谋划策,吕将军若有罪、臣亦当同罪。然臣等身为吴臣,为国效力是为分内之事,臣等可杀,却不应有罪。”

马茂曾说起过此人。秦亮转头看去,想了一下,立刻用肯定的语气说道:“汝有罪,但朕不杀汝。”

沈莹愣了一下,问道:“臣何罪之有?”

秦亮道:“吴国本身就是割据自立,并不合天道礼法,暴?百姓黔首、亦无德行。大晋王师吊民伐罪,汝非法抗拒,虽尽责忠于孙吴,却仍然有罪。”

席位上的钟会也开口道:“陛下兴兵、乃有大义,堂堂之师,除暴安民。尔等降臣,所为者不过是小义,岂敢在此狡辩?”

沈莹一语顿塞,看了一眼大胡子钟会、便皱眉想着什么。

刚才秦亮理论的角度,沈莹还真的不好对答,毕竟吴国称帝的法理确实不足。他们自己宣称的道理、是吴国百姓的选择,此说法在这个时代实在立不住脚,何况所谓百姓、根本不包括大量庶民黔首,只是那些士族豪族而已。

而且沈莹只能自辩,无法反过来强词夺理攻击晋朝,因为他都投降了、不过是为了维护吴臣的气节,并不是想激怒皇帝招惹大祸。

秦亮见他一声不吭,便又道:“我听说汝了解山越、夷洲(台灣)等地风物人情,正准备编撰成书,此时求死,汝不打算著书了吗?”

沈莹诧异道:“皇帝陛下竟知此事。”

这个沈莹是自己跳出来辩解的,秦亮便不再多说,接着看向一侧肤色较浅的年轻人、问了一句:“汝是陆抗?”

“罪将正是陆抗。”陆抗道。

秦亮问道:“汝可愿降晋?”陆抗立刻答道:“国主既降,罪将岂敢不降?”秦亮见他那么痛快,便说了一句:“吴国主出城请降,汝却不在其中。”

陆抗的脸色十分难看、还有点无辜:“孙峻不让臣随行。”

秦亮怔了一下,顿感意外。秦亮还以为他不服、不太愿意投降,未料他如此干脆利索。

陆抗沉默片刻,又开口道:“罪将受吴室恩惠,故在荆州谋划抗拒晋军,守土保国。然今吴国君臣皆已降晋,罪将身为吴臣,自当遵从吴国朝廷诏令,不敢有丝毫异心。”

秦亮不禁又看了陆抗一眼,说道:“尔等既已降晋,先随吴国主去洛阳,然后重新授予官职为晋臣。”

众人一起伏地拜道:“臣等谢陛下不杀之恩!”

秦亮转头对贾充道:“那些上表愿意投降的吴国官员,公闾记录下来,整理成名单。”

贾充拱手道:“臣奉诏。”

秦亮起身离席,诸臣再次稽首道:“臣等恭送陛下。”

除了阿月等侍女,马茂、祁大也跟着秦亮走出了前厅。来到里屋门口,马茂便上前道:“陛下,先前全公主与吴后(皇后)全氏来送衣食用度、看望吴国主,又请臣奏报,慾觐见陛下。”

马茂稍作停顿,又低声道:“臣在东吴时,全公主便勾结孙峻、孙弘等弄权,潘后、朱公主皆遭其迫害。臣已告诉全公主,言陛下日理万机,无重要之事难以觐见。”

全公主好像不是什么善类,马茂对她也一直没有好话。不过换个角度想,若非全公主专权乱搞,说不定伐吴的时机还没这么好。所以最想找全公主报复的人、应该是朱公主,而不是秦亮,到时候他只需要给朱公主一个人情、帮朱公主出气。

秦亮想到这里,也有点好奇全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便随口道:“让全公主来见一面。”

马茂拜道:“臣遵诏!”

不多时,宦官庞黑把人带到了前厅内堂。秦亮一看全公主、面部轮廓比较硬朗,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孙峻的口味是有点独特;而且明明是亲姐妹,大虎和小虎差异太大了、一点都不像。倒是旁边的全皇后生得漂亮可爱,个子不矮了、但看得出来只是个十来岁的女郎。

两人一起稽首、称拜见陛下,全公主的话不多,反而让小皇后全氏出面说话。全氏清脆的声音带着稚气:“陛下仁德,礼待妾之夫君,陛下之恩,妾感激至盛。”

虽然只是个女孩,但身份是吴国皇后,秦亮也认真地回应道:“吴国主在晋军中军,卿无虑也。稍待时日,局面平稳,朕便准尔夫妇团聚。”

全氏弯腰道:“妾谢陛下。”

这时秦亮已有所猜测,敢情全公主的打算、想靠全皇后争取生路?

皇后的身份确实不错,秦亮想到甄瑶的皇后身份、也会有奇妙的感受;但他并不执着于此,像刘禅的皇后、秦亮就没动。况且秦亮也不喜欢年纪太小的女孩,不是那种喜欢,没有发育之前、男孩女孩根本没什么区别,他只对那些有女子特有线条的人感兴趣。身穿蚕衣的全皇后,只是看起来漂亮,脸上的皮肤也很娇嫰,仅此而已。

全皇后毕竟年纪小,能在这种场合、清楚地说出一番话已是不易。全公主终于亲自开口道:“潘后还在太初宫时,与弟妇(全皇后)情同母女。如今弟妇也很期待,能再见到她的母后。”

秦亮不禁想到孙峻与全公主的关系,顿时猜测全公主是能接受婆媳的。他亦不再隐瞒:“潘王后确实在洛阳,有郭太后照顾,大可以放心。”

全公主大虎恭敬地说道:“陛下明鉴,潘后被宫女行刺之事,或与孙弘有关。当初孙弘位居中书令,管着一些太初宫的事务,外臣只有他能安插宫女进来;传言潘后询问大臣以吕后旧事,也是孙弘之言。孙峻可能参与了此事,但妾绝不知情!那时全氏已与太子(孙亮)联姻,妾绝无谋害太子生母之心,无故结下仇怨!”

孙峻、孙弘都死了,已是死无对证!不过秦亮现在也不太关心真相了,谋害潘淑的人、即便有大虎参与,那也是争权夺利的结果,现在房子都塌了、还争什么?秦亮若要除掉大虎,不多这一件事。

秦亮便说道:“我知道了。”说罢看了一眼庞黑。

大虎与全皇后主动拜道:“妾等请告退。”

秦亮点头道:“汝等是吴国主亲眷,之后还可以来探视问候。”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