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第九百一十三章 越界

大魏芳华 第九百一十三章 越界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2-19 01:28:1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次日一早,秦亮在东堂召见了鸟吾羌人使节,过程很顺利。

平常除了朔望、休沐次日的朝会,秦亮很少在东堂召集诸臣开会,不过总有廷议或接见使臣的时候、就像今日。

他早已发现,人多的场合反而不适合议事、效率太低了。所以廷议、集议一般都会先有一个大的议题,比如桑弘羊之问、或是有争议的军国大事辩论;而日常事务,则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让一群人争辩。

姚安父女上前行稽首礼,上贺表、并送朝贡礼单,有良驹、狐皮、宝石等物。大鸿胪官员也列好了回礼的物品,包括金银物品、礼服、铜钱、布帛。

秦亮早就发现了,那部落首领的妻子姚夫人、确实还算貌美;但他对这个姚夫人并没有什么心思。

顾及名声还在其次,主要是秦亮一点都不了解姚夫人,谁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也实在没空、去了解这样一个有夫之妇。

毕竟不同的部族、有不同的习俗。至少可以想象,羌胡应该没有中原妇人那样的妇德讲究;更不可能像大晋的大族女子一样,即使嫁过人、很多人也会守妇德,起码明面上如此。况且这个姚夫人只是长得比较漂亮,谈不上是什么绝色。

当然姚夫人又没有自荐枕席,秦亮便无所谓谢绝。所以他也不会说什么,当作普通的羌胡使节对待好了。

大多妇人,只要淡然待之、公事公办,其实都还好相处,起码会比较正常。

之后就是奏乐、舞蹈,秦亮也饶有兴致地欣赏了一会。这些礼仪过场,他早已没有了新鲜感,只当是应酬。等到今早的临时朝贺结束,秦亮才离开东堂,前往西堂偏厅准备谈谈正事。

诸臣散去,姚夫人等也被安排到了一处套房里稍作休息。之后负责接待他们的尚书诸葛诞来了,又传诏姚夫人等一起觐见。

大伙往西走,这次去的地方、位于巍峨高大的主殿左侧。

一行数人走上石阶,进了一处偏厅。姚夫人这才发现,这处地方虽然也还宽敞、但远远比不上东堂那样高大宽阔的大殿,大概只是寻常宅邸中的客厅那么大。

离得近了,姚夫人也一下子看清了大晋皇帝的模样,她不禁愣了一下、不料晋帝竟是个很年轻好看的人。不过他的年龄应该不算小了,只是乍看显得比较年轻;从他那投足之间、从容不迫的姿态就能看得出来。

“臣等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寿无疆。”几个使节一起伏拜道,只是声音有点凌乱。

姚家父女作为使节、两人都会说汉话,但是不甚熟练、咬字不清,说起来不太利索,而另外两个随从干脆用羌人语言道贺。

秦亮颔首道:“好,汝等入座吧。客曹尚书已谈过鸟吾羌人面临的问题,汝等可以再简单说一下。”

他的声音很平静,但语速较快、且吐字清晰流畅,可以感受到他的精力很好、脑子十分敏捷。

姚夫人、姚安躬身谢恩,跪坐到筵席上。她壮起胆子抬眼看了秦亮一眼,果然能发现他的目光十分有神,她的眼睛急忙下垂、挪开了对视的目光。不知怎么回事,姚夫人居然莫名生出了一种对上位者的敬畏之心。

她朝夕相处的丈夫、便是鸟吾部的首领,在鸟吾部以及周围地区、其实跟土皇帝没什么区别;但首领柯离从未让姚夫人感受过、这种让人心悸的气息!

或许因为,同样都是在自己地盘上有生杀予夺大权的人、但晋帝的地盘太大了;而且看来晋帝也不需要太多的妥协、不会像鸟吾部一样会被更大的强權胁迫。

父女俩只得一起恭敬地叙述事宜,在皇帝面前的说辞、与之前告诉诸葛诞的内容基本一致。ωωw.

皇帝好像很耐心的样子,哪怕姚夫人等人说汉话磕磕绊绊,他还是认真地倾听,偶尔还“嗯”地一声、或是微微点头回应。

等两人说完,秦亮便开口道:“魏朝时的大将军曹爽,曾因大举伐蜀,将西北的资源几乎消耗一空,其中也有羌人服役、并被征收了许多牛马物资。那一次魏军虽无功而返,但羌胡诸部、也曾为诸夏的统一之战付出过不小代价。如今鸟吾部遭遇灭族之危,朝廷自然不会完全坐视不管。”

姚夫人顿觉诧异,不禁转头与父亲对视了一眼。他们都没想到、晋帝还会记得那么多年前的事,姚夫人甚至以为、高高在上的皇帝根本不知道羌胡受到的盘剥!

不管怎样,皇帝能亲口这么说,姚夫人在感受到威压之余、隐约倒生出了些许欣慰。大晋以武立国,但开国之君似乎并不算残曝。

姚夫人忍不住欠身道:“陛下愿救鸟吾部族于危难之间,如此恩德,妾等绝不敢忘!”

秦亮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声,接着便看了一眼周围的大臣道:“先遣使去拓跋鲜卑问问吧。使节的人选,昨日已举荐上来一人,卿等还有人举荐?”

在场的官员相互看了一眼,这时跟着卫瓘来的董勇拱手道:“臣董勇愿往,请陛下给臣一个效力的机会,臣定不辱使命!”

秦亮见状,点头道:“那就由卿来担当此任。见到拓跋力微后,告诉他越界了。”

身材高大的董勇立刻顿首道:“臣奉诏!”

秦亮说罢从筵席上站了起来,众人一起行礼恭送皇帝。

拓跋鲜卑的中心城池在盛乐(呼和浩特和大同之间),晋使此去盛乐,近两千里之遥的路程。小股人马骑马比较快,但要到达盛乐、大概也得半个多月。

来回的路上、加上大伙在洛阳准备的时间,估计等到董勇回来复命、至少得两个月以后。事情显然急不来,秦亮对于拓跋鲜卑的事、心里相当不满,却也只能先保持淡定。

鸟吾羌人的使节,在洛阳逗留到了四月底,大概是担忧部落领地上的情况,也上书朝廷辞别了。

虽然不久之后便是端午节,但鸟吾人应该没有这个节。

今年的端午节,皇室依旧在太极殿东堂这边赐宴,君臣借此同乐。东堂旁边的东柏殿也利用了起来,作为后妃、诰命夫人等女眷的宴厅。

中途令君离开东柏殿,带着继母诸葛淑、到后面的台基上见了王广一面。这种宴会的时候,亲人们总会找机会见面说说话,不只令君等人如此。

正说着话,王公渊忽然看到了一个熟人王沈。王沈如今已是三品散骑常侍,但以前在公渊的车骑将军府、做过几年掾属。见到公渊这个以前的主公,王沈自然不能回避,赶紧走了上来见礼。

王沈以前算是站错过地方的人。但是后来司马家覆灭了,并州河东士族领袖、就只剩下王凌,对待太原郡同乡、王凌认为没有必要再凊算;况且王沈的叔父兼养父王昶,从小兄事王凌,交情非常好。王沈这才成为大将军(王凌)的掾属,后来又做公渊的属官,如此逃过一劫。

本来王凌与司马懿的势力就是重合的,两人谁能活到最后、谁就是河东并州士族领袖。秦亮掌權之后,也看在王家的情面上,没有再对付王沈,改用拉拢的态度。王沈那个堂弟王浑,就是秦亮府掾属出身。

王沈即使做到了三品官,对待公渊依旧十分恭顺,上来便弯腰揖礼道:“臣拜见皇后殿下,见过郡公、诸葛夫人。”

公渊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拱手还礼。

礼仪到位,王沈便似乎想知趣地告辞。不料公渊又叫住了他,忽然语重心长地说了几句话:“处道定要记住,到了卿这样的位置,最重要的是坚定和忠心。”

王沈顿时神情复杂,面露困惑,有些惶恐地躬身道:“仆定谨记公之教诲!”

公渊遂沉声道:“卿等跟匈奴人的来往,要尽快断干净了,别怪我没提醒卿等。”

皇帝对匈奴人的态度转变、就是王令君告诉公渊的,此事也提前问过秦亮。公渊自然不只是在自查,又提醒了河东并州的好友、尤其是王昶家,大家因此可以提前避开风险。

并州大族与匈奴人有一些利益関系、实属正常,毕竟南匈奴五部在并州那么多年了、在当地是一股不容轻视的势力。但也仅限于此,若要因此去违抗天子的意志,那是不可能的事;这种时候,该舍的好处、必须果断舍弃!

果然王沈道:“仆等自然分得清轻重,自从上次郡公示下、仆早已遣使见过叔父等人,如今应已无妨。仆定会再派亲信回太原一趟、查验情况!”

他说到这里,想了想又低声道:“以郡公之意,拓跋鲜卑之事另有深意?”

这时令君也有些好奇,因为她还没听秦亮说过、有这样的谋划。

公渊却道:“陛下自有定夺,不必妄自揣度。”

王沈恍然道:“郡公说得是,仆冒失了!”他接着又向令君拜道:“臣一时失言,请殿下降罪。”

令君看了他一眼道:“这次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