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卷二 第一百七十九章 聚众庐江

大魏芳华 卷二 第一百七十九章 聚众庐江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若非那晚在秦川茅屋后面的事,秦亮或许不会对陆师母有非分之想、哪怕她颇有姿色。但有过管中窥豹,却不知全貌,他反倒有些好奇、心心念念。有时人便会有一些如此莫名的执念。

这次秦亮总算如愿以偿,仔细看清了陆师母的全貌。

然而陆师母表现得很纠结,秦亮见她并不是半推半就,而是确有极大的心理负担。他权衡了轻重,终于还是没勉强她。女道士的作为也着实奇怪,她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让摸。

本来说不再去送陆师母,但次日一早秦亮还是叫饶大山赶着马车,在城北门附近的路边目送了她们。

陆师母几番回首。她戴着帷帽,秦亮看不清她的表情,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感受。但人和人的感受不一样,反正在秦亮的心里、主要是不安定感。若是安稳,他也不会早早就开始准备蜀国的后路。

……不过这种不安定感,很快就淡化了。秦亮接下来的时间忙得昏天黑地,没有太多精力再顾及自己的感受。

很简单的事情,主要是推广堆肥,以及考察大别山北部、两个因兵祸被废弃的铁矿场。

难点在于急迫。若是假以时日,持续个十年八年,堆肥得到粮食增产,定会让周围的豪族、屯户渐渐效仿,不用费多大劲就能扩散。但秦亮等不了几年,立刻开始推行、只能依靠行政命令,官吏屯民都没多大积极性,只是为了应付郡府的差事。

所以秦亮无数次到各地去巡查,并当场指出具体问题。他经常身上脏兮兮地回府,便是因为离堆粪太近、不注意就会沾上混合腐土。

庐江郡一共四个县,包括郡治六安县,芍陂西北岸的阳泉县,六安西南方向、沘水西岸的博安县,以及六安南边的灊县。

兵屯就有两万多户,还有数万民屯,以及豪族占田的附农。秦亮光是去当地召集管理五十户的屯长、让他们来学习堆粪,便要花很多时间。只是口头下令县令以及属官不太管用,官吏们干得太慢。

秦亮这时才明白了,司马师为何总是匆匆忙忙、很少有寒暄废话的原因。估计司马师手下也有很多事,而且他一直在亲力亲为,不断处理各种具体事务,所以来去匆匆。

……年底之前,马钧、陈安也如约来到庐江郡赴任。秦亮接待后、便没怎么管他们,只是拨了钱粮给陈安,叫他自己找人,先想办法把铁矿开起来,建造汉朝炼铁高炉、能冒烟再说。马钧那边则给了曲辕犁的图纸。

秦亮自己还有不少事忙活,除了堆粪,他还在招募私兵。兵员主要从民屯中选,选到的户、便从屯户简牍中减去。反正豪族也在侵吞屯户,少两三千户没什么大碍。

庐江郡的大士族都在吴国,在老家早已没了根基。剩下的都是一些小豪族,像以前秦亮在平原郡的庄园一样,有一些土地附农;并且多半有人在郡城、县城里做官吏,与郡守和县令勾连一气。

秦亮也没动他们的产业,否则剩下的百姓都是目不识丁的屯户、附农,没人管理地方了。不过进行了一些交易,把之前安城附

近被吴军劫走了人口的庄园分了,秦亮独占了近半。

而那些民屯便几乎等同于农奴,用了官府耕牛的屯户,田税高达荒诞的近七成。所有人都处于半饥饿状态,活得相当惨。但凡不老实的、或是有点关系的人,都不会做民屯的屯户,日子实在太难。

那些人之所以没跑到东吴,是因为据说东吴那边的士族庄园、压榨得更狠,天下乌鸦一般黑。以前魏国朝廷想在淮南、也实行家眷分离的错役制,导致一直有屯民逃跑去吴国。后来朝廷取消了错役制,不再管淮南民屯,人们也就不跑了。

但即便半饥饿的屯户,也总有一些天生个头比较高大的青壮。秦亮把他们挑出来,然后在六安城的南边分屯地、调运供给粮食,吃饱了好训练。

新招募的人马不叫私兵,名叫郡守部曲。虽然不止秦亮有这种兵,但他还是找好了理由,便是开垦并守卫舒水流域的耕地。

庐江郡原来的地盘不小,但现在屯户几乎都集中在了芍陂、沘水附近。

而东南边的巢湖、巢湖西侧的舒水流域,因为之前那边不时发生大战、袭扰掠夺,现在大片土地上没什么人口。以前包括舒县、居巢等地方都是庐江郡的县,亦已毁于兵祸。

于是秦亮筹划,在舒水北岸建造军寨屯田,屯户便是他新招的部曲。并在舒口、居巢口设置据点,预警吴军从水路来攻。

……年底长兄秦胜来了,带着几十个庄客,庄客们的家眷还会陆续赶来。

长兄在平原郡好像干得不错,因为秦亮的原因、长兄颇受平原郡守重用。看他带来的人便知,庄园人口显然又有所扩张。

果然秦亮在城门口接到他、刚寒暄两句,长兄便径直道:“汝嫂子舍不得离开平原郡,我们家已有好几片地,又收了不少附农。”

刚走下马车的嫂子张氏立刻说道:“不是舍不得,我们一走,那几个庄客还会管好事吗?等回去了,不知道还能剩多少东西。”

反正人都来了,秦亮便点头附和道:“嫂子说得也有道理。”

虎背熊腰的秦胜却语重心长地说道:“王康说得对,几块地算什么?仲明做了郡守,以后我们秦家也能做士族。大哥不帮汝管点事,谁帮?”

秦亮听到这里,转头看了一眼王康。王康牵着马弯腰揖拜。

一时不便多言,秦亮道:“我们回府再说,令君此时大概已备好酒菜。”

长兄听罢感慨道:“王家待我们不薄阿。”

一众人便入城,径直前往城北的郡府。庄客们安顿在前厅署房,秦亮则带着兄嫂侄子去内宅,准备了家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秦亮与王令君玄姬、现在并没有住在内宅,而在后面东侧的小庭院。前面的内宅庭院,现在只住了三个侍女,除了王玄姬以前的两个侍女、还有江离;莫邪则住在东侧庭院里就近服侍。

而西侧那座小庭院、有六安城最高的望楼,格局却有点怪异。只有一道门楼,开在面

对东侧小庭院的方向。

人们要进那座庭院,要先穿过郡府内宅大院、再来到东侧庭院,然后才能进西侧庭院。进出比较麻烦,所以王令君才没选那里。

几个人沿着走廊、向内宅门楼走去时,张氏小声问了一句:“弟妇的肚子还没动静阿?”

秦亮有点尴尬道:“不用太急。”

长兄转头道:“汝管得多。”

张氏说话很快,马上回敬道:“我又没与君说话。”

长兄还是那样,不与张氏多说,立刻住了嘴。

张氏则犹自对秦亮悄悄说道:“出发之前,我在郡城求了个方子。那个郎中名气非常大,专门治妇人的肚子。”

不过很快、张氏也不再说这个话题,令君与侍女已经迎到了门楼里面。她正端庄平稳地向兄嫂揖拜行礼,“兄嫂远道而来,妾有失远迎。”

长兄回礼道:“弟妇不用多礼。”

张氏揖拜笑道:“大家闺秀,不出门楼半步,迎到这里便是远迎。”说罢上前拉住令君。两人在洛阳便已有过很多道礼仪,倒能说上话。秦亮则与长兄走在前面,兄弟俩谈些平原郡的事。

秦亮找到闲聊的间隙,径直说道:“我已事先把六安县尉调到博安县去了,长兄且屈居县尉何如?”

长兄道:“挺好,我在平原郡也做县尉,熟悉诸事。何况我们家,现在看的是二郎这个郡守,我只是来帮忙,能做什么事,汝说了算。”

秦亮点了点头,又道:“郡府东南边有座宅子,乃前任太守的宅邸,我已经派人收拾出来了。长兄嫂子便暂居在那里,离县寺也很近。”

长兄道:“仲明安排得很周到。”

几个大人和两个小孩来到了厅堂上入席,上位空着。这时四个侍女陆续端菜上来了。

对面的张氏一时间竟未说话,正饶有兴致看着王令君的举止。秦亮侧目看了一眼,他倒是看习惯了、不过王令君的动作姿态确实十分舒缓端正,说话也不紧不慢的。

没一会张氏便转头笑道:“士族家的女郎确是不一样阿。”

长兄应了一声,神情倒不惊不乍,好像意思是秦家以后也能做士族。

席间没有玄姬。她到庐江郡两三个月了,因为内宅的庭院中、没有外人进出,她平素几乎都与王令君在一块。但来了客,她仍不便相见。

原先秦亮以为,王广会有所怀疑、并派人过来看看。不料王广完全不管这事,门客把玄姬的两个侍女送来后、次日就回去了。

玄姬之前说的话好像没错,王家并没有那么在意她。

白氏也没有消息,不知她作何感受,但眼下看来,她应该也不敢轻举妄动。

……

……

(微信公众号:西风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