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大魏芳华 > 卷二 第一百八十四章 服丧之时

大魏芳华 卷二 第一百八十四章 服丧之时

簡繁轉換
作者:西风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1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秦亮夫妇回到王家宅邸,先换了丧服,再去令堂哭丧。

按照礼制,王令君属于丧服中的“齐衰”,穿一种熟麻布做的衣服;她是出嫁了的女儿,生母去世,需要服丧五个月,若是父亲去世便更长。秦亮是女婿,穿细麻,只需服丧三月。

若是依照旧礼,丧服期间,酒色肉、娱乐会客等需要一应杜绝。

但在大魏不同,只要宣称自己在服用五石散,规矩就可以吃肉喝酒甚至亲近女色,因为服用五石散之后需要大量吃酒肉、否则身体难受。

很多喜欢玄学的士族都在服用五石散,他们做着各种官,所以就是这么规定的。毕竟皇帝在丧期都带头不讲究,也就没人在意这些了。

不过王家人还是稍微守旧一些。王令君的丧母之痛也是真情实意,秦亮认为、令君真的会守丧五个月。他也只能穿细麻衣三个月、表示一下态度,但别的讲究就不想多在意。

灵堂上人们披麻戴孝,一片哀恸之声,秦亮也只能面露悲伤的表情,上前叩拜。随着道士的敲敲打打与唱词,王广几岁大的儿子拿着丧杖,跪在最前面行礼。

等到歇息的时候,众亲眷才停止哭声,开始相互交谈。秦亮上前扶起王令君,劝道:“圣人言,悲痛之时,伤害身体也是不孝。卿三天不吃饭,若是再过于悲痛,怕身体吃不消。”

王广听罢叹道:“事已至此,仲明说得有道理。”

这时秦亮才与亲戚们相互见礼。令君的两个叔父、叔母都回来了,但王凌作为扬州都督未归。外姑婆王氏竟然也赶回了洛阳,郭淮是大官自然也没回。

秦亮向王氏揖拜时说道:“昔日在长安,承蒙外姑公、外姑婆照看。”

王氏看了他一眼,垂下眼睛还礼道:“应该做的事,仲明节哀。”

有时候、人连自己的想法也无法控制,秦亮愣是想起了王氏麻衣下的身体,只得暗自吸了一口气,强行把不相干的画面从脑中抛开。

丈母的灵位就摆在这里,想到那些乱七八糟的画面确实有点不敬,不过主要还是因为考虑王令君的伤心心情。

秦亮正待要转身,王氏却又道:“令君的书信我收到了,本想来淮南一趟看望我阿兄,或许能与令君见面,便没回信。

“无妨,不过令君现在精神不好。”秦亮看了一眼王氏。王氏的脸颊隐约有点红韵,不过她的表情倒没什么纰漏,严肃中带着悲伤、睫毛上还有些许泪痕。

长安到淮南至少有两千里路,王氏竟然想来。

她又说道:“汝外姑公说路太远了,不让我来,因此才一直没能成行。”

看得出来,王氏根本就不伤心,悲伤与哭泣都是装的。这也很正常,她对侄媳妇能有多深的情意?虽然礼制规定了很多感情表达方式、以及亲属之间怎么相处,但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要遵守礼制那便只能演戏了。

即便是很讲究的士族、也难以避免不守礼,否则所有家族都该其乐融融、而不是勾心斗角,现实当然是恰恰相反。

没一会道士又开始念经,众人便继续守在灵堂里。

今日守过去,明日就要出|殡下葬。因为要等着亲眷们回来看最后一眼、尸体已经停靠了好几天,现在人已差不多到齐,便不能再拖延,否则要臭了。

到了傍晚时分,不是近亲的人们都陆续散去,各自回到住处。此时的丧事与后世不一样,主人三天不吃,只给亲戚提供简单的素食,并不摆宴。

秦亮也陪着王广父子、令君等人守堂中。不过他跪坐久了,便会到庭院里走一圈再返回。

没一会王广也跟了出来,二人在廊芜中走着。王广欲言又止,终于开口道:“令君的姑姑在何处,仲明知道吗?”

秦亮道:“令君不让仆说。不过姑有人照料,令君言、姑只想无人打搅静修两年,外舅不用担心。外姑仙逝后,姑未离开静修之地,但也服丧、并为外姑念经祈告。”

王广皱眉道:“我与汝外姑都不信佛。”

秦亮不动声色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念经祈告不是坏事。”

王广转头,目光在秦亮脸上打量了一阵。

但秦亮已经接受过不少人的审视,故面不改色。

令君是王广的亲女儿、她都不说,王广拿秦亮确实没办法。以前王广对秦亮应该相当满意,但这件事大概不合他的心意。

片刻后,王广叹道:“当年王家人被养在外面,后又接回来,已经

有很多人说玄姬的事。不要再给人谈论了,说的话不好听。”

秦亮道:“姑是避世,本就不愿出现在世人面前。”

他停顿了一下,又沉声道:“仆与王家的荣辱是一致的,让王家受损绝非仆之所愿,令君也是如此。”

王广听到这里,思索片刻微微点头,看秦亮的眼神才隐约有了些变化。毕竟秦亮在洛阳时、经常住在王家,丈婿相处的时间不短,也一起谋划过一些事,王广还是比较信任秦亮。

就在这时,二叔父王飞枭从后面走了过来,三人见礼、寒暄了两句。王广要回灵堂,秦亮倒没急着回去,而是陪着王飞枭继续在庭院里走走。

王飞枭长得十分高壮、腿也很长,他长着一张圆脸脸型,脸并不是圆的,不过颧骨不突出、下颔角内收的脸型应该都叫圆脸,跟王凌长得挺像,胡须也很少。

秦亮与二叔喝过两次酒,谈论过几次。在秦亮的看法里,王飞枭在王凌的四个儿子中、应该是脑子最清楚的一个。

于是趁四下无人,秦亮便不动声色地暗示道:“二叔以为,大将军府与太傅府会怎样?”

王飞枭的眼神立刻一变,过了一会才开口道,“看起来不是一类人,士族多愿与司马家交好。”

秦亮小声道:“大将军府最近也在拉拢河东并州士族,裴秀、王沈、王济等人入大将军做了掾属,都是年轻之辈。”

王飞枭点头道:“我知道他们的出身。”

秦亮用感慨的语气道:“司马太傅年纪已大,大将军只需等待时日,便可独掌朝政了。”

王飞枭的神情却变得十分严肃,在回廊砖地上来回踱着步子。

显然王飞枭也觉得有点不合常理。因为司马家如果就这么等下去,他们家便会因司马懿去世而不断走下坡路,不管是权势还是人脉。一个家族一旦往下走,可能滑落得非常快,丑侯吴质就是比较极端的例子。

连媒人陈安都说了,没有现实好处的交情、会渐渐淡化。司马家要是失去权势,以前交好的那些人,会因为前辈的友谊、继续与司马懿的儿子们关系紧密吗?

秦亮只是先提了一下,并不急着多言,便道:“仆先回灵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