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对弈江山 >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你妈还好吧?

对弈江山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你妈还好吧?

簡繁轉換
作者:染夕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3 02:11:06 来源:源1

苏凌话音方落,便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从门前走进了三个人,一人在前,两人在后。

苏凌看去,这前面的那个人,一脸刚髯,棱角分明,眼神明亮,狮子鼻,菱角嘴,身材魁梧壮实,穿着一身黑色衣衫。

苏凌只看了一眼,便知道此人定然功夫极好。

身边那两个人,一看便是伙计,其中一人手中托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壶酒。

三人皆满脸堆笑,那张七赶紧笑着朝苏凌道:“公子,这位便是我们聚贤楼的二东家了!”

苏凌斜眼看了一眼那欧......

赵烈望着跪伏在地的旧臣们,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深知,这些人的归顺并非真心实意,而是迫于形势所逼。然而,正如沈清源信中所言??若不破而后立,终将亡于内乱。如今大势已定,人心虽未尽服,但至少已为新政铺平了道路。

“诸位请起。”赵烈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与安抚,“朕知你们心中仍有疑虑,也明白南朝旧制根深蒂固。然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北军入主金陵,并非为了屠戮生灵,而是要革除弊政,重整山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朕今日在此立誓,凡愿归附者,既往不咎;凡有才能者,不论出身,皆可位列朝堂。若有人心怀不轨,意图颠覆新朝,朕亦不会手软。”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顿时凝重了几分。有人低头沉思,有人神色复杂,更有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赵烈见状,微微一笑:“今日设宴,只为共叙前缘,不必拘束。来人,上酒!”

随着宫女鱼贯而入,殿内的气氛渐渐缓和。酒过三巡,几位年长的官员开始低声交谈,似乎在试探彼此的态度。

就在此时,一名身穿紫袍的老臣缓缓起身,拱手道:“陛下英明神武,能统一天下,实乃百姓之福。老臣斗胆进言一句,不知可否?”

赵烈含笑点头:“爱卿但说无妨。”

那老臣道:“陛下欲赦免沈清源,是否意味着……有意启用旧朝之人?”

赵烈闻言,神色微变,随即恢复如常:“不错。沈清源虽曾背叛南朝,但他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苍生社稷。朕既然能容得下诸位,又岂会独独不容他一人?”

此话一出,满座哗然。

“可是……”另一名官员忍不住开口,“沈清源乃是叛臣,若贸然赦免,恐怕会动摇民心,引发不满。”

赵烈目光一冷,淡淡道:“朕问你,若无沈清源里应外合,北军能否如此迅速攻破金陵?”

那官员一时语塞,低下头不敢再言。

赵烈环视全场,缓缓道:“朕知道,你们之中有些人,对朕心存怨恨,对沈清源更是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但朕想提醒你们一件事??这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万民的天下。朕可以给你们机会,也可以给你们官职,但前提是??你们必须忠诚于朕,效忠于大赵。”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

良久,方才那位青衫老者站起身,深深一拜:“老臣愿为陛下效力。”

紧接着,其他官员也纷纷起身行礼,齐声道:“吾等愿效忠陛下!”

赵烈满意地点了点头,举杯示意:“好!诸位皆是治世之才,朕今日得诸君相助,何愁江山不稳?来,干杯!”

众人举杯畅饮,殿内气氛终于活跃起来。

####七、沈清源之死

三日后,赵烈亲自审理沈清源一案。

大牢之内,沈清源依旧神情自若,仿佛早已料到今日结局。

赵烈步入牢房,目光落在沈清源身上,语气平静:“你可知罪?”

沈清源淡淡一笑:“臣知罪。但臣所作所为,皆为天下苍生。陛下若要杀我,只求一死而已。”

赵烈沉默片刻,缓缓道:“朕本欲赦免你,让你辅佐新政。可惜……你的存在,已成为阻碍新政推行的最大障碍。”

沈清源轻叹一声:“陛下英明,臣早知会有今日。”

赵烈转身离去,留下一句话:“厚葬。”

数日后,沈清源被赐毒酒,安然赴死。

消息传开,南朝旧臣震动,民间议论纷纷。有人痛斥赵烈无情,也有人称颂其果断决绝。

然而,赵烈心中却始终难以释怀。

那一夜,他独自登上城楼,望着远方漆黑的天际,喃喃自语:“沈清源,你终究还是死了……但你的心愿,朕会替你完成。”

####八、边疆风云再起

西域使者如期而至,乌兰图雅负责接待。

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

“我们愿意开放商路,互通贸易,但大赵必须承认我们的自治权。”西域使者态度强硬。

乌兰图雅微微一笑:“陛下已有旨意??西域之地,归属大赵版图。至于自治权,可在大赵律法允许范围内协商。”

使者脸色一沉:“若不同意呢?”

乌兰图雅收起笑容,冷冷道:“那就请阁下回去转告贵王,大赵不缺盟友,也不惧战争。”

使者面色变幻,最终只得妥协。

谈判持续月余,最终达成协议:西域承认大赵宗主权,换取部分自治权及经济援助。

与此同时,北方边境传来急报??克尔沁部遭遇蛮族突袭,损失惨重。

张虎奉命前往调查,发现此事背后竟有南朝残党暗中勾结蛮族,意图扰乱边疆。

赵烈得知后震怒,下令彻查南朝旧臣中的可疑人物,并派遣林子涵率禁军前往支援。

林子涵抵达前线后,迅速稳定局势,并成功击退蛮族进攻。

战事结束后,赵烈亲自召见林子涵:“你此次立下大功,朕该如何赏你?”

林子涵单膝跪地:“臣愿为陛下守卫江山,别无所求。”

赵烈哈哈一笑:“好!从今往后,你便是朕的左膀右臂。”

####九、新政初成

一年后,大赵境内局势趋于稳定,民生逐渐恢复。

赵烈推行新政,设立科举制度,广纳贤才;改革赋税,减轻百姓负担;整顿吏治,肃清贪腐。

短短数月,朝野风气焕然一新。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之时,一封密报悄然送入皇宫。

“陛下,江南一带出现叛军,打着‘复南’旗号,四处煽动百姓,已有数县响应。”

赵烈看完密报,神色冷峻。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赵烈站在御书房的窗前,凝视着远方渐次亮起的宫灯。夜色沉沉,金陵城已归于寂静,但他的心却无法平静。

手中那封密报字迹潦草,显然是仓促之间写就。然而内容却令人震惊??江南数县已有响应“复南”旗号者,叛军虽尚未攻城略地,但其煽动百姓、暗中串联之势已不容小觑。

“陛下。”张虎悄然走入书房,声音低沉,“属下已派人前往江南查探,目前所知,叛军首领自称‘南王世子’,声称要复兴南朝正统。”

赵烈冷笑一声:“南王?十年前便已被朕斩于乱军之中,何来世子?”

张虎点头:“属下也怀疑此人身份存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南朝残余势力仍在蠢蠢欲动,若不及时镇压,恐怕会酿成大患。”

赵烈沉默片刻,缓缓道:“你亲自去一趟江南,务必查明幕后主使。至于林子涵……朕另有安排。”

张虎抱拳领命:“属下明白。”

####十、江南风云

三日后,张虎率轻骑秘密出发,直奔江南。

与此同时,林子涵受命整顿禁军,并派遣亲信部队分赴各地,以防叛乱蔓延。

乌兰图雅则被召入宫中,赵烈亲自下令:“朕打算重启边疆战备,克尔沁部必须加强巡逻,防止蛮族趁机作乱。”

乌兰图雅神色凝重:“陛下是担心南北夹击?”

赵烈微微颔首:“不错。朕早知南朝旧臣不会甘心就此归顺,如今看来,他们果然在暗中策划反扑。若非沈清源当年献策,恐怕今日朕也不会如此轻易掌控金陵。”

乌兰图雅低声问道:“那陛下准备如何应对?”

赵烈目光坚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朕不会坐等敌人上门,必须主动出击。”

乌兰图雅沉思片刻,忽然道:“陛下可曾想过,或许真正的威胁,并不在江南,而在朝堂之中?”

赵烈闻言,眉头微皱:“你的意思是……朝中有内应?”

乌兰图雅点头:“属下不敢妄言,但江南之乱来得太快,几乎是在沈清源死后不久便爆发。而那位所谓的‘南王世子’,偏偏在此时现身,未免太过巧合。”

赵烈沉吟良久,最终缓缓开口:“此事你暂且莫要声张。朕会让锦衣卫彻查朝中可疑之人。”

乌兰图雅躬身领命:“属下遵旨。”

####十一、朝堂暗流

回到朝堂,赵烈开始不动声色地调查江南叛乱背后的真相。

他先是召见几位南朝旧臣,试探口风,却发现这些人虽然表面恭顺,但言语之间仍透出几分不甘与隐忧。

尤其是那位曾在太和殿上率先叩拜的老臣??李文昭,近日行为异常,频频与昔日同僚密谈,似乎在筹划什么大事。

赵烈不动声色,暗中派遣锦衣卫监视其行踪。

数日后,密探回报:李文昭府邸夜间常有神秘人出入,其中一人竟是原南朝礼部尚书之子??李承泽。

此人身世复杂,其父当年死于北军攻城之时,而他本人则一直隐藏身份,潜伏至今。

赵烈心中警铃大作。他终于意识到,这场叛乱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

####十二、血染金陵

就在赵烈准备动手之际,京城突发变故。

一夜之间,皇宫外城墙多处火光冲天,喊杀声四起。

锦衣卫紧急出动,发现竟是数百名伪装成商贩的刺客混入城中,意图突袭皇宫!

赵烈临危不乱,立即调集禁军守卫皇城,并亲自登上城墙指挥作战。

林子涵率军奋勇迎敌,与刺客展开激烈厮杀。乌兰图雅亦披甲上阵,手持长弓,箭无虚发,接连射杀数名刺客头目。

激战持续至黎明,刺客终被尽数剿灭。

赵烈站在城楼上,望着满地狼藉,脸色阴沉如水。

“这绝不是普通刺客所为。”他冷冷道,“背后必有人指使。”

林子涵拱手请命:“陛下,臣愿彻查此案,揪出幕后黑手。”

赵烈点头:“准。务必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十三、真相浮出

数日后,锦衣卫终于从一名俘虏口中逼问出关键情报??此次刺杀行动,正是由李文昭与李承泽联手策划,幕后资助者竟然是江南叛军首领!

赵烈震怒,立即下令将二人逮捕,并亲自审讯。

李文昭面对质问,毫不畏惧:“陛下,老臣自知罪孽深重,但请陛下明察??我们并非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南朝遗民的尊严!”

赵烈冷声道:“你们打着‘复南’旗号,煽动百姓,制造混乱,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尊严?”

李承泽跪地痛哭:“先父忠于南朝,却被你们北军屠戮于城下!我不过是想为父报仇,为南朝争一口气!”

赵烈沉默良久,最终叹息道:“你们的仇怨,朕可以理解。但你们不该背叛朕的信任,更不该以百姓性命为代价,换取所谓的‘复仇’。”

他挥手下令:“李文昭、李承泽,勾结叛军,图谋不轨,即刻处斩,抄没家产。”

####十四、风雨再起

随着江南叛乱主谋被诛,局势暂时稳定下来。

然而,赵烈深知,这只是风暴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他召集众臣,宣布将进一步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治理,并派遣林子涵前往前线督办军务。

同时,他下令全国戒严,严密防范任何可能的叛乱迹象。

夜晚,赵烈再次登上城楼,望着脚下繁华的金陵,心中却充满忧虑。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