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闻言,挠了挠头,也觉得自己这样说话,的确是有点不太合适.......
苏凌朝他屁股上踹了一脚,笑骂道:“能不能盼我点好啊你......甭跟我废话了,今夜无事,滚回房中,好好睡一觉,明日一早你去暗影司点卯,我继续养精蓄锐,明晚三更一刻,准时前往欧阳老宅......”
陈扬嘿嘿一笑,这才屁颠屁颠的回房睡觉去了......
..........
龙台城中,小巷深深。
夜深沉如墨,几颗孤星抖落着微光,一......
幽州城外,风雪依旧,天地间一片苍茫。陈景明立于帅府高台之上,手中握着一封刚送达的密报,目光深沉。江陵方面传来消息,楚王赵允已整军备战,三日后即将南下。而凉州方向,霍云飞亦蠢蠢欲动,正与赵允暗中联络,意图夹击幽州。
赵远已率精锐骑兵秘密前往凉州,切断霍云飞退路,而陈景明则需亲率主力南下,迎战赵允。
“大人。”王德走入帅府,神色凝重,“赵允若真南下,我军腹背受敌,该如何应对?”
陈景明放下密报,目光坚定:“赵允此举,看似合谋,实则各怀鬼胎。霍云飞不过是想借赵允之手牵制我军,而赵允亦不愿孤军深入,若我军不动,他必迟疑。”
王德皱眉:“那您的意思是?”
“兵分两路。”陈景明缓缓道,“我亲率三万精兵南下,迎战赵允。幽州由你留守,务必确保万无一失。若霍云飞趁我军主力南下之际东进,你便按原计划,固守幽州,待赵远回援。”
王德拱手应命:“属下明白。”
陈景明转身望向南方,心中已有全盘布局。
三日后,幽州城外,五万赵军整装待发,旌旗猎猎,士气高昂。陈景明身披银甲,骑白马立于阵前,目光如炬。
“出发!”他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踏雪南行。
一路南下,风雪未止,赵军士卒披甲负重,行军迅速。沿途百姓听闻陈景明亲自率军南征,纷纷夹道送行,皆言:“陈大人亲征,必胜无疑!”
七日后,赵军抵达江陵以北百里之地,扎营驻守。
江陵城内,楚王赵允已整军备战,五万大军集结城外,随时准备南下。然而,听闻陈景明亲率赵军南下,赵允心中生疑。
“陈景明果然来了。”赵允在军帐中沉思,“他若亲征,幽州必然空虚,霍云飞此时若能东进,便可趁势攻取幽州。”
“王爷。”一名谋士低声道,“赵远已率军北上,霍云飞未必能轻易突破防线。更何况,陈景明此人,素来谨慎,恐怕早有防备。”
赵允眉头紧锁,沉吟良久,最终道:“先按兵不动,待我派人前往霍云飞处,确认其是否已出兵。”
与此同时,霍云飞在凉州军帐中亦在等待赵允的回应。
“赵允迟迟未动。”霍云飞皱眉,“莫非他已察觉我军意图?”
“王爷。”一名斥候急匆匆入帐,“赵远已率军绕行我军后方,意图切断我军退路。”
霍云飞脸色一沉:“赵远果然来了。”
“那是否出兵?”一名将领问道。
“不可轻举妄动。”霍云飞摇头,“赵允若不出兵,我军孤军深入,恐遭围歼。先等赵允消息,若他南下,我军再东进。”
赵允的使者抵达凉州,霍云飞接见后,得知赵允仍未出兵,心中生疑。
“赵允此人,果然犹豫不决。”霍云飞冷笑道,“若他不出兵,我军亦不可贸然行动。”
他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命人快马加急送往赵允:“若楚王不出兵,霍某亦不敢轻动。唯愿楚王速决,否则,战机将失。”
赵允接到密信,心中权衡再三,最终决定出兵。
“传令下去,三日后,大军南下!”赵允下令。
江陵城外,楚军整军待发,旌旗飘扬,战鼓擂响。
与此同时,陈景明已得知赵允即将出兵的消息,嘴角微扬。
“赵允,你终于动了。”
他召集众将,道:“赵允若出兵,必分三路:一路攻我左翼,一路攻我右翼,主力直取我中军大帐。我军需以逸待劳,待其疲惫之时,再一举击溃。”
“大人。”一名将领道,“若赵允分兵三路,我军该如何应对?”
“左翼由李昭率军迎战,右翼由张仲防守,中军由我亲自坐镇。”陈景明沉声道,“待赵允主力深入,我军便以火铳压制,骑兵突袭,将其围歼。”
众将拱手应命。
三日后,楚军果然分三路南下,直扑赵军大营。
赵军早有准备,左翼李昭率军迎战,与楚军左翼激战,双方杀得难解难分。右翼张仲亦率军迎敌,战况胶着。
中军大帐内,陈景明立于高台之上,观察战局,见赵允主力已深入,便下令火铳齐发,箭雨如织,楚军顿时阵型大乱。
“出击!”陈景明一声令下,赵军骑兵从两侧包抄而出,直扑赵允中军。
赵允见势不妙,连忙下令撤军,但为时已晚,赵军已全面压上,楚军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杀!”陈景明亲率骑兵追击,一路追杀至江陵城外。
赵允仓皇逃入城中,闭门不出。
陈景明率军围城,命人架设攻城器械,准备攻城。
江陵城头,赵允望着城外黑压压的赵军,神色凝重。
“陈景明果然名不虚传。”赵允低声道,“他竟以逸待劳,将我军一举击溃。”
“王爷。”一名谋士道,“若再战,恐难取胜。不如暂且议和,待我军重整旗鼓,再作打算。”
赵允沉默片刻,最终点头:“好,派人出城,向陈景明求和。”
翌日清晨,赵允派出使者,前往赵军大营,请求议和。
陈景明在军帐中接见使者,冷声道:“赵允若愿归顺,可保其封地,否则,江陵必破。”
使者连忙道:“王爷愿归顺大人,唯愿大人赐其一命。”
陈景明微微颔首:“好,传令赵允,三日后,亲自前来赵军大营,签署归顺书。”
使者应声而去。
三日后,赵允身穿素袍,亲自前往赵军大营,向陈景明递交归顺书。
“自今日起,江陵归于赵军管辖。”陈景明接过归顺书,淡淡道,“赵允,你可愿效忠于我?”
赵允低头道:“属下愿效忠大人。”
陈景明点头:“好,从今日起,你仍为江陵守将,但需听从我军调遣。”
赵允拱手应命。
江陵之战,以赵军大胜告终,赵允归顺,南方局势趋于稳定。
与此同时,凉州方向,赵远已率军与霍云飞交战。
霍云飞得知赵允已归顺陈景明,顿时大惊:“赵允已降,我军再无外援,如何能敌?”
“王爷。”一名将领道,“不如投降陈景明,以保族人性命。”
霍云飞沉默良久,最终点头:“好,我愿归顺。”
赵远派人将霍云飞押送幽州,陈景明亲自接见。
“霍云飞。”陈景明坐在主位之上,目光如炬,“你可知,你为何会败?”
霍云飞低头道:“属下知罪。”
“你霍家曾为赵军旧部,却趁我军北伐之际,意图反扑。”陈景明缓缓道,“若非我早有防备,恐怕幽州已陷。”
霍云飞沉默。
“你若愿归顺,我可保你性命。”陈景明道,“但需交出所有兵权,霍家旧部,亦需归于赵军统辖。”
霍云飞跪地叩首:“属下愿归顺。”
自此,凉州平定,赵军势力稳固北方。
幽州城内,百姓欢庆,士卒振奋。
陈景明立于城头,望着远方的山川河流,心中却未有半分松懈。
“天下未定,真正的对弈,才刚刚开始。”
他转身走入帅府,展开一张新的地图,目光落在南方更远的城池??建康。
“建康……”他低声喃喃,“那是下一个棋局的终点。”
窗外,风雪依旧,而幽州城内,已是一片祥和。
陈景明站起身,目光坚定,仿佛已看到那最终的胜利。